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英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公赋众权
大先生此时听到李正道无法置信的喃喃得感慨话语,他则怒火攻心的朗声说道:“太子怎么能杀圣上
圣上那么疼爱他,他怎么能杀了圣上
他这个忤逆之子,真是不当人子,人人得而诛之。”
说罢,大先生立刻运功像李正道当初一样生如洪钟的朗声怒啸道:“锦衣卫听令,太子忤逆谋杀圣上,随我杀入金銮殿,杀了这个不孝儿!”
就在大先生如此爆呵的时候,太子上官永听到了大先生的话,顿时心中大惊,面无人色,然后他有些怨恨的望着身前的公叔由。
此时,上官永并没有坐到龙椅上,因为龙椅上都是他父皇和家人的鲜血,虽然皇帝上官翳和皇后、五皇子上官福、八皇子上官闾都被人清理干净,摆放在龙椅台下,而龙椅也被清理干净,但是龙椅上还有残留的血迹,让上官永根本不想去坐,而是坐在龙椅台的最高的那处台阶上。
公叔由此时则坐在龙椅台的台阶的下面,在龙椅台的台阶上在找到的皇帝公文手牒上书写一份手谕,然后盖上了他们找到的象征着大夏朝最高国家权力的玉玺。
但见公叔由做完这一切,便向一名太子属下命令道:“拿上太子的手谕,去后宫调虎贲军守卫金銮殿。”
“喏!”
那名属下应诺后,便转身离去了,也不知道那虎贲军能够听从这到现在都是由公叔由发号施令的、所谓大夏朝新的最高执政者上官永的调遣。
公叔由见那人走后,便走上龙椅台,小心的将玉玺摆放在上官永身边,然后站到上官永身边侍立一旁,而上官永此时却看都没有看那本来他朝思暮想的玉玺一眼,而是神情紧张的一直盯着金銮殿外,怕大先生领着锦衣卫冲杀进来。
而在金銮殿外,就在大先生愤怒的领着锦衣卫们,冲过金水桥,往对面太子的部队冲去的时候。
但见皇宫正门不断涌入了不少部队,而在这部队后,则有除了二皇子、七皇子、十二皇子外的其他十位皇子并马而行,他们此时则是面色铁青,因为他们听到了那大先生声闻十里的爆呵,知道自己父皇上官翳竟然被他们大皇兄上官永给杀了,就算皇家再怎么没有亲情在,他们父皇上官翳始终是他们父亲,这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哪怕上官永是他们的亲哥哥。
“杀上官永者封万户侯!”
此时,一个满眼泪痕的皇子大声咆哮到。
“杀上官永者封万户侯!”
“杀上官永者封万户侯!”
……
顿时,这十位皇子的部队里就纷纷传出这样的喊声。
轰隆隆……
然后,十位皇子的部队就开始向皇宫里的金水桥涌了过
第一九一章 暂时退到桥后再从长计议
杀!——
喊杀声震响在皇宫金銮殿前,在金銮殿前人头涌动,尸体铺满了汉白玉的地面,而由于皇宫里太子上官永的战力强大,所以其余皇子的私兵加上大先生率领李正道等的锦衣卫,虽然兵力已经优于上官永,但是并不能击垮上官永的部队。
“下马,组成长枪阵!”
并且上官永的部队里羽林精卫的领兵发现羽林精卫无法借助马力后,便如此朗声大叫下令羽林精卫下马组成长枪阵防御。
“下马,组成长枪阵!”
“下马,组成长枪阵!”
……
羽林精卫的各级指挥官纷纷朗声重复领兵的命令,顿时羽林精卫们立刻下马在金銮殿前用手中铩组成了长枪阵,就像是铜墙铁壁阻挡住了大先生和十位皇子的部队进攻。
而大先生和十位皇子的部队,就立刻被这长枪阵挡在了金水桥前的金銮殿广场上,无法寸进,许多人惨叫着倒在了长枪阵前。
大先生的锦衣卫和十位皇子的部队在付出了许多不必要的牺牲后,李正道才赶到大先生身旁一把拉住杀红了眼睛打算冲向羽林精卫长枪阵的大先生,向他急迫的说道:“师父,太子的部队组成长枪阵是最利于防守的战阵,并且这长枪阵还是由身穿明光甲的羽林精卫组成的,我们没有强弓劲弩根本无法破掉。
与其这样浪费人命,不如暂时退到桥后再从长计议。”
大先生听到李正道的话,看到还在不断死在羽林精卫长枪阵前的锦衣卫和十位皇子率领的部队,便由太子弑父的愤怒中缓过神来,然后立刻朗声命令道:“撤退!”
就在大先生这声撤退喊出后,他率领的锦衣卫就往金水桥退去,而十位皇子竟然也同样退回了金水桥后,因为没有人是傻瓜,眼看太子的羽林精卫组成的长枪阵防御超群,还要去硬碰。
杀!——
太子的部队见大先生和十位皇子的部队留下一地尸体后撤后,其中羽林精卫并没有追击,而是继续维持长枪阵的阵型,而太子的私兵则兴奋的嗷叫着追杀过去。
但是,大先生的锦衣卫和十位皇子的部队不是败退,而是后撤,所以面对太子的私兵追杀而来,立刻反击了回去。
大先生的锦衣卫和十位皇子的部队虽然不是正规军,但是基本的战斗素质还是有的,并且也没有叫太子的部队打击得溃败,这样的情况其太子的私兵还敢追击,真是胆大妄为。
在没有羽林精卫的配合下,太子私兵的战斗力一下子就显现出来,就算是他们都是骑兵,有战马的助力,但是他们这样的追击并没有战阵配合,他们个人的武艺又并不十分强大,再加上人数要少于大先生的锦衣卫和十位皇子的部队,所以竟然叫大先生的锦衣卫和十位皇子的部队反杀回去,立刻就溃败回到羽林精卫的附近,许多人为了逃命方便还丢弃了掉头不便的战马。
“维持战阵,靠近者杀无赦!”
看到太子部队溃兵,羽林精卫领兵立刻这么高声命令到。
“维持战阵,靠近者杀无赦!”
“维持战阵,靠近者杀无赦!”
……
羽林精卫的各级指挥官立刻纷纷朗声重复领兵的命令,羽林精卫手中铩则毫不犹豫的刺向跑向他们打算由军阵中退回的太子部队的人。
啊!——
哇!——
……
顿时,太子部队溃退的私兵就被击杀了十几人在羽林精卫的长枪阵前,他
第一九二章 天总兵
七皇子上官衙和上官成的选择一样,也是打算带领家眷跑出了平京,因为他母亲的家族乃是东京地区的大族,乃是鲁南管家,就是李正道当初在黄烨县酒楼里遇到的未来乱世枭雄之一的管策宇的管家。
不过上官衙与上官成不同的是,他的母亲管贵妃和姐姐上官荷、妹妹上官澜还在皇宫里,上官衙为人本性不错,所以他先是回府命属下去自己的七皇子府整理物资准备出城,而自己则带着一些护卫骑马去到了皇城后宫。
皇宫后宫所在乃是皇宫的北面,所以皇宫北门玄武门就是后宫的大门入口。
皇宫四周有护城河名为玉带河,四门外都有华贵的由汉白玉大理石建筑的玉带桥,只不过玄武门乃是皇宫后门,所以没有皇宫正门朱雀门前的那么多华美汉白玉建造的建筑,但是在玄武门北面却有一座和皇宫差不多大小的皇家园林,而这皇家园林则由一督军御林军守卫,这督军锦衣卫守备皇家园林,连大先生派锦衣卫都没有进去,其情况和虎贲军差不多,自然各皇子也没有打这支御林军的主意。
上官衙回府后就和自己的护卫骑马沿着皇家园林跑到了皇宫后门,而他在玄武门前向城门楼出示着自己皇子白玉令牌的大声喊道:“孤乃大夏朝七皇子上官衙,令牌在此,赶快开门查看,我要去见我母妃。”
城楼上的羽林精卫虎贲军看到上官衙只领着几个护卫骑马到了玄武门前,他们的指挥官总兵是认得上官衙的模样的,所以这总兵立刻在城头喊道:“原来是七殿下,您稍后,我这就给您开门。”
上官衙见那虎贲军总兵如此说话,立刻感到此人应该还不知道皇宫里宫廷政变的事情,但是虎贲军乃是直接效命于皇帝一人,其中所有人员包括总兵都是良家子平民出身,不少都出身于天一门,世家和他这样的皇子根本就插不进去手,所以他也无法动念头掌控这支大夏朝最精锐的部队,不过,现在这样的机会,他倒是可以争取一下。
吱呀呀!——
玄武门被打开后,但见那虎贲军总兵笑盈盈迎了出来,而他背后则跟随有一屯士兵,其中还有人手拿皇宫出入的名册。
虎贲军都是一身金色明光甲,都是千人斩级别的战将,所以哪怕是普通士兵,都是一身桀骜不驯的样子,他们作为天子亲军中的亲兵,正常来说是谁的面子都不给的,而那虎贲军总兵见到上官衙而笑容满面,说明上官衙的确和这虎贲军总兵关系不错。
虎贲军总兵虽然贵为虎贲君总兵,但是他的衣甲和普通士兵也差不多,毕竟虎贲军是按照大夏朝最顶尖的装备配备的,哪怕是主将也难以拥有更好的装备,而这虎贲军总兵名叫天经贺,乃是天一门的门人,原本是一个孤儿,但是被天一门收留,所以姓天,那是取天一门门派的第一字为姓,而天一门的孤儿弟子基本上也都姓天。
天经贺在天一门学得上乘武艺,后来武艺学成后便加入虎贲军,因为天一门乃是大夏朝的皇家门派,其开国皇帝上官睿就是出身这个门派,自然其门人弟子就有捷径能够入朝为官。
天经贺是在虎贲军时练得成为一流武者,便晋升为副总兵,后虎贲军总兵卸任后,他便成为了总兵。
上官衙是认得天经贺的,因为他经常出入后宫,自然和天经贺是熟识,所以当天经贺开了后宫玄武门与他相见时,他便没有等天经贺向他行礼,便先声夺人道:“天总兵,你可知太子谋朝篡位了吗”
天经贺本来笑意的脸听到上官衙如此说,顿时面色一惊停住了步伐,然后向上官衙询问道:“七殿下,话可不能乱说。
第一九三章 真是感谢俞督军深明大义
天经贺待亲兵拿过皇帝公文手牒,自己亲自查看一眼后,顿时惊讶莫名,他望向身边的上官衙说道:“七殿下,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皇帝驾崩了,现在太子宣布自己顺位掌管国事,要我去皇宫护驾。”
上官衙听到天经贺的话,顿时如遭雷击,半响才缓过神来向天经贺说道:“定然是大皇兄谋害的父皇,他…他好大的胆子!
此弑父逆子,人人得而诛之!
天总兵,你能帮孤吗”
天经贺听到上官衙向他这么说,虽然明面上是和他一起诛杀弑父的太子,但是实际上他就被上官衙招揽了,但问题是现在他不想参与到皇家的宫廷政变中,所以天经贺则是继续向上官衙说道:“七殿下,驾崩的不仅仅只有皇帝陛下,还有皇后陛下,并且五皇子殿下和八皇子殿下也都薨了。”
“什么”
上官衙听到天经贺的话,顿时更是大惊失色起来,因为他发现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他大皇兄做事是非常绝的,既然他敢弑杀了父皇,那么杀其他人就更不会心慈手软了。
而此时上官衙看着天经贺则担心的询问道:“天总兵,你不会把我怎么样吧”
天经贺此时见上官衙有些担心的看着自己,则向上官衙笑了笑,他此时捋了捋自己头冠上的雉翎,表示自己是无害的说道:“七殿下,皇帝驾崩后,是没有人能够指挥得了我们虎贲军的,除非新皇正式登基,所以你放心。
如果我没有猜错,你来这后宫是打算接你母妃和姐妹出宫避祸吧
我知道现在这情况,七殿下你担心自己入宫后就出不来了,所以我可以派人将他们接出来,你看如何”
其实天经贺心中却对上官衙有些鄙夷,因为虽然他本想是不会参与宫廷政变的,但是毕竟他没有表露出来,而上官衙听到他说皇后和五皇子、八皇子死了后,就立刻丧失了进取心,甚至还怕他抓拿自己,看来是没有什么大气魄的人,不足以与谋。
就这样,太子上官永派的人并没有征辟虎贲军去金銮殿护驾,而七皇子上官衙也没有招揽到虎贲军到自己麾下,不过他却带上自己皇宫里的母亲和姐妹安全的离开了皇都平京,一路往东而去。
“舅舅,你可知我大皇兄谋朝篡位了吗”
十二皇子上官代的选择却与二皇子上官成和十二皇子上官衙不同,他的母亲家族势力就在平京,所以他去找了自己娘舅见面就这么说到。
上官代的娘舅乃是大夏朝御林军九督军的一个,名叫俞明,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其所在的俞家在朝中也有不小的势力,这也是皇帝会娶上官代母亲为妃子的原因所在。
由于大夏朝八百岁,在大夏朝内部涌现出许多势力庞大的士族世家,而古老的复姓士族世家也因此逐渐没落,作为大夏朝皇帝的上官翳为了平衡朝政权势,所以会以娶这些新兴权贵士族世家的嫡女为由承认其在大夏朝权贵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免得其因为新兴崛起和老旧权贵产生摩擦后不好收场。
毕竟复姓旧权贵世家再怎么没落,其根深蒂固,若是和新兴士族世家产生矛盾到私自相互拆台,这大夏朝政坛就会混乱不堪,难以治国了。
但是让上官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复姓古老世家竟然为了维持其在大夏
第一九四章 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赵战将和关战将在俞明这里等到了上官代后,听上官代述说,知道了皇宫变故和大先生独立与太子奋战,便更是心急如焚,不过他们明白自己空领着些不到百人锦衣卫高手去也不起什么作用,毕竟在皇宫里太子和十位皇子对战兵马足有万人之多,所以最后还是和俞明、上官代领着一督军御林军赶了过去。
就在俞明带着麾下一督军的御林军到了皇宫正门朱雀门时,全皇都平京的人就都已经知道了昨夜皇宫的宫廷政变,所以一大早上整个平京城里的人都关门闭户,和往日完全不同,难得的显得十分萧条。
不过,就在俞明的一督军御林军到了朱雀门前时,平京里许多官员则带着自己的私兵、家丁、仆役等也纷纷赶到皇宫正门前,并且他们中还有不少人打着自己书写的旗号。
但见这些旗号上写着“征讨弑父之人”、“灭杀篡权逆贼”、“不孝之徒不得好死”等等斥诉太子弑父的言词,其字体都非常都好看,看来应该是皇都里的官员们自己所书写的,而他们则纷纷组织自己的武装力量来到皇宫,打算去和太子拼命。
毕竟大夏朝还是以孝治天下,公叔由杀了皇帝上官翳后,便将太子上官永摆放在了一个人人喊打的位置上,所以只有上官永能够顺利登上帝位,他才能免于性命之忧,不然他必然是在天下间人人喊打,是公叔由逼得上官永连退路都没有,和他一条路走到黑。
公叔由杀了皇帝上官翳,在公叔由的立场上,其实是一招置死地而后生的妙招,因为如果不这么做,上官永一旦失败他不一定有事,但是公叔由则一定是性命不保,还会连累自己的家族,所以不如杀了皇帝一了百了,把上官翳牢牢的绑在谋朝篡位的这个大车上下不去。
此时的皇宫里,由于有俞明一督军上万人御林军的加入,再加上各官员带来的有生力量,使得对抗太子的势力水涨船高。
并且,太子麾下的人已经劳累了一宿,哪怕是精锐的羽林精卫此时不少人也非常的困顿,但是却能勉力支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