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英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公赋众权
李正道听到田惊野竟然管他要肖段海,不禁眉头一皱,因为肖段海虽然断了田惊野一臂,田惊野也立了大功,但是肖段海却罪不至死,毕竟两军交战不存在对错之分,当时赵飞沙和田惊野算是背叛自己的军队,就算情有可原也是军中不允许的,所以虽然李正道支持赵飞沙和田惊野,但是他也不否定肖段海的行为,而田惊野要肖段海,是不是想杀他出气,这是李正道不想看到的。
所以李正道并没有立刻答应田惊野的要求,而是询问道:“田领兵,你要此人为何”
田惊野此时郑重其事的回道:“指挥使大人,属下虽然一臂被肖段海所斩,但是属下并不怨他,反而佩服他的忠勇。
毕竟就算当时我和赵刚子再有理,也是背叛的自己所在的军队,他肖段海追杀我们并没有错。
所以属下要此人,是想让他成为我的副领兵。”
李正道听到田惊野竟然以德报怨,不禁又是对田惊野刮目相看,因为刚才他小看了田惊野的胸襟,像田惊野这样的忠义之士怎么可能会是睚眦必报之人
反而现实是田惊野乃是虚怀若谷、有容乃大之人,根本不介意肖段海砍掉自己一臂,还非常欣赏他的能力,向李正道讨要他作为部将。
所以李正道自然是欣然允诺,并且内心里更是高看了田惊野一眼,而赵飞沙明白老田是这个打算后,不禁心中后悔,他为什么没有想到,应该先一步提出来的,因为他也很明白肖段海是一个人才,毕竟他们二人跟随肖段海作战日久,清楚肖段海的本事如何。
“起来,有人来看你了!”
突然一声叫喝,让待在一个房中、装在笼子里的原原北道镇戎军的营长从八品校官肖段海惊醒起来。
现在的肖段海可没有当初两日前独立搏杀赵飞沙和老田的意气风发,虽然他只被关在了这笼子里不过两天的功夫,但是他却一脸的胡子拉碴,身上臭气熏天,因为他这两日吃喝拉撒都在这笼子中,而他的秽物怎么可能有人帮他清扫,自然是留在笼子中,作为士族的他重来没有遭到过这样的罪和侮辱。
也幸亏虽然李正道和黄关午是敌对关系,但是双方都是大夏朝军队,虽然有个人恩怨,不过军队相互之间又不是异族并没有深仇大恨,只是政治理念不同,所以这种情况下肖段海也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囚犯,自然是没有对他用刑和吃喝不愁,所以肖段海闲来无事就能是在笼子里睡觉。
而此时肖段海被人喊醒后,便往笼子外望去,竟然让他看到了老田,顿时他心中一惊,因为毕竟他一剑砍掉了老田的臂膀,此时老田必然是来报仇的。
肖段海虽然此时不甘心就死,但是他明白自己性命被被人掌控,自己像动物一样被关在笼子里,想不到自己会是这个下场,便认命道:“老田,你是来报
第三零一章 看来他必然不是七煞星君了
“‘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师父,那黄督军果然没了。
现在我们去哪里”
道士师徒里的徒弟靠望气知道黄关午被向鱼白刺杀而死,此时向他师父这么说到。
道士师父此时自然也靠望气看到黄关午那里怨气已散,黄关午这边的士气低迷,便回应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自这黄督军死了后,这城中竟然没有多少怨气了,也看不到怨念深重之地。
看来这满城之人真是深恨黄督军,而黄督军就这样死了,看来他必然不是七煞星君了。
此皇都乃是天下酒色财气集中之地,这城中却有一处气运非常,并且德运高照,我看那气德二运之下乃是朝廷大军驻扎处的通向内城的城门附近。
听说当今天下第一少年英雄正在此地迎敌,说不定这片气德二运就是他的了。
你我师徒二人不过过去观他一观,看看此人到底有何不同常人之处。”
那小道士却否定的说道:“‘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师父,这等人中贵人,我们过去好吗
毕竟我们修道之人清净无为才是根本,而那少年英雄拥有如此宏大的气德二运,比那皇宫里的那位都大,必然是非常富贵之人,定然不是七煞星君。
自古以来七煞星君身集怨念,必然是带着满腔怒火而复生的冤魂,此等人必然打算颠倒众生,乃是世间第一大恶,岂是有如此福报的英雄”
道士师父则回道:“‘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
这个道理我岂能不知
这世间其实一旦有七煞星君逆天改命为非作歹,必然会有天选之人出现将其错误纠正,让我们的世界回归正规。
所以我怀疑那李正道必然是天选之子,所以打算过去看一下此人,正面端详此人。
并且当这黄督军一身怨念消失后,我发现那后宫之地却多有怨念,乃是经年累月所致,并且还在不断得消散,感觉非常诡异。
有可能是那人油女香之事的归结之地,我等师徒二人定要去铲除奸邪。”
原来这师徒二人下山,是因为他们昆仑山紫金观掌教大人夜观天象,说天上星象有变,七煞星君临凡,必有人逆天改命,天下也必将大乱,黎民因七煞星君此举之私必然死伤无数,所以叫他二人下山查看,看看能否找出那七煞星君,将他带上昆仑山囚之,拯救万民于水火。
而这道士师徒二人下山得知这皇都里出现妖孽,有人以延年益寿之妄语练榨人油,所以他们来到这里不但查看是否有七杀星军,还是来除“妖”的。
就在紫金观师父二人在皇都平京城里寻找七煞星军和除妖的过程中,他们通过望气看到了黄督军所在豪宅之上怨念深重,怀疑他是七煞星君,才会冒险去见他。
何为七煞星君呢
在他们昆仑山教派的秘传里,对七煞星君是这样记载的:
七煞星君乃是前世临死之时身集数万七煞之气,带着对现世满腔怒火而复生的冤魂,必然会颠覆现世,让现世万民陷于他怨念之火中,天下难有宁日。
所谓七煞,第一煞为怨煞,此怨煞不是所谓简单的个人之怨念,那是一人以一己之力杀万人所积攒的浑身怨念,并且本人也要对这世间有天大怨念才可获此煞气。
所以干下杀万人之事和本人对这世界有怨念的人,必然是大恶之人。
第二煞为怒煞,此煞自然也不是个人之怒气,乃是要再杀万人集万人之怒于一身,并且本人也要对这
第三零二章 全赖李指挥使调度
“哦
孤御弟竟然将这申报此战全军功绩的公文送到内院批示”
上官山坐在龙椅台上,手拿着李正道申报全军功绩的公文,向龙椅台下右宰相文正茂和中书省中书尚书古晨年如此询问到。
在大夏朝设有左右宰相统管全臣,另外又设有最多三个元帅在国家出兵时统领全军,其中左右宰相分管文武事,其中以文为贵以左为贵,所以左宰相管文事,自然右宰相管武事,而三个元帅在出征之时则分为一正二副统领全军。
虽然左右宰相分管文武,但是却不是绝对的,因为毕竟还有内院三省、内阁六部和御史台等机构来审议、执行、管理、反馈朝廷的决策,还有朝议对一些重要决策进行评议,所以内院在接到李正道发来的全军报功公文后,自然管理军事的右宰相文正茂和决策事情的中书尚书古晨年会来向上官山这个大夏朝朝廷的最高统治者进行请示。
若是上官山对此有异议,那么就得发到门下省进行审议,然后再有门下省给出各种方案,交由中书省,再由中书省选定好一些解决方案送到右宰相处再把一次关,然后才会再送到皇帝处处理,若是皇帝同意了其中的一种方案,那么就会交予尚书省处理,若是不同意要么彻底否决,要么就是正式召开朝议,要么就是召集内院群臣商议新的解决方案。
所以正常的国家决策在大夏朝的这一套运行机制下,如果皇帝不昏庸,内阁内院群臣又是国家精英的情况下,自然会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甚至是一高明的决策,而绝对不会产生任何一个不好的决策。
但是人是自私的,《计生令》这样对权贵有利,让黎民百姓遭殃的决策,恰恰就是在这样一个制度完备的机构里出现的,因为这个机构里没有人民只有权贵,他们自然不会为人民说话。
而现在上官山接到这李正道发来的公文,之所以如此讶异,是因为他还重来没有在正常朝廷程序下接到过李正道的公文,毕竟现在属于非常时期,李正道又权倾朝野,虽然表面上上官山给李正道绝对的权力,但是李正道却非常明智的向来都是直接面圣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上官山,但是现在李正道这手将申报全军功绩的公文按照正式程序交给了内院,却把他给弄懵了。
右宰相文正茂此时已经对李正道心悦诚服,因为他清楚现在上官山的势力已成,丁健阳和李正道成为了上官山的左膀右臂,帮他巩固着自己到手的皇位,尤其是那妖孽少年李正道在这一个多月的所作所为,更是让人惊叹,所以他文正茂便尽职尽责的在此时先一步古晨年的说道:“殿下,李指挥使此举,应该是想秉朝廷制度行事。
因为这段时间由于叛臣黄关午的原因,所以殿下行非常事,给以李指挥使重权,所以李指挥使应该深感不安,所以当灭杀判臣后,自然打算上交权力给朝廷。
不过,臣以为,现在新军初建,全赖李指挥使调度,并且朝廷派遣的讨伐张导的大军也可能被叛军所控,若是现在就收回李指挥使的权柄,恐怕……”
上官山听到文正茂的话,才反应过来,原来这是李正道以退为进的一手棋,这说明李正道注意到了自己已经起了防范他的心,顿时让他心中惊讶,因为他想不到李正
第三零三章 册封为天妒诰命淑人
文正茂发觉李正道此人虽然做事狠辣,却非常有原则,做得就算是再过份的事也并不惹人反感,反而是让人称快,并且才华非凡,还非常年轻,大有前途。
而上官山虽然贵为皇子,甚至有可能被李正道推到至尊的位置,并且还有丁建阳这个舅舅在外作为靠山,但是看样子却是外宽内忌、心胸狭隘、难成大事,早早晚晚会因为猜忌臣下而出问题。
现在皇帝这个位置其实是非常有风险的,多少皇家人因此而亡,因为天下间有十几个皇子都在窥视这个位置,如果不解决所有皇子,甚至还有其余窥视这个位置的皇家人,那么没有哪个皇子能够安心坐稳这个位置。
所以与其对上官山这个外宽内忌不一定能够坐稳皇位的人忠心,不如交好李正道这个前途无量的妖孽少年,因为不论谁坐上哪个位置都会拉拢李正道这样的人品和才能卓越的、并且年纪轻轻的大有前途的人。
想到此,文正茂就得研究如何才能拉拢李正道搞好关系,想那上官山的办法是认为李正道好色,所以赐予他美人,但是文正茂却不这么想,因为虽然他没有上官山见过李正道的次数多和时间长,但是他却看出李正道乃是真正的一个君子,所谓君子必然是好道而不好私。
所以文正茂想要和李正道搞好关系,那么与其用财宝美人,不如与他共事和他处以一个政治立场。
文正茂此时考虑到这,便没有去皇宫内院,而是又跑回了自己家中,让自己大儿子和三儿子收拾家中细软,要求他们迁往南京去追随李正道的师父大先生,让自己和李正道的师父大先生产生联系,使得自己和李正道处于一个阵线,而至于他大儿子的功名,那算得了什么。
而文正茂的大儿子文尤安虽然对自己老子突然发神经的玩得这一出心中有些不满,但是却知道他老子可是非常人,智谋非凡,所以就算现在是舍了自己的功名,他得按照他老子的想法去办事。
并且想到这点的不只是文正茂,古晨年其实也想到了,毕竟他们能够在这风云变幻的乱世时依旧取得较为突出的一席之地,自然也不是凡品。
而当此之世,李正道以不到束发之年的十三岁之身立于风云之颠,当真是国士无双,让天下人刮目相看,真可是天下无人不识君。
“奉天承运,皇子诏曰:
原北道镇戎军督军黄关午受人蛊惑,奉不臣而反正朔,因已咎首,则不予追究其过。
而其麾下虽有不查之过,但其情可赎,原北道镇戎军副督军夏元翟忠正秉守,可领原北道镇戎军督军之职。
钦此!”
就在原黄关午被刺杀的豪宅里,上官山派遣自己麾下的太监送圣旨到这里交给了现在的原北道镇戎军的执掌者夏元翟,而这太监便这么面对夏元翟如此宣读到。
夏元翟听到那太监宣读完圣旨,并没有下跪接旨,而是抱拳作揖道:“臣夏元翟接旨。”
那太监见夏元翟如此无礼的接旨,而自己身在“敌营”,也不敢发作,只好就这样把圣旨递给了夏元翟。
而夏元翟接过圣旨后,则摆了摆手,但见一名亲兵端着一盒银子过来,明显就有十锭十两纹银,足有百两银子。
夏元翟此时淡然说道:“公公,此是夏某一点心意,请笑纳。”
那上官山麾下的太监,见到这一百两明晃晃的银子,不禁喜笑颜开,接了这银子盒,然后盖上盒子双手捧在手中,向夏元翟笑着说道:“夏大人,杂家必将给大人在殿下面前美言几句。
&n
第三零四章 殿下新婚快乐
就在李正道这边接旨的时候,原来周德余的府宅,现在上官山亲自赏赐给李正道的府宅,则已经是张灯结彩,就等李正道这新郎官和周玉衣这新婚夫人入住了,而周府的人也就还是原来的那些丫鬟仆役,并且那周德余的妻子黄氏等周家黄氏一家老小,也因为周玉衣成为李正道妾的原因,放回了周府。
并且这里已经是宾客如云、礼品如山、人声鼎沸,毕竟此时的李正道虽说已经到了天下人尽皆知的程度,不过天下之大到李正道之名在这他成名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还没有做到名声广播到每一个角落,但是这皇都平京城里却是人尽皆知的少年英雄,无人不羡慕,无人不仰慕,无人不慕位而想取而代之。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周府变为李府,由上官山亲自命人开始张灯结彩筹办婚礼后,便立刻有不少人了解到这个情况来凑个热闹,并且使得李正道得到的八方来客的礼单更厚重了一分。
这周府之人因为原本的主人周德余为户部尚书,所以风光一时,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周德余罢官身死,其宅院中的人自然也跟着有了牢狱之灾,反而因为其周德余有一个漂亮的孙女周玉衣,嫁给了当今权倾朝野的李正道,使得周府变为李府,重归辉煌,反而是更胜一筹,不得不感叹这世间变化之难以琢磨。
而其府的女主人周玉衣被封为天妒诰命淑人,其实不是上官山圣旨上写一下就完事了,因为大夏朝建国八百岁,为了嘉奖其士族官员,甚至还会册封其获得官位的官员妻子和母亲、祖母,其品级也是和官员一样,所以自然也会有册封,其一品至五品的官员称诰,六品至九品称敕,合称为诰授五品、敕封九品。
诰命敕命为卷轴形式,分为红、蓝、绿三种颜色,按照官品等级的高低,它的图案和轴头也有严格区别,都有升降龙盘绕。。
皇亲国戚俱用玉轴,其女眷皆封夫人给诰命,图案为云凤锦。
文武官员一品至从三品,祖母、母、妻,各封赠淑人,卷轴图案为云鹤锦,俱用金轴;
文武官员四品至从六品,母、妻,各封赠恭人,卷轴图案为芙蓉锦,俱用犀牛角轴;
文武官员七品至从九品,妻,封赠宜人,卷轴图案为四季花,俱用葵花乌木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