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商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穷四
郭继杰在旁边皱着眉头:“浩安,这能行吗要不我们还是去京城请几个专业模特回来吧,我听说价格也不贵。”
“没问题,男女各只有十秒钟的镜头而已,还有十秒钟要求画面定格,加上画外音广告词,而且我们也没时间,也没必要花那么多钱。”
现在看起来是不怎么样,但可以剪辑啊,为什么多拍了几条,不就是怕剪辑的时候剪坏了么,此时还是用录像带的,还比不上他重生前的一个家用dv方便呢。
这边完事,又开始拍摄满汉食品的广告。原本王浩安想要弄成卡通形象,这个更能吸引小孩子,结果市电视台的人根本弄不了,没这个技术。
他们建议让人穿着卡通的服装,说是一样吸引小孩子,直接被王浩安给否了,那太弱智。只好采用b方案,让小孩子来做广告。
一个小孩子拿着辣条,一脸美滋滋的咬了一小口,然后又分给旁边的小伙伴。旁边小伙伴再拉着自己的母亲,大声喊着:“妈妈,我要吃辣条。”
第二条是一个小孩子,用力将一根火腿肠扭断,分给了女孩一大半,广告词是:别样的火腿,别样的味道。
至于其他花生瓜子,他没有做广告,只要两种食品打响了,到时候自然就可以让他们记住这个品牌,也会对其他食品产生兴趣。
那些奔着广告来批发的人,也可以给他们一些捆绑的条件,让他们不得不批发满汉食品的花生瓜子。
“卡,好,拍摄完成了!”随着导演的一句肯定,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导演,我这边还有一个要求,我想请咱们市广播电台的人帮忙念画外音,他们的声音更好听,而且许多人会感到熟悉。”
如果可能,王浩安恨不得请单田芳老师或者赵忠祥老师来念,那可都是全国观众耳熟能详的声音。
但暂时还没这个必要,等下一次拍摄广告的时候再说吧。
导演顿时明白了王浩安的意思,相比于电视台的主持人,广播的主持人更看重声音,电视主持人,大家看着脸熟,可如果不露脸的情况下,光听声音还真未必听得出来。
“没问题,这个我来搞定。三天时间,我就把样片弄出来给王总过目。”
“那麻烦了。”
“不麻烦,应该的。”导演脸上挂满了笑容,这次不但是台里的任务,还拿了人家王总给的红包,能不尽心尽力么。
再说了,拍摄的不能让王总满意,他们台里也拿不到尾款,到时候这个责任还不是
第125章 供销社就牛?
滴铃铃铃
“喂”
“你好,是满汉食品厂吗我要订十箱辣条,一箱一百袋吗,没问题。”
滴铃铃铃
“你好,满汉食品。”
“你好,我要订你们的火腿肠,我要一万根!”
“好,请带好现金,来xxx这边签合同,合同签订,可直接提货。”
今天满汉食品公司,还有食品厂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来订货的电话络绎不绝,好几个接线员都口干舌燥的。
广告效果比他想象中的更好,当然也是因为之前他们的销售量实在是太低,许多商家根本就没货,或者已经断货了。
商家逐利,发现满汉食品的产品好卖,自然就会上赶子来买,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至于说之前满汉食品上门推销的时候被他们拒绝了,那也没有说一定不要嘛,否则怎么会留名片呢
还有一些着急的,直接开着货车就来到了满汉食品厂,早一天补货,他们就能早一天获利,说不定还能带动其他产品销售呢。
“那个火腿肠和辣条,我都要一百箱,我带着钱来了,价格就按你们上次说的那样。”一个胖子举着一个提包喊道。
“去去去,张胖子,后面排队去,先来后到知道不”
“老黄,你比我来的还早啊。”
“早个屁,看到我前面没,已经十多个人了,我就怕轮到我的时候,货已经没了。”老黄说话的时候,还探头往队伍的前面看,你们少装一点啊,给我留点。
“诶,队伍怎么不往前走呢,前面那吵吵什么呢”张胖子问道。
“谁知道,要不你去看看”
“还是再等等吧。”张胖子笑了笑。我过去,那队不是白排了,现在我身后又多出来七八个人,万一到最后真的没有了怎么办
排在第一的人还在跟销售吵着:“没有这样的,我们不缺花生、瓜子,我只要火腿肠和辣条。还有你这个锅巴我都没吃过,价格合适我也不要。”
“不要就走,想要火腿肠和辣条,就一定要进这些产品。我们这些产品味道也都非常好,你不是也尝过了。这个锅巴是新品,回头我们也会上广告的。还有你买的多,我们还附赠宣传海报。”
“跟他啰嗦什么,不买就走,后面还有好多人排队呢,我们的东西又不是卖不出去。”旁边的人说道。
“诶诶诶,我买,我买还不行么。”反正花生瓜子什么的每个小卖店也都会卖,他们一样可以转手卖出去。只是那个锅巴,也不知道人家愿意卖不。
捆绑销售,这是王浩安定下的规矩。他只拍了两条广告,那是因为这两种产品最具代表性,冰城其他的食品厂没有。
花生瓜子什么的,可有好几个食品厂都生产呢。这个新品锅巴,暂时还没打算力推,先投放市场,试试反响,只要订货量有上升的趋势,那么明年就也给做一条广告。
虽然那些来进货的人对捆绑销售深恶痛绝,可也没有哪个说转身就走的。至少满汉食品厂给他们的批发价,保证了他们的利润,距离零售价还有很大空间呢,他们批给那些小卖店也不会亏。
还有一些是给自己的单位采购的,他们就更不在乎那些了,花生瓜子什么的,单位本来也要买嘛。
第一个人同意了,后面的人虽然心里在骂,可也只能同意。如果大家都不同意,还能继续谈条件,有人同意了,你不同意还能咋办,被撵走吗
一些人是开着货车来的,东西直接装进货车,付款之后,马上就走了。先去扫市场,那
第126章 终于盈利啦
噼里啪啦
几个人在拨打着算盘,还有几个人在按着计算器,都在统计今天的销售额。满汉食品厂开工一个多月了,总算是真正看到了回头钱。
王浩安坐在那里,手里端着一个茶杯,美滋滋的品着茶水,等着他们算出结果。
“董事长,销售额统计出来了。”
“我这边也完事了。”
“嗯,都拿过来吧,我看看。”王浩安放下茶杯,懒洋洋的伸了下手。
两份销售统计表放在面前,王浩安对了一下数字,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个多月的库存,销售了大半,光火腿肠的销售额就突破了一百万。这一百万的销售额虽然不高,可刨去工厂各项支出之后,也已经有了利润。
王浩安松了口气,只要接下来市场反响良好,那么销售额就能保持下去,稳中有升,满汉食品厂也就开始赚钱了。
第一个月销售统计的时候,厂子里人心惶惶,大家都知道产品卖得很差,跟被收购前比,甚至还有所下降,区里不再帮扶,他们以为厂子没前途了。
但是月底的时候,工资还是足额发放了,这让他们稍稍安心。可一两个月,这位王老板能挺得住,半年,一年呢,王老板的资金该被抽空了吧
一些人开始后悔,当初知道厂子被卖给私人老板的时候,就该找关系调走,调去那些效益不好的国营厂子也行啊,起码有困难还能找政斧,现在跟私人老板干了,以后的生活可咋办
一些人提议减产,不要满负荷了,生产出来也卖不出去,堆在仓库里,等着过期发霉吗万一以后销售情况好了,再慢慢增加就是。
可这个王老板年轻气盛,一意孤行,命令他们满负荷生产,甚至还安排了三班倒的工作制度,就好像生产出来产品就能赚钱似的,明明是生产出来就赔钱啊。
这一个月的功夫,又有一些人离职了,他们觉得还是拿了补偿金离开比较划算,王浩安一个都没有挽留,离开了更好,对厂子没信心的人,他也没兴趣挽留,以后有他们后悔的时候。
那时候厂子销售确实不好,王浩安自己不还是去冰飞厂找订单了,他以身作则,倒是也带动了一些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但还是很多人上班的时候满面愁容。
直到今天,那么多人开着车来拉货,还有的路程比较远,还在路上呢,已经电话订了一些货,大家才真正相信王老板的话,满汉食品厂真的能赚钱了!
“各位,今天辛苦大家加班核算了,按说这个明天上班再弄也行,不过大家都比较着急想看看数据。”
“其实不看数据,许多人也能大概猜出来,毕竟今天我们卖掉了那么多的货,明天还会有人过来提货,我们满汉食品厂,开始盈利了!”
大家都在热烈的鼓掌,不只是为了附和老板,还因为他们真心高兴,毕竟工厂赚钱了,他们的工资才有保障,老板承诺的过了年涨薪,才有可能实现。
“不过这才是第一步,这个月我们的订单不用发愁,可能否真正占领市场,受到市场欢迎,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来。”
“接下来工厂会继续生产,咱们的销售人员也继续去做市场调研,看看我们的产品反响如何,有什么问题。”
“今年我们接受那些人的批发,从明年开始,冰城的各小卖店,我们自己送货上门,冰城以外,联系几个固定的代理商或者经销商,不能让市场这么混乱下去。”
如果满汉食品厂直接给那些小卖店送货,那么付出的无非就是一个运输成本,销售员是现成的。
但是他们的利润,会提高至少两成,毕竟他们这次给所有批发商的价格都不高,要保证批发商和零售商都有利润。
去掉了批发商这个环节,直接跟零售商对接,中间这份利润就是他们的了。
&
第127章 拭目以待
“这还是我第一次坐火车,火车的条件也没大家说的那么差啊,就是车站挤了点。”郭继杰坐在下铺,面前放着满汉食品的零食,就着冰城啤酒,他觉得很舒服。
“首先现在不是旺季,学生、打工的都没有返家。其次这是卧铺,软卧,价格很贵,一般人可不舍得,否则四个人的房间,也不会只有我们两个。”
郭继杰点点头,价格是不便宜,但是比起飞机票,还是便宜不少的,就是慢了点。他从小到大,离开香江都是坐飞机,这次坐火车,倒是觉得很新鲜。
“这样啊,那人多的时候,真的是人挨着人”
“你在香江的时候,可有在上下班时间坐过地铁”
“没有,我上学的时候都是我母亲送我,再说我还以打车啊。你的意思,会跟那时候一样拥挤”他没挤过地铁,但也见过,知道那是什么场景。
“比那个可能还要恐怖一些,座位底下躺着人,你能想象吗”
郭继杰想了一下,不怕被人踩到脑袋吗不过想想内地人这么多,万一都去一个地方,拥挤一些也正常,毕竟内地有车的不多,公路也一般,飞机更是又贵又少。
“你上大学的时候,不是在京城么,你那时候都是这么挤过来的”
“我来回的时候还不是人最多的时候,所以运气好还能买到坐票,运气不好,就只能站上一二十个小时回家。我家庭经济条件虽然算是中上,可也舍不得买卧铺票。”
“难怪你看着比我壮实一些呢。”
王浩安:“……”合着你以为我身上的肌肉都是挤火车挤出来的
“这次我们买下来广告,我去检查一些代理商的工作,然后直接回香江了,拍摄完广告片,我再回来。”郭继杰拿着啤酒罐跟王浩安碰了一下。
“行,记得要控制成本啊,还有广告词找宝岛那边的人来录,要讲国语,不要粤语。”
宝岛那边的国语跟内地的普通话也略有差距,就像前世大家一听就知道宝岛腔一样,现在也能听出来。
但现在有宝岛腔不但不会被嘲笑,反而还会觉得洋气,因为大家都觉得宝岛那边被内地发展的好多了,有高楼大厦,经济十分发达。
现在确实宝岛有不少富商,不过王浩安并没看在眼里,未来宝岛不再享受内地红利之后,那些富商的身家都缩水不少,不是靠着内地,他们或许也能成为富商,但成不了巨富。
这时候不但有出国热,南下热,还有去宝岛、香江的热潮,现在一个个都羡慕那边的生活,可十几年后,许多人都后悔了,不如在国内呆着呢,背井离乡的,也没赚到多少钱。
因为在此时的国内,至少不用为了房子发愁。除了个别的地方有恶意炒房的,百分之九十九的地方,房价都很平稳。
大部分的国企、政斧机关单位,都会分房子,只是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新,有的旧,哪怕是一些个体户,他们也都有平房住。有些人更喜欢平房,地方大,有个院子,还不用爬楼梯,邻里之间也能聊聊天,住的很舒服。
可是去了国外,或者香江、宝岛,他们就会知道求一个安身之所都非常困难,打拼一辈子,也不过是一套房、一辆车,一点点存款而已。
而许多留守家乡的,可能运气好,赶上拆迁了,资产迅速暴增。更何况背井离乡,受欺负都没处说去,乡音都听不到,内心十分孤独。
&nb
第128章 做个试点
下了火车,郭继杰稍微活动了一下身体,王浩安则在旁边毫无形象的伸了个懒腰。
“我们怎么走,这里好打车吗”走出火车站,郭继杰看着面前来来往往的人群,有些发蒙。
“喏,接我们的人来了。”王浩安指着一个举着牌子的人,拉着行李箱走过去。
“你不是,你是那个……”郭继杰指着对方,却又想不起来名字。
“郭总,我是咱们安杰公司在京城的代理商徐晓天,这不是听说二位要来京城,特意过来接一下。”
王浩安来之前,就跟这边的代理商联系了。并不是要他们安排吃喝,只是想要借一辆车用用,没车真的不方便。
“麻烦徐总了。”王浩安客气了一句。
“不麻烦。安杰公司这次来买广告,也是对我们有利的事,我这都是应该的。”徐晓天很圆滑,他什么好处都不要,可他不信安杰公司还真就不给他好处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