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迪亚冒险日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虎头蛇尾
玛蒂尔达选择反抗命运是因为父亲阿尔芒多的无情,如果计划
第156章 早有预谋
【播报】关注「」,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1197年夏天,在依斯摩罗拉伯爵德里克.伊夫死后不久,王都苏诺的曙光宫内同样死了一位贵族,但相比在北方统领两郡之地的德里克伯爵,这位头衔为“斯派尔爵士”的小贵族的死却是丝毫不起眼。
当然,大多数人都没把德里克的死当回事,但卡洛曼六世却敏锐的意识到,德里克将领地平分给两个儿子的举动,可能会是一个插手北方的机会,一个使王权进入水泼不进的波拉克尼亚的机会。只是情报总管“斯派尔爵士”的死导致卡洛曼六世没有了得力的情报整理者,他不得不亲自前往情报总部去查阅消息文档,顺带任命一个新的情报总管。在情报总部的档案室,查阅了良久卡洛曼六世仍是有些差点什么的感觉,零碎、散乱的信息以及炎热的天气都让他烦闷不已,于是他借着考察情报总管人选来缓解混乱的思绪,但心有所思的他下意识的将正在考虑的局势问题出做考题。
间谍们向来是上面下达指令,他们依令办事,让他们策划渗透、收买眼线、打探消息甚至是搞刺杀,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至少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但能放眼全局的却一个都没有。除了克莱布,当时38岁的他已经干了20多年的文档抄写员,按照情报系统的惯例,他基本上没有被派出去任务的可能了,不过作为一个熟练的抄写员,他大可以在这个位置上干到干不动为止。卡洛曼六世考察之时,克莱布正准备申请转职,从间谍转为一个真正的文档抄写员,也许是他太过低调了,又或者是因为与他同期的间谍种子都死的差不多了,导致总部所有的间谍种子都忘记了,忘记他原本只是因能够读写而被临时调去担任抄写工作的。
可命运有时就是这么巧,卡洛曼六世考察情报总管的时候,因为前任总管的死,克莱布的转职无法完成,作为一个超大龄间谍种子的他也在国王考察的范围之中,又因为常年整理文档时的积累,对于国王想要了解的消息,不仅能随口道出,更能结合王国局势进行分析。卡洛曼六世被繁琐的文档弄得头痛不已,眼见能有一个为他理清这些东西的人,已经感到惊喜,更别提克莱布能够从全局着眼为他分析时局,这等于是一个现成的助理,能将所有他想知道的讯息整理完成后向他汇报。于是卡洛曼六世当即任命克莱布为新的情报总管,命他重点关注北方的情报工作,随时汇报局势的变化。
卡洛曼六世并非无人可以商讨时局,但相比宫廷内那些各为己利的外臣,他更愿意相信依附王室存在的“家仆”。也正是从克莱布成为情报总管开始,这一职位不再是单纯的情报头子,同时还需整理并分析所有情报,以应对国王不时的咨询,之后由他选拔的间谍种子也不再如以往那般只注重“体力活”,同时还选择一些天资聪颖的孩子。
所以说,发起北征并非卡洛曼六世一时头脑发热的结果,从继位之初对库林家的援助开始,他便如历代先王一样将王国的战略重心放到了北方。克莱布看似在这当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实际上若非身为上位者的卡洛曼六世心中本就有意,又哪里是他一个地位卑微的小间谍能够左右的他俯首于文案虽然看似荒废了20多年时光,但因此积累下的眼界和见识,却为他挣得了在国王跟前一展所长的机会,并因此被国王所看重。
第157章 插曲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1198年10月,也就是眼前这女人生产的8个多月前,库劳伯爵鲁道夫得知国王介入这场战争后,游说、请援的信使从库劳四散而出,后来因为王军偏师在波拉克河北岸的动作,波拉克河北岸的贵族被迫停止了对他的支援。而决定支援他的波拉克河南岸诸侯自然而然的选择了洛玛堡作为大军汇集之地,因为大军开拔必然要沿水源行军。
相比其他需要前来会师的诸侯,洛玛堡的彼得作为地主则是舒舒服服的在自家领地上等了小半年,等待的过程中他闲着也是闲着,自然是要找点乐子,得了他吩咐的管家从听闻战争消息汇聚来的“后勤人员”里给他找了个高档的“野味”,相比那些本地货色,这些新来的要更有诱惑力。
可彼得的管家所不知道的是,那个操着一口北地口音的妓院老板,其实却是由早在王军开始集结时就动身北上的皇家情报总管克莱布所伪装的。克莱布手下的妓女都是在北上途中从各城镇招揽来的,借着手中情报机构在斯瓦迪亚平原的商业通行便利作为交换,很容易就找到了愿意为他提供掩护的北地商会,因为像他这样因为战争想要临时赚一笔的商人并不在少数。在库林家的舰队败退后,下游来的商船全被扣下了,导致波拉克河中、上游的物价飞涨,这在商人们眼中正是赚钱的良机,见闻广博的克莱布说起各地风物来头头是道,所以他的商人身份没有引起任何怀疑。
彼得通过管家,却找到了克莱布,这完全是个意外,但借这个机会,克莱布通过那个妓女从彼得处得来的口风,确认了部分加入联军的诸侯名单。是的,确认,除了妓院老板的身份,克莱布还承接了为联军供应部分补给的订单,而王国情报系统在卡伦迪郡则设有情报站,借着收购物资的掩护,通过铁锈河口南港镇、依斯摩罗拉郡两个情报站点的中转,用信鸽与在萨格森过冬的王军保持联系。而更让克莱布意外的是,那个红发的漂亮妓女深得洛玛堡伯爵彼得欢心,被他包下了两个多月,临别时还送了条带有卡伦迪-洛玛家族纹章的项链。据彼得的管家所说的,大概是这个姑娘长得很像伯爵的初恋,再之后克莱布发现这个妓女怀孕了,他并没有刻意隐瞒下这一消息,只是好好将养着这姑娘,没让她再去做生意。克莱布想要让妓女生下这个孩子,无论国王北征的目的是否能够达成,这个私生子在将来也许用得上。
1199年5月中旬,就在王军主力拿下铁石大桥围困库劳的消息传来时,集结缓慢,拖沓了半年多的波拉克尼亚诸侯联军终于准备动身。诸侯们发给瑞巴奇主教加布里埃尔.彻奇的信鸽在飞往瑞巴奇堡的途中,感到很困惑,因为在它们出发后不久,另一批鸽子加入了它们,好在不久后这两拨信鸽就分开了。一拨前往瑞巴奇堡提醒因地处前线而留守的加布里埃尔筹措粮草,一拨则是飞往位于铁锈河口南港镇的芮尔典王国情报站,将联军内部互不统属的消息透露给卡洛曼六世。不过幸运的是,鸽子们虽然对于与同类的相遇感到困惑,但因为归巢的本能,两拨信鸽并没有发生混淆。
随着联军开拔,各路商贩组成的“军需大营”紧随其后,这时那个怀有洛玛堡伯爵彼得私生子的妓女已经快要生了,她同样被克莱布带在队伍里。一个大肚子妓女,在营地中实在太过显眼,没多久就被彼得的管家所知晓,至于彼得本人则是根本不在
第158章 混乱之始
瑞巴奇郡成为主教区的历史并不长,只比卡洛曼六世的出生早个几年,那时的国王是他的父亲卡尔四世。卡拉迪亚大陆上的基督教有三处圣地,主诞和显圣之地卫耶哈,教宗座堂圣殿大教堂所在的苏诺,以及在传教史上有特殊意义的圣鲁兹哥达堡。芮尔典王国自建立伊始,国王与教宗就开始相互较劲,由此开始的教俗之争便随着王国的绵延而持续了400多年,直至芮尔典王国灭亡,不过这却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在整个教俗之争的过程中,历代国王与教宗在争执中最为重视的一点便是主教叙任权。由于黑夜时代以来封建制度的日益完善,受封者作为上级的附庸,受其庇护的同时也承担相应的义务,简单来说就是上级贵族给予下级贵族土地和保护,下级贵族向上级贵族宣誓效忠并提供军队履行兵役。
但就拿这次北征来说,因为领土的辽阔,国王卡洛曼六世在1198年5月左右,向臣属下达征召命令集结军队,到7月底大军开拔,距离苏诺近的地区当然能按时集结,距离远的国王不可能无限制的等下去,所以缴纳代役金就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应对措施。
一次,两次……当这种应急措施执行的次数多了,在芮尔典王国早已成了一条习以为常的法律。不过这并非惯有的税收,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征收,仅仅只是用来抵消封建义务中无法完成的兵役,可想要避免军旅劳苦的贵族却大有人在,所以这项名为“盾牌钱”的代役金渐渐成了国王重要的一项收入。
这项税收的征收标准,与领地的大小、富庶程度、所能提供的兵员质量相挂钩,可一些领主既不想服役,也不想交这个钱。但想要拖延或者蒙混过关并不是那么容易,于是这些投机取巧的领主便与教会在当地的机构勾结,假托献地之名来达到豁免税收的目的。该领地在当地教会人员的运作下,升格为主教区,教会在当地的首脑人物则顺势升任主教,也就是说当地的教、俗贵族合起伙来各自蒙蔽上级以各取所需,分别得名得利,而税收受损的国王与自以为扩大了影响的教宗却互相掐得你死我活。
看到这里,瑞巴奇主教区的来由也就不用再细说了,只是这还没完。教会其实也如世俗王国一样,教宗下属的各个主教就想相当于他的封臣,而主教的座堂之地就等于是各主教的封地,而这些教堂、修道院往往都附属着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就如同世俗贵族向上级履行兵役等封建义务一样,教会成员虽然不用向教宗提供军队,但却需要提供教会税。这个税收很明白,向教会成员征收,整个教区内的人都需要缴纳,再换言之,所有基督徒都要缴纳,说白了,主教区的出现,就是教宗从国王手里截走了税源。
俗话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有时为了钱,命都可以不要,又何况教俗之争并不只是为钱这么简单。最开始,神职人员的任命权自然是在教会手里,不过当世俗贵族渐渐将家中继承顺位靠后的子弟
第159章 两军对垒
1199年6月中旬,位于瑞巴奇郡东北的佩尔镇内,镇子中心由一大两小三间木屋组成的“镇长官邸”中,赶来救援库劳的波拉克尼亚诸侯再次吵作一团。
王军主力分立城寨一副死守营垒的态势已经被联军派出的侦骑探知,除此之外,双方在河面与陆地的巡逻队也已经打过数次照面,但王军看起来却没有集合铁石大桥两侧的兵力准备决战的意思。北征的王军兵力在14000人左右,此外还有北上途中慑于王军实力而加入的杰尔博格军约500人,以及库林家及其封臣、盟友所提供的2000人。不过卡洛曼六世为了在北方彰显国王之威,除了两家提供的船只、水手外,他没有将这些附从军队投入作战,而是作为后备留守,他想由王军独自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王军在波拉克河北岸的偏师2000余人由年仅20岁的康拉德统领,于军事一道上中规中矩的他与其他军中优秀将领相比,不免稍显平庸,但卡洛曼六世用他为将,除了他黑地亲王长子的身份外,更看重他的“听话”。要知道,偏师的任务是牵制,换了其他人,难免为了立功而冒进,对卡洛曼六世来说,即便王军偏师在波拉克河北岸打的再好,也不如稳妥来得重要。因为北征的大量兵力调动,康拉德之父弗雷德留守南方,防范可能出现的变乱,尤其是盯住罗多克人,所以尚且年轻的康拉德才得以代父亲统领自家军队从征,也算是他的一次历练。
卡洛曼六世将洛玛河南岸的约5000王军交由菲利普统一指挥,当中除了担任他亲卫的御卫骑士外,包括皇家骑士团骑士和大部分骑兵在内的约2000骑兵,其中重骑兵700多人。而在洛玛河北岸,则是卡洛曼六世亲率的约7000王军保持对库劳的围困,他下令在库劳城的南、北两侧设置围城营地,由3支50-200人左右的小规模骑兵在库劳城东侧游弋,彻底切断了库劳从南、北瑟雷兹克获取支援的可能。
位于瑞巴奇郡北的格雷兰德邑,是铁石大桥的南端,其西北方便是铁锈河口的南港镇,两个镇子中间的地带森林密布,城邑的名字正是因为这里灰黑色的森林土壤而来。此处是王军最为重要的一处营垒,约1000王军在特瓦林堡伯爵克劳德的率领下驻守于此,他作为旧地亲王菲利普的副将和妹夫,承担着最重要的防御任务。
东依斯摩罗拉郡南部的伍德兰德距离格雷兰德约3天的路程,但快马则只需半天,在希尔德里克.伊夫随鲁道夫.克洛尔一同撤退后,王军便顺势占领了东依斯摩罗拉郡,菲利普在此驻扎了600人左右。在伍德兰德至格雷兰德两座城邑之间,王军还在艾维纽伊恩和波斯特豪斯这两个小村庄也设立了营盘,前者菲利普派驻了600人,后者因为距离格雷兰德较近,由800人守卫。这4座营垒构成了一道连贯的防线顶在前面,菲利普的骑兵主力便能够依托事先存备在4处营寨的战马和补给进行连续奔袭,使得前来救援库劳的波拉克尼亚诸侯联军无法专注于围攻营寨,还得时刻兼顾侧后。
而联军如果无法肃清洛玛河南岸的王
第160章 后备骑兵向轻骑兵的转换
王军中的轻骑兵只是相对于重装骑兵而言,他们大多都有着低阶贵族或者小地主的出身,还有些则是没钱置办重甲的见习骑士,与重骑兵相比所差的只是装甲覆盖率,并不是轻步兵那样几乎无甲的情形。将这些人用轻骑兵来称呼似乎不太妥当,因为他们虽然也能独立作战,但却少有用真正的轻骑兵方式作战。他们除了掩护侧翼之外,更多的是跟随在重骑兵之后,在重骑兵的冲击过后跟着一拥而上,用后备骑兵这个称呼似乎才贴合。
在冷兵器时代,重骑兵绝对是最引人瞩目的兵种,连人带马皆披铠甲,有节奏的迫近然后提速,平伸向前的骑枪,面对这样的移动堡垒,步兵往往因为心理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而崩溃,进而无法维持阵型在受到的冲击中遭到巨大损失。这说的浅显些,就是紧张,那种感觉就好比一辆汽车急刹在你面前。在那一瞬间,普通人脑袋里大多是一片空白的,这个时间大概是0.1秒-1秒,然后第一反应肯定跑开,但手脚却有些不听使唤,紧张连带惊吓,或许还会有些尿意。但战阵中逃跑那将是最可怕的事,就算军法官没来得及砍了你,逃跑也会造成阵型连锁性的崩溃,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两条腿怎么都跑不过四条腿的。
骑兵最重要的是机动,很少会傻乎乎的跟人刚正面,那怕是重骑兵突击,也是以气势压迫敌军心理,又或是远程攻击手段,导致阵型发生混乱,趁势冲击,绝不会照着摆好的枪阵撞进去。波拉克尼亚诸侯联军分成两部分别围困波斯特豪斯和格雷兰德,目的是想要以局部的兵力优势拿下这些洛玛河南岸的据点,将王军首尾切断。波拉克尼亚诸侯看得出王军分立城寨坚守是为了分散他们的兵力,然后用骑兵进行突袭,但却没有过多担心,因为他们也有骑兵,各家诸侯的骑兵如果集结起来也有2000多人,只是轻骑居多,重骑兵却不足王军一半。可这只能是设想,因为指挥权的不统一,联军的这些骑兵根本没有集中使用的可能。
两座据点的被围在菲利普的预料之中,从侦骑探知的情况来看,联军没有再度分兵围攻艾维纽伊恩和伍德兰德的打算。来援的波拉克尼亚诸侯没有冒险将战线拉长,围困全部据点,而是就近围攻,并且精心构筑围城营地,第一时间立起哨楼警戒四周,撒出骑兵巡逻扩大警戒范围,这都是在防备侧后可能受到的突袭,很显然是在防备王军不见踪影的骑兵。联军构筑营地的同时也加紧准备攻城器械,诸侯们的设想很美好,只要他们依托营地,王军的骑兵根本不会来硬碰硬,那时他们就能顺势拔除王军的据点。
联军诸侯对于王军,对于皇家骑士团仍心存小视,毕竟皇家骑士团再怎么厉害,那也是在南方,到了北方,到了他们所不熟悉的地头上,还能有什么作为多加些小心就是了。诸侯们的这种心理自上而下的影响到了整个联军,这虽然保证了士气,但也使得联军上下将王军骑兵当做是他们身边常见的那些骑兵,有所疏忽。联军虽然在波斯特豪斯和格雷兰德摆下了“刺猬阵”,但菲利普却没
第161章 各有算计
没错,菲利普就是在打联军粮道的主意。除了留在联军北翼袭扰、牵制的一部轻骑兵外,菲利普将带到艾维纽伊恩的其他轻骑兵全都撒了出去,目标就是联军防御力量稀薄的运粮队。
很快,联军运粮队的几次损失让波拉克尼亚诸侯意识到了菲利普的目的,他们自然不会坐视粮道断绝,于是开始加强南翼的兵力部署,增加人手去接应运粮队,同时准备以运粮队为诱饵,吃掉王军用来阻击粮道的骑兵。粮草的供应一旦断绝,联军将不战自溃,深明这一点的波拉克尼亚诸侯总算是暂时摒弃前嫌,将各家的骑兵集中起来,准备一举消灭王军用来袭扰粮道的骑兵。只不过联军的骑兵虽然得以集中起来使用,但在战场上却还是分为各家诸侯的队伍,各打各的,没有团结协作,进退并不一致。
菲利普这边,皇家骑士团的各重骑兵小队在轻骑兵阻击联军运粮队时,一直就缀在不远处埋伏,王军同样是想要以此引诱联军增援,用埋伏着的重骑兵吃掉来援的军队。双方在各自的策划下,就这样不期而遇,开始了一场遭遇战。瑞巴奇郡偏东北方向,瑞巴奇堡与格雷兰德间的这段国王大道中段,先是王军的轻骑兵按照联军的剧本,吃下了作为诱饵的联军运粮队,但很快就发现了粮车上的“猫腻”,发现中计的同时准备迅速撤离,但联军一方的骑兵作为援军先导及时赶到,向尚未来得及撤退的王军轻骑兵发起突击。
联军诸侯本以为就此能取得一场胜利,却没料到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很快就发现了从侧翼来袭的皇家骑士,以及掉过头来兜向另一面侧翼的王军轻骑,这时再改变冲击方向分出些骑兵去拦截,已经是来不及调整骑兵队列了。而原地打住来改变方向,距离又不足以再为马匹提供足够的加速空间,即使拦截也注定失败,联军骑兵只得加速向前,争取摆脱皇家骑士的重骑兵的突袭,同时也为了避免被两头夹击。联军的骑兵都明白一点,前方原本是逃跑的王军轻骑一定会在掉头后死命阻拦,但他们也顾不得许多了,一场混战肯定是在所难免,他们只希望后续的步兵能快点到达战场。只要步兵能及时赶到,那么联军必然会获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即便骑兵遭受些损失,也是值得的,因为纠缠在一起的王军骑兵损失会更大。
菲利普虽然事先并不知道联军这次运粮是诱饵,就是为了针对频繁袭扰粮道的王军轻骑兵,但他在几处联军如果来援则必经的路口之地,都派设了侦骑监视,哨探远远的窥视到联军的增援后,早已将情报用快马一一传到。菲利普之所以发动轻骑兵阻击联军的运粮队,除了断粮的目的外,也为了引出联军增援,然后用重骑兵吃掉,只是没想到联军将计就计想要吃掉王军骑兵,被调动来的步、骑数量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强行吃下弄不好反崩了自己的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