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英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公赋众权
很显然,丁建阳的这声东击西的军事计划成功了。
就在俞明在内城墙下被丁建阳用奇兵导致腹背受敌之时,十二皇子上官代此时正在皇宫大宴群臣和各皇子,用以安定诸人的心。
而今日正恰逢正月月末的惊蛰日,正是春耕驱虫之时,若是现在皇宫里没有这场宫廷政变,皇帝则要在金銮殿前进行祭祀,祭祀时必须要擂皮鼓模仿雷声,表示驱逐害虫以利农桑,现在这种情况祭祀是做不到了,因为祭祀需要很多准备工作,所以上官代以此为理由,召开了这场在这刚刚被清洗过还留有不少血迹的金銮殿里的一场宴会。
“报!——
俞国舅在内城外被敌军所破,不知所踪,现敌军正往我皇宫处杀来。”
突然的,就在上官代刚刚召开宴会后,那些身穿薄纱的头戴金冠的菩萨蛮舞娘们,只在宴席上跳完了一曲敲打皮鼓开场之舞,传令兵就闯入到金銮殿上,向上官代这么禀报到。
“什么”
上官代此时立刻这么大惊失色到。
上官代记得俞明在离开皇宫与丁建阳交战之时,曾经向自己夸下海口说:“敌军虽众,但是我麾下乃是大夏朝最为精锐之御林军,必然能击破敌军。
多则**日,少则五六日,必然凯旋而归。”
上官代此时还真感觉到讽刺,他娘
第二一三章 给我让他受些皮肉之苦
李正道等人进到这里才发现这些丐帮所在地,不但是一个正常的房子,还是一个四合院的院所,李正道他们推门进入的是这院落的中间庭院,而这院落里围着庭院有许多间房子,那消瘦的女人就是由其中正房的房间中走出来的。
不过这女人看到被他叫二哑的小哑巴乞丐竟然领着李正道等一帮锦衣卫走了进来,顿时傻眼了,不敢说话了。
“你这娘们是怎么回事怎么傻傻的站在那里不动”
此时就在那消瘦女人傻站在正房门前不敢言语的时候,正房里便传出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而他说话间也出来看情况,但是看到李正道领着的一群锦衣卫进到了这四合院中后,便也吓得不敢言语了。
“拿下!”
李正道见到正房里出来的一男一女看到他们都不敢说话,傻傻得站在正房门前后,定然就是那些丐帮的人无疑了,便这么向跟随自己的锦衣卫们命令到。
“喏!”
锦衣卫们应诺后,便纷纷闯进这四合院所有的屋子里,然后在一阵子鸡飞狗跳后,李正道果如孙战将所言,看到了更为恶劣的事情,因为他竟然在一个厢房里看到了两个四肢被弄断,成为一个人棍的十一二岁的小女孩都一丝不挂的躺在床上,而他进到这四合院里听到的喘息之声,就是有欢喜客在对她们行苟且之事。
京!——
李正道看到这样的情况,顿时怒火中烧拔出腰中剑向那欢喜客斩去。
但是,他剑砍到了一半,却停在了那欢喜客的脖子前,没有真砍下去。
“小英雄饶命啊!
我不过就是给他们一文钱来狎妓的啊!
他们犯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和我没有关系啊!”
此时那欢喜客,顿时一动不敢动得吓得面无人色的向李正道这么大声求饶着。
李正道之所以没有斩下去,也是因为这个人不过就是一个欢喜客,罪不致死,如果他真斩了下去,那么就是他的妄杀,他虽然杀戮世间邪恶,但是也是有底限的,所以他此时收剑归鞘后吩咐身边的锦衣卫道:“给我让他受些皮肉之苦,然后把他给我丢出去。”
“喏!”
锦衣卫们应诺后,就将那瘫软倒地的欢喜客抓到了庭院中,然后就是一顿暴打,在这欢喜客的哀嚎中最后将他丢出了这丐帮的四合院。
李正道之所以这么处理,是因为《大夏律法令》里并没有制定任何一条狎妓犯法的律法,在这世间行此事也不犯法,毕竟狎妓和施暴欺凌不同,所以李正道在铁县时会对王得意那帮不顾人命的纨绔们挥剑,但是在这里却没有斩杀这个欢喜客。
但是这欢喜客虽然不是导致这幕惨剧的罪魁祸首,却毕竟欺凌了那本来就很凄惨的两个人棍一样的小女孩,可见是人性恶劣,所以他才会命人暴打他一顿。
不过李正道内心里其实也想杀这个欢喜客,但是他却忍住了,因为他信仰这个世间的法理和道德,有自己的原则,不会凭感情肆意妄为,因为那样的话他认为自己和他斩杀的罪恶就是一样的了,人没有底限的行事就是罪恶的一种,何以秉持正道而杀戮罪恶
在这个丐帮的四合院里有五男七女十二个成年人和七个小
第二一七章 见过吕督军
丁建阳的部队杀散了皇宫正门朱雀门的上官代的私兵后,便发现皇宫里竟然没有丝毫上官代兵马的踪影,丁建阳立刻明白上官代应该是跑了,他不可能傻傻的待在金銮殿里等着他们活捉他,就是不知道他是不是将玉玺带走了,到时候为了这些东西追杀他可就麻烦了。
并且丁建阳的妹妹丁贵妃可还在后宫里,要是上官代带人闯进后宫去拿他妹妹,到时候倒是不好办。
但是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去追讨上古代,而是进入金銮殿看看是什么情况,所以丁建阳立刻和十六皇子上官山引兵冲入了金銮殿中。
而丁建阳和上官山进到金銮殿后,却非常惊讶,因为他们竟然看到了金銮殿中诸位朝臣们气定神闲的欣赏着歌舞,但是却不见任何一个皇子的身影,就更别说十二皇子上官代了。
此时因为丁建阳和上官山带兵闯入金銮殿,金銮殿的歌舞自然都停了下来,其歌姬和乐师纷纷害怕的四散在金銮殿墙角,将金銮殿中间大殿空旷了出来。
“哈!哈!……”
此刻上官山的眼神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好,立刻就发现在大殿尽头龙椅台上玉玺、圣旨、皇牒都放在了龙椅上,所以便少年得志的蘧然大笑起来。
金銮殿群臣听到上官山的哈哈大笑,依旧阒然无声的不是皱眉就是摇头,也纷纷明白了现在他们还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了,他们靠法理是支持不了任何正统即位的皇子的,而眼前这个本来最没有希望成为皇帝的皇子,现在却大笑着登上了龙椅台拿起了象征大夏朝最高权力的玉玺。
上官代在自己舅舅丁建阳的帮助下掌控皇宫后,便按照自己和丁建阳的约定,第一件事情就是封赏了他的镇戎军,封他为世袭汾加王,将汾加镇晋升为县城,封给丁建阳为永久世袭封地。
上官代这么做后,遭到了许多朝臣的反对,但是此时他和丁建阳是以兵控制朝堂的,这些大臣们反对有什么用
并且上官代还将所有皇都平京里的部队加封一级,并且还赏赐下来了封赏,让皇都里的部队不得不接受下来,使得他间接得半控制了平京的部队,因为这些部队可都领了他的封赏。
至于各个朝臣,由于他们反对丁建阳封王,所以上官代没有封赏他们,不过却给了他们自由,如常的上朝处理国事,还议定了自己加冕为皇帝的仪式时间,而朝臣们却出奇的没有反对,可见他们也不得不默认了皇子靠实力登位大宝的现实。
最后至于那些上官山的皇兄们,他虽然派遣丁建阳派兵去搜索他们的踪迹,但是哪怕是躲入后宫的上官代都感觉待在皇都平京里是不行的,所以纷纷跑出了平京,让上官山非常恼火,但是也无可奈何,毕竟他还没有完全掌控住平京。
此时上官山表现出来的政治手腕不俗,他大娘舅丁建阳也是良将,所以他们掌控皇宫朝政后,进行了一系列的举措,以及能够逐渐控制皇都,并且朝臣们经历了多次混乱后,也希望稳定,所以也大多认同了他。
李正道看到上官山表现出来的种种举措,不得不承认虽然上官山野心勃勃,但是这十六皇子上官代要比最开始参与宫廷政变的太子上官永和后续掌控皇宫的十二皇子上官代强多了,他懂得利用皇权和封赏让皇都部队不得不对他进行表面的奉命,这样一来只要时间一久,他登基为帝后就足以掌控住所有皇都的军队。
而李正道此时则和大先生已经开始组织人员离开了皇都平京,上官山虽然知道大先生准备离开皇都,但是他却没有阻止,因为他其实最希望大先生能离开,这样他就可以接手锦衣卫的势力了。
在平东运河之
第二一八章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由于上官山一直都清楚东京征讨张导的部队有可能被其他皇子掌控,所以一直就在关注这支部队,并且上官山在查阅户部里朝廷任命的卷宗后,也得知了这支东京征讨张导的部队主帅东京督军吕蒸好巧不巧的竟然乃是六皇子上官泽的娘舅,顿时明白这一战是在所难免了。
所以,本来就算是其他跑出皇城的皇子反对上官山,也会因为实力差别而隐忍,或者举反旗,这样就给了上官山一定的时间控制朝廷,并且掌控皇都平京的部队,但是上官山还是高估了利益对皇都平京里部队的驱使能力,虽然此时表面上平京里各部队因为接受他的封赏而臣服了他,但是他还是无法完全掌控局势,这些部队除了接受了他的封赏外,竟然对他命令城防军紧闭城门的要求,对他命令御林军来护卫皇宫的要求,对他命令虎贲君抓拿六皇子母亲吕贵妃的要求,都一一含蓄的否决了,委婉的告诉他除非他能够登基称帝,不然那就免谈。
其中对于虎贲军,上官山是又恨又爱,因为虎贲军虽然一再否决给各皇子卖命,但是却将后宫守卫得很好,甚至派遣的将士将后宫各皇妃殿守备起来,使得那十二皇子上官代打算入后宫抓拿上官山母亲吕贵妃的计划落空了,这种关键时刻虎贲军表现出来对皇家的忠诚和守制,已经让皇家的人从心里认可和信任了虎贲军。
虽然上官山只要能够进行登基大典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但是皇帝登基有其固定的流程,而因为有皇子能够在这个节骨眼上控制了东京征讨张导的大军,上官山是无法完成自己皇帝的登基大典的,因为眼看东京征讨张导的大军就要抵达京畿道,到时候必然会离开平东运河,登陆往皇都杀来,这个时候他明白就算他能匆忙的勉强完成登基称帝的典礼,平京里的部队也不会服从他。
而此时,李正道在离开平京后,在大先生的队伍里也听到了上官泽掌控了东京征讨张导大军的消息,立刻明白若是这支几十万人的部队杀往平京,那么一旦在平京里和丁建阳展开激战,其规模要远超当初俞明和丁建阳的战斗,并且双方兵力雄厚,在平京里也不会靠一两次战斗胜负就能够决定成败的,到时候平京就真会被双方打烂了,而平京里的千万百姓可就遭殃了。
“师父,我想回皇都。”
想到此,李正道便找到大先生,在大先生的船室里,向他跪地俯首到。
看到李正道突然找到自己,向自己请求他回皇都,大先生便淡淡的问道:“说出原由。”
李正道此时并没有抬头,而是一直俯首在地的说道:“师父,我知东京的大军正往皇都杀来,到时候两方数十万兵马在皇都厮杀,必然是使得皇都千万黎民百姓铄石流金难安生,所以我打算进皇都向十六皇子进谏,希望他们能够把战斗的地点放在皇都外。”
大先生听到李正道想向上官山谏言,让他派兵马与上官泽在皇都平京外激战,自己这傻徒弟还真是异想天开。
&
第二一九章 窑南伯孙震岳见过十六皇子殿下
李正道和孙战将等人离开大先生南下的队伍后,便快马加鞭的赶回平京。
并且,李正道凭借自己大先生弟子的身份,如愿以偿的进到了皇宫。
“召李正道等二人进殿!——”
在太监的一声召见长传下,李正道和孙战将解下了身上的兵器进到了金銮殿中,其他锦衣卫则被挡在了金銮殿外。
李正道进到金銮殿中看到了端坐在龙椅上的身穿九旒冕服的上官山,以及他身边的侍候他的十六皇子府的一众太监宫女,看来与其他占领皇宫里的皇子相同,上官山占领了皇宫里的这个金銮殿后,就没有离开过。
李正道此时为了平京的千万百姓,所以在面见上官山的时候,便按照礼仪在走到龙椅台流水外,便向上官山磕头行礼,而此时他身边的孙战将也是和他一般向上官山磕头行礼。
李正道向上官山磕头行礼完,便站起身向上官山行天揖朗声禀报自己身份道:“大先生弟子,草民李正道见过十六皇子殿下。
祝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而此时他身边的孙战将,也站起身向上官山行天揖朗声禀报自己的身份道:“大先生座下锦衣卫召讨部将军,窑南伯孙震岳见过十六皇子殿下。
祝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正道此时听到孙震岳自爆家门,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并且果然是将军级别的人物,还有一个伯爵爵位,也第一次听说原来自己师父大先生背后竟然有一个隐藏部门,这个部门就是锦衣卫召讨部,竟然比锦衣卫督办台还高一级,与六部同级。
上官山对李正道是有所了解,毕竟李正道作为大先生的弟子,一直在平京很活跃,上官山为了掌控平京必然会知晓他一二,但是听到孙镇岳竟然是一个有伯爵爵位的将军,就很是惊讶了。
因为大夏朝里虽然有六等爵位,但是哪怕是当朝一品宰相都不过是只有侯爵之位,而军伍里也就是他大娘舅丁建阳的丁家被封了一个世袭侯爵,其他元帅也不过是普通侯爵而已,将军也是子爵罢了,但是眼前的这个大先生的属下,一个护卫李正道的人竟然是一个有封地的伯爵,这还真是见鬼了,并且由此可见他父皇对大先生是如何的信任了。
上官山此时心中一动,因为这个大先生属下竟然是一个伯爵将军,那么大先生也应该是有自己爵位的人,最次都应该是公爵,毕竟他属下都是伯爵,甚至有可能封王,毕竟父皇和他关系密切,不论任何场合都喊亚父,也算是皇家之人,封王也是正常,那么如果大先生真的被父皇暗自封王了,那么他想要靠利益拉拢大先生就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大先生已经是位极人臣封爵登顶了,所以放走大先生离开平京是他的一个正确的决定,只有大先生离开平京,他才能插手到锦衣卫里,控制住这支武装力量。
虽然上官山此时心理活动很多,但是他却向李正道和孙镇岳说道:“李公子和孙将军请免礼平身,不知李公子要见孤何事”
李正道此时则向上官山说道:“草民李某知有东京叛军正向皇都进犯,所以思得一计,特来向殿下禀报。”
上官山听到李正道竟然是来向他献计的,顿时脸上一喜,因为李正道这么说,就等于认同了自己,毕竟李正道乃是大先生的弟子,哪怕他现在还是一个少年人,现在上官山最缺的就是归附自己的人,如果他给李正道以封赏和官职,那么则可以最快的掌控锦衣卫,但是这得看李正道是否上道和忠于自己了,所以上官山则向李正道套近乎的说道:“李爱卿,不知你有何退敌良策进献
若真是良策,孤定然重重有赏。”
李正道听到上官山这么说,明白了上官山有招纳自己的意思,而这正是现在他所求的东西,所以他便顺着说道:“臣先谢过殿下。
&nb
第二二零章 李爱卿献给孤这番策略
“舅舅,李爱卿献给孤这番策略,你看如何”
自从李正道献策给上官山后,上官山便积极按照李正道给出的策略行事,立刻找到了丁建阳和他说了李正道的这个策略到。
“看来传言不虚,这小李子虽然不及弱冠之年,但是的确兵法谋略出众,现在愿意为殿下所用,真是天助我等。”
而丁建阳作为一名合格的将领,自然也是认同李正道提出的让他帅兵和东京征讨张导的部队进行野战的策略,所以当然这么赞同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