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商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穷四

    “诶,我们这是互相帮助么。对了,我听说国资委那边现在你也能说得上话,我们公司还想租几个门店,包括下面县城的,卖给我们就更好了……好,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

    王浩安挂断电话,公司在冰城的扩大规模势在必行,不只是生产规模,销售规模也是一样。

    现在的几个门店都是在市区的商场,可冰城这么大呢,许多人根本没时间来市里逛街,那么就应该在每个区都设立一家门店,下面许多县城也是有不少的购买力。

    郭继杰的家里带资金过来,这点提前通知王思恒,那么王思恒就可以说成是他的功劳,变成了招商引资的成果,王思恒自然会承他这份人情,他再想便宜的租赁门店,王思恒也不好意思拒绝。

    这是王浩安前世经商攒下来的经验,也是许多小商人都会的本领,八面玲珑。等你成为那种顶尖的大商人之后,就不需要如此了,可王浩安距离那种级别,差的还远呢。

    现在就看郭家肯给出什么条件了,太低了肯定不行,可估计也谈不到太高,相比于郭家,王浩安的劣势其实更多。

    不一会儿,郭继杰就过来请王浩安过去继续谈,他有些歉意的看着王浩安:“浩安兄弟,这件事我真做不了主,你别怪我。”

    王浩安摆摆手:“没事儿,这不影响咱们的关系。我是跟你合作,不是跟郭家。再说你家里想给你争取更多的股份,也是人之常情。但有些事不能太过分,这公司能有今天,主要是因为我,当初其实换个人合作,我也一样能成功。”

    “是,我明白。”

    郭继杰嘴上说的好听,但心里其实也想要更多的股份,反正都不是他掏钱,是家里给么,给的多,他得到的也就更多啊。

    为了这些股份,他都跟大佬表态不要郭氏集团了,付出多大的代价啊,虽然他不表态,貌似也没希望得到。

    王浩安说还有很多赚钱的生意,但那些生意跟他郭继杰可没啥关系




第68章 扩大规模的办法
    “想不到在冰城这种北方的城市,也有如此的美食,看来以后我得多到内地来看看。”李思华放下筷子,拿起餐巾擦了擦嘴。

    “怎么,郭氏集团打算进军内地市场了”王浩安敏锐的发现了话语里面的玄机。

    “还没确定,但通过继杰这件事,董事长对内地市场要重新进行评估,或许不久之后,郭氏集团就可能进入。”

    等到97之后,再做决定,这是现在许多香江商人的打算。现在他们还有另外一种选择,脱籍,成为不列颠的人。不列颠的联邦非常大,很适合他们做生意。

    但是更多的人都不想要离开生活多年的地方,还有许多人在内地有着亲人,不想成为外国人。

    李思华这名字,就知道他父亲当初也想故乡,从小他也没少被父亲教育,香江那边还是有很多爱国志士的。

    郭氏集团进军内地市场,这点是肯定的。一个如此巨大的新兴市场,谁都不愿放弃。但新兴市场也就代表着市场不够成熟,困难会非常多,变数太大,许多成功的商人,都已经不愿意冒险了。

    在创业初期,很多商人都极具冒险精神,为的就是更高的利润,可以更快的发展壮大。可当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很多人都会变得保守,因为他们害怕失去。

    一穷二白的创业,失败了也损失不了什么,还可以很快开始二次创业。可当他们功成名就之后,一旦失败,就再难翻身,损失太大了。

    老话不是也这么说么:江湖越老,胆子越小。放在商人的身上,同样适用。

    “对了,下一步安杰公司要怎么发展这笔注资,你们打算怎么使用”李思华问道,也有一种考教的意味。

    “扩大生产线,同时增加门店数量,开设更多的直营店,增加销量,占领市场。”郭继杰毫不犹豫的说道。

    他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内心也早有了规划。只是在家的时候,他没敢说,那时候老豆还没确定要给他投钱呢。

    “看来王先生有不同的意见”李思华看到王浩安微微摇头。

    “扩大生产线,这点其实并不太划算。刨除冰城的工人工资比较高不说,冰城的工厂,最多能覆盖东北三省,再远的话,运输成本会提升很多,不如在当地建厂。”

    “可是建厂需要的投资很多,我们这些钱,远远不够。去南边收购工厂,成本也不低,哪怕是寻找一些负债率较高的,也未必就合适。”

    “不过这点还是要进行,收购现成的工厂,能够更快的扩大产能,产能是我们当务之急的问题。”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找人代工,我们出图样,让他们代为生产,贴上我们的商标,这样是最快提升产能的办法,长久来看却不划算。”

    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是极大的成本支出。找别人代工,别人肯定也要利润,而且质量问题还难以保证,但却是眼下扩大产能最快的方法。

    “代工这个办法不错,可问题是别人接了你第一次订单,以后直接模仿你们的怎么办我听说在内地,这种事情非常多见,当地也不会管,甚至还会保护那些人。”李思华点出了里面的问题。

    “没错,所以说代工只是权宜之计,最迟明年出,我们就要收购几家成熟的工厂,在全国范围布局,眼下是资金周转不开。”

    “对对对,眼下还是开更多的门店重要,门店越多,我们销售就越快,这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现在销售还是不太能跟得



第69章 或可成为助力
    “如果是我,我也会跟你做一样的选择。王先生的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就想出这些经营方案,很了不起。”

    马浩龙也不知道是真心实意,还是虚假客套,但王浩安就当他是真心实意了。

    “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扩张风险太大,一旦有一点差错,就会导致资金链断裂,从而让整个企业陷入停滞,血本无归。”李思华也点点头赞同。

    郭继杰其实也不是没想过资金的问题,但他当初觉得做得好了,可以找老豆借钱。要钱不给,借钱总行吧

    可看李叔的意思,应该是不太可能,那么王浩安的方案,就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

    “我有一个问题,你现在招代理,如果代理商损害了品牌的利益怎么办,比如他们自己找代工厂。又或者代理商反水,集体投入其他品牌那边,你又将如何”李思华问道。

    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看似厂家是代理商的老板,但如果代理商联合起来,一样可以反制厂家。

    比如他们某一时间同时宣布退出,厂家的货品必然会严重积压,市场上也买不到货,那么很快就会被其他厂家占领市场,之前的一切努力就白费了。

    “李先生,现在是我们的产品好卖,那么就先给他们一些甜头。拉一批,打压一批,让他们都乖乖听话其实并不难,大家合作的基础就是利益。”

    “我让他们看到赚钱的希望,同时用合同对他们进行捆绑,而且刚开始,我会压他们一笔保证金,这也是防止他们忽然反水的手段。”

    “当然,未来我还是要建立自己的门店,代理商终归只能是代理商,不是我们自己人。同时我会在同地区找两位不同的代理商,让他们相互竞争,也能一定程度上防止他们摆我们一道。”

    这些其实都是很常规的手段,这年月不讲规矩的生意人其实有很多,王浩安也无法保证所有人都会乖乖听话。

    但他不会让那些代理商有联合起来的机会,合同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他要阻止那些代理商相互熟悉,禁止跨区销售,理由是保证各代理商的利益,实际上是防止他们联合。

    代理商变成厂商的事儿不是没有,就像未来许多电子厂商,曾经都是做代理商起来的。他们拥有销售渠道,只要产品做出来,就不愁卖不出去。

    虽然成为厂商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但他们也都会看清楚了再入行,大部分最初转为厂商的代理商都赚到了钱,但也有将原本挣到的钱也亏光的。

    王浩安之所以有信心暂时控制那些代理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合作伙伴是郭继杰。郭继杰是香江人,而且是香江郭秉雄的儿子,必要时候,王浩安就可以寻找当地政斧的帮助。

    至少在97年之前,郭继杰的旗号都非常好用。至于在那之后嘛,安杰公司自己的门店也应该建起来了。

    但肯定也一定会有不守规矩的,这点王浩安也没好办法解决,相比于扩张带来的利益,这些损失他愿意承受。

    李思华对王浩安的回答似乎并不是特别满意,但他发现王浩安看了郭继杰一眼,似乎是明白了什么,也就没再继续问。

    签署合同的第二天,王浩安就接到银行打来的电话,资金到账了。李思华和马浩龙也告辞离开,但也给郭继杰留下了两个帮手,一个擅长财务,一个擅长管理,都是从南粤招聘的专业人才。

    王浩安跟郭继杰交代了一下公司的事情之后,就坐上了返回京城的火车,飞机班次少,而且票不只是贵,还不太好买,还不如找张宏国买火车卧铺呢。

    ……

    郭氏集团某办公楼总经理室,郭继华跟马浩龙坐在沙发上,面前放着一壶刚煮好的咖啡。

    &nb



第70章 我在考察
    “小安子,现在事情都完了,就等着拿上毕业证和派遣证去报道了,你怎么还天天忙忙乎乎的”舍长有些好奇,昨天大家找王浩安吃饭就没找到人。

    “我还有些事儿需要忙,这样,明天晚上我请大家吃饭,上饭店吃饭。”

    “你小子回家这段时间干啥了,发财啦”上饭店,那多贵啊,大家都是学生,还不挣钱呢,哪儿舍得下馆子。

    “是啊,我真的发财了。”王浩安认真的说道。

    “去你的吧,就你还发财瞅瞅隔壁班那个梁森,人家才是赚钱了,现在手腕上还带着魔都牌的手表呢,有事没事就喜欢撸起袖子看时间。”舍长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羡慕。

    他要是有一块魔都牌的手表,哪怕是天冷,也要把袖子挽起来,平时肯定也天天用棉布小心翼翼的擦拭表盘。

    “手表,我也有啊,只是没带而已。”王浩安随口说道。

    “行行行,你有行了吧。我回去跟大家说一声,明天哥几个凑点钱,咱们就去下馆子,毕业前也疯狂一把。”舍长摇摇头走了。

    王浩安一脸无奈,我真有啊,还是进口的呢。

    这手表不是王浩安自己买的,而是郭继杰从香江回来,带给他的礼物,一款在香江此时最流行的劳力士。

    虽然不是金表,也没镶钻,可也价值五万港币呢,送给王浩安的时候,郭继杰都是一脸的肉痛。

    但这时郭继杰母亲让他一定要送的,没有王浩安,郭继杰哪儿有让老豆重新认可他的机会啊,再说买这表的钱也是他母亲出的。

    王浩安觉得现在戴这表太嚣张了一点,所以暂时就放在了抽屉里,而且他其实也不太喜欢戴手表,至于说看时间什么的,虽然暂时不想买那种落后的手机,一台bp机还是要的。

    奈何舍长不信,他也没多解释,等过两年,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土豪身份!

    王浩安这几天在京城四处转悠,一个是寻找店铺的位置,另外也是打听一些有实力的代理商信息。

    别的地方可能购买力差一些,但是京城此时的购买力真的非常好,有的商场门店那是人挨着人,一天流水可能超过十万。

    放在未来可能不算什么,未来许多火爆的店铺都有月流水超过千万的,但在这个年月,能有这种流水,实在是太恐怖了。

    在京城必须开门店,而且这里最好是直营,最好还要买下店铺,而不是租赁。

    租赁有一个弊端,那就是一旦房东不租给你了,你好不容易养起来的店铺人气,就会便宜了别人,你在附近重开店铺,人气也会下降不少。

    重要的是现在许多店铺都很便宜,在王浩安看来,那跟白菜价也差不多,记得京城的房价要在十年后才开始猛涨,然后一发而不可收拾。

    有好多地方,现在还都是平房,也就是所谓的棚户区,未来可都是黄金商业区。城市的规划有可能做出改变,但绝对不会太大,因为城市就那么大,买下来那些地段的房子,肯定不会亏。

    除了考察店铺位置,王浩安还专门钻一些小巷子,去找一些特色的小吃,一方面是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另外也是在考察商机。

    每个城市都是自己的特色小吃,哪怕是相邻的两座城市,也会有所不同。一些小吃口味比较大众化,未来会开遍全国,甚至开到国外去,也有一些走不出城市,甚至直接被淘汰了。

    比如豆汁儿,一种发酵豆浆,除了一些老京城人,大部分人都难以享受这种美味。而同样味道怪异,甚至更难闻的臭豆腐,却能火遍全国。

    京城是华夏的首府,有许多外地人在此讨生活,也带来了全国各地的小吃,王浩安就要在里面选取一些他记忆中前世比较火的,



第71章 怎么找的托!
    “我说你可回来了,你不在这些天,可把我忙坏了,你看我都瘦了。”郭继杰一副我很辛苦的样子。

    “你走那些天,不也是我在忙”王浩安白了郭继杰一眼,你也是公司股东,忙一些不应该吗再说你哪儿瘦了衣服吗

    当然,他们俩身为公司的总经理和副总经理,都是没有薪水的,反正就俩人,什么时候分红也是他俩商量,按比例分就好了。

    “你是只管公司,我这还要应付市里的人。那个王思恒也太烦人了,每天打电话不说,三天两头就过来,我哪儿还有钱投资!”

    自从上次王思恒看到郭氏集团给安杰公司注资之后,就认准了安杰公司,希望拉来更多的投资,所以经常给郭继杰推荐一些冰城的国企,当然都是那些效益极差,濒临破产的。

    “谁让你父亲是大老板呢你又在人家面前吹嘘过,说什么可以从香江拉来许多朋友,你朋友呢”

    “我不是为了公司吗要不是这么说,当初他们答应贷款会这么容易给咱们那些门店,不也是我谈下来的”郭继杰不高兴了,我为了公司,怎么还成了我的错

    “好好好,你辛苦了。怎么样,联系的客商都什么时候到”王浩安有些想笑,郭继杰怎么还跟小孩子似的。

    不过越是这样,越证明郭继杰拿他当朋友,在外人面前的时候,郭继杰可是很能装大老板模样的。

    郭继杰也知道,香江那边他暂时是指望不上了,除非他还能做出一些成绩,到时候老豆或许还会给他投资。

    要想做出成绩,一方面是这家安杰公司做好,另外就是跟王浩安好好学习,学习王浩安的眼光和经营策略,这是李叔给他的指点。

    “还不都在等你,能联系上的都来了,好多人天天催,甚至有几个反应快的,门店都选好了。”

    “嗯,这样更好。你也看出来了,他们都很重视咱们的产品,也证明了他们认为能代理咱们的产品赚钱。”
1...1516171819...1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