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元末新世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下清泉

    赵石、吴四德、石泽波等在旁笑语倾谈,见于志龙勃然变色,不仅好奇的看过来。

    于志龙按捺心神再看谍报日期,已是三天前所书。他急忙翻查文书,又找到一封前日的益都谍报。急忙凑近烛火细看。

    这封内容是介绍靖安军残部全部趁机遁入城内,官军连日攻打,城防已经破损不堪,下城之日已是指日可待。于志龙翻来覆去细细琢磨,再无其他消息。

    另有一文指出临朐一战未发现贼首于志龙等,有探报说其骑部似乎南下,不知所踪,着王德加派斥候,密查北部山区和道路,以防敌袭。

    至于其他文书皆是军中往来公文,没有多少临朐的消息。

    其中有一封公文指出道路不靖,往来公文屡有被劫,令王德小心防备。

    难怪王德对向北的防御如此紧张,不仅深沟壁垒,而且斥候多出,外探路程不下二十里,害得于志龙为保密不得不绕远路,走小道,路上耽搁了许多时间。

    虽然此次秘密南下前,于志龙、赵石做了预先做了布置,但是究竟能否起到作用,效果如何,现在并不知晓,看谍报内容多少可知顺天军还在坚守,元军并未完全获胜。

    但久困孤城,若外无援兵,终将不守。当初议定的最终方略就是死守城池,以待援兵。依照于志龙、赵石等估算,最多不过坚守五到六日。

    赵石见于志龙陷入沉思,正在思虑何事令于志龙紧张,于志龙则将手中几封关于临朐的谍报递给了他。

    赵石等看后亦是大吃一惊。

    本来要分兵取莒县的计划顿时成了两难。石泽波亦是紧张,顺天军若失了根基,靖安军亦难独善其身。吴胜暗暗思虑若无转机,于志龙等只怕要放弃临朐,全力攻占沂水及周边府县了。

    “石哥怎么看”于志龙问道。

    赵石低头沉思许久,听到于志龙发问,在斟酌一番,下定决心道:“无论临朐如何结果,这南下是必然之路,只是时间更加紧迫而已。事不宜迟,某这就领兵出发,两日后必下沂水!”

    “只是临朐必救,若是人马少了,不过杯水车薪,想那沂水尚未得知这边消息,城防定然无备,吾只去骑军,快马简从,当飞马而下!”赵石思虑到于志龙手中不过两千余人马自己若是分兵多了,想解临朐之围难矣。

    靖安军近半兵力秘密南下,时日久了,有心人难免会窥探出一二,再侧面打探,这个秘密不会保持太久。于志龙、刘正风等只希望五日内捷报传来,益都元军投鼠忌器,或许会暂缓进攻时日。

    石泽波与吴胜对视一眼,插话道:“沂州山多地少,民众苦于苛政,多有对鞑子朝廷不满之意,即便是汉军中亦如此。只是鞑子势大,地方上虽屡有抗税逃役之事,因无筹划,多无果。这次俘虏极多,不妨就此招募,以为臂助”

    吴胜则接着道:“飞将军等如此英雄,这次为我清风寨解了燃眉之急,所谓投桃报李,饮水思源,若是回救临朐,我等亦愿从之。”

    于志龙闻言大喜:“两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两军邂逅1
    话分两头,各表一端。

    不提赵石、吴四德、石泽波如何假冒沂水元军奔袭沂水县城。

    这边于志龙等整队直奔临朐。初冬深夜寒气逼人,将士们仍然身着秋衣,不免感觉瑟瑟寒冷。好在衣衫已经烘干,不似前两日难捱。这倒不是于志龙不想根据季节换装,而是前期元廷益都路对临朐的封锁极为严密,临朐本地可筹集的棉花,布帛等数量实在有限,能把全军的秋装制备一新就已经折腾的方学急的上肝火,方学首次经手数千大军的制衣,虽有谢林大力相助未免急躁,最终不过勉强制取成衣三千余,于志龙索性将其分送给了刘正风、夏侯恩、万金海等部,趁机笼络对方将士亲近。

    至于清风寨诸人衣衫不一,大部分也是秋衣。

    这次大胜,上下振奋,若非军中有纪,行军不得喧哗,于世昌等恨不能高歌一曲。

    行了二十余里,还未出山,忽有斥候急报,前方过来数千余元军,黑夜里看不清旗号所属,凭着跳跃的火把光线,依稀辨认出是益都路的元军。

    前锋于世昌惊骇,与斥候一起回转见于志龙,众军则暂时停止开进。

    于志龙细细询问斥候,对方究竟有何反应。斥候回忆道:看其行军神色,虽然快促,并神态不迫切,且全是步军。

    “可听得鞑子有何议论”马如龙不甘心问道。

    “离得远未曾听闻多少。”斥候皱眉回忆,“这支官军倒是军纪森严,一路几乎未听到什么言语。偶尔只是有人小声咒骂夜黑难行。”

    马如龙心急道:“莫不成纪大头那里失了城这是分兵来尾追我等的”

    于志龙慢慢摇头:“不像,若真的若此,岂会只有真么点官军”

    “正是!有刘天王坐镇,临朐城岂会轻易失陷”于世昌瞪起眼,所谓关心则乱城里还有他的老母和小妹于兰,他虽心里忐忑,嘴上可是不愿承认这个最坏的结果。

    于志龙暗道,你怎会知晓我与石哥等的暗计,可此事不敢与外人道。他同样牵挂临朐城的安危,于兰也是其心恋之人,现在南下之路已经大开,可不要半途出甚么幺蛾子。

    还是钱正心细,再问:“益都鞑子有上千骑军,若真是失了城,鞑骑必然先行南追,既是步军,估计临朐尚未失手,不知官军可有后援”

    斥候回禀:“吾等远眺后路,这股元军其后三四里并无迹象,不过山道弯折,若是有大股官军在后,一旦离得远,也为可知,俺们留了一个兄弟在山上,要是有什么消息,估计再有几炷香的时间就可回传。”

    吴胜则道:“山路狭仄,再有片刻两军就当相遇,不若让开大路,放敌南去,也好就此探探是否还有后敌”他心里不愿与官军硬碰硬,若是于志龙坚持,清风寨只得看风声如何,大不了大家一拍两散。

    于志龙环视众人,看看广袤的星空,再有一个多时辰就要天亮,此处山峦起伏,山头虽不如前者三岔口处之高,但林木簇簇,耳中林涛阵阵。

    “纪、谢等此时必然苦守孤城,盼望我等回援如大旱望甘霖。而赵石将军奔袭沂水,已是我军今后脱困之机,绝不可放任此官军轻易南去。”于志龙轻抽马鞭,凌空虚击,“敌虽众,不可放!就以此地形两侧设伏,全部分为两帮,潜伏于两山侧,待敌来时,举火为号,弓矢齐发。”

    “世昌兄弟,苟千户领骑军守住后方山道,待放箭后,沿山路径直冲去,务必击溃残敌,凿穿敌队列,夺下敌归路!”

    于世昌点头,击拳道:“必不辱使命!”苟富贵是靖安军骑军千户,自然领命。

    庞彪大步出列道:“且慢,清风寨里有的是好汉,这次咱家愿与于世昌将军并力向前!”

    前次袭营,多是靖安军出力,清风寨的作用类似打下手,这令好强的庞彪极不服气。他不看吴胜的脸色,直接出列请战。

    于志龙微微一怔,展颜笑道:“某怎敢轻看诸位,只是靖安军早已操练多日,彼此熟悉,若清风寨黑夜里混入与敌交手,极易敌我难分。吴先生,不若庞寨主可领贵部骑卒与世昌兄弟一起出击,其余者立刻上山,到时多举火把,壮我声势”

    吴胜立时领会,清风寨毕竟是山人久矣,不耐硬仗和营伍配合,虽然是伏击,不过一旦涉入山路作战,确有可能会易敌我难分。若是在山上广设火把,吆喝作势,倒是有震慑敌军之利。

    吴胜也不多言,拱拱手道:“某这就分兵,攀上两山,广设火把,只待将军下令举火为号,一齐点燃,同声吆喝,收草木皆兵之形。若是敌军冥顽不降,某再领兵杀下。”

    他想的明白,这次清风寨得了大利,怎么也要出把力,庞彪愿亲自领人相助,也是投桃报李之义。

    “先生妙计,正合如此!”于志龙赞道。

    此时南下的汉军万户唐哲义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两军邂逅2
    不多时,行至宿营地,这里是好大一片碎石滩,应是山水爆满冲刷积水之地,此时雨后多时,道路左侧只有一湾浅浅的涧水在远处缓缓流淌,发出哗哗的水声,其间除了一片高地,就是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滩,再远处就是黑漆漆的山岭,右侧临近山峦,虽然空间有限,不过这两千汉军挤一挤,还是勉强可以容下的。

    达达托儿终于挨不住,在侍卫的搀扶下马,腿肚子一阵哆嗦。“今夜且稍歇,待天明出发。”

    唐哲义应诺,先前副将过来禀告,刚刚把斥候派向远处,目前一切正常。唐哲义正要训斥他怠慢军务,忽听到无数箭矢破空声,随即身边许多元卒中箭,仆地!

    “有敌!列阵!”手下诸将佐惊慌下,纷纷约束部属,不得四窜。无奈暗夜里只闻不断的嗖嗖箭矢破空而来,无备的元军已经倒了数百,待军士举起数百盾牌,遮住中军,未能有盾护身的各部军士在惊惧下,很多散于大队之外,希冀敌军只将注意力放在路上的中军。

    唐哲义部早期在临朐已经折损了三成,临时补充的新卒根本未经战阵,面对死亡,这些新卒彼此冲突,践踏,四散逃逸的多是他们。

    “众军紧固!射手反击右侧!”唐哲义从箭矢的方位辨得出,右侧的箭矢格外密集,立刻令中军各部依托盾牌和随军板车作为遮挡,尽力回射。同时令一部淌过左侧浅水滩,向上仰攻。再令后军立即分击,或迂回两侧。

    唐哲义也算是久经战阵,看到形势吃紧,敌情不明,立刻令左右向两侧反击,试探对方强弱,同时令后路跟进,扎稳阵脚,为全军留一条后路。

    终于中军则收拢阵型,以盾牌、大板车等为依托,抵御对方的攻击。

    达达托儿被亲信护住,入肉的箭矢扎入的挺深,他一时不敢拔,瑟瑟发抖的身子倚靠着一匹高大的战马,颤颤巍巍问:“这是哪里来的贼人竟敢突袭官军”

    “恐怕是小于贼来了!”唐哲义铁青着脸,狠狠盯着黑漆漆的两侧山峦。对方隐蔽在山石树丛间,只管尽情放箭,这边官军很多没有依托,除了中军外,不得不冒险散乱队形向两边小跑,有机灵的军官喝令熄灭火把,不久,数百枝火把被丢弃于地,乱纷纷的元军队形这才引入黑暗中。

    但随即就是无数火箭破空而来,映照得山路影影绰绰,唐哲义大急,一边令军士扑灭火头,一边回射。

    终于两侧箭矢不再射来,唐哲义等正在纳闷,忽然间,只听一声响亮的唿哨,旋即两侧山腰燃起无数火把。火把连成片,如夜空里的繁星,灿烂如星河,无数黑乎乎的人影突然闪现在火光中,草木皆兵的元军觉得自己犹如陷入了狂风巨浪中的一叶扁舟,无数惊涛骇浪扑面而来,自己只有拼命稳住船舵,降下船帆,方有一线生机。

    “尔等被围,还不早降”半山腰里无数人齐齐呐喊。沉寂的群山间隐隐传来阵阵回响。

    突然的冷箭至少给元军带来了三四百的伤亡,还有不知多少士卒在慌乱中被践踏,待对方喊完,暂时的一片寂静中,山道及四周传来浅浅的呻吟,更令这些元军心里发冷。

    “小小蟊贼,安敢欺我!”唐哲义壮胆冷笑,适才两侧山腰大放光明,唬得正要向山上冲锋的元军刹住了脚步,不少军士纷纷回看主将,畏畏缩缩的又退回了几步,气得唐哲义几乎咬碎了牙关。

    不过看这成片的火光,起码有近万人贼众,自己若是田野接阵,并不惧怕,无奈此时地形恶劣,部下身疲,再遭突袭,战心低落。先机已失,实不宜与敌硬拼。

    他看的清楚,虽然满山火把挥舞,人影幢幢,不过似乎对方并不想直接冲下山。或许对方是虚张声势

    “靖安军在此,尔等还不早降”又有话声自山上传来。

    “唐将军,敌众我寡,赶紧回撤才是!”达达托儿却是几乎肝胆欲裂,临朐血战官军虽众,却是多日不能克城,据说贼军的中间就是这小于贼部。这次若真是小于贼,达达托儿可不愿落入乞蔑儿的后尘。

    “大人,敌暗我明,不宜滞留此地!敌既有备,只怕后路不可行,不若当先杀开一条路,或有生机。”副将不敢明言反对达达托儿,遂建议道。

    唐哲义点头:“正是!”不论来敌多寡,既然敌有备,只怕两侧和后路早被敌算计,若能迎头一击,杀出一条生路,似乎更有可能。

    计议已定,唐哲义立即唤回两侧散出的部属,不再理会两侧射来的暗箭,集中力量向前突击。

    一片纷乱中,忽听到达达托儿一声惨叫,他身侧的十几个亲卫起身惊呼,唐哲义此时无暇顾及其安危,只是大叫众军士并力向前!

    前路山道旁,有一块突兀的巨石,高丈余,于志龙等站于石上,正好观察元军动向。

    “这贼子倒是精明,竟然不回后路,径向前方冲来!”钱正禁不住咋舌。

    “可惜了麻脸的一番苦心!”原以为元军会胆怯,回撤,于志龙早就令马如龙部潜伏在后,待敌落入彀中,就猝然发动。



第二百五十三章 善恶有头终有报
    一连数日元军都未曾在临朐周围发现敌踪,元军兵将虽心悸于攻城的巨大伤亡,但眼见城池残破,不日即下,此刻多心情变得轻松,对周围的警戒放松了许多。

    钱正等人几乎跑脱了马,总算他机警,一路七拐八折,避开了元军可能的暗哨和巡哨,顺利进了城。

    当钱正入城后不久,于志龙等已经全部悄悄运动到了城外南十里外的一片沼泽滩处。

    这里是临河的一大片浅滩,夏日水涨时成了沼泽,如今到了深秋,河水大多回落,露出底下的泥沙、碎石和一湾一湾的浅水洼。因为水源丰富,这里芦苇杂草,灌木等丛生,虽不严密,但是一丛丛的到处都是,正好利于大军隐蔽。

    元军斥候对这片区域自然不放心,早晚数拨过来巡查,可惜靖安军对周围地形最为熟悉,为了避开哨探,索性全部集中隐蔽在沼泽深处的浅水洼里,虽然河水冰凉,众人也没有怨言,天将破晓,正是夜风最寒之时,来往巡哨的元军只是在边缘附近逡巡,根本未曾发现。

    也先令大军攻城,多集中在城北和城西,城南驻扎唐兀卫和潍州军的一部汉军,各约千数。主要是防备顺天军弃城南逃。

    指挥使李振雄除了派遣部下四处搜掠民众和钱粮外,还驱使民众在距离南门一里多外临时用石块、原木等砌就了一道长约数里的胸墙,环绕南城,彻底堵住了顺天军的南逃之路,只在围墙中间留下数道豁口,以利元军进出。

    这几日唐兀卫没有参与攻城,但是四处搜掠了许多民众,李振雄挑选年轻貌美的女子拘在营中,任己玩乐。下面有样学样,亦是在帐内私纳了一些女子。

    想起上次大败,唐兀卫颜面尽失,现在大仇可报,诸官兵只待城破,入城屠灭,一逞恨意。如今城内几乎无力突围,城外元军多有携带。入夜后,唐兀卫除了警戒人员外,大多数官兵在营内纵情声色,肆意凌辱这些被掳来的女子,或通宵结伙聚赌,李振雄甚至还找来十几个乐师在帐内吹拉弹唱,以助酒兴,一时间唐兀卫上下觉得此地欢畅更胜于大都。

    有部分汉军官佐看不过去,告知江彬,江彬遂向也先请训,也先反复思量后道这些京师宿卫速来地位超然,非地方军衙所能强制。只是召来李振雄训诫了一番,令其收敛则个。

    李振雄诺诺应命,回去约束所部,当夜向也先帐内送了两个女子和一匹良马。此后,也先再未提及此事,唐兀卫大营也稍稍收敛了些,少了丝竹管乐之音。

    李振雄部根底深厚。可以罔顾军纪。汉军地位低下,在也先统御下只有严守军规,做攻城的主力了。城南还有潍州一步兵马与唐兀卫共同守御,两个大营彼此间距一箭之地。潍州兵将多不喜唐兀卫所为,每每入夜后,主将严令部属紧守营盘,监视敌城动静,除哨探外,无令不得出营。
1...8485868788...1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