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传奇制作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血流三千尺
现在,机会来了......
“曼海娱乐出品电影的海外发行版权优先选择贵公司,这一点我们现在就是在这样做的。”罗曼把视线转回到乔治身上,语气轻松的说道:“那我们还签署那份合约,引进派拉蒙影业的投资,这对曼海娱乐有什么帮助呢这明显看起来是我们公司受到的压制更大,这可不是为了更好的相互合作,所提出来的条件。”
就算跟派拉蒙影业会获得圈内话语权和地位的提升,但曼海娱乐还有其他的选择,不一定要如此的束缚住自己。
虽然在罗曼的预想中,派拉蒙影业肯定是最佳的合作对象。华纳、迪士尼、环球,这三家的实力太强,依附上去也不会受到太大的重视;哥伦比亚、二十世纪福克斯,这两家公司的内部一团糟,高层与董事会成员互相不对眼,天天搞“内战”,也不被罗曼看好。
“我的条件还没有说完呢,合约里也会注明,曼海娱乐的资金也可以参与到派拉蒙影业旗下的电影项目制作中来,这之间的分寸由双方之间的项目资源优异程度来调控。”
这里面的意思,乔治也详细的说明了。
按罗曼的理解就是,如果派拉蒙影业在曼海娱乐出品的某个电影项目中,注资多少,占据了多少分成比例,曼海娱乐同样可以在派拉蒙影业所拍摄的电影中,按照那个比例,注入资金进去。
举个例子,派拉蒙影业投资某部曼海娱乐出品的电影,电影本身的拍摄预算为5千万美元,派拉蒙影业投了750万,占据百分之15的投资份额(之所以投这么多,是因为这个数据是最低额度的投资,也就是百分之15,要是想多投,得看制作方的打算),而要是派拉蒙影业要制作的电影的预算为1亿美元,曼海娱乐要想达到额度,就得投入1500万美元的资金,这个份额也可以商量着降低,比如不看好项目,只投个几百万或
第一百章 《碟中谍》电影创作的故事(求推荐票啊。)
故事开始于1964-1965年之间,当时负责制作电视rawhide剧的布鲁斯-盖特诞生了写一部间谍剧的想法,于是《碟中谍》的剧本应运而生。
1966年,《碟中谍》电视剧由布鲁斯-盖特亲自拍摄完成,并在电视台上播放。
这部电视剧一共制作了七季,播放期间赢得了无数荣誉,是金球奖和艾美奖的常客。
再到后来,维亚康姆传媒电视网集团收购了派拉蒙影业,开始正式进军影视剧制作产业。
同年,收购desiu制作公司,这个公司正是出品了《碟中谍》系列电视剧的制作方,旗下还有着《星际迷航》的ip版权。
随后,维亚康姆传媒娱乐集团把desiu制作公司的所有优质内容版权全部转移到派拉蒙影业旗下。
1988年,《碟中谍》电视剧被派拉蒙影业授权给abc电视台翻拍,不过新的《碟中谍》一经播放,就受到观众们的抵制,大家都不认可这一版本的《碟中谍》。
到了1993年,派拉蒙影业有了要把《碟中谍》电视剧电影化的想法,但因为翻拍剧的失败,使得他们心存顾虑,害怕观众依旧不买账。而此时的汤姆-克鲁斯正是电影界炙手可热的新星,还在好莱坞的星光大道留了印记。他与前经纪人宝拉-瓦格纳共同成立了电影制作公司“cruise/wagner production”。
汤姆-克鲁斯与前经纪人创立的制作公司一成立,第一个投资目标就是派拉蒙影业计划的《碟中谍》电影化制作。
双方一拍即合,而且因为派拉蒙影业想要分担风险的想法,这个项目最有话语权的反而是演员出身的汤姆-克鲁斯,他的制作公司承担了电影拍摄的大半费用,且自己还是电影的主演,他的票房影响力也是他筹码的一部分计算到了《碟中谍》电影化的项目中。
《碟中谍》开始筹备时,导演的第一人选,定的是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薛尼-波勒执导,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最终导演却是布莱恩-德-帕尔马,后者以惊悚、悬疑电影而闻名,所以他的拍摄理念也偏爱制造悬念。于是,已经创作好的剧本又被推翻,需要重新编写。而这部电影的编剧阵容也极其豪华,包括:
大卫-科普(先后参与了侏罗纪公园1、2和02年蜘蛛侠剧本的改编工作),罗伯特-汤尼(凭借电影《唐人街》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史蒂芬-柴里安(《辛德勒的名单》的剧本创作者)。
这部电影最开始的拍摄预算为6千万美元,但最终却是花了8千万美元才制作出来。
造成这一原因的是因为主演兼制片人的汤姆-克鲁斯经常有许多一拍脑门的决定,导致预先计算的那些钱远远不够用,不得已,双方又追加了一笔投资才把电影拍完。
电影上映后,因为本身的电视剧基础,再加上汤姆-克鲁斯的人气和他在影片中的卖力演出,直接收获了北美市场1.8亿的票房成绩,和4.5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而在那个录像带为王的线下市场,也拿到了超过8千万美元的租赁收入,可谓是商业上
第一百零一章 加入《碟中谍3》(求推荐票啊)
西欧影业的办公室里,罗曼向着舒尔曼讲述自己的猜测。
派拉蒙影业是想要拉罗曼入局,以此来扼制住汤姆-克鲁斯在《碟中谍》系列里的话语权的。
这两件事很难不联想到一起。派拉蒙影业邀请罗曼担任制片人,引入曼海娱乐的投资,其目的除了示好,肯定有打压汤姆-克鲁斯的意味在里面,不然不可能把电影制片人的位置给予罗曼,这是显而易见的夺权。
他有点拿不准此事,希望能听听舒尔曼的意见。
“汤姆-克鲁斯这人有种莫名的掌控欲,我私下里打听过。”罗曼走动几步,接着说道:“他在拍摄《碟中谍2》时,不止喜欢干涉剧本创作和拍摄工作,甚至连品牌植入的方式都要满足他的想法。”
“可是《碟中谍》系列的电影每一部都赚钱了,这里面也有汤姆-克鲁斯的功劳。”舒尔曼在知道派拉蒙影业愿意在《碟中谍》电影项目中引入曼海娱乐的资金后,也提出了另一种角度的看法。
他继续说道:“我们投入资金,加入到拍摄制作中去,肯定是一件对我们非常有利的事情,其他的也不用多想。”
“我也明白《碟中谍》是个非常优质的项目,但我怕我们入局后,与汤姆-克鲁斯交恶,你也知道,我们入局的条件还有一点,是要我作为这部电影的制片人。”
这一点倒是有点难办,舒尔曼想了想,才说道:“与他多多沟通吧,实在说服不了,交恶也没什么关系,你才是制片人,还拥有一家制作公司,他拿你没什么办法。”
罗曼看向窗外,心里却想着加盟《碟中谍3》的事宜。
他确实被乔治说的话打动了,也想要加入那个项目分一杯羹。
而且实际上,汤姆-克鲁斯在未来的黑点实在太多了,演技平平的“花瓶”(从未获得任何主观意义上对演技表示肯定的大奖),贪得无厌的赚钱机器(《碟中谍》系列与派拉蒙影业之间的故事可谓精彩),婚姻失败者(经历过三次离婚,每一段婚姻都自称会永远的走下去),“邪教”信徒(大谈山达基教的理念)......
人们往往有种错觉,仿佛成功者在任何方面都是完美的,都是正确的,一个商业大亨就必定会有和谐美满的家庭,而光芒万丈的演员明星们就肯定会是性格友善,待人诚恳的。
好莱坞的各种乱象已经充分证明了人品和演技或者受欢迎程度,完全没有关系。否则贾斯丁-比伯那种人也不可能火的起来了,安吉丽娜-朱莉那样吸毒成瘾的人也不会在《古墓丽影》系列中出演最重要的角色“劳拉”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那样私生活无比混乱且摆在台面上的人也不会接连获得成功了......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碟中谍》系列根本无法摆脱汤姆-克鲁斯,他把这部系列电影烙下了属于汤姆-克鲁斯这个人特有的印记,而且版权也有一部分在他手上,总归是要取得他的同意才能拍摄制作《碟中谍》系列电影的。
何况,在好莱坞,汤姆-克鲁斯绝对称的上是一名“拼命三郎”,无论是他不喜欢用替身拍摄的准则,还是后来拍摄电影中的危险动作时,坚持不用绿幕剪辑剧情,都看得出来,作为一名演员,他是合格的。
“我会好好跟他沟通的,等下我去趟派拉蒙影业,详细的洽谈一下合作事宜吧。”罗曼接着说道:“你这里还有什么事情吗”
“......”
回到曼海娱乐,打电话告诉乔治自己加入《碟中谍3》拍摄制作的事,然后跟他约好等会在派拉蒙影
第一百零二章 线下市场(求推荐票啊。)
不得不承认,利益才是维系人类情感最有力的武器。
汤姆-克鲁斯前段时间还和派拉蒙影业互相指责呢你说我霸道、贪得无厌,我说你虚伪、不遵守契约精神,总之双方是有矛盾的。
而随着派拉蒙影业的主动示好,又表示要重启《碟中谍》系列电影,愿意坐下来好好商谈。汤姆-克鲁斯与派拉蒙之间的交情瞬间修复,更胜往昔。
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夸赞派拉蒙影业是一家非常具有契约精神的公司。就是不知道这句话,派拉蒙听了会作何感受。
说没有契约精神的是你,说有的也是你。你是老大,你说了算好吧。汤姆-克鲁斯简直是个夸人小能手。
坐下来谈判过几次后,汤姆-克鲁斯基本上已经同意了《碟中谍3》的重启计划,还没正式签订合约的原因在于有些细节还没讨论清楚。
比如,汤姆-克鲁斯的工作室“cruise/wagner prodution”该在电影里占据多少收益。
嗯,没错,汤姆-克鲁斯不仅身为主演,要拿属于他身价的片酬和一部分的票房分成,还要求他与前经纪人共同创立的电影工作室也要加入进来,占据一部分利益。这也是为什么派拉蒙影业一直说汤姆-克鲁斯是个吸血鬼、赚钱机器的原因。
这就差不多是一人拿两份收益了,再加上导演的分成,制片人的分成(此前这个职位也是汤姆-克鲁斯,也要算作一部分收益),身为半个制作方的派拉蒙影业要不是拥有电影的发行权,还真赚不到什么钱,关于制作方这方面的利润基本上被汤姆-克鲁斯拿走了大半。
而对于罗曼来说,这些统统都不管他的事,只要他的收益能被派拉蒙影业认可就行了,至于他两之间的扯蛋,就让他们去扯吧。
暂时放下这件事,罗曼的视线又转回《宿醉》电影的下档问题。
这部电影在放映了6周之后,单日产出只剩下二三十万美元的收入了,虽然还是有少量的电影院播放,但跟下档也没什么区别了。反正大部分电影院都撤销了这部电影。利润太低,那些院线方也不稀罕。
不过电影虽然退出了北美市场,但盈收才刚刚开始呢
通常,能在好莱坞票房市场上证明自己的电影,线下盈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里跟大陆不同,大陆那边的电影收入主要靠票房,而在这里,票房只会占到三分之一,或者更低。像迪士尼就更厉害了,能把线下盈收的利润高出票房利润好几番来。
主要途径有:
1-视频点播,现在的vod模式还没多少利润可言,毕竟拥有电脑的人数还没完全爆发,大家也还没养成互联网看电影的习惯,但在互联网时代新起后,手机和电脑的普及,让这一模式迅速崛起,在线下发行的地位也是节节攀升;
2-开始发碟,以往就是拷贝录像带租赁发行,但现在dvd越来越兴盛,成为了
第一百零三章 授权(求推荐票啊。)
“舒尔曼,《宿醉》电影的碟片压制数量准备足够吗明天开始就要铺货了。”一大早,罗曼就打了个电话给舒尔曼。
电影快要从北美市场退出的时候,罗曼就安排了舒尔曼去大陆那边联系厂家冲录《宿醉》电影的dvd,确保能准时的出现在好莱坞视频公司的渠道店铺里售卖、租赁。现在,已经快要到商量好的时期了。
“放心,来得及,第一批2百万张dvd已经赴美了,后面还会陆续制作出来,应该跟得上市场的需求量。”货在前天就到港口了,随时可以联系好莱坞视频公司和联邦快递运输到北美各个门店里去。
这一次《宿醉》电影的线下家庭娱乐渠道铺送是由好莱坞视频公司负责,他们比百事达更有诚意,收取的手续费更低,而且也能做到全美铺货。这样一比较,罗曼就把电影的dvd售卖、租赁工作交给了好莱坞视频公司。每一张dvd卖出去,他们会收取5美元的服务以及渠道费用,10年后曼海娱乐能收回电影的线下家庭娱乐市场版权,这些都是写进合同里的条件。
《宿醉》dvd的售卖价格为12美元,里面只有电影上映的版本内容,还有一种是豪华版的dvd,售价30美元,里面有普通dvd没有的电影幕后精彩花絮和两张电影宣传海报,另一种至尊版dvd,售价99美元,除了电影内容加幕后拍摄花絮,还多了有《宿醉》未删节版本,电影中各个人物的精美海报一张。
曼海娱乐很有良心,还制作了粉丝福利dvd,最后一个版本更是回馈粉丝的最好方式,喜欢《宿醉》电影的观众肯定愿意掏钱购买冤大头版至尊dvd。
算一下账啊。dvd的录制因为量大的缘故,所以每张的冲印费用下降到了1元人民币一张,在扣除好莱坞视频收取的渠道费用为每张5美元的价格,还有雇佣联邦快递的费用和各种运输费用,算起来大约还要减去每张一美元左右的利润。
那么这样说起来,普通版本的dvd每卖出去一张,曼海娱乐就能从中获取到6美元的纯利(因为在大陆的工厂冲印的成本太低,所以把那一元的成本抹掉了),而豪华版则是24美元,至尊版就有93美元的利润了。
真是暴利啊。难怪百事达就靠着旗下售卖、租赁dvd、录像带的生意,市值就在千亿美元左右,多亏了这繁荣的线下家庭娱乐市场来喂养啊。
而且卖dvd赚的利润是真不少,平时没注意,一算吓一跳啊。况且北美的人工那叫一个高,还不愿意加班,罗曼原来就考虑过在北美这边承担一部分的影片冲印任务,结果一去调查,成本估计要直线上升10个利润点,搞得他直接放弃了想法。
还是大陆好,工厂只要赚钱,人工费用和录制什么的完全不用考虑,毕竟996,是大家前世修来的福报吗再说了,其实那些人还是8107的呢,必要的时候,24小时轮着加班赶货都愿意做。
这就是国情的不同了。在北美,人比机器值钱,在那边,机器比人值钱......
好莱坞即将进入一个属于大片的时代,到时候,可就是特效为王了,而dvd虽然没有电影院的大荧幕观看来的那么爽快和刺激,但比起录像带确实好了太多。
dvd的画面质量普遍好于录像带。所以这一次,罗曼都没有录制《宿醉》电影的录像带版本,市场缩小了,被他直接抛弃了。
而对于像《宿醉》这样
第一百零四章 房产(求推荐票啊。)
前段时间,罗曼就想着要去买房子了,可是还是拖到了现在才行动。
其实早在有购买念头产生的时候,罗曼也联系过房产经纪人,实地考察过房源。
那栋房子在比弗利山庄靠北方向上的一处缓坡位置,属于那种老式的建筑,占地倒是挺大,但不符合罗曼的品味——他想要充满现代风格的房子。
这一次再去看房子,罗曼又再度联系了那位房产经纪人。约好后,带上舒尔曼,罗曼又一次去到了比弗利山庄。
如果看好房子了,正好让舒尔曼去咨询一下莉莉安(舒尔曼女儿的乳名)入学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