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商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穷四

    “就算项目竞标成功了,我们也会很被动,因为现在内地做商场的太多了,并且也有了高端商场。郭氏集团曾做过市场调查,在一二线城市,都有了大型高端商场,我们的经营模式,并没有任何优势,还要面对那些地头蛇的攻击。”

    “一旦我们在多个地区开连锁模式,就会陷入夹击。他们一家我们不怕,但三五家联合在一起,一旦做出什么促销手段,我们要不要被动应战




第579章 拉投资
    名单上有一些公司的名称,还有一些不是公司名称,而是公司经营范围,也就表示可选择的非常多。

    王浩安放下名单:“老郭,你的意见呢”

    “我觉得我们还是多拉一些人吧,你的目标太大了,现在我们的风险实在太高。或者我们可以拉一些风投,按照约定,我们拥有回购股份的权力。”

    王浩安摇摇头:“你觉得哪家风投会给我们投资现在内地,有什么出名的风投公司吗倒是有一些外资开始在内地试水了,但他们也都比较谨慎,而且喜欢投资一些高科技企业。”

    高科技企业,意味着一旦出成果,就能带来高额的回报率,这才是风投最喜欢的,有点赌的性质。

    他们这种传统行业,一般不会太受风投欢迎,风险也不低,偏偏成功了利润也不高,这就没什么意思了。

    更何况此时内地还真没有什么像样的风投公司,大部分都是一些个人,资金规模也不大,一千万恐怕都拿不出来。

    而要做这个项目,少于一个亿的资金,连合作的资格都没有。光是几栋商场的成本就多少,还有装修,招商,运营等后续投资,内地没有多少人有这个实力。

    至于说国企,王浩安不太愿意。或许有国资在内,能够跟政斧保持更密切的关系,但就怕政斧胡乱插手。

    可不是每一个国资,都能像三水政斧那边让步这么多的。建立宝的事情上,如果不是郭秉雄公关了上层,加上李京伟的威望和人脉,光靠王浩安跟郭继杰,肯定会被三水政斧给坑一顿。

    香江资金,自然是郭氏集团更加合适,但也不是没有其他选择。王浩安愿意跟郭氏集团合作,但并不愿意所有的生意都跟一个人合作。

    郭秉雄老谋深算,现在看不出什么,但难保郭氏集团其他股东没有想法,王浩安不会让郭氏集团拥有太多的股权。

    东南亚的其他投资公司,王浩安认识的不多,可他有别的朋友认识,比如李拧、比如李京伟,比如宗庆先等,那些人可都跟其他投资公司接触过,还有过合作。

    王浩安此时还挂着内地首富的头衔,要想跟国外的投资公司合作,应该也没那么难,他还可以通过华旗银行的关系来拉投资。

    只是要拉到足够的投资,且有足够的分量,还要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这个就不容易了。

    “老郭,我们不要找风投,这是正常的投资,没有那么高的风险。而且我建议,我们去欧洲找一个合作伙伴,这样方便招商。”

    国际上的服装、箱包、鞋帽等大品牌,欧美的最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经济更加发达,有钱了,才会对大牌更加的追求。

    亚洲也有一些大牌,集中在岛国、南韩、香江等几个发达地区,像是内地,品牌概念这几年才兴起,之前大部分人追求的就是吃饱穿暖,多少人平时都穿工作服,根本没有什么新衣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

    们开始追求潮流,安杰服饰就是这个时候应运而生的,可也远比不上国外的大品牌底蕴深厚。

    这个底蕴不只是年头,还包括设计、资产、市场等多方面,引入太多,其实对于安杰公司的发展也有一些限制。

    还好安杰公司要做精品男装,也只是中高端,并不是顶尖的奢侈品,所以竞争应该不会特别激烈。

    &



第580章 债转股
    “安仔,咱们这个生意,就这么黄了”郭继杰有些不甘心。

    这个商场的项目,他也很看好。这几年或许利润不会特别高,但随着华夏的经济发展,必然是赚的越来越多,而且非常的稳定。

    这里面有风险,他们也都承受得住,哪怕这几年赔钱,未来也能赚回来,就当是长线投资了。

    可现在却连个够分量分担风险的合作伙伴都找不到,只靠他们两个,就算是加上郭氏集团,也还不够。

    除非郭继杰去求郭秉雄,通过郭秉雄的人脉,再拉来几个投资人,这样他郭继杰能愿意,可王浩安会愿意吗

    王浩安年纪轻轻就成为内地首富,虽然跟香江那些顶尖富豪没法比,也比不上他父亲郭秉雄,但那些富豪在王浩安这个年纪的时候,可远达不到王浩安的成就。

    更何况王浩安算是白手起家,而且眼光及其精准,郭继杰跟王浩安合作这么长时间,最为清楚。

    他也明白王浩安的顾虑,换做他是王浩安,也不会愿意让郭氏集团过多的插手自己的产业。

    “不一定,明天我去一趟津门,等我回来再说。如果无法形成我们设想中的规模,那先收购一栋商场试水也行,这个咱俩也能玩得转。”

    一栋商场,赔的话也赔不了多少,就当练手了。既然以后想要经营地产,对这方面就一定要了解,要熟悉。

    郭继杰不知道王浩安去津门干什么,但他知道,津门也有一家破产的亚西亚商场。

    ……

    “杜柿长,我这次来,是代表安杰地产,想要谈一谈关于亚西亚商场的收购问题。”王浩安坐在津门杜副柿长的办公室,直接表明来意。

    “王老板来津门,我当然热烈欢迎。可王老板有所不知,这个亚西亚商场,已经抵债给工行了,你来找我可没什么用。”

    王浩安的身份,杜柿长了解过,这可是内地顶尖的大老板,来津门投资,他当然举双手欢迎。

    可是想要收购亚西亚商场,这点他可做不了主,政斧可管不到银行。过去几年,银行还会给地方政斧面子,但自从那位朱先生上台之后,一些权责就划分的更为清晰,他可不敢胡乱插手。

    “杜柿长,我来之前,自然也打听过。津门这家亚西亚商场,不只是欠着银行的贷款,还欠着政斧一笔债务,所以说政斧也算是这个商场的债主。只不过协商的结果是委托工行拍卖,你们要拍卖价的百分之三十。”

    既然来这儿谈,王浩安就做好了准备工作。

    “王老板,你知道政斧已经委托工行全权处理亚西亚商场的债务问题,也知道政斧只占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那就知道我们政斧其实没多少话语权。你是做生意的应该明白,公司中是大股东说了算。”

    “其实拿回百分之三十的拍卖价,也是多方努力的结果,这个项目是我们政斧促成的,也是政斧打了招呼找工行给贷的款,工行那边对我们可有颇多的不满。”

    工行的领导才觉得冤枉呢,你政斧虽然没担保,可说了有各种配套投入,我们才给这个项目评估的价格很高,才贷款那么多,否则至于亏损这么高吗

    “杜柿长,你考虑过没有,亚

    西亚商场拍卖,价格肯定不会高,实际上政斧的资产是缩水了的。”

    “而我有一种办法,可以保证政斧的资产不缩水,甚至未来还可能升值,不知道杜柿长感不感兴趣”

    杜柿长当然感兴趣,要是能做到这一点,那也是他的政绩。更何况这种模式或许可以复制到其他产业上,他的功劳就大了,有希望再进一步。

    “王老板不是在跟我开玩



第581章 没看错人
    隔了一天,王浩安给郭继杰打了个电话,郭继杰也奔向了另外一座城市。

    既然一个地方政斧能答应,那么其他地方政斧也能答应。其实华夏的许多政斧的政策都有相似的地方,而且极其擅长学习。

    说是学习,也算是跟风。跟风的好处就是错了也不赖我,成功了我有功劳。

    对于亚西亚商场的破产,许多地方政斧都很头痛,银行也是如此。眼瞅着就亏了,现在有能减少亏损,甚至赚钱的可能,他们都不愿放弃。

    ……

    “老豆,杰仔那边怎么还没给回复,他们到底对亚西亚商场有没有兴趣”郭继华给父亲倒了杯茶。

    “怎么,你着急了”郭秉雄老神在在的喝了一口茶,似乎一点都不着急这笔生意。

    “老豆,我们的人调查的很清楚,虽然说亚西亚商场破产了,但那些商场的地段都非常不错,选择的城市经济也很好,并且都是新建的楼盘,只是他们不懂经营才亏损了,很值得买入。”

    “您也知道,我开始在内地做服装、箱包的批发城,但可选择的地方太少了,许多城市已经有了小的批发城,我们去抢夺市场,也没多少利润。”

    “而打造高端商场,也是我们所擅长的。虽然我们在内地没有做过,可是在东南亚许多城市都成功了,甚至在欧美一些城市也成功了,这是我们最擅长的生意。”

    “如果杰仔他们不愿意跟我们合作,那么我们自己来做也行。凭借我们郭氏集团的旗号,再拉上两三个合作伙伴,很容易就能做起来。”

    “这两年未必能赚多少,但千禧年之后,以华夏的经济发展速度来看,我们必然能赚钱,而且能赚很多年。”

    郭继华对这个项目也非常看好,他甚至有全资收购亚西亚商场的冲动。

    虽然亚西亚商场号称价值二十亿,但不要品牌,不要里面的商品,只要那些商场的话,平均一栋商场也就五六千万,十六栋,八到十个亿就够了。

    十个亿对于内地的其他企业来说是巨款,但郭氏集团还是有把握筹集到五个亿资金的,剩下的贷款绝对没问题。就算内地银行缩紧银根,香江的银行也有的是愿意给他们贷款的。

    一下子就能形成规模,未来几年继续扩张,或许郭氏集团能成为内地高端商场的老大。

    内地这块市场太大了,十几亿人口,哪怕只能达到香江的一半消费能力,市场也不可想象。

    地产物业与零售,本来就是郭氏集团的主营业务,现在有机会,郭继华怎么能愿意放弃

    尤其是这两年郭继杰发展的越来越好,他的压力也很大。虽然郭氏集团确定是由他继承了,但也有一些人说郭继华不如郭继杰,还说如果郭氏集团的继承人是郭继杰,恐怕郭氏集团的资产能增加至少百分之五十,甚至更高。

    只可惜这个项目是郭继杰先发现的,他没办法抢。真的抢了,不说老豆是否同意,他的名声就彻底臭了。

    做生意的,名声非常重要。有了好名声,赚钱会容易许多。

    郭秉雄放下茶杯:“再等等。这个项目是杰仔跟安仔合作的,而且是安仔的想法,我们绕开他们俩,直接参与竞争,传出去像什么话”

    “老豆,我们跟安仔合作的也不错吧无论是百惠商贸,还是建立宝,合作的都很愉快。我这边的服装城项



第582章 一半
    郭继华示意司机按门铃后,自己手里抱着一个红酒盒子站在门口,冲着司机摆了下头,司机开车离开。

    “继华兄,里面请。”王浩安亲自开门。

    郭继杰看到郭继华进来,只是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他们的关系还是没那么亲近。

    几个厨师在厨房忙碌着,三个人坐在餐桌旁,边吃边聊。

    “杰仔,你打电话给老豆说,已经跟多个地方政斧谈妥,他们债转股,同时帮忙跟亚西亚贷款的银行联系,让我们不必通过拍卖,直接折价购买过来商场的股权”

    郭继杰放下筷子:“我跟安仔分别谈的,一共有八个地方政斧同意了我们的方案,也就表示我们能拿下亚西亚一半的商场。”

    亚西亚一共十六个商场,其中南河七家,外省市九家。不过这次王浩安跟郭继杰都绕开了南河的政斧,而是跟外省市的进行了洽谈。

    本来他们应该将其余九家都拿下的,但有一家已经被拍卖掉了,他们去晚了一步。

    但也正是有一家被拍卖了,才让他们的谈判进展更加顺利,因为拍卖价真的很低,银行和地方政斧都亏了。

    银行还好说,该拿多少拿多少,地方政斧则不行,因为还有一些供货商债主呢。

    有困难,找政斧。

    他们也是债主,亚西亚破产了,就找地方政斧来解决,所以政斧还要想办法来解决这些麻烦,多少拿出一些,实际到手的就更少了,甚至可能一毛钱都剩不下。

    也正是如此,他们才能这么快跟八个地方政斧谈妥,当然跟王浩安与郭继杰的经济实力有关。

    郭继杰的身家,也超过了十个亿,跟每个地方政斧谈的也都只是一栋商场的所有权问题,没有哪个认为他们也会破产。

    “为什么只有八个我知道有一家已经拍卖了,可还有十五家呢,另外七家为什么没谈妥”郭继华有些着急了,这才一半啊,跟他的目标差挺多呢。

    “我们没谈南河省的。南河是亚西亚的总部,也是亚西亚名气最大的地方,同时也是债务最高的地方。”

    “他们只有一家商场有利润,其他的全部在亏损,跟南河那边,不是跟市级政斧谈,而是要直接跟省里谈。”

    “政斧的级别不同,我们将来收回股份的难度也就不同,我们现在要付出的代价自然也不同。”

    “为了保证利益最大化,降低风险,我们直接放弃了南河的所有商场,也放弃了亚西亚这个品牌,这点你应该能理解吧”

    郭继华皱着眉头,道理他能懂,可结果是他不愿意接受的。八家跟十六家的规模差太多了。

    而且拿下南河的所有商场,就等于掌握了一个省,接下来向南向北扩张都很容易,覆盖全国的速度也能更快。

    现在呢,直接放弃了一个省,将来扩张速度慢了不说,规模也变小了一半,他去跟其他客户谈的资本也降低了许多。

    “在南河谈下来一两个商场不行吗”郭继华问道。

    “没办法,南河的所有亚西亚商场都是在工行贷款,地方政斧牵扯到不大,可是银行那边的账就太大了。”

    “还有亚西亚最多的供货商,都在南河,要不是省里出面协调,那个王璲舟想要退休都没戏,听说已经搬离郑洲了。”

    “全吃下,我们亏损太多,不划算。单买一个商场




第583章 新品牌
    郭继杰在安杰地产中拥有百分之四十九的股权,那时候安杰地产只是他们两个收购几家小建筑公司,合并成立的一家地产公司,主要的业务也是给员工建造福利房,开始都没打算赚钱,而是为了省钱。
1...137138139140141...1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