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旖旎田园:娶个娇娘杜若春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虹藏九

    “怎么了这是,有什么好事要笑成这样”张秋兰问。

    “姨,我元宵节后边那一天要出嫁啦。”

    “真的就定好了日子这么快”

    张秋兰惊讶道。

    “是赵大哥他老师给算的,人家是个有学问的人,肯定不会错。”

    她脸上难掩笑意,张秋兰也替她高兴,不过日子定了,家里什么都还没准备呢,张夏花先前张罗着置备嫁妆,从杜若春说要走开始,张夏花又把那些东西都给退了,她决计不肯为杜若春多花一文钱,而且杜若春也没理由回去问张夏花要钱了。

    张秋兰是她姨娘,更没理由让张秋兰破费,杜若春默默地没提嫁妆的事情,这一个月的时间,靠摆摊是置办不起嫁妆的,连一件新衣她都买不起,她不想麻烦任何人,张秋兰却提起这一茬:“你还没有嫁妆呢,至少也得有一床新被呀。”

    “不要了,我和赵大哥讲好了,我家里的事情他也清楚,他希望我不要有负担,现在没钱,以后还可以慢慢赚。”

    “傻姑娘,这事他不在乎,你不能不在乎啊,谁嫁人不盖新被的呀,可别叫人笑话了。”

    “他不是也会准备么”

    “就算他记得,准备了两床,你家就那两床被子,万一来个客人,多的都没有,这不是丢人丢大发了么不管怎

    么样,新被要有,嫁衣也要有。”

    “他会给我买嫁衣的。”

    “那也好,新被子的事情,我叫万奶奶给你做,一个月应该来得及,被套我会绣,保准你能盖上新被。”

    “可是我没有钱,手上就十几文钱,买不起棉花和布料。”

    她拒绝了张秋兰,让姨娘给她出钱又出力,怎么样都说不过去。

    张秋兰劝了几句,看她还是固执己见,便不说这个事了,转头进灶房先做起了饭,因为杜若春今天买了一袋米回来,陈米煮粥最是香,山里人喝粥,更喜欢喝长了虫子的米煮出来的粥,那东西有一股特殊的香气,喝完之后唇齿留香。

    杜若春淘了米,倒进大铁锅里,张秋兰看没什么下饭菜,也没有馒头,连连叹气,她一直都没时间操持家务,家里种的地也不多,带着个孩子,还要自己上绣坊去赚钱,实在很困难。

    几只鸡下的蛋也不够吃,小八长身体,她不舍得委屈了他




第70章 林婶子被打了(周末加更一章)
    赵泽野今日依旧是要去书馆的,昨日回家来取了一些书和衣裳,准备住在书馆一段时间,便早早地来她家门口候着,希望同她一道走路去。

    杜若春冲他打了个招呼,他没说话,先接过她扛着的米粉,一并抗在他自己的的肩膀上,杜若春手中没拿东西,看他的书也挺重的,便建议用板车推过去。

    他点点头,进院子里推出来板车,把东西放好了,又让张秋兰、杜若春和小八三个人坐上去,张秋兰说:“我们三个人可重了,你真能推得动”

    他点头:“我气力大,不怕的。”

    他们三个人这才坐上了板车,由赵泽野一人推着,走起来很平稳,不见丝毫颠簸,想必是他把着方向,牟足了气力,这才能让三个人不觉得丝毫颠簸。

    刚走出去没多远,隔壁的林婶子刚好从家门出来,也是去赶集的,看见赵泽野推着三个人,先是一愣,旋即笑道:“哟,这么早,上哪去呀”

    张秋兰说:“刚好和赵公子一道去镇上,这不,他就来推我们走了。”

    林婶子看去镇上的路远,也想坐车,不客气地走过来,一屁股坐上来,顿时板车往下沉了沉,杜若春不高兴道:“林婶子,赵大哥可推不动这么多人,你这么胖,还是多走走路的好,别叫人嫌弃了。”

    “你家赵大哥不是厉害么,听说还练过功夫,推个车怎么了,练功夫的人不是还能拉得动八匹马的么”

    林婶往里边坐了坐,就是不下去,杜若春晓得她厚脸皮,跟这种人绕嘴皮子是没用的,她率先跳下板车,走到赵泽野身边:“我早上吃太饱了,就不坐车了,我陪你一起走路好不好”

    他会心一笑,没有说话。

    张秋兰也是懂眼的人,二话不说抱着小八也下了车:“看看你,吃这么胖,还不多走路,以后成了一个小胖球,叫人笑话了去。”

    小八真以为他娘在训斥他,不高兴地说:“我才不胖,你胡说。”

    “胖子可娶不上媳妇,快下来,自己走路。”

    张秋兰把他放到地上,他依偎着姐夫的腿,现在车上只剩下林婶子一个人了,她左右看看,问:“咋了,都不坐啦”

    杜若春说:“我们都吃饱了,想走动走动,你一个人坐罢,没事,虽然你有点胖,赵大哥能推得动你............”

    林婶子无所谓,有车坐干嘛不坐,就算现在这个情景在外人眼里看过去着实尴尬,赵泽野没推他媳妇,倒是推着林婶子,这算怎么回事。

    张秋兰也看不惯林婶子这一副贪得无厌的嘴脸,偷偷朝杜若春眨眼,杜若春笑了笑,走到村口的时候,正好碰见了一个男人。

    不是别人,正是林婶子家里的爷们,贺富荣。

    大清早的,贺富荣也没有挎菜篮子提镰刀

    ,应该不是从地里干活回来,他两手空空,双脚都是泥,想必是从贺家村外头回来,林婶子家里这一位,寻常好吃懒做,吃喝嫖赌样样都沾,但凡有点闲钱,就去外头,彻夜不归,林婶子已经见惯不惯了。

    贺富荣一眼看见自家娘们坐在板车上,身后还是一位高高瘦瘦的书生推车,虽然旁边站了两个女人,但是这个场面,怎么这么怪

    他上来说:“你去哪里你后边这个是谁”

    自己吃喝嫖赌不说,还要管家里的娘们,贺富荣也就是个流氓。

    林婶子一听这话,憋火:“我上镇里去,人家赵公子推我怎么了,要你管你管得着么你!”

    贺富荣昨晚上输了钱,把逛窑子的钱也输光了,正好没处发泄身体里的火气,“啪”的一声,打了林婶子一巴掌,林婶半边身子倒在板车上,哇哇大哭。

    看这个情况,也有点出乎杜若春的预料,她轻轻扯了扯赵泽野的衣袖,他反手握住她,眼里全是笑意,这个小丫头,居然敢算计他,好大的胆子。

    她本来是想让他躲远点,省的被连累,他本就不怕这种人,倒是对她的用心起疑,两个人躲在旁边,她说:“我真没料到她爷们会回来,正好撞见你们..........”

    &



第71章 买菜籽
    面对外人厚脸皮的杜若春,看见他就娇滴滴的,他不禁心情大好,没有继续为难她了,自顾自推着板车往前走,回头对走得慢的她说:“快坐上来。”

    她便叫上张秋兰和小八,三个人重新坐好,抵达荷花镇。

    张秋兰去给小八买馒头的空档,杜若春和赵泽野去找朱满禾取东西,朱家人刚好在吃早饭,黄氏先吃完,帮她搬了东西,还一道送到镇口去,帮她支起摊子,此时赵泽野要去书馆,早上要先和慕容老先生备课,他走时塞了一张纸给杜若春,她没仔细看,等小摊支起来,黄氏上手帮她烧热水,她才歇了一口气,取出信纸。

    黄色的信纸上写着:转眄如波眼,娉婷似柳腰。

    她看见这一句诗的时候,不自觉地拿手去捏捏自己的腰,当时手一停,转头失笑,自己还把他这一句调戏的艳词当真了不是.........说好了雅致一点,无非是把嘴上说的话写成了文字,这一句,如表面浅显易懂,夸她貌美身材苗条,她却是看笑了。

    若是别的男人说出这样的夸赞之词,她不见得会这般开心,王有财曾经也对她说过同样的话,但是赵泽野说出来就是觉得不一样,浅显的话要简单地说出来,才能表达最深的欢喜。

    她捧着信纸兀自笑了很久,黄氏走过来:“丫头你笑啥呢”

    她赶紧把信纸藏到身后去,憋住笑:“没有啊,什么也没有........”

    黄氏转身又去忙活了,她小心地把信纸折好,塞进怀中,起身去招待顾客。

    今儿的顾客比昨天多了一些,都是做苦力活的人,一大早要吃饱了才能有力气干活,米粉这东西顶饱,味道还鲜美,用了骨头汤,有一股肉香,对于这些常年看不见油腥的苦命人来说,是难得的美味。

    她用竹筛子焯去多余的水分,大碗装起米粉,倒入刚刚煮好的骨头汤,撒上一些蔬菜碎屑,和小葱,要加鸡子的,就多花一文钱买一颗鸡子,今儿米粉恢复了原价,五文钱一碗,能接受的人倒还是很多的。

    昨天的生意做开了,顾客都是三五成群上门来吃,坐不下的,就蹲在路边的田埂上吃,吃饱以后,还有要喝汤的,就多加一文钱,给一大碗骨头汤,这些人冲着骨头汤上边的油腥去的,从来不嫌腻。

    她往骨头汤里加了点醋,喝起来口感更顺滑,大家吃饱喝足,把碗放在案上,丢了钱到钱匣子里,也不用数,这个地方小,极少有人做那种坑人的事情。

    黄氏家里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就在这里帮忙,看她生意不错,黄氏也开心,过了一会小八捧着一个白馒头回来,递给杜若春:“我娘要我给你的。”

    杜若春一手油腻腻的,说:“我不饿,你快吃了罢,要不要来碗汤,今天的

    汤是刚买的新骨头炖的,很香哦。”

    小八点头,捧着馒头,就着热汤,吃得津津有味。

    今天早上在街口看见有新鲜的大骨头,屠户准备一起丢了去,被她拦下了,屠户本是送她的,她没好意思白拿,给人家拿了五文钱,意思意思,屠户倒也很乐意,说以后的大骨头都留给她,她笑了笑,道了一声谢。

    前一世她嫁入王家之后,王家后院都有小灶,她曾经在那个屠户手中买过几次肉,屠户说看她有眼缘,每回买肉都多给她一些肥肉,肥肉是宝贝,油炸之后可以吃,还可以炒菜,山里人最喜欢吃肥肉了,她那个时候很瘦,在王家你争我抢的日子并没有让她过得很好,娘家不管她,夫家又不待见她,唯独在屠户这里,才能感受到一丝好意。

    屠户是个很善良的人,所以她这一辈子,依旧是去找他买肉买骨头,也不好意思白拿,能给多少给多少,屠户家里也不好过,有一房媳妇常年卧病在床,还有个小的,和小八差不多大,成天跟着他爹卖肉,脏兮兮的,一看就是没人给他洗澡,一身的肉腥味。

    杜若春实在帮不上人家什么忙,想着下回去给他家的孩子带一点吃食,就算是一把花生也不错。

    一上午忙活过去了,黄氏赶回家去做饭,杜



第72章 小鸡
    买了菜种子,她又想起来,应该买一点面粉和白糖,白糖比红糖贵一点,她掂量了一下,还是决定买红糖。

    红糖补气血,是个好东西,她正需要。最近每日都有熬煮一碗红糖姜茶喝,有时候加一个鸡子进去,有时候家里没有鸡子了,便不加了,自从喝了姜茶后,自己的脸色的确红润了一些,手心不发冷了,效果倒是十分明显,她准备继续喝下去。

    白面比杂粮面贵一倍,她不舍得买白面,自己手上的银子也不多,买了白面,就没钱买鸡子了。

    于是她买了一斤杂粮面,花了十几文钱,他们两个人拎着东西出杂货铺的时候,门口有个老翁挑了小鸡来卖,黄色绒毛的小鸡在笼子里“唧唧唧”地叫唤,她的脚就走不动道了,朝老翁迈去:“大爷,这小鸡怎么卖的”

    大爷抽着旱烟,一口黄牙,朝她比划了一个数,五。

    “五文钱一只还是几只”

    买小鸡都是几只几只买的,应该不会是一只鸡五文钱,大爷说:“五文钱三只,你自个挑。”

    她数了数自己的钱袋子,只剩十五文钱了,她本想买九只小鸡回去养,多养一些鸡可以吃到很多的鸡子,到年底还有肉吃,还能卖钱,可是家里都没有鸡子吃了,昨天姨娘还念叨着要给小八买鸡子补补,她看大爷还卖鸡子,又问:“你家的鸡子怎么卖的”

    “鸡子一文钱两个,大家伙都这么卖的,我绝对不会卖给你贵的。”

    她数了数钱,一咬牙,决定要五文钱的鸡子,再要十文钱的小鸡,也就是十个鸡子和六只小鸡。

    大爷麻利地拿了个小篮子给她,篮子是大爷自家编制的,专门来装小鸡,算是免费送的。

    杜若春掏出准备的布兜,小心装好了鸡子,让小八捧着,她左手拎着肉和菜,右手拎着小篮子,小心翼翼地穿梭在人群当中,就怕谁不小心踩死了她的小鸡。

    两个人穿过人多的集市,终是来到了镇口,这才坐在大石头上松了一口气,等歇了个够,这才缓步朝贺家村走去。

    到家的时候,已是过去很久了,打开院门,家里几只老母鸡跑过来要吃食,她急忙放下东西,从杂物间取出一些糠来喂鸡,又从灶房弄了些剩菜出来,倒在鸡盆里,喂了鸡,小八已经把鸡子搁到了角柜里去,又把几只小鸡放出来,小鸡刚到新环境,有点害怕,杜若春又把几只小鸡赶到了杂物间里,单独关起来。

    小八很不舍得小鸡被关起来,他以为小鸡犯了错,才关起来的,说:“我替它们道歉行吗,你别关它们。”

    杜若春笑了:“它们没犯错啊,只不过第一次来咱家,我得让它们认认门,关几天它们就不敢乱跑了,出门也晓得家在哪里了。”

    “可是杂物间里有老鼠,晚上老鼠出

    来,会把它们吓坏的。”

    “晚上的时候我把它们弄到大屋里去就好了,有老鼠你可以出来保护它们。”

    大屋指的是堂屋,一般人家不会把牲畜关在堂屋,怕惹虱子,杜若春不怕,她天天打扫屋子,动不动就来个大清扫,家里的被褥和衣裳也经常晒,可是和张夏花家里不一样的,张夏花家里到处都是跳蚤,进门就闻见臭味,杜若春晓得,女人最重要的是干净,干净了才不会害病,也不会惹人嫌。

    小八懂了,仔细地给小鸡关上门,然后一个人去屋里写大字。

    杜若春打扫了院子,喂了鸡,升火烧水,等水开的时候,拿起锄头,去后边的空地上翻新土地。

    春天马上要来了,得赶紧翻新土地,播下种子,她一个人锄了野草就弄到了日暮,小八跑过来说:“姐姐,我娘回来了,也买了好多鸡子和面粉,还有肉。”

    &



第73章 冤家路窄
    杜若春倒不这么认为,小孩子本来就在长身体,不给他吃好点,他以后长得又瘦又矮,还笨,和以前的自己一模一样,那怎么得了。

    “姨,没事,家里不是还有么,先给他吃了,我每天还赚钱呢,怎么会饿着呢。”

    “你那点银子,就刚好够你自己吃饭,你哪里养得起孩子。”

    张秋兰说的是实话,杜若春没好辩驳,她赚的不多,不过那也是她自己赚的,不用求人了,多好。
1...1415161718...1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