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卡拉迪亚冒险日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虎头蛇尾

    5人现在是营地里最不起眼的角色,出身富裕市民自诩正规军的守卫们对于农民出身的民兵们满是不屑,把民兵当作杂役,而因为袭击事件,他们这队人损失大半,虽然出于兔死狐悲的心态其他民兵们表示出的是同情,而非嘲笑,但也仅此而已了。

    老乔伊和“小山”没有反对,死马当活马医了。4人大摇大摆的从‘伙房’拿了取水的木桶,没有刻意压低动静,那几个看守的民兵还睡的正香,看样子丝毫不知道有人从身旁经过,其中一个还嘟囔着梦话。直到4人离开,一个年老的民兵才似乎感觉到什么,朦胧的看了一眼,在看到是熟悉的人,手上又拿着取水的桶,转了个身,嘀咕了一句又接着睡去了。

    离开营地范围后,4人顺着大路加快脚步,快速通过贫民区外围进入野外。走出一段距离后,看看四下无人,4人分成两组下到路两边,保持能够互相呼应的距离分头前进。

    “你还好吗弗莱特”“老好人”回过头问向有些跟不上他脚步的弗莱特。

    道路西侧,“老好人”和弗莱特一组正搜索前进,有些感冒症状的弗莱特因鼻塞呼吸不畅,没一会就禁不住发出大口的喘息声,两腿也变得酸软。

    “没问题,我还能坚持,昨晚吹了点风而已,等下去弄点芦苇根就行了。”有了前次高烧对比,弗莱特觉得这次感冒不过是小儿科了,每年总要得那么几次,过几天就能好。

    道路东侧是老乔伊和“小山”,老乔伊行进的速度并不很快,他保持着侧身的姿势前行,用敏锐的听觉分辨着耳朵收集来的信息。“小山”则是走在前面,模仿着父亲曾经教导的追寻猎物的方法,时刻观察着四周,还不时地蹲下查看土地上他认为可疑的痕迹。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色一点点的亮起来,一个多钟头飞快地从黯淡变得灰暗,最多再过半个钟头,就彻底大亮了,那时人们开始劳作,他们的形迹就无法掩藏了,说不准附近农田的农民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意识到这一点的老乔伊发出了信号,4人会合到一起,蹲在路边的草丛中,脸上的神情不问便知没有发现罗洛。一番活动之后,弗莱特反而精神了些,感觉不错就像是晨练,身子热起来




第二十六章
    奔波了一夜的罗洛一脸倦怠,感冒中的弗莱特和年少的“小山”也不时打着哈欠,但为了不露出破绽,还是坚持完成一天的打杂活计,好在和营地里其他民兵的交流不多,总算掩饰了过去。时间再一次来到夜晚,他们总算熬了过来,纷纷倒头大睡,也就是老乔伊和“老好人”还能保持着些警觉,毕竟两人昨夜休息还算足够。

    背风村和靠山村,弗莱特分别这样称呼罗洛和“小山”的村子,名字虽然一般,但意思一目了然,很贴切。

    背风村的村民们在罗洛离开后,回到家和亲人交流了海盗将来袭的信息后满怀担忧的再次睡下,但能有几家是真正心大到安然入睡就难说了,有几户对逃难有着恐惧的家庭甚至彻夜无眠。天一亮,村里的男女老少便忙活着收拾行囊,村民们本就是来自各地的逃难者,对于打点行装也不陌生,其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各家的存粮都不多,一人背上几个口袋,衣服就是常年穿在身上的那么一套破烂,几乎没有可替换的。而且也没什么值钱的物件,小刀,劈柴斧,锅子,几件铁器便是他们认为最值钱的东西了。村里也没有大牲口,花了一整天时间准备,第二天天一亮50多人的迁徙队伍便上路了。

    队伍中上了年纪的人不多,大多数老弱在来禅达前的逃难路上就被淘汰掉了。青壮们拿着草叉、棍棒等简陋的武器走在四周警戒,将女人孩子围在中间。年纪最大的也就是几个老年男人,虽然和青壮相比体能有所不如,但仍有战斗能力。他们负责推几辆独轮推车,上面放着用绳子固定住的粮食口袋,大捆的干草束,以及一些杂物,颠簸中放在锅子里的木制餐具碰撞作响。村民们身上背着盛水的水囊,拄着手杖,有的人脖子和肩上还挂着用绳子串起的芜菁,没有鞋子的人脚上裹着干草和破布片,暂时领头的巴德看着行进速度缓慢的队伍也是无可奈何。

    卡娜在罗洛走后,天一亮便将小刀磨快,用一桶清水做镜子将长发割断,然后一点点削短。长裙也换成方便的长裤和长衫,打上绑腿,手腕处也用布条束紧,逃来禅达的路上她就是这身打扮,脸庞也弄的灰兮兮的,看上去像个男孩。有时候旅途中遭遇劫匪并不可怕,但如果是年轻女人则不同,老乔伊教给她的这些东西,现在又派上用场了。并非队伍中所有女人都如同卡娜这般,她们也就是包上头巾遮掩面庞,然后躲在人群中间。

    诺曼回想起两年前第一次见到卡娜的时候,那时这身男孩装扮的她和老乔伊正身处围攻。诺曼远远地看到手持双刃的她用敏捷的脚步闪过一个攻击者迎面挥来的木棒,然后利落地把短刀插进对方的脖子,一击毙命。

    罗洛一家当时正沿着维尔河在杰尔博格的支流游荡,恰好撞见被围攻的老乔伊和卡娜,罗洛误以为那些人是赏金猎人,要知道赏金猎人还有个臭名昭著的外号——捕奴者。为了保护家人,罗洛趁着没被对方发现,嘱咐妻子带着儿女藏好,一个人从侧面发起突袭,标枪飞斧开道,猛的冲进人群干掉了对方的头领,和老乔伊联手杀散了敌人,之后两家人就一路结伴来到了禅达。

    在禅达安顿下来后,卡娜恢复了少女模样,但见过她另一面的诺曼从不敢招惹她,在男孩的心中,少女那刺中山贼颈侧的利落一击和溅满血迹的侧脸留下了深刻印象。

    平日里罗洛会依照诺德人传统教导诺曼武技,卡娜偶尔也会去旁观,没多久诺曼便和她熟络了起来,他觉得穿裙子的卡娜远没有当初对敌杀人时那样可怕。

    诺曼将封门的木板卸下,木板上有握把,可以当作简易盾牌使用,赶路时连着手里削尖的短木矛一起放在身旁的推车上。路上他和男孩打扮的卡娜一起帮忙推车,妹妹贝拉和几个年幼的孩子则坐在推车上,道路难行时也下来步行。

    避难的路途开局不顺,随着商业旺季的到来,野外的不法之徒也活跃起来,山里更是他们经常出没的地方。队伍进山没多久就遇见几波劫匪,好在对方都是三五人的小团伙,对于抱团的村民只能无可奈何的目送。一些不甘心的劫匪远远缀在队伍的后面,小半天后居然变成10多人,他们在串联同行,想要吃下眼前的“肥肉”。

    发现不对劲的巴德让外围的青壮收拢一些,然后叫来几个老成的村民商量对策。

    如果对这些不怀好意的家伙置之不理,要不了多久,可能没等队伍走到靠山村,聚集了足够人手的劫匪们便要发起攻击了,村民们虽然人数占优,但不可能没有损失。可要是趁现在对方人少带人去驱赶,也不一定有效果,这些人肯定会跑,反而白白消耗青壮们的体力。要是对方在前面另有埋伏,去驱赶反而是被引开,就更糟糕了。至于过路费,没人考虑这一点,村民们除了一些口粮外根本没什么财物,失去粮食和失去性命没什么区别,更何况现在是在避难,粮食就更加珍贵了。

    巴德虽然精明干练,但那是对于熟悉的事而言,他也仅仅只是个普通农民,而非熟知军事的将军,何况眼前他的决定可是和全村人的性命相关,他不得不谨慎一些。

    商量了半天也没什么结果,巴德有些焦急,罗洛没有将担子托给别人而是选择他,摆明是信任他,可眼前却难住了他。

    “派几个人去前面打探一下不就行了”突然出现的清脆声音吸引了正皱着眉苦苦思索的巴德。是卡娜,她虽然年纪不大,但可以说的上家学渊源,从小就接受训练再加上耳濡目染,不是普通少女能比的。若非家庭变故,她说不定已经开始承袭父辈的职业了。她早就观察到了队伍后面的情况,在看到巴德找人商议时就混到



第二十七章
    强盛时期的卡拉德帝国版图不仅仅限于卡拉迪亚,卡拉德人自巴里昂开启征服之路,在征服了卡拉迪亚的原住民之后,因为来自东方的贸易通道帝国的中心逐渐转移到了苏诺。

    古卡拉德早期为共和制,这其间包括基督纪元前的数百年时间,在经历了征服卡拉迪亚和稳固统治的上升期后,元老院制度迅速腐朽,政治**下天灾转为**,库劳大矿坑的奴隶爆发起义,民众也不满现状开始暴动,整个卡拉迪亚都处于动荡。在平定各地叛乱的过程中,军人的地位开始上升,卡拉德进入了军头执掌政权的时代,元首制(元老院的首席元老)建立并取代共和制,最终形成卡拉德帝国的雏形。这一过渡时期元老院名存实亡,元首大权独揽,虽然没有正式称帝,但实际已是独裁统治者,与皇帝无异。

    历时近20年的军头混战之后,尤利乌斯.恺撒最终平息内战,阻止了卡拉德帝国的分裂,并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头衔,身兼国家绝对权力的他成为卡拉德帝国第一任皇帝,迎来基督纪元。此后国家稳定、经济繁荣,基督教诞生并逐步取代原有的旧神教信仰,帝国在南方和萨兰德人接触中占得上风将其赶出了草原,帝国舰队更是发现了潘德里亚大陆开始新的征服,国力达到全盛。但这样的繁荣仅仅维持了不到300年。前往潘德里亚的远征舰队惨败返回,登陆潘德里亚的帝国精锐军团自此渺无音讯,卡拉德帝国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远征不仅没带来利益,反将帝国的财政拖垮,而为了维护统治,帝国不得不建立新的军团,横征暴敛造成了农村枯竭,城市衰落,内战连绵,帝国政府全面瘫痪。

    在这样的背景下,黑夜时代到来,也称黑暗世纪或冰纪,是指卡拉德帝国由盛转衰之时突然爆发并持续了近百年的严寒时期。卡拉迪亚大陆上的气候突然转冷,寒风肆虐,连南方都开始下雪,漫长的严冬似乎要灭世一般。在这个时代,因为严寒,农作物减产乃至绝收,民生凋敝,人口锐减,文明衰败,许多知识的传承都断绝了。因为绝望,基督教的信仰反而成了救命稻草,不管有用没用,存活着的人们虔诚的祈祷,寄希望于神明的拯救。近百年的严寒让卡拉迪亚北方几乎成为绝地,人口十不存一。也许是神明听到了人们的祈祷,一个名叫鲁兹哥达的修士在跟着难民们向南方迁徙的途中掉队了,落单的他迷失了方向误打误撞之下却发现了一处山谷,寒冷的西北风正好在此被遮挡,谷中比外面暖和的多。为了能将他的发现告知他人,他用尽力气爬上一处高崖,高声呼喊希望能被失散的难民队伍听到。高崖上没有遮挡寒风的地方,鲁兹哥达很快就被冻僵,但他仍死命的呼唤着,直到被冻毙。不过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山谷将回声传到了数里之外,冻饿交加的难民们抱着一丝希望向着声源前进,找到了谷地也看到了高崖上被冻成冰像的修士鲁兹哥达。为了感谢和纪念这位修士牺牲自己却活人无算的事迹,活下来的民众们称其为圣。在黑夜时代过后,教会为了宣扬信仰,笼络信徒,由教宗下旨正式敕封其圣鲁兹哥达之名,并有一些僧侣在其身死之地建立了修道院,数百年来已经演变成圣鲁兹哥达堡,其当初发现的避难谷地便是现在的纳洛谷地。

    而因为近百年的黑夜时代,卡拉德帝国与其他大陆的联系断绝,并因为造船技术的失传,所能控制的地域只剩下卡拉迪亚。从黑夜时代走出的卡拉德帝国已濒临崩溃,几乎无法维持,急需恢复经济和人口。当时的皇帝狄奥克莱斯开始一系列改革延续帝国,他颁



第二十八章
    芮尔典王国名义上的疆域比起前代的卡拉德帝国虽然有所缩减,但其领土仍就辽阔,虽然不少实力诸侯只是名义上从属于王室的统治,而未真心敬服,但王室毕竟有着教会支持,谁敢反对其正统定将被群起而攻之。

    国王与各实力诸侯的关系类似于听调不听宣,但也不确切。这些实力诸侯本人并未前往王宫任职,但其间也有不少往来,只是与王室的关系始终是若即若离,谈不上密切。而以王室及其亲密诸侯所实际控制的领地来看,也占据了卡拉迪亚的近半土地,称国王为皇帝似乎也不是不可以,但主要原因还是出在教会身上。

    虽然芮尔典开国之君卡罗勒斯与教会之间关系良好,并由教宗加冕,但却未被授予意味着卡拉德帝国皇帝的奥古斯都头衔。时任教宗的班尼迪克一世面对有求于己的卡罗勒斯耍了小小的手段,这意味着其无法自称皇帝。

    一个是认为王权至上的君主,一个是自称神在世间代言人的教宗,王权与神权孰轻孰重两者围绕世俗权力的冲突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持续了整个卡拉德帝国时期的皇帝与教皇之间的对抗传承至了芮尔典时代。国王和教宗为了主教职位及教堂神职人员的任命权相互竞争,有时同一地区甚至出现双方各自任命的神职人员的情况。

    在这样的争执中,立国之初双方短暂的蜜月期结束,并各自拉拢各地的实力诸侯,南方的罗多克地区便是在这种氛围下左右逢源,想要恢复古卡拉德的议会传统,谋求独立。卡罗勒斯自然不会任其坐大,再加上民间芮尔典人与罗多克人多年以来的各种龃龉,内战爆发了。罗多克人的军队组织散乱且缺少重装骑兵,无法与芮尔典人来自大平原上的铁骑抗衡,在被重创后谋求独立的想法只得暂时偃旗息鼓。虽然芮尔典以强有力的军事打击稳固了对罗多克地区的统治,但王国对该地区的铁血镇压促生了2个民族间更多的仇恨,王国对罗多克地区的统治权在卡罗勒斯死后逐渐削弱。

    罗多克地区因为地处安提托罗斯山脉西段,境内多为山地,北方的乌克斯河将罗多克地区和西斯瓦迪亚平原阻隔开来,西、南两边临海,唯有东北部维鲁加大谷地与外部交通便利。闭塞的交通导致罗多克地区十分荒凉,经济贫乏,民众也普遍穷困,但这也造就了罗多克山民强壮的体格和坚忍不拔的特质。在山外的芮尔典人眼中,罗多克人木讷,有时还很固执,这造成了不少误会,再加上罗多克人的不善言辞,两者间的误解越来越多,逐渐积累到了相互敌视的地步。

    卡拉德帝国时期,为了彻底掌控因交通不便而法令不行,秩序混乱罗多克地区,帝国在当地建立起了行政系统,随之还修建了直通帝国首都苏诺城的帝国大道,并在库儿玛兴建了一系列军事堡垒以控制出入山区的咽喉地带,乌克斯河也因为桥梁的成功搭建变为坦途,通过频繁的贸易罗多克地区和外界的联系大大加强。

    山区不大适宜农耕,罗多克人的收入主要来自牧羊和狭小山间谷地产出的有限粮食。通过帝国大道,贸易活动引入了葡萄、橄榄等作物与和山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随之而来的还有基



第二十九章
    内战过后,国王与教宗的对立暂时缓和了一些,面对周边虎视眈眈的实力诸侯,国王需要教会来维护统治,而教会在见识到了国王麾下军队之精锐后也是心存忌惮,双方各自收敛。

    在芮尔典王国内部,在强势的国王卡罗勒斯十数年的拉拢、打压下,各地的实力诸侯纷纷王室完成了对整个斯瓦迪亚大平原的掌控,并以承诺的联姻回报提比略.库林在立国之初的归附,其后芮尔典王国历代王后大多来自库林家族。

    库林家族历代担任卡拉德帝国海军事务大臣,掌控着帝国舰队,除了为远征军提供军事和后勤支持,还管理着贸易事宜。

    然而随着黑夜时代,舰队规模的缩减,大型远洋船只成为历史,其家族职务的权力也大大缩减。不过凭借维尔河和波拉克河两条河流入海口的优势,萨格森仍是卡拉迪亚最大的贸易港口。

    卡拉德帝国虽然因末代皇帝亚伊一世远征失败而灭亡,但是诺德人的船只却被仿造并流传了开来。诺德人除了给卡拉迪亚北方沿海带来骚扰劫掠,还通过一部分人的迁徙和定居,带来了航海技术。

    与巴里昂的海上贸易路线也重新开通,萨格森和库林堡的港口挤满了来自各地的货物和人群,商业的繁荣带来了财富和实力,库林家族的影响力随着贸易船队逐渐延伸到了整个北方沿海、维尔河流域,以及波拉克河下游地域。

    通过联姻,王室取得了库林家族的真正效忠,并在其庞大船队的帮助下,逐步控制了切尔贝克群山以北地区,维尔河流域,窝车则湾,卡拉克半岛,而且还向着波拉克河上游扩张影响力,以图恢复对整个北方的实际统治。

    当然,这些都是在王室数代国王的努力下达成的。时至今日,芮尔典王国却面临着和卡拉德帝国灭亡时同样的绝嗣危机。伊斯特瑞奇国王子嗣艰难,与王后库林家的朱蒂斯仅育有唯一的女儿艾索娜,王国继承法虽然没有规定禁止女人成为统治者,但若这样做必然会招致王国内所有男性贵族的反对,特别是2系王室旁支亲王。

    黑地亲王传承自芮尔典开国之君卡罗勒斯次子理查,领地以乌克斯河2个源头为界,包括乌克斯豪尔城所在的中乌克斯豪尔地区,以及温科德堡所在的下乌克斯豪尔地区,至于树林密布的上乌克斯豪尔,则是直属于国王的众多猎场之一。王室另一支旁系为旧地亲王,传承自卡罗勒斯的幼子路易,晚年宠爱幼子的卡罗勒斯将其分封在王室瑞尔提家族最早的领地帕拉汶。继承国王之位的是卡罗勒斯的长子卡洛曼,芮尔典的首都仍是卡拉德帝国时期的苏诺,而因为来自库林家族的王后的关系,以及王国之后几代人的北方战略,萨格森成为了陪都作为国王在北方的驻跸之地。

    皇家骑士团,全名为芮尔典皇家重装骑士团。作为芮尔典王国最精锐的战力,其总团长和副团长一直由国王和王储本人亲自出任。成员为向国王宣誓效忠的王国各贵族家的长子,骑士团成员幼年便被送至都城苏诺寄养,其中的出众者成年后则必定成为国王近臣,既是国王拉拢臣属的手段,也能通过这些质子有效控制各实力诸侯。这些作为家中长子的骑士不出意外必定是各家族下一任继承者,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深受王室的影响,对王室的忠诚能够得以保证,而且他们为了战胜其家族内的竞争者,成功继承家主之位,王室的支持必不可少。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伊斯特瑞奇国王的痴情,在他完成征伐草原稳定东斯瓦迪亚局势的同时,王后朱蒂斯染疾去世,他在之后的十多年里一直没有再娶,并将对妻子全部的爱转嫁到了他们唯一的女儿艾索娜身上。伊斯特瑞奇国王年轻时也曾雄心勃勃,立志像历代先王一样威服四方,自然不会甘心在自己死后大权旁落,早早的做起了让女儿艾索娜继承王位的打


1...678910...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