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英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公赋众权
所以,丁建阳便立刻得了上官山写就的皇牒,拿去户部开出了公文,然后立刻在国库和粮海筹备完粮草银两,就领着镇戎军出了皇都平京,因为丁建阳认为兵贵神速,越早进行战争就越有利。
但是丁建阳走得太匆忙了,所以在皇都平京上官山召开了朝议时,丁建阳已经离开了平京。
在朝议上,上官山先是赐予李正道一身蟒袍任命李正道为锦衣卫指挥使,诸位大臣看到李正道,知道他是大先生弟子,虽然年纪如此之小就担任这样从二品的高位,有些过了。
但是锦衣卫本身就是皇家护卫,虽然有官职在身,但是不属于军政大事,锦衣卫又不参与朝政,只是皇家的一把刀而已,就算这刀的刀鞘再华丽又能怎么样
并且毕竟李正道是大先生的弟子,实际上已经掌控了锦衣卫,他们不同意又能怎么样反而恶了李正道,平白得罪人,所以都没有说什么。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就是一个身份主义的社会。
万物都是有基本思想的,所以每一个能够思考的动植物都有自己去寻找的思想目标,而社会上所有事物或者主要事物——人,都追求一个思想目标的话,那么这就是主义,就是思想主义。
所谓的思想主义,就是社会上大多数都追求的目标,就是社会上大家的思想中心。
万物之初没有建立基本的人为社会机制,自然就没有任何的人为的名分存在,万物在竞争法则下为了生存、只有去争夺生存资源,所以称之为生存目标,是万物最基本的思想。
而当人类刚刚立于寰宇之中,人类的一切就是为了生存与万物之间展开了一场求生的竞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种大自然物质名分上的最原始的力量名分下,只有强者才有生存权,而弱者只有服务于强者才会获得一些维持生存的利益,所以生存目标也是万物最基本的大自然下的思想追求,不能生存就意味着死亡,就意味着失去一切,哪怕是高级的人类也一样。
这样的社会大家只去为了生存不择手段,是没有秩序的,所以有思想的人自然不可能满足这样的生存状态,所以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必然想要有一个能够生活安定的,有秩序的社会。
也就是说虽然最初的时候,所有万物都在为了生存,但是因为人类是拥有智慧和思想的,所以人们还有一个期许,就是建造一个安定秩序的社会。
最初的人类知识很少,所以智慧不如**力量能够带给人类更好的生活,但是随着知识的增加,因为人类之间终于出现了拥有特别高级智慧的智者,而智者由于拥有比凡人更加高级的智慧,所以智者能够创造出许多新生事物引发奇迹给人类更好的生活,使得人类第一次了解到智慧的重要性,并且拥有智慧的人也因此成为了圣人和帝王的权贵。
在智者成为权贵拥有权力名分的高名分后,因为自私便为了巩固自己的获得力量名分上强者的生活范围支配权,所以建立了人为的权力名分上的阶级划分,权贵为了亲情名分的亲人能够继续掌控权力,所以权贵建立了血缘的权力名分的划分——血统继承体制(贵族体制)就此产生了。
当人类社会基本的人为社会机制建立后,就会因为知识的传播而出现一批能带给人类进步利益的人,而这批人就是人类社
第二二一章 不知各位有何良方可应对此事
虽然大臣们没有反对李正道以不到弱冠之年就成为从二品锦衣卫指挥使,但是上官山宣布公布皇榜征召新军的时候,大臣们则开始反对起来,理由很现实和充分,让上官山哑口无言。
这些大臣们说皇都平京里本已经有三十万军队,并不需要征召新军,这是其一。
其二是由于征讨张导,平京派出去所有元帅和将军率领了原本平京中兵的部队抽调的十万兵马,以及征召的二十五仆从军,并且还有现在平京的中兵才刚刚补充完备够三十万,民力已经非常疲惫,并不适合再次征召新军。
还有其三,由于征讨张导的大军离去已经耗费了不少钱粮,再加上上官山的封赏和丁建阳刚刚征集完钱粮离开平京,继续征召新军的话,恐怕国库空虚难以维系。
上官山听到众大臣的这些看似非常有道理的理由,不禁有些恼怒,因为很明显这些大臣并不支持他,毕竟他当初为了笼络人心只给了皇都平京里各军队封赏,但是却没有封赏这些大臣,估计是大臣心存怨恨,在这个节骨眼上反对自己。
不过其最关键所在,其实是由于丁建阳的军队并不在平京,使得朝臣们开始怠慢上官山。
这点就看出来上官山和丁建阳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现在丁建阳领着兵马出了皇都平京,他上官山身边只有自己的臣属和私兵,又没有将大臣们控制在皇宫里,既然现在都已经靠实力说话了,这些大臣怎么可能会畏惧上官山
毕竟这些大臣联合起来自己的家丁私兵也是不少,在没有丁建阳的情况下,和上官山掰一掰手腕还是可以的。
并且,丁建阳出了皇宫与东京来的六皇子外戚吕蒸交战,胜负还未分晓,他们凭什么给不尊重自己的上官山好脸色看
上官山见这些大臣们反对自己征召新军,想不到这些大臣们连自己登基称帝都同意了,但是会在这里动手脚和他作对。
上官山在朝堂上被群臣否决掉自己提议征集新军后,顿时气愤的宣布退朝,然后他立刻在金銮殿中召集了自己麾下的臣属,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看完朝堂上群臣反对上官山全部表演过程的李正道。
由于李正道晋升锦衣卫指挥使是属于锦衣卫系统的事情,所以不需要皇家在朝堂上正式册封和举行礼仪,也不需要吏部参与,所以李正道此时便换上了一身锦衣卫上品官吏的胸前纹饰有狮子摸样的从二品大红蟒衣。
“诸君,这帮朝臣欺孤太甚,不知各位有何良方可应对此事”
在金銮殿里,上官山向自己的亲信们诉说了朝臣们否决他征集新军的事情,要求自己这些亲信们想办法。
上官山这些亲信之所以没有参加朝议,是因为大夏朝制度规定朝议乃是国家大事,所以只有上品上三品官员和皇帝特许的人员可以参议,而上官山虽然以皇子的身份占据皇帝大宝之位,但是毕竟不是皇帝,不能将自己的那些没有上品官位的属臣带入朝议。
而李正道在这些人群里,明显感到了这些上官山的亲信们对他的嫉妒之情溢于言表,毕竟哪怕是上官山才刚刚开府,他们跟随上官山的时间也要比李正道要早,现在李正道仅凭自己一张嘴就得到了从二品的官职和侯爵的爵位,怎么能不让他们羡慕和嫉妒。
由于这个世代是身份主义时期,所以想要谋求身份地位,只能攀附权贵而别无他法,所以大夏朝里最为尊贵的皇子们身边才会有一堆这样的世家士族的子弟成为属臣,这种方法就是亲情手段。
亲情手段,就是让自己成为权力者或者成为权力者亲人的手段。
亲情手段,这是一种社会上任何时空环境都存在的一种谋利的社会手段,也是最常见的获利方式。
当人类结成社会,当权力产生后,由于人的自私性,尤其在**制度下
第二二二章 征集新军虽然需要三省批准
由于李正道成为上官山的新宠,并且还获得了从二品的高位,所以就在上官山问策于诸人后,这些人因为嫉妒都抱着看李正道笑话的想法,没有一个人言语。
毕竟这个征集新军的策略是李正道提出来的,若是此时李正道没有个准主意能够继续下去,那不是最大的笑话吗
李正道见诸人没有人说话,明白了上官山虽然此时坐在龙椅上,但是手下却没有一个真正亲信之人,这些人其实也对他不是十分信服,毕竟上官山不过是一个才开府的皇子,这些所谓的亲信属臣其实不过是刚刚依附于他,不见得比他忠诚,若不是时势成就于上官山,他是一点都没有机会坐在这个皇位龙椅上的。
因为在大夏朝二十岁才算及冠,世家士族才会给及冠之人定字,及冠之人才能被举孝廉求取功名,所以哪怕是皇家,在其还有许多及冠的皇子的情况下,其皇位怎么可能给上官山这个还没有及冠的皇子身上
而至于为什么皇子没有及冠,在十八岁就开府出宫,是因为皇家怕已经性成俗的皇子在皇宫里搞出什么不当的事情来,所以才把皇子开府之年定为十八岁,而实际上十五岁束发之年其实皇子就能行房无虑了,但是皇家子弟学业繁多,只有到了十八岁才堪堪能够学习完皇家的基础学业,才会在这年让皇子开府。
正是因为上官山不过年十八,开府后属臣和他还没有足够的信任,所以李正道看到这样的冷场对他来说却是最好的情况,因为越是这样,他越容易取得上官山的绝对信任,让他对自己言听计从,便于自己行事,所以李正道在这样冷场的情况下,便首先开口向上官山作揖道:“臣有一计,请殿下屏蔽左右,方可说与殿下。”
见到李正道这么说,想到李正道的锦衣卫的身份,这些上官山的亲信里有人聪明的立刻明白了李正道打算干什么,不然不会不让大家听,但是刚才他不说话,现在李正道说了出来,他又不能再说什么,顿时感到了一丝后悔,为什么要嫉妒李正道而丧失了理智,要是刚才他首先提出了,不是取信上官山最好的机会吗但是已经晚了。
听到李正道有计策献来,上官山立刻大喜道:“好,就依李爱卿所言,这里只允许李爱卿和我在,你们都下去吧!”
就这样,包括孙震岳在内的所有人都走出了金銮殿,而上官山也下了龙椅台,来到了李正道身边向他询问道:“李爱卿,你可有何良方”
看到上官山这样的情况,李正道心中清楚上官山此时已经很信任自己了,所以向上官山作揖道:“殿下,臣之策倒也简单,但是不能公之于众。
征集新军虽然需要三省批准,但是实际上只需要户部批下公文去后宫和粮海取得财物就能开展。
所以,只要臣派人去户部拿下户部尚书,一二,那户部尚书必然会写下这公文,到时候就算是朝臣们不同意又能如何
并且,就算户部尚书骨头硬,到了我们锦衣卫督办台,就算是他小时候看到女人洗澡的事情,我们都能翻出来,那褫夺了他的功名,殿下任命自己的亲信成为新的户部尚书也不是不可以的。”
大夏朝内院和内阁分为三省六部,其中内院有三省、内阁分六部,三省为决策国家大事的中书省、执行政策的尚书省和审议问题的门下省,由正二品的各省尚书负责,内阁则有六部,六部为管理人事的吏部,管理财务税收的户部、管理国家典礼和对外事务的礼部、管理军备的兵部、管理律法的刑部、管理制造的工部,由正二品大员的各部主管尚书负责。
所以上官山想要在皇都平京征集兵马,其实到不在乎左右
第二二三章 臣有十成把握定可办成此事
李正道听到上官山虽然认同了自己的策略,但是还是对现实中能不能筹到新军钱粮感到疑虑,因为打开国库需要虎贲军首肯是一道难关,并且国库里的钱够不够又是一道难关,所以才会有此询问,他便顿时目光一冷的说道:“殿下,皇都乃是汇集天下财富之地,这里还会缺少钱财吗”
上官山听到李正道这么说一愣,不明所以道:“李爱卿,你此话何意”
李正道此时却话语狠辣的解释道:“殿下,朝堂缺钱,却不见朝臣缺钱,就算朝臣缺钱,却不见得他们的家族缺钱,就算他们的家族缺钱,却不见得和他们家族做生意的人缺钱。”
上官山听到李正道说得这么明白的话后,顿时瞿然而惊的倒吸一口凉气,因为很明显李正道的话就是打算使用锦衣卫的权力勒索搜刮全城权贵的钱财用来充作军费,但是他却没有立刻答应和否决,而是仔细思量了半响,才向李正道试探的询问道:“李爱卿,这件事若是交给你办,你可有几成把握”
李正道见上官山听明白了他的话,还是有魄力的如此询问,看来上官山果然是年轻无畏,并且对他也是非常信任了,所以此时郑重其事的向上官山作揖的肯定回道:“禀殿下,臣有十成把握定可办成此事。”
上官山听到李正道如此肯定的话,立刻又陷入了沉思,然后才说道:“好,既然李爱卿你有如此决心办成此事,那此事我就写下圣旨交予你全权负责。
若是此事成了,李爱卿,孤登上大宝之时,就是你封伯之刻。”
其实虽然李正道此时被上官山封为侯爵,但是吏部和户部还都没有给他签发公文,而上官山许诺在给他加封一级的爵位,其实表面是信任他的嘉奖,其实是督促他完成这件事的动力,因为只有他完成了这件事情,让上官山掌控住三省六部的大臣,他才能够真正获得爵位。
不过对李正道而言,他并不在意什么爵位,而是高兴听到上官山同意了他的如此绝决的计策,所以他顿时肃然的后退两步,向上官山下跪道:“臣必将竭尽所能完成殿下所托!”
而李正道之所以这么向上官山表现,就是安上官山的心,让自己能够为这全皇都平京千万性命放手一搏。
上官山见李正道向他下跪保证,便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李正道接受了上官山临时一笔挥成的圣旨,看到上面写有关于征集新军一事由他全权负责后,不仅感慨这上官山是年轻也好,或者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罢,怎么就这么简单的给他如此权力,若是旁人定然会无比效忠这上官山吧
所以李正道便又跪伏下假装感激涕淋的来收了这张圣旨,才走出了金銮殿。
“恭喜李大人荣获我主赏识!”
“恭喜李大人受到殿下的信任,以后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
而就在李正道走出金銮殿,便在金銮殿外台阶的中层台阶上被原本上官山的属臣包围,纷纷向他寒暄着,而李正道也没有冷着脸,而是微笑的一一应对。
李正道的这一番举动,让此刻等在金銮殿外台阶下的孙震岳很诧异,因为看李
第二二四章 把犯官周德余打下官帽
李正道这次进入皇宫,并没有去金銮殿面见上官山,而是带人直扑皇宫的内阁办事衙门建筑群中,然后一头进入了户部的办公衙门里。
“你们这帮锦衣卫怎么擅闯公堂可还有王法了吗”
但听户部一名身穿淡红色官袍、胸前补子上绣有锦鸡的从二品参政侍郎的官员,见到李正道领着孙震岳等锦衣卫冲进户部后,这么大声的向李正道质问到。
在大夏朝为了能够在服饰上区分官员的品级,所以在官袍前胸上绣有补子,其中正一品和从一品文官绣饰飞鹤,从一品武绣饰麒麟;其中正二品和从二品文官绣饰锦鸡,从二品武官绣饰狮;其中正三品和从三品文官绣饰孔雀、从三品武官绣饰豹;其中正四品和从四品文官绣饰大雁,从四品武官绣饰虎;其中正五品和从五品文官绣饰白鹇,从五品武官绣饰熊;其中正六品和从六品文官绣饰鹭鸶,从六品武官绣饰彪;其中正七品和从七品文官绣饰鸂鶒,从七品武官绣饰犀牛;其中正八品和从八品文官绣饰鹌鹑,从八品武官绣饰野猪;其中正九品和从九品文官绣饰练雀,从九品武官绣饰武海马。
此外,御史台官员、大理寺官员、刑部官员等,不论品级均绣獬豸,象征公正严明。
皇家属下太监都是身穿蟒袍,太监身上的补子和文官一样,而皇帝属下的锦衣卫身上的补子和武官一样,不过锦衣卫里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穿大红蟒衣,三品以下则穿飞鱼服,大先生的锦衣卫召讨部里从二品锦衣卫则是身穿飞鲸鱼服的将军,从三品锦衣卫则是身穿飞豚鱼服的大统领,从四品锦衣卫则是身穿飞鲨鱼服的统领。
其中上三品着红袍、中三品着青袍、下三品着绿袍,正品为深色衣服,从品为浅色衣服。
其中下三品官员使用铜印,中三品官员使用银印,上三品官员使用金印,而皇亲国戚和皇帝则使用玉印,值得一说的是大先生也有自己的官印,还是玉印。
李正道见到这个户部官员不知死活的来找事,便冷冷说道:“拿下此人,回去查一下他犯没有犯事。”
“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