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商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穷四
为什么这段时间许多留学的人才,都不愿意回国,并不一定是他们不爱国,而是他们想要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也实现自我价值。
在国外大学,有着一流的实验室,有着一流的研究团队,有着充足的资金,良好的氛围,这些都是他们曾经待过的地方所欠缺的。
加上国外优渥的生活条件,有大房子住,有车开,有赚更多钱的机会,这就让很多人选择了留在国外。
他们觉得国外更好,更适合自己,在国外工作几年时间,可能赚的钱就是在国内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那为什么不在国外拼搏几年,给自己,也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呢
功成名就之后,再回去报效祖国嘛。
近些年华夏也对人才也很重视,明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可是国内提供不了那些条件,还怎么吸引人才
这时候就只能打亲情牌,希望那些人回来,帮助建设祖国,帮助祖国发展、腾飞。但是国家主要吸引的是那些在国外证明过自己的人才,而不是那些潜力股。
这并不是什么短视的行为,而是此时国家急需人才,潜力股,国内有的是。此时的大学生,都是华夏最顶尖的人才储备,并不是说不上大学就不算人才,而是大学生中的人才更多,成材率更高。
但是任何地方都没有绝对的公平公正,许多人才也会被埋没,并不是他们能力不够强,而是他们不符合领导的要求。
至于领导的要求是什么,那就太多了。
王浩安现在需要人才,此时的大学生,比他重生前的要珍贵的多,大学教授中,人才也更多,只是许多都默默无闻。
现在他的公司就需要人才,他计划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挖一些专业的成熟人才过来,来了就能创造价值,第二步就是自己培养一些储备人才,等这将来扩张规模,或者老一辈的人才退休的时候,可以顶上来。
任何一家成熟的大公司,都会有一批储备的骨干,或者是技术方面的,或者是管理方面的,或者是经营销售方面的,这些都必须要有,才能保证公司一直能够平稳、良性发展。
销售人才,王浩安可以自己培养,现在一些销售人员稍微提点几句,就能做的不错。管理人才培养比较长久,慢慢选拔也可以,暂时的管理人才够用。
技术人才是最缺的,原有的技术人员无法满足王浩安的要求,无论是安杰公司的服装设计人员,还是满汉食品的食品工程研究人员,都距离王浩安想象中的人才有着明显差距。
暂时安杰公司的设计人员还能用,从冰城职业技术学院请了两个服装设计方面的老师过来兼职,凑活还能用,但以后必须再请一些专业的人才过来。
服装不只是要求好看,还要求舒适,国外顶尖的服装设计师,甚至还都精通数学、人体构造学、美学等等,国内的,绝大多数都是按照标准培养出来的。
比如设计一件西服,一定是四片身或者八片身,所有的都要求工整对称
第121章 你高兴的太早了
刚听到这个消息,王浩安也是兴奋的站了起来。就说辣条怎么会滞销,一定能火爆的。
“做得好,继续推广,这个一定能成为我们的主打产品。”王浩安用沉稳的声音交代着。
领导嘛,一定要沉得住气,要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产品好卖,那是我早就预料到的,没什么值得激动的。
挂了电话,王浩安哼着歌,打开桌上的文件。
这是上周的销售统计,吊炉花生卖的不错,香酥花生卖的也挺好,火腿肠卖的一般,五香瓜子卖的一般,原味瓜子很差,辣条……才特么一百八十三袋!
也就是说,这周的辣条订货量是之前的五倍,还不到一千袋此时一袋的批发价能赚一毛多,一周这个辣条才赚了约一百块
刚才高兴的太早了!
一百块,虽然去掉了生产成本,可销售成本呢,宣传成本呢,还有运输成本呢哪怕是跟其他产品摊销一下,这个辣条也不赚钱,甚至可以说是赔钱了!
刚才那货兴奋的打电话是什么意思,这点小小的进步,也值得电话汇报电话费不要钱吗
这才开工多久啊,产品就有积压了。王浩安跟其他人说不要着急,随着他们耐心推广,销量肯定会持续增长。
但在这段时间,也要趟出稳定的销售渠道,靠着批发给那些工厂能赚多少钱,要打开那些小卖店、供销社等终端零售商的门路才行。
想了想,王浩安抓起桌上的电话,打开通讯录的大本,拨了一个号码。
“喂,孙经理吗我是王浩安啊。”
“王浩安你是要买烂……不新鲜的水果吗”孙经理大喜,正愁这些水果怎么处理掉呢。
“不是,我现在不做那个生意了。我开了个食品厂,卖一些干果零食,不知道供销社是否愿意进一些货”王浩安撇撇嘴,现在他根本看不上卖水果盒那点钱了。
“你要卖给我东西啊。”孙经理的语气中透露着浓浓的失望,“我们供销社是有自己的进货渠道的,要受到市里的管辖,我可不方便直接从你那进货。”
王浩安才不信这些鬼话呢,每个供销社分社确实要受管辖,可也有一定的自主权,这个孙经理分明就是不想进。
他还记得这个孙经理貌似不是那么守规矩的人,这该不会是等着他表示吧如果孙经理是冰城供销社的一把手,王浩安倒是会上门去好好谈谈,一个分社的经理,没有这个必要。
“我们的产品质量都有保证,而且价格优惠,保证供销社能有利润,孙经理真的不考虑考虑吗”
“都有什么产品”
“花生、瓜子、火腿肠、辣条。”
“等等,你们有火腿肠是春嘟的吗”孙经理急忙问道。这时候的火腿肠太好卖了,而且利润还高,要是能弄来一大批,肯定能赚更多。
“呃是我们自己的品牌。”
“自己的品牌包装改一下,改成春嘟的,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不行。”这特么不是造假么!
王浩安讨厌别人损害他的品牌,自然也不希望损害别人的品牌。他要竞争,可以采用许多手段,比如成本、广告、口味、渠道等等,绝对不会采用这种手段赚钱!
“你不要有什么负担,这边我兜着,不会有事。保证你的公司能赚钱,你开食品厂,干什么跟钱过不去”
“如果孙总没别的事,那么今天就这样吧,我还有事,再见。”
嚓,这什么人啊。王浩安知道孙经理不太守规矩,没想到这么不守规矩!
 
第122章 黄金广告时段
王浩安很生气的将这个销售负责人骂走了,并且警告他,再有下一次,卷铺盖走人。
他在想,是不是步子迈的太大了,如果只做一两种产品,那么推广也简单,生产成本也能更低,广告宣传的钱也能有了。
可他觉得产品数量并不多啊,花生瓜子火腿肠,加上一个辣条,种类算是非常少的,唯一的缺点,就是每一种产品都没有打开销路呢。
虽然说冰飞厂等大工厂都订购了一批花生瓜子火腿肠,但都只是意向合同,没有定金,没有具体数量,随时可以违约。
约定的是元旦到过年期间,他们需要一批这类产品,所以王浩安命令工厂满负荷生产,仓库已经堆积了不少产品。
如果年后还卖不出去,那他的资金链就会出现问题,可能需要再次注资,这点让他很头痛。
好在满汉小吃开的比较成功,这段时间的生意一直都很不错,俨然已经成了冰城有名号的店了,看样子到年前的时候,应该能赚不少钱。
他这个厂子产能不高,产品最多也就能覆盖东三省,再往南就不行了。可现在别说东三省了,就连冰城的市场都没打开呢。
为今之计,只能增加广告投放量了,让大家知道他们的品牌,知道他们有这些产品,如果效果好的话,就会有人主动带着钱来进他们的产品卖。
报纸广告效果太差,他们的产品主要是零食,爱吃零食的还是小孩子居多,小孩子有几个爱看报纸的
电视广告是最好的解决办法,王浩安瞄向了龙江电视台和邻省的电视台。
……
“一年一百二十万”王浩安听了龙江台的报价之后,陷入了犹豫之中。这个价格高吗其实并不太高,但是此时全国的电视广告价格也不高啊,央台的黄金时段价格才多少
而央台能够覆盖全国范围,算是全是世界最顶尖的媒体资源,因为此时华夏许多地方就只能收到几个频道,其中必然有央台一套。
龙江台虽然能够覆盖龙江省,也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邻省,可相比央台差距太大了,一个月十万的价格太贵。
“王总,你仔细听我们的条件。一百二十万,包括七点半到八点之间的黄金时段广告三条,时间是每条半分钟。中午的广告两条,每条半分钟,上午的广告三条,每条半分钟,一天给你八条广告,这个价格不算高了。”
“谢台长,这个价格太贵了,我们在冰城日报做一年的整版广告才多少钱,你可以问问陈总编。”
王浩安说这句话打的时候,内心非常惊讶,前世他可没在这个时间做过广告,想不到现在电视台的广告也不是很好卖。
陈劲喝了口茶,没有作声。他今天就是来搭个桥,介绍两人认识。其实他也想让王浩安在日报做一年的广告,可报纸的广告确实比不上电视台,更何况人家是省级媒体。
当然了,王浩安也答应了,在元旦前和春节前,会以超出平时百分之二十的价格从他们日报购买半个月的广告,这个钱虽然不多,但是却能帮助日报跟其他想要做广告的公司抬价。
看到没有,你们觉得这个钱不值,人家有愿意的,不做广告就拉倒。
“报纸的效果还是没办法跟电视台比的,否则你也不会来找我。”谢台长很淡定的说道。
“我如果不需要这么密集的广告呢”一天八条,王浩安觉得有些多了,一天其实有三条就足够,哪怕只有黄金时间的一条效果也很好。
“这还多吗
第123章 广而告之
“十万块的广告费,可以在省台做两个月的广告而且每天有四次,每次半分钟”郭继杰惊讶的望着王浩安。
“没错。之前我也忽略了一个问题,原来电视台的广告费还真没那么高,尤其是地方台,根本没有那么多公司买,就算有,也是买一段时间的。”
现在一些公司在电视台投放广告,有的只买一个月的,更有的是论天数算的,按季度的都少,更不要说按年买了。
为什么此时许多广告都觉得非常密集,因为买广告的人少啊,而且广告效果也没那么的逆天,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电视的。
就像冰飞厂,国营老厂子,工资水平一直都是领先冰城的,在全国也是靠前的,可还不是有一些家庭买不起电视,只能听广播,或者到别人家蹭电视看。
这时候许多人在晚饭后,搬着凳子去别人家蹭彩电看是很正常的,放在五年后,大家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可现在就是如此。
许多有电视机的家庭,此时还是黑白电视呢,彩电都少,屏幕也小,清晰度还差,冰飞厂那些宿舍楼的楼顶,能看到许多用铝篦子自己制作的天线信号增强器,电视忽然不清楚了,就出去转一转。
既然电视机不多,自然效果也没那么好,来做广告的也不会太多,价格自然也不会太高。
龙江的人本来就少,农村、国营农场、国营林场还有不少,那些地方信号还比不上城里呢,家里有电视的,也多半是黑白的。
龙江的国企多,私企发展远不如南方,国企做广告的也不多,种种原因,导致龙江电视台的广告比较少,价格也不高。
“这么便宜,你怎么只买了两个月的”郭继杰埋怨道。
现在冰城都有其他牛仔裤出现了,他们做广告,可以更好的抢占市场,树立品牌,王浩安怎么这点钱都不舍得花吗
“因为两个月后,我打算去央台做广告,那可是覆盖华夏全国的媒体,所有的电视观众都能收看的到。”
“有了央台,还用在龙江这里做广告吗再说这个本来是我买给我那个食品公司的,就是想到了咱们安杰公司也需要,才问你的意见。”
“我没意见,这笔钱安杰公司肯定出。”
“你等一会儿,我刚才说的是十万块买了两个月的四条广告,可没说都给安杰公司,我那食品厂也需要广告呢。”
“安杰公司要三条,八万块,这个价格没问题吧”郭继杰很豪爽的说道。
“一家一半。五万块,两个广告时段给安杰公司。一个是晚上八点半,一个是中午十二点半,都是黄金时段。”
八点半,郭继杰很满意,那不就是黄金档么,香江在八点半的时段做广告,价格比这个贵太多了。
他根本不知道,六点钟的时段才是此时华夏收视率最高的时段,全家人都在陪着小朋友看动画片。
“等会儿,距离下个月一号没多久了,咱们这广告片还没有拍呢。”郭继杰猛然想到了一个大问题。
“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第二个问题了,我们马上要拍广告,龙江电视台就可以,市电视台的人也行,水平都马马虎虎,先对付着用吧。但是明年元旦开始的广告,我们必须重视起来,要一流的团队,一流的广告创意,才能有一流的效果。”
“要不我们回香江拍摄吧。香江那边的拍摄水平比内地要好很多,而且我看现在内地不是也挺喜欢香江、宝岛的明
第124章 妈妈,我要吃辣条
“站在那里别动,身体往左歪一点,头转向我这边,对,往前走,诶诶诶,你怎么顺拐了”
“那个女孩儿,转一圈,双手打开,不要平身,看我怎么握拳的,对,转一圈看镜头,你踉跄什么”
王浩安在导演的身后看着广告拍摄,普通人跟专业的模特、演员还是有差距啊,在镜头前根本不自信,还不如张子康呢。
让他们走路,没两步就变成同手同脚,转个圈能把自己转晕,摆个冷酷的表情吧,居然还能笑场。
没办法,谁让他只能找来这些呢,这些的形象都还不错,气质可以靠着一些表情弥补,但基本功真的是太差了。
好在市电视台的人也不着急,在拿了王浩安给塞的红包之后,格外有耐心,换成王浩安,早就想骂人了!
就那么几个简单的镜头,还以为半个小时就能完事,愣是拍摄了两个小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