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卡拉迪亚冒险日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虎头蛇尾


第三十章
    伊斯特瑞奇国王为了让女儿艾索娜的继位成为可能,他命人在王室和教会所保存的各类典籍中找寻相关条文作为依据,甚至还追溯到了芮尔典人所传颂的基督纪元前的女英雄。

    在遥远的卡拉德征服时期,那时的芮尔典人还是一个个分散的小部族,在部族战斗中每个部落的战士不分男女,阵列按照各个家庭和血缘关系进行编制。因为女性在族群繁衍中的重要性,在一些族群中女性的地位甚至高于男性。

    在庞图斯山脉北侧,有一个名叫阿马松的部落,阿马松人天生尚武敢于冒险,当时卡拉德征服战争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战线逐渐接近阿马松部落的所在地。为了对抗卡拉德入侵,阿马松人派出所有成年男性战士加入了芮尔典人的部落联军,双方在战神峰下惨烈交战。第一次战神峰会战,参战的阿马松战士为突击对方主帅全部阵亡,而卡拉德一方也因为领军英雄雷莫斯战死暂时后撤,雷莫斯本可以逃跑,但他知道主帅逃跑将会迎来一场溃败,士兵们必定伤亡惨重,他用自己的坚持挽回了不利的战局。

    男性战士们的阵亡让阿马松部落里只剩下女人和老人孩子,部落里的一对姐妹潘塔西莉亚和希波丽塔因为骁勇善战共同被推举为首领,来带领部落走出面临灭亡的危机。姐姐潘塔西莉亚为了让妹妹和部落能够生存下去,挑选出十二位女战士,全副武装偷偷离开部落前往战神峰会合其他部落维持战线,并夺得部落联军的领导权。第二次战神峰会战,在潘塔西莉亚的率领下,部落联军和卡拉德军队数次交锋,她每战都一骑当先,身后跟着那十二位忠诚的女战士,而失去领袖的卡拉德军队指挥混乱,根本不是被女战士们激发起士气的部落联军对手,战线不断回撤。

    但不久之后,雷莫斯的兄长罗慕路斯率领援军赶到,在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战神峰会战中,因同胞兄弟战死而愤怒的罗慕路斯亲自杀死了包括潘塔西莉亚在内的十三位阿马松女战士,面对战局的颓势她们想要复制第一次战神峰会战中的突袭,却终究因人手不足而失败,部落联军被彻底击败,大量参战人员被俘。战斗结束后罗慕路斯来到潘塔西莉亚阵亡的地方,想要记住这13位值得敬佩的英勇对手长相,当他取下她们的头盔时,暴露出了黑色的长发。

    面对着潘塔西莉亚的尸体罗慕路斯不禁呆住了,他没有想到这些难缠的对手竟然是些女人,再联系起先前战斗中所看到的辅助男人作战的女战士,要知道这些部族拿女人去作战对繁衍极为不利,战争打到这个地步并非是他想看到的。这些部族若不是男性战士死伤殆尽,是绝对不会选择这样做的,即便征服了这些部族,也没有了人口,根本是得不偿失。罗慕路斯释放了所有俘虏,并让俘虏们传信回去,双方停战,只要各部族不再敌对卡拉德军队,卡拉德军队也不会再攻伐他们。

    对于消息传出后那些部族们的反应,罗慕路斯其实没有一点把握,但他实在是不想双方的人再继续战死了。得到消息的各部族感于阿马松部落为联军所做出的牺牲,一致推举希波丽塔为女王,并服从她的领导,由她决定是战是和。

    “出于死去亲友的仇恨,我们本不该接受这次媾和,但看看我们的族人,我们实在是无法再接受这样的损失了。”

    希波丽塔带着所有部族剩余的人口一起向卡拉德大军的驻地进发,两军对峙。虽然部族联盟一方几乎尽皆是老弱、妇孺、伤残,却是哀兵,对面的卡拉德士兵反而士气不高。

    “我决定缔结和议,但我个人想要挑战你们的首领,



第三十一章
    伊斯特瑞奇国王心里很清楚,法律条文的规定和历史上的依据仅仅只能当作辅助手段,真正要在意的还是王国内各诸侯的支持,但因为子嗣单薄,王室直系近几代没有诞生足够的血脉作为联姻对象,与各地诸侯间的关系也有所下降。

    说到底,还是靠实力来说话。人们传唱的英雄、光辉事迹,都只是唯美的一面,那些不美好的,人们大多都选择性的忽视了。由罗慕路斯的个人意志影响,所达成的停战协议确实维系了几年的和平,但战争很快便重新爆发了。卡拉德人这一次改变了策略,通过拉拢得到了一些部落的投靠,而阿马松部落这样的眼中钉自然是要杀鸡儆猴的。在战争中男性损失殆尽的阿马松部落还没能恢复元气,面对被卡拉德人挑拨起来的芮尔典人内战,没能再次出现奇迹,终究被其他部落吞并。虽然阿马松女英雄的事迹流传了下来,但阿马松部落却消失在历史之中,这足以说明实力的重要了。

    黑地亲王一系历来以王室忠臣自居是有原因的,其领地和一向都不太安分的罗多克地区接壤,这片富庶黑土地上的产出除了维持奢华生活外,卫戍部队的粮饷消耗占了大头,为了维系领地,不得不选择依附于王室以获取军力、财政上的支持。在黑地亲王康拉德死后,中、下乌克斯豪尔的分裂说起来与伊斯特瑞奇国王也有着关系。

    早年库吉特入侵维鲁加地区的事件中,伊斯特瑞奇国王并未明文授命算计罗多克人,而是将前线的临时处置权授予了康拉德。康拉德面对于国王模棱两可的命令自是能揣测到其真正心意,延迟示警导致了维鲁加地区被库吉特人劫掠,维鲁加的富庶全卡拉迪亚人人尽知,康拉德所部随后赶到并“接手”了库吉特人的劫掠收获,赚了个盆满钵满。

    其实伊斯特瑞奇国王本人对康拉德削弱罗多克地区实力的做法非常满意,但面对当时跳出来表示不满的一众东斯瓦迪亚贵族,若无视他们则可能导致该地区叛离,如此局势下国王自然不敢再明目张胆的站出来为康拉德背书,只能以这次战争的全部收入来补偿为自己背了黑锅的康拉德。

    事情到此本该完结,康拉德的领地本就负担着防备、监视罗多克地区的职责,将罗多克人得罪狠了也不是什么大事,而拿到手的钱财物资才是最实际的。可自此之后和罗多克接壤的下乌克斯豪尔便再无宁日,虽然罗多克同盟不敢明目张胆的反叛,但私下里收买支持一些山贼和佣兵越境袭扰还是不在话下的。

    摩擦不断的边境让康拉德大伤脑筋,最后只得在温科德堡驻军守备下乌克斯豪尔,为了不使军权旁落,任命亲信就很有必要了。有什么关系是比父子还亲密的鉴于长子迪林纳德当时正在皇家骑士团服役,康拉德任命了次子拉法德为温科德堡驻军守备官,为了让其有足够的威望统领部下,授予了他温科德堡伯爵的头衔。

    这样做的康拉德完全是出于领地防卫来考虑的,并未想到在自己死后会导致儿子们的分裂。短短几年边界的磨砺,拉法德在温科德堡建立了足够的威望,而迪林纳德则占据了长子继承制法理,其本人在乌克斯豪尔城也自有一帮拥护者,康拉德一死两个同胞兄弟间的竞争便开始了。幸亏初代国王卡罗勒斯晚年留下的一项禁令:后代血亲之间敢于相残者,群起讨之。睿智的王者早已发现了分封诸子



第三十二章
    苏诺从卡拉德至芮尔典作为都城,除了在黑夜时代过后因为城墙失修崩塌向北短短变迁了一段距离,但迁动至今也有近800年光景了,整个城市据市政厅的官员统计有近10万人口,不过比起古卡拉德最强盛的时期仍有所不如。人口的稠密带来了很多不便,因为脚下的土地没有硬路面只是泥土,雨雪天气里又湿又黏,晴朗的时候则尘土飞扬,再加上随意排泄的人畜粪便,四处可见的生活垃圾,而每个斋戒日里更是满城弥漫着臭鱼烂虾的味道。

    黑夜时代以来,文明传承的断绝,导致了人们的蒙昧,贵族也许还讲究个体面,穷人就彻底不用指望了,不少人一生里洗澡的次数也许用10个手指就能数的过来。建筑技术的失传导致迁移后的城区地下排水系统只是几条简陋的“水沟”,厕所更是奢侈品,大部分人使用便壶或者便盆,然后随意倾倒在门口!贵族们往往会准备几所别邸用来轮换居住,在空当中仆从们会将主人们排泄堆积的垃圾清理干净,如此环境使露易丝公主在怀孕期间不得不离开这座肮脏的城市。

    哈劳斯作为顶级贵族,在苏诺自然不会真的享受人质待遇,而是由一众忠心的仆从看护服侍,可以说是要啥有啥。除了在另外三个兄弟降生时,父母外公时常会在苏诺陪伴哈劳斯,除了都城的城市卫生不理想,哈劳斯的成长环境并没什么缺憾。

    不过原因就见仁见智了,哈劳斯一出生便是亲王继承人,这自不必说。外祖父菲利普亲王想要通过他吞并特瓦林堡领地的意图,从小就出入宫廷耳濡目染的哈劳斯自然是心里明白。父亲克劳迪亚斯虽然知晓外祖父打的什么算盘,但出于其养育之恩,而且哈劳斯也是他的长子,所以并未挑明说出反对意见,而是通过在与哈劳斯的父子相处中,不断通过家族的传承,家名的延续等话题,来暗示并希望能够影响到哈劳斯的看法。毕竟以年龄来算,菲利普亲王不可能活过克劳迪亚斯,而年龄的优势则足够他在以后的时间里慢慢对儿子施加影响。

    在哈劳斯15岁时,克劳迪亚斯觉得时机成熟,向菲利普亲王明确表示希望由次子克拉格斯继承特瓦林伯爵头衔及家族姓氏。老辣的菲利普亲王没有赞成,也没有表示反对,而是送哈劳斯的三个兄弟去苏诺加入皇家骑士团。

    将长子送往皇家骑士团服役的贵族家庭,一种是被迫表忠心,一种是主动表忠心。前者多为实权诸侯,送子弟前往苏诺实非本意。后者既有大贵族出身希望通过担任国王近臣进一步提升家族地位的。也有地位不高的家族兴起时间不长,没有足够的知识传承,来都城一为求学,二也是希望能获得王室青睐。

    菲利普亲王的建议让克劳迪亚斯误以为其对于继承人一事松了口,毕竟对大多数家族来说,只有继承人才送往皇家骑士团服役。至于其他子弟,也不是没有资格,只是王室虽然在骑士训练和贵族教育之外也包吃住、包装备,但那个标准么也就是类似大宿舍、公共食堂之类的标准了。真正的大贵族哪能甩得下那个脸面华服、美食、别邸、宝马,为数众多的仆从、护卫,无不竞相攀比。但并非所有贵族都能承受得起这些开销,大部分低阶贵族家庭除长子外的其他子嗣还是普通的成长程序。

    帕拉汶和特瓦林堡两片领地加起来,差不多占据了西斯瓦迪亚的三分之一,以两家的实力当然不会负担不起。于是11岁的克拉格斯,10岁的瑞伊斯,8岁的克莱斯一同来到苏诺,并在



第三十三章
    哈劳斯能够在15岁被册封为骑士,少不了老亲王菲利普在王宫内的活动。而哈劳斯的三个兄弟来到苏诺,则是老亲王有意为之,让他能在兄弟们成长的过程中施加自己的影响,不知不觉地将长兄的威望树立在三个兄弟心中,并通过兄弟间亲密的关系以及相处将三人培养成日后的帮手。

    哈劳斯的三个兄弟作为顶级贵族家的子嗣,自然有着良好的教育,已经走在成为骑士的道路上。克拉格斯和克莱斯继承了更多来自母系的基因,都是黑发,且长相上除了像父母外,还有些像老亲王。而瑞伊斯,就像是小一号的哈劳斯。三人都参加了兄长哈劳斯的骑士册封仪式,一腔的羡慕景仰之情正无处宣泄,得知将成为皇家骑士团一员并和长兄一道,都很是兴奋。哈劳斯与三个兄弟的关系很好,每年他们也会随父母在苏诺居住一段时间。哈劳斯在日常的骑士训练和宫廷陪侍结束后,总是被三人追着问这问那,哈劳斯也总会给他们带上些做工精良的小玩意,小时候老亲王也是这样哄他的。

    得自长久以来兄弟间的良好关系,再加上在皇家骑士团的训练中,完成骑士册封的哈劳斯亲自担任了三个兄弟的教官。平日关系一向亲近的兄长变成了铁面教官,亲自演练示范并监督三个弟弟完成各项训练,有时在训练场上甚至可以说是严苛。直到训练结束后,才恢复了温暖友爱的兄长模样。

    皇家骑士团里也有着不同派系,哈劳斯作为亲王继承人,身边围绕着一大堆自愿的跟班小兄弟,自然不会有人蠢到来招惹他。但他的三个兄弟则不同了,贵族圈里关于特瓦林堡的继承一直是最火热的话题之一。在三人来到皇家骑士团训练不久后,时常有同龄的贵族子弟故意在他们周围嚼舌根子,而与哈劳斯手足情深的三个兄弟自然听不得这样的挑拨言论,年少气盛和对方理论起来,互相说服不了便动起了手。哈劳斯在训练场上的严苛显出了效果,三人各自放翻几个带头的,但架不住对方人多,招呼了各自的亲随一拥而上,幸好三人的亲随,几个来自封臣家族的子弟反应快,护着三人从人堆里冲了出来,就这样三人也都鼻青脸肿,年纪最小的克莱斯头上顶着个大包,疼得眼睛含着泪。

    在皇家骑士团内部,这样的打斗只要不动器械,那都是默许的。而哈劳斯已经是正式册封的骑士了,他的身份让他不可能放下身段去为兄弟出头。哈劳斯当然明白是哪些人在后面指使,说白了就是羡慕嫉妒恨。少年人间的争斗没有成年人之间那样险恶,更多的只是出于恶作剧或者简单的喜恶,有时甚至是不打不相识。不趁着他还没继承亲王之位时揍他一顿,等他继承了亲王之位就没机会了,那帮人一直就打着这个主意。唔,也许自己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哈劳斯突然想起在外祖父曾告诉他的一桩见闻,表兄伊斯特瑞奇成为国王前在皇家骑士团受训的时候,曾不止一次地被同龄的其他骑士学员们揍过,囧。

    凯尔瑞丹堡,这片领地由陡峭的山丘和低矮的草原组成,地处卡拉迪亚心脏地带,通过和来自各地的商旅交易获得的金钱,再加上当地的铜矿山,乃是一片极为富裕的领地。

    比格伦,地处纳洛谷地西侧凛风高地的中段,蜿蜒的断崖仅在这里形成一处缓坡联通了谷地,乃是从东斯瓦迪亚前往西斯瓦迪亚的唯一捷径,光是每年的商税就抵得上一般领地全年的收入。

    爱米林



第三十四章
    基督纪元1234年,17岁的哈劳斯作为伊斯特瑞奇国王的御卫骑士首次履行了他皇家骑士团首席骑士队长的职务,在抵御库吉特人入侵的战役中,亲自体验了人类最残酷的一面——战争。

    哈劳斯的初阵很顺利,罗多克人用全身盾组成的阵列抵住了库吉特轻骑的袭扰,他跟在众多贵族骑士组成的阵势中冲向了马力疲乏的库吉特人,势如破竹,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库吉特人劫掠维鲁加的事件中,哈劳斯也由伊斯特瑞奇国王委任带领本队骑士加入了黑地亲王康拉德的麾下作战,及至后来的草原征伐,以及驻派边境独自领军历练时数不清的边境冲突,哈劳斯已成长为一名军事能力出色的骑士和统帅。在这些战役中,他本人也获得了皇家骑士团内部的认可,再加上有意笼络,他在皇家骑士团的威望仅次于伊斯特瑞奇国王。

    菲利普亲王死于基督纪元1236年,70岁的老人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个无声无息中影响了哈劳斯很多的长辈无疑是他人生中第一位导师,相比生下他时年纪尚且青涩的父母,这位远见、睿智的长辈才真正给他指明了道路。老亲王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哈劳斯结婚生子,但他并不担心,他相信自己培养出来的外孙会选择一个好的归宿。

    在伊斯特瑞奇国王眼中,哈劳斯可以说是他看着长大的,仪表堂堂,待人谦和有礼,战斗时勇猛当先,面对人多势众的敌军时豪无惧色,道德上也无可挑剔,简直就是骑士典范。有时他甚至在这要是自己的儿子该多好他也就不用为王位的传承而苦恼了。

    在王后朱蒂斯去世后,王国内很多大贵族家都曾将眼光瞄准了空悬的王后座位,包括王后的母族库林家,但他都拒绝了。伊斯特瑞奇国王始终无法忘记死去王后那恬静文雅的身姿,一个出身顶级贵族家的女儿,经历一些家族内部的争权夺利之事必不可免,却能保持这样的性格,让他深深迷恋。

    年轻继位的伊斯特瑞奇国王面对贵族们的审视,努力想要做出一番成就,库吉特人入侵带来的王国动荡,一向打着独立算盘的罗多克人,各地繁杂政务的处理,战略的制定,这一切让他身心疲惫,是王后安静地在一旁陪伴,倾听他的苦恼,让他不至于崩溃懈怠。

    是了,也许自己也该给女儿艾索娜找一个帮手。伊斯特瑞奇国王看着身旁哈劳斯挺拔的身影想到。艾索娜毕竟是女人,处理政事也许不在话下,可战争毕竟是男人的游戏,就算是身为王者,无需亲自冲锋陷阵,但随军亲征鼓舞士气却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哈劳斯比艾索娜大15岁,按辈分是她的表叔父,但是他尚且未婚,这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再联想到哈劳斯的身份,伊斯特瑞奇国王的想法更是迫切。如果艾索娜不能继承王位,那么按照继承法,王室没有其他子嗣,国王人选将在两个旁支中诞生,但由于哈劳斯的外祖母,也是伊斯特瑞奇国王的姑祖母,来自王室的安娜公主,他的血缘远比黑地亲王一系要近,无疑是下一任国王人选。

    鉴于这一点,伊斯特瑞奇国王若是想让女儿艾索娜成为女王,必须取得已经继承旧地亲王头衔的哈劳斯的支持。而且再联想到菲利普亲王的手段,悄无声息地就吞并了特瓦林堡,不留一点把柄。将艾索娜嫁给哈劳斯,模仿老亲王的手法,帕



第三十五章 骑士的眼泪
    由于在王后朱蒂斯染疾到病逝的半年多时间中,宫廷里的内部事务无人掌总,管事和仆从们皆忙碌于王后的葬礼事宜,庭院里王后最喜欢的几株蔷薇因为疏于打理冻死枯萎了。

    思念母亲的少女艾索娜来到庭院中,看着熟悉的景物,回忆母亲的音容笑貌,直到看见枯萎的蔷薇,悲伤一股脑儿爆发出来。侧身倚在秋千上,肩膀一耸一耸的啜泣。平日里母亲会陪着她,坐在花园里的亭中,一边指点着侍女们打理花草,一面微笑望着秋千上的她,当她玩累了冲进母亲温暖的怀抱中,母亲会拿着帕子给她擦汗,让侍女送上鲜果或者斟上蜜水,可如今这一切都不可能再有了。而结束远征回到苏诺的父亲,仅仅在陪伴母亲的最后一段时光和葬礼间表现出悲痛,之后便一头扎进成堆的政务里,少女艾索娜有些不明白,父亲对母亲的爱难道是假的吗

    29岁的哈劳斯仍未婚配,骑士典范的为人,顶级贵族的头衔,庞大富裕的领地,整个儿一钻石王老五。从他15岁受封骑士之后,家中有适龄女儿的贵族们无不想吃到这块唐僧肉,可以说王国内的贵族女子们对他明里、暗里的示爱从未间断过,但所有的试探却悉数无功而返。

    哈劳斯虽然表现的很谦和内敛,但内里却自有着一份高傲,对于那些庸脂俗粉,根本不屑一顾,他想要的是一个真正的知心爱人,而非花瓶一样的摆设。一些主动上门谋求联姻却被婉拒的贵族开始在宴会中指使人传播对他不利的流言,什么喜欢男人,木有小丁丁之类的。结果根本无需哈劳斯出面解释,他的那些“女性拥趸者”便将散布流言的几个贵族家的仆从、侍女抓了个满脸花,哈劳斯几乎所有平日里的行动她们早托在皇家骑士团服役的熟人打听了个明白,这些流言完全是恶意诋毁,不攻自破。内幕曝光后,哈劳斯的爱慕者更多了,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男女通杀,呃,虽然没这么夸张,但也可想而知。
1...7891011...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