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英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公赋众权
次祖,你是看着孤长大的,你要相信孤!”
“真是难看啊!”
此时李正道听到身边俞明如此说到,感到了俞明对上官永的不耻。
而此刻李正道还看到大先生往太子上官永走去,太子麾下的人也不敢阻挡大先生,而是纷纷让开。
但是此间大先生却没有走上龙椅台,而是走向龙椅台下的皇帝上官翳尸首旁,用自己苍老的手摸着上官翳同样是已经衰老的脸喃喃说道:“翳儿,你死得好惨啊!
都是为师不好,要是为师一直在你身边,哪会有今日的这个情况”
说到此,李正道头一次看到大先生竟然头一次眼泪夺眶而出,看来大先生对皇帝上官翳是有真感情的,必然是情同父子。
“大皇兄,你这弑父之人,不当人子!”
“我大夏以孝治国,弑父之徒,人人得儿诛之!”
……
就在大先生悲痛皇帝上官翳时,十一位皇子和大臣们纷纷涌进金銮殿,看到了太子上官永后,便纷纷斥责他到,顿时金銮殿里出现了一堆人不断怒斥太子的场景。
但是,却没有人上前去打算杀死他,因为上官永毕竟是太子,哪怕是他弑父,而众人若是以臣杀君或者以弟杀兄,这也是犯忌讳的事情,其实这里大家都想他死,
第一九九章 还真是兄恭弟谦
由于大先生和上官永说得不是悄悄话,所以金銮殿里一些耳力好的人,都听到了大先生不杀上官永,而是打算在锦衣卫督办台里软禁他的话语,顿时在脸上纷纷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而此时的俞明听到大先生的话更是眉头一皱,他眼角余光看了自己的外甥十二皇子上官代脸上也露出了失望的表情,顿时心中一狠。
“呵!——”
俞明此刻身形一侧,挥手就夺过自己身边一个御林军士卒手中的长枪,然后尽全力爆呵一声往上官永投去。
呜!——
此间俞明投出的长枪夹带破空声,径直击向上官永。
李正道和大先生此时感到了长枪由身后投来,而李正道本能的往一侧一闪,但是大先生却功力高深感到长枪并不是投向他,所以手微微一动,但是却没有抬起。
噗!
“啊!——”
长枪擦过大先生身侧,其长枪带起的暴风带起了大先生头上的纷纷白发,而他此时眼神悲伤,在原本脸上的泪痕上又留下了眼泪的看着上官永,而上官永此时被长枪一下子就扎透了身体,惨叫着毙命在龙椅台上,并且还是跌坐在龙椅上,又让被擦干净的龙椅染上了上官皇家的鲜血。
“弑父之徒,人人得而诛之!
诸将听令,将所有叛逆斩杀殆尽。”
俞明见自己一枪扎死了上官永,便如此朗声大叫到。
但是此时却没有人给他喝彩,大臣们望着上官永的尸首,又望了望俞明都静不做声。
三个皇子看到这个情况,却悄悄的退出金銮殿,然后往皇宫外跑去。
而此时,俞明麾下的御林军则杀上了龙椅台,去斩杀太子的余党。
而此刻,俞明见所有人都沉默了,他只好继续说道:“太子谋逆,害了皇上,现已伏诛。
国不可一日无君,现诸位皇子都在,大家不若商议出来一个章程如何”
此间就在龙椅台上御林军杀着太子余党,俞明召集群臣,打算另立新君的时候,李正道走到大先生身边,向他说道:“师父,现在皇都已经是虎狼之地,您留在这里除了给人当枪使,别无他法。
不如我们离开皇都吧!”
大先生听到李正道此时的劝谏,想到李正道曾经说过太子杀了皇帝后,必然会引发诸皇子混战,现在俞明杀了太子,让皇位空缺出来,必然是想力捧自己的外甥十二皇子上官代上位,但是顺位来说,最有机会的皇后之子五皇子上官福已死,那么二皇子上官成和三皇子上官大机会是最大的,而上官成不在这里,上官大在这里实力不如俞明,有可能让上官代登位,但是以武力上位自古以来都是不足以服众的,必然会有人以武力反对,此时诸位皇子又不是没有外援,后果不堪设想,而这一切他根本阻止不了。
所以大先生又是轻轻一叹,但是他还是有自己想法的,不过此时留在这里的确毫无意义,不如去做一些其他善后的事情,所以他淡淡道:“我们走!”
就这样,大先生旁若无人的和李正道领着锦衣卫退出了金銮殿,而金銮殿里的群臣和皇
第二零零章 我天冠辰自幼出身天一门
大先生见自己说完斥责诸位皇子的话后,诸位皇子便默不作声了,他便继续朗声道:“我不管你们怎么去争皇位,但是圣上尸骨未寒,我大夏朝以孝治国,你们是不是应该先收敛圣上遗体,然后举办完大葬礼,才争你们的皇位”
而大先生说完这句话后,本来以为自己说得对,诸位皇子会放下恩怨,先把皇帝的丧事办了,但是想不到的是此时俞明第一个反对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不定下新君,怎么能去办丧事”
“对,我大夏朝国务第一,必须要先定新君,才能举办大葬礼。”
“是极,若国一日无君,这大葬礼就一日不能办,不然我大夏朝朝廷如何能正常运作下去”
……
听到俞明的话,顿时有些大臣也附和起来,。
京!——
大先生此时拔出了宝剑,愤怒得朗声说道:“你们这些乱臣贼子,瞎说什么
可敢当我面前再说一遍”
轰隆隆!……
见大先生怒而拔剑,俞明一挥手,顿时御林军把大先生和李正道等锦衣卫包围了起来,他则说道:“大先生,你不过是一个锦衣卫,国家大事岂容你随便插言”
“慢来!”
见到大先生和俞明剑拔弩张,十二皇子上官代顿时朗声叫停,他走到自己舅舅身边悄声说道:“舅舅,若是杀了大先生,孤和太子就一般了。
望舅舅饶过大先生,此事虽急,但不可操之过急,不如先让大先生收敛我父皇尸首。”
听到上官代的劝解,俞明想了一下,便向大先生说道:“你竟然是锦衣卫,就理应去收敛圣上遗体,我等商议完国家大事必然会为圣上办理大葬礼。”
俞明说完后,又一挥手,御林军便纷纷退下,想不到这俞明操纵御林军竟然犹如臂使,仅仅靠肢体动作就能命令御林军行事,可见他也是一代名将,说明俞家也是一个出色的士族世家,难怪皇帝上官翳会愿意与他家结亲,娶了他家的女人。
大先生看到俞明竟然在金銮殿如此嚣张,顿时恨不得杀了他,但是形势比人强,俞明本身就是一流高手,就不好杀,他身边还有上万御林军,就更是拿下不下,并且俞明还在群臣之中,要是他拿大臣们当挡箭牌,那这金銮殿就更是失去了威严,失去了皇家威仪。
所以大先生不发一语,带着李正道等锦衣卫去到了龙椅台附近,开始收敛皇帝、皇后、太子、五皇子、八皇子的尸首。
而待大先生命人背着皇帝在内这五名皇家尸首离开后,金銮殿里又开始了争吵的声音。
大先生出了金銮殿后,便派人去皇宫后宫中御部去找了皇宫里的宦官和宫女,以及通知东厂督公和西厂督公、和在乾清宫服侍皇帝的乾清宫台的宦官和宫女、在坤宁宫服侍皇后的坤宁宫台的宦官和宫女,还派人去了五皇子府和八皇子府。
不过,此时却也有几个大臣和其私兵随大先生一起出了金銮殿,而他们出了金銮殿后,纷纷望向金銮殿骂道:“一群乱臣贼子。”
不过,这些大臣却也没有和大先生多说些什么,而是一直陪着大先生回到了锦衣卫督办台,但是他们却没有走进督办台,而是待大先生等锦衣卫背着皇帝等五具皇家人尸首进了锦衣卫督办台后,纷纷在锦衣卫督办台前三跪九拜后,便又都回了皇宫。
不过,与来时不同的是,他们在回那皇宫时则相互寒暄起来,而这些人竟然都是御史台、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想不到这些被称为酷吏的无情之人,竟然在皇帝死后,依旧对皇帝最为有礼,亲自护送皇帝尸首走了最后一程。
大先生和李正道带回了皇帝等五具皇家人尸首到锦衣卫督办台后,大先生便命人将皇帝等五具皇家人尸首带到了督办台的大堂里,而他则领着李正道两个人守在这里,其他人等则都被他撵出了屋外。
咚!
见到只有李正道留了下来,其他人都出了大堂后,大先生便向皇帝尸首跪了下来。
咚!
李正道见大先生跪了下来,他也立刻跪了下去。
而此时,这锦衣卫督办台的大堂里寂静一片,大先生直挺
第二零一章 你们进去看看吧
梆!梆!
不知道过了多久后,在锦衣卫督办台大堂外两声敲门响传来,但听到门外孙战将说道:“大先生,皇宫里的人和五皇子府、七皇子府的人都来了。”
听到孙战将的话,大先生才如梦方醒,他站起了身,转身去推开了两扇房门,而李正道此时也起身跟在他身后。
吱呀呀——
大先生推开了两扇房门后,但见在房门外,孙战将屹立在门前,而他身后则有许多皇帝宾妃和皇帝女儿的公主在其后,一个个都眼睛通红。
大先生扫了一眼,见这些宾妃并不是皇帝所有的宾妃,其中还有一小半没有来,毕竟皇帝上官翳是个男女关系上非常荒唐的皇帝,并且他为了政治利益娶了不少妃子,眼前才不过十几个嫔妃,看来其余的应该是不想过来了,因为这些没有过来的嫔妃大多是生有皇子的,毕竟他也没有主动去喊她们过来,而那些不来的人自然有着自己的盘算。
“圣上在里面,你们进去看看吧!”
大先生说完这句话,他便走出锦衣卫督办台大堂的门外靠在一边,而李正道自然也跟了出来站在他身旁。
大先生说得这句话,在他面前的人自然是知道和谁说得,所以所有宾妃和公主们也没有和大先生寒暄,便都呼啦啦的进了大堂,而跟宾妃和公主来的太监和宫女们则没有动。
大先生看到打头的几个太监,便说道:“我多年没有回都了,现在中御部总管公公是谁东厂督公是谁西厂督公是谁服侍圣上和皇后的御前公公都是谁”
听到大先生的询问,立刻有五名身穿蟒袍头戴貂珰冠的大太监站了出来,纷纷先是向大先生跪拜下去行礼道:“大先生,杂家这厢有礼了!祝愿大先生仙福永享,千岁!千岁!千千岁!”,然后这五个人才站起身,便开始介绍起自己的身份来。
在皇宫里所有太监和宫女、以及东厂、西厂等各部门都归中御部管理,其中御部统领之人则是从一品的总管公公;而东厂和西厂的统领之人,则是从二品的督公;服侍皇上和皇后的宫中乾清宫台和坤宁宫台统领之人,是从二品的御前公公。
除此之外,中御部还下设许多台的部门,统领之人乃是从二品的督公,而服侍各皇子公主的内侍管理之人也是宦官,其部门称为司,统领乃是从三品的殿前公公。
此以上上三品的宦官,则都身穿蟒袍,在大夏朝凡是服侍皇家的人,列如太监和锦衣卫其上品上三品官员都身穿蟒袍。
而之下的太监品级则是从四品的首领公公,从五品的掌事公公,从六品的带班公公,从七品的内侍公公,从八品的大公公,从九品的公公,以及宫中没有品级的最低级的小公公。
大先生之所以喊这些宫中的人过来,其实就是为了处理皇帝的后世,而一般皇帝在登基的时候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所以喊这些人来后收敛皇帝的尸首后,就可以送入皇陵的陵墓中了。
虽然皇帝一般生前就会做好自己的梓宫葬入陵墓,但是皇帝的死叫驾崩,乃是国家大事,必须举行大葬礼,不能草草收敛入葬。
《礼》曰:“大葬前,遣辅臣及三品以上官员到陵寝前陈祭。
先三日,祗告天地、宗庙及社稷,如常仪。
届日,辅臣诣梓宫告迁,三奠酒,奉梓宫登舆,群臣序立,跪举哀。
俟舆过,哭,随从其后。
至地宫,王大臣奉梓宫入陵墓,册宝陈于左右,掩石门。
&nbs
第二零二章 这场宫廷政变到现在并没有结束
李正道听到十二皇子上官代凭借武力又控制了皇宫朝廷这样的消息后,想到之前的二皇子和七皇子也一直没有消息,说明都有可能出了皇都平京,那这情况就非常不好了。
所以李正道就立即向大先生进言道:“师父,这场宫廷政变到现在并没有结束,二皇子、四皇子、六皇子、七皇子、十二皇子都动向不明,而十二皇子则以武力上位,这几名皇子必然不服。
到时候各皇子必然会在各地号召兵马或入皇都争位或举兵在各地自称君王,所以师父应该派遣锦衣卫密切关注各皇子的动向,若是以后形势有变,则能有所准备。”
大先生听到李正道这样的建议,便点了点头,喊来了锦衣卫的一些主管之人,开始商议怎么去监视各皇子的动向,然后便吩咐人员执行了下去。
此时的四皇子上官业和六皇子上官泽逃出皇宫后,看到了皇宫里的厮杀,便害怕的逃离了皇城,他们二人也是往东京逃去,因为他们的外戚都在东京,所以他们便收拾家眷一同行舟在平东运河上往东而去。
十六皇子上官山的选择则与上官业和上官泽不同,他今年不过才十八岁,是上官翳最小的儿子,才堪堪离开皇宫自己开府,实力最为薄弱,本来是对皇位一点想法都没有的,只是来凑热闹看看,因为他本来不认为自己父皇会死,认为诸位皇兄能平乱掉七皇兄的叛乱,但是想不到这幕后黑手是大皇兄,还最后被十二皇兄的舅舅给弄死了,并且看到十二皇兄凭借兵力优势竟然有登上大宝之位的可能,顿时心里也痒痒了起来。
上官山的娘舅乃是大夏朝原东道镇戎军总兵,其麾下直接掌控的一镇兵力就达五万余人,其中镇戎军正规军就有一万五千多人,其余皆为仆从军。
大夏朝除皇都的部队中兵外,各道兵马都是边兵,而镇戎军却只有东京、西京、平京北部的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部队。
不过,其这三地镇戎军也有所不同,因为东京和西京的镇戎军只有一军,由边防大将统领,但是平京的镇戎军却有四军,有一个边防大将和三个独立督军统领。
因为平京乃是按照大夏朝开国皇帝上官睿定下的大夏朝皇都所在,而平京由过于靠近北方草原地区,所以为了保障平京所在的京畿道安全,大夏朝在京畿道北方又向外扩张了三个道府,在大夏朝版图上明显可以看出这三个道府所在的千里长的地区是一个很大的突起。
而这三地道府等于是在草原上建立起来的道府,并且其边疆军镇也是重兵把守,自然其每一个道府边境都有独立的镇戎军,并且不归平京边境镇戎军将军管辖,完全就是为了护卫皇都边疆的军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