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监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剑白骨哀
第113章 谜底
(完善大纲中,争取给大家不一样的武侠!)
燃佛寺外。
圆罡背负着圆空大师,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寺门赶去。
不多时,圆罡抵达寺门,旋即步锋一转,很快就将圆空大师带入了一间厢房中。将圆空缓缓搁到床榻上,圆罡这才松了口气。
“不知道圆空师兄,何时才能醒来”圆罡说完,匆匆外出一趟,打了盆水,准备替圆空大师擦拭一番。
可这才刚一擦拭,圆罡顿时就察觉到不对劲了。
任凭圆罡如何擦拭,圆空大师的皮肤依旧发黑,没有改善!
中毒了!
圆罡虽不谙医术,但这点眼力劲总还是有的。
伸出手去,搭在圆空大师的脉象上,圆罡眼中更加凝重了。
“剧毒已经开始侵入五脏六腑了!”圆罡沉声低语。
正说完,便听见房外一阵喧哗,正是圆悟大师等人。
“明镜明台,你们速速带姜施主和书施主前去寻找解毒之法。”
“圆慈师弟,我等赶去联合圆罡师弟,一同压制主持师兄体内的剧毒!”
厢房外,圆悟大师有条有理地安排之后,这才同圆慈赶往厢房。
就在几位佛老前去压制圆空大师体内毒素时,姜宁和书长安则是在明镜明台的带领下,尽快抵达了藏经阁。
四人分别行动,试图寻找这解毒之法。
偌大的藏经阁中,顿时变得忙碌起来。四人的身影穿梭其间,不断翻阅着古架上的书籍,想要尽快找到解毒法。
可唯有明镜,却径直走向了最深处的古架中,随后抽出了一本破旧的古籍,扔到了古架旁的桌案上。
做完这一切,明镜才继续佯装在焦急寻找那解毒法,不停翻腾着古架。
就这样,大半天的时间过去了,可身处藏经阁中的姜宁等人,却连那解毒法的影都没瞧见。
终于,找遍了整座藏经阁,却也没能找到解毒法所在。
“莫非这解毒法没在这里”四人汇集在一块后,明台提出了疑问。
“那会在哪里呢”明镜眼珠一转,似在深思。
正说完,藏经阁中却涌入了几名弟子,开始梳理那些杂乱的书籍。
“两位师父,这些人是……”姜宁询问道。
“整理藏经阁的僧人们。”明台回应。
“不如问问这些僧人,恐怕他们对于这藏经阁,远比我们更了解吧。”书长安立即开口。
对于书长安的提议,姜宁也表示认同,至于明镜明台两位,也并无异议。
于是,书长安赶紧询问那些僧人们,这才得知解毒法的位置,可是当书长安等人赶到时,看见的却是空荡荡的古架!
“这解毒法,去哪了!”书长安面露急色,气恼道。
“莫非……快!跟我来!”明台忽然想起什么,脚步匆匆忙忙,朝着藏经阁外奔去。
姜宁等人虽然心生疑虑,但是没有犹豫,直接跟着明台冲出楼阁。
当姜宁等人随着明台来到一处空旷庭院时,看见的却是一片火堆。
书长安眼睛尖利,一眼就看见了那火堆中的解毒法字样,连忙冲上前,“解毒法!”
书长安用力一踢,顿时就将解毒法从火堆中踢出。
可即便如此,依旧晚了一步。
当书长安拾起那解毒法时,那后半卷,已经完全被烧毁了。
“怒佛普世的解毒法,正是最后一页!”明台咬了咬牙,气恼道。
“看样子,只有先回厢房寻找三位佛老,再从长计议了。”明镜也摇了摇头,赶到十分惋惜。
“看样子,凶手恐怕还在这燃佛寺中隐匿着。”
姜宁面无表情,眼底露出一抹凝重,目光紧紧落在这化作灰烬的古籍上。
缓过神来,姜宁这才点了点头,“先回去吧。”
姜宁走近书长安,轻轻拍了拍书长安的肩头,示意他离去。
&nbs
第114章 真相
“苦苦相逼”
“既然两位佛老说不出口,便让弟子来说吧。”
就在场面即将陷入僵持之际,明镜却挺身而出,朗声道。
“既然明镜师父清楚,但说无妨。”姜宁颔首。
“明镜,你怎会知道这些”圆慈大师满脸惊异,显然是不信的。可当明镜开口说出第一句话后,圆慈大师那眼珠中的疑惑,已逐渐被惊恐所替代。
“当年,七位佛老回归大晋,因隐世的缘故,最终选定偏安一隅的幽都府。”
“没曾想燃佛寺建成,却因世人流言蜚语,渐成蔚然佛宗,香火之鼎盛,令人咂舌。面对每日成百上千的虔诚佛徒,就是诸位佛老也被惊住了,这样的情况分明与当年的隐世之心相冲突,于是诸位佛老下令紧闭山门,佛徒们常常吃上闭门羹,燃佛寺这才逐渐冷清起来。”
“本以为一切都将步入平静,可没想到数年前的那个夜晚,却让燃佛寺惨遭剧变!”
“圆德大师意外从后山救回一名约莫二十来岁的妙龄女子,女子因伤势过重,苏醒后不得已在寺中休养,而圆德大师作为诸佛老中最年幼者,自然就担当起了照顾那女子的责任。”
“时间一长,圆德大师竟与那女子暗生情愫,破了色戒,女子伤好痊愈后,却不想意外怀上了圆德大师的孩子。”
“面对这一突然情况,圆德大师也怔住了,他深知自己已经无法再入空门了,但他若要离开,诸位佛老定是不愿的。于是圆德大师选择了一个乌云蔽月的夜晚,毅然带着那名女子,偷偷离开了。”
“可刚走没多久,圆德大师的离开便被发现了!”
“于是月黑风高夜,静谧的密林中,陡然变得喧闹起来,其余六位佛老纷纷出手,势必要将圆德大师留下了,因为他们知道,若是让圆德大师离开,那么他们的真正身份就可能遭到暴露,也正因如此,他们绝对不会让圆德大师成功离去的!”
明镜话还没说完,却听见圆悟大师沉声一颂,“明镜,够了!”
这一次,向来顺从的明镜,却并没有选择听从,反而一声冷笑,横眉冷眼看着圆悟大师,“佛老们当年既然敢做这件事,难道就不敢听了吗”
“此事因我等而起,自然由我等来讲述。”圆悟大师摇了摇头,“明镜你曲解我意了。”
“阿弥陀佛,我等有罪。”圆慈大师亦是面露愧色喃语。
“当年事态之发展,着实已经超出我等预料了,当时为了留下圆德师弟,我等六人竟不惜将圆德师弟及其家眷幼童一并逼入后山的洞窟之中,并纵火焚烧,以防留有活口。”圆悟大师说到这里时,双目黯淡,脸色愈发愧欠,竟有些讲不下去了。
圆悟大师的讲述虽然简短,但众人都能想象出当时的那个场景。滔天烈火如同一头恶魔,残忍地撕开那些无辜者的每一寸血肉,最终将他们活生生地烧死在那洞窟中。
这样的感受,姜宁和书长安曾感受过。那种火势汹汹,吞噬一切的感觉,足以让人心生绝望,更何况是妇女孩童呢!
“烈火焚烧了那洞窟整整七天七夜,里面的惨叫声和嘶吼声也足足响彻了三天三夜,未曾停息。”
“最终,还是一场骤然暴雨倾盆泄下,这场大火才得以平息。”
“直到看见洞窟中惨死的圆德师弟及其家眷后,我等六人心中顿时悔恨万分!”
“纵然过去了数十年,可每每在深夜想起,我等又何尝不是剜心剔骨,又何尝不是抱头痛哭!”
“圆德师弟,与我等曾是最亲密的弟兄啊——!”
&nbs
第115章 悲苦
明镜闻言,身子好似被酷寒包裹,陡地一僵。脸上虽未曾表态,可那眼底若隐若现的阴冷,却让姜宁更加笃定。
“明镜师父莫非是对姜某动杀念了”姜宁轻笑,眼睛微眯,看着明镜。
“姜施主言重了。”明镜摇了摇头,解释道。
“如此,还请明镜师父褪去衣袍,以证清白。”姜宁眼神一紧,沉声道。
“明镜,姜施主所说当真”圆慈大师突然睁眼,怒目而视。
这一次,明镜并没有回应任何人,只是脸上顿时变得苍白起来,面对所有人的目光,他只付诸一惨笑,最后沉重地低下头,然后昂首,用力地点了点头。
“不错,怒佛普世就在我的手上。”明镜声音平静至极,毫无心绪涟漪。
“如此说来,我爷爷圆空大师,也是你杀害的!”书长安面色含怒,攥紧拳头道。
“是我。”
这一刻,明镜显然十分平静,坦然回应。
“不仅圆空大师是我所害,还有诸位佛老,他们的死也尽是出自我手。”
不知为何,明镜在说出他所犯下的这些罪孽时,语气中竟没有丝毫悔改之意,仿佛他所行之事,都是理所当然。
“敢问明镜,你在造下这些杀孽的那一刻,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
“冤冤相报何时了,一味的屠戮当真能够换回那些死去的人吗”
姜宁盯着明镜的双眼,疑惑道。
“姜施主,你不会懂的。”
“自幼年起,我的母亲就在我的耳畔不断叮嘱着我,教我不要忘记这些曾经的仇恨,不对,是不能忘,绝不能忘!”
“我至今还记得清楚,我母亲临死的那一刻,还努力睁着逐渐翻白的双眼,死死地盯着我,我从那天起,我就明白我注定要踏上一条不归路了。”
“诸位佛老对我有教导之恩,但他们却是我的世仇,你们知道我当时的心情吗!”
“我挣扎,我迷茫,我在绝望,在深陷!”
“终于,我下定决心,向圆空师叔下手了,可没想到圆空师叔太强了,我足足射中他七根怒佛普世,可竟连没能一击毙命!”
“他疯癫地逃走了,我知道,我将再无退路了。”
“我不能留下任何活口,于是我只能继续下手,继续寻找机会。”
“那些现在,你心中是否好受了许多”圆慈大师突然开口道,语气中听不出丝毫感情。
“好受”
“师父!弟子只觉得更加难受了!”
明镜忽然抱头,跪倒在地,嘶吼道。
“徒添杀孽,明镜你又悟到了什么”圆慈大师朝明镜走近,开口道。
“我悟到……了什么”
“我悟到了什么”
圆慈大师的话语如同蕴含了某种魔性,明镜听闻后,竟开始自问起来。
果然是佛宗大能!
姜宁虽然在一旁站立,但见圆慈大师只是简单反问,便让明镜陷入到那种虚幻的境地,着实令他有些吃惊。
回过神来,伴随着圆慈大师的不断开口,明镜仿佛更加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起来!
他的双眼逐渐茫然,双手逐渐垂下,嘴里胡乱地低语着,似在推翻自己,又好似在肯定弟子。
半晌之后,他竟猛地暴喝一声,抬头仰望殿顶,“弟子一无所获!”
“那你该如何”圆慈大师古井不波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波动。
“弟子……弟子该谢罪!”
“弟子有罪!”
明镜高呼道,同时站起身来,朝着圆慈走近。
一步。
两步。
三步四步。
等明镜刚踏出第五步时,圆慈这才微微点头,探出手准备抚摸明镜的额头,可就在这时,变故突生。
原本已经平和的明镜突然暴戾而起,手掌横推而出,顿时从他的袖口中,数道黑影掠出,竟都是怒佛普
第117章 行踪暴露
此际,驿站大门处几名面色不善的兵卒紧握着手中长枪,维护着驿站的秩序。姜宁看了眼书长安,倒是率先朝那驿站走去。
先在这驿站暂作休息,而后再赶路前往西王城,这是姜宁的想法。
不过在走进驿站时,姜宁分明瞥见那守门兵卒不停打量着他,似想要看出什么,姜宁心中一紧,这样的情况可不是什么好征兆。
姜宁不动声色,佯装未曾发现,便走了进去。
驿站虽只有一条街道,但依靠着这条街道,却不知养活了多少人家。熙熙攘攘的长街,商贩的吆喝声不断,诸多商铺彼此相邻,售卖之物层出不穷,着实令人有些眼花。
“哟,两位爷可是要吃些什么”
路边一面摊上,忙的不可开交的老板见两名隽秀佩剑青年落座,赶紧上来招呼着,同时擦了擦桌子。
“两碗素面。”姜宁面色平和,轻声道。
“好嘞,您稍等!”
老板应和下,赶紧走向锅前,本是端给别人的面,却率先放在了姜宁和书长安的面前。
驿站虽小,但街道上商贩走卒,尽显人生百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