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王者降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牛道人
尤其是汉朝,喜欢征发七科谪的人去当兵服役,这些人都是死囚、犯官、商人、赘婿的身份。朝廷一般都是把他们往死里用的,哪里还会发军饷。
不过,李利既然是编练新军,自然是要与众不同。为了尽最大的限度提升自己麾下士兵的战斗力和忠诚度。李利把徐晃、张辽两个喊了来一起商量。
李利道:“征募士卒,尽量选身家清白的良家子
第四十七章 开矿铸钱
想破了脑袋,李利倒是想出了个好办法,那就是铸币造钱。嘿嘿,这事见效最快。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是可以比印钱更能够暴富的呢
李利喜气洋洋,忙命人请贾诩来。贾诩来后,李利就对贾诩道:“叔父,我欲在河东铸钱,如何”
贾诩一听,以为李利想学董卓,便忙劝阻道:“惠民,万万不可。董卓在京,收铜人,坏五铢,悉铸为小钱,自此钱货不行,至今关中市场混乱,物价飞涨。惠民欲治河东,此事绝不可行!”
董卓到了长安之后,想着法捞钱。到处去搜刮铜,然后开始造小钱,粗制滥造不说,还铜少铁、锡多。把钱拿在手里,用力往地上一摔,都能摔成两半。百姓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喜欢这种钱。
于是市场也瞬间给出了反应,一时之间,物价飞涨,一斛谷甚至要这种钱数十万才能买到。幸好董卓死得快,不然任由他这样胡搞下去,关中的金融秩序将会彻底崩溃。
贾诩生怕李利急功好利,也学董卓。如果真这么搞的话,这河东地面上就别想安生了。李利哪里知道董卓还干过这样的事,仔细一问之下,不禁哭笑不得,忙和贾诩解释。自己不是想干董卓的事。
开玩笑,是个傻子都知道,假币只有以假乱真,才能够用得出去,董卓以官方的身份来造假币就很搞笑了,还造得比那些民间私铸的都不如。百姓又怎么会接受他的钱
李利要印的,是绝对货真价实的五铢钱,而且他还决定,质量一定要比朝廷的五铢好,只有这样,他的钱,才会逐渐取代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或者说,市场上认可他的货币价值高于其他的货币。
这样一来,嘿嘿,他不想赚钱都难呐。
汉朝的士大夫们,不是只读经书,不分五谷的书呆子。贾诩也通经济之策,听得李利这么一说,心中也是讶然。惠民还真是会想啊,若真把这事给做成了,未来……嘿,贾诩脑袋一摇,把不切实际的想法给搁置一边,却是对李利说道:“惠民此法甚妙,只是河东不产铜,为之奈何”
哗,一盆冷水当头泼下,李利满腔热情被浇了个透心凉。“河东有铁,岂会无铜”
铜矿和铁矿不是伴生矿吗河东产铁,怎么会没有铜呢。不可能啊。
贾诩摇了摇头:“河东铁矿中也有铜,但产量不大,提取不易。若想要熔而铸钱,远远不够。”
经过贾诩的一番解释,李利这才知道,汉朝这会的大型铜矿,几乎全在南方。《周礼》说东南曰扬州,其利金、锡、竹、箭;扬州的丹阳郡在西汉是天下唯一设置了铜官的郡。到了东汉,随着南方的逐渐开发,徐州、益州也相继发现了大型铜矿。这会的铜镜背后就已经有八字铭文了:“铜出徐州,师出洛阳。”
至于北方,小铜矿或许有,但想要用来铸钱,所采用之铜,都是来自于南方的。事实上一直到了一千多年后的清朝,要铸钱也是用的滇铜。汉朝的益州,就包括了川、滇两地。
不是北方没有铜,而是限于时代的发展,北方还没有发现大规模的铜矿罢了。
这么好的一条发财大计,李利岂容它溜走,于是便道:“叔父,命河东铁官前来见我。算了,你自去吩咐,着他于河东境内探矿,务必要寻到铜矿。”
现在自己执掌河东,麾下一大帮人要吃饭,河东府库空空,这么下去怎么得了,总不能拖欠工资吧。人家给自己做事,也要养活一家妻儿老小的。欠薪怎么行。自己最恨的就是拖欠工资不发的人。难道穿越了,反而要变成曾经最可恨的人了吗
想来想去,也只有一招了,向朝廷,哦不,向他亲爱的叔
第四十八章 朝会廷议
李傕想了想,就派人去请郭汜、樊稠前来赴宴。二将欣然赴会,酒过三巡,李傕就把这事跟二人一说。
刚才还哥俩好的郭汜和樊稠,顿时酒就醒了一半,眼神也变得清明起来。郭汜道:“什么五千万钱!这怎么行!”
樊稠黑着一张脸,跟着郭汜后面开口说道:“小小的河东,做什么事要得了五千万钱”尼玛,你们这叔侄俩这是公然要瓜分我们的共同财产啊。太黑了!
对于李利说的暂借,日后以河东赋税来还。他们连标点符号都不相信。换作是他们自己,弄到这一大笔钱,他们会还吗自然不会,以己度人,他们觉得李利和他们也是一样的。
郭汜拉着老脸,酒杯捏在手中,言语之间很不客气:“国库乃朝廷所有,内中财富非我三人私藏,我不能,也无权力答应此事。”
樊稠听了,反应过来,也跟在后面嘎嘎笑道:“对啊,这事岂能我们三人说了算。河东缺钱,那是公事,我们三个在这里私下商量成什么样子。既然这样,莫如将此事廷议好了。”
李傕心中怒气勃发,两个杀材,这事要是廷议能过,老子喊你们来做什么什么国库为朝廷所有,你们俩个这些日子往家里搬了多少好东西,难道老子不知道么现在却在这里卖嘴
李傕只恨为什么不早安排两队刀斧手,这会摔杯为号,把这两个杀材给剁了清净。天子也好百官也罢与自己等人相看两厌,心里只恨不得关东诸将早早打过来勤王,现在自己要调拨给河东五千万钱,朝廷能肯才是见了鬼!这两个杀材分明是想看老子的笑话。
李傕强忍怒气,皱眉道:“惠民是我侄儿没错,但他也是我凉州军的后辈,若无他当时的建言,岂有你我今日的快活我等夺了长安城,他拒绝爵赏之封,远赴河东镇守,还不是为了我们在长安能够安心。现在他有困难,我们难道就坐视不管五千万钱太多,那就少给一点。难道这也不行”
郭汜和樊稠对视一眼,觉得李傕说的也有些许道理,最最关键的是他们这会也还不想和李傕撕破脸。
只是李傕老是把李利的功劳挂在嘴边,让他俩个听了,心中实在是不快。怎么的,没李利这小子,老子这么多兵马,难道还会找不到条活路不成。却全然忘了他们当初是何等的惶恐不安。
于是郭汜就道:“既然惠民有难,我们这些做长辈的自然也不能坐视不管。五千万钱数额实在是巨大,谁敢担这个责任、谁有这个权力给他依我看,河东那个地方,有个百万钱就足够了。”
樊稠就接上话头:“惠民带去的将士,衣食全由朝廷负责。贾诩和徐晃的俸禄也由朝廷负责,左右不过养几个斗食小吏,他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这也是李傕心中疑惑的地方,不过他又不得不为李利争辩:“惠民去了河东,还是想做些事。修水利,铺桥梁,抚孤寡,何处不用钱。河东府库虚空,否则他怎么会向我们求援。”
郭汜两眼一翻,道:“做这些事,百万钱绰绰有余。”
李傕叹道:“百万太少,千万如何”
两将哪里肯应,只是摇头,说千万钱数额巨大,他们无法做主,只能请三公和百官一起廷议。
李傕左劝不行,右劝不行,一怒之下,就推席而起,道:“既然如此,就上廷议!”李傕心想,以自己的威势,压迫朝廷百官给河东拨个千万钱,有何之难。
 
第四十九章 廷议通过
历史上要到三年后,李傕、郭汜和樊稠等人才彻底翻脸,然后率兵互相攻打,直至先后身死。
现在矛盾如此激烈,其实内中也有李利的一份功劳。郭汜、樊稠等将闲坐时,就有议者论及李利。道:“李将军势最众,李利又才兼文武,此时出镇河东,岂非有意叔侄二人一内一外,互为应援。关中若有事,谁可敌之。”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郭汜和樊稠都是军中宿将,心中一转,冷汗就下来了。没错,站在凉州军的角度上,李利出镇河东,对凉州军是有着莫大的好处。但要是李利和李傕有意对付自己呢那李利在河东,对李傕也是一种莫大的帮助。
李利的厉害,郭汜和樊稠也心如明镜。不管嘴上承不承认,李利对于凉州军有再造之恩这是个事实。这防人之心不可无,从此之后,郭汜和樊稠就对李傕、李利两叔侄起了提防之心了。
这会李利张口就要五千万钱,让郭汜和樊稠心里不得不多想,你要这么多钱说是去治理地方,鬼才相信。绝对是去招兵买马、扩充势力了。有了这个判断,他们俩不拼命的坏李利的好事,那才是傻。
所以,郭汜和樊稠也就无所谓了,反正李傕也不敢公然举兵攻打他们俩个。而且以后,自己有了朝廷百官撑腰,这长安城中,谁说了算还不一定呢。
凉州军攻入长安,声势赫赫,是以朝廷不得不捏着鼻子分封诸将不说,还让李傕作为凉州军的代表,一并与朝廷三公开府议事,执掌朝政。现在朝廷百官见凉州诸将内部起了分裂,心中都在冷笑不已。一群无知老革,继续闹吧!早死早超生!
郭汜和樊稠的反对声,让朝中百官心内暗爽的同时,朝廷大佬们也在互相换着眼色。马日磾、赵谦就示意杨彪作为代表发言。
杨彪就道:“李利之任河东,罢郡中百姓7岁以下小儿口钱,此德政也。且李利欲修水利,抚百姓,朝廷自当嘉之。五千万钱太多,朝廷国用亦是不足,依我之见,二千万钱足矣。”
杨彪话音一落,太傅马日磾、司徒赵谦、太尉皇甫嵩等人齐声道:“司空高见,我等附议。”
接下来就是九卿,以太仆赵岐等为首一齐道:“臣等附议。”这帮人,最就商量好了,与杨彪等人共同进退。虽然他们心中也很诧异杨彪为何同意给李利拨钱,但既然杨彪等人都做了决定,那就跟随附从好了。
郭汜和樊稠大惊失色,预想中的百官附从并没有出现在他们的身上。反而百官却同意了李利的要求并拨钱二千万,这是为何
他们左思右想,想不明白,脸上镇定,心中却是大急。与之相反的却是李傕。李傕同样一脸震惊,心中却是快意无比。
他神采飞扬的看了一眼郭汜和樊稠,心道,两个蠢材,也不看看,老子能开府,地位是你们俩能相提并论的吗李傕只以为以马日磾为首的诸臣不敢为难自己,所以这才通过了李利的请求。
于是李傕就哈哈大笑道:“杨公所言,正合吾意,吾亦附议。”
郭汜、樊稠此时要是眼中有刀子,目光早就把杨彪等人给杀死无数遍了。他们好不容易决定在廷议上给李傕狠狠一击,原想着杨彪等人也一定会反对李傕。结果却是如此的让人意想不到。
接下来,事情就难办了。如果李傕和朝廷走到一起去了,这长安城,他们还待得下去散朝之后,郭汜和樊稠就忙忙的出宫打马走了,李傕
第五十章 准备铸钱
郭汜和樊稠下朝之后,立马就聚在一起,并把自己两家的大营合作一处,然后搬得离李傕远远的。这联合起来防范李傕的意图已经是明白无遗了。看到这一幕,最高兴的还是朝廷诸位大佬们。
却说李利在河东,听说朝廷批了二千万钱,腾的一下就从坐席上站了起来,睁大眼睛看着从长安来的使者,问道:“此事当真”
确认过是真事之后,李利不禁傻笑起来,这二千万钱,他能干多少事啊。最起码,招兵买马的费用和郡内官员的俸禄不用发愁了。
倒是贾诩看得很明白,忧心忡忡的道:“此事怎闹到了朝堂之上”难道不应该是凉州军中三位大佬私下解决么,怎么就上廷议了。这是要把凉州军的不和显露给天下人看啊。长安的三位将军怎能如此不智。唉!
贾诩就把自己的分析向李利一说。李利心想,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得亏张济没在长安,不然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呢。不过话说回来,他们三个虽然迟早要翻脸,但自己的叔叔却是要提醒一声,不能让他吃亏了。
于是李利就给李傕写了封信,说这事闹到了朝堂之上,凉州军的分裂弄得人尽皆知,只怕有些人已经在跃跃欲试了。叔父你一定要小心点,不要让人觉得有机可趁,尤其是要提防郭汜、樊稠和韩遂、马腾,千万不能让他们联手。不然咱老李家就完了。
李傕接到信后,笑骂道:“老子吃的盐比你小子吃的饭还多,瞎操什么心!”心里却是一片暖洋洋。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啊。虽然有着无数人在乱嚼舌根子,自己也里也有些微妙的想法,但亲侄子就是亲侄子。这血脉亲情,岂是风言风语就能消磨掉的。
这一次,朝廷的效率非常快,没多久,二千万钱就解押到了河东。李利接手之后笑呵呵的,乐得不行。贾诩在场,打开一看,脸色却是凝重起来。
等人走后,才告诉李利真相。李利一听,就变脸了:“什么,这大多数都是董卓所铸的小钱”
阎王易见,小鬼难缠。朝廷和李傕都点头了又如何。下面的人没有打点好,他管你那么多,没有全部给董钱,那已经是很给面子了的。
董卓所铸的钱,与董卓之前朝廷所铸的钱,之间的价值相差大了去了。这二千万钱,真正的价值立马就要缩水一半。
这事李利哪里肯干,当下就要去追回押运的人,要找他们讨个说法。却被贾诩拦住了:“有甚说法,这是不是二千万钱”
“是二千万,可是不是我要的二千万!”
“是就行了,官司打到天子跟前,人家也没错。”
李利咬着牙:“这哑巴亏难道我就吃定了”
贾诩点点头:“吃定了!”
李利这个气啊。一个穿越者被人占了这么大的便宜,这简直是侮辱他的智商,可是想来想去又没有办法。派兵去把那运钱的几个人都杀了也没用。你这边自己签字画押了。再和朝廷去闹,朝廷也不会帮你。
你要的二千万钱,朝廷已经给你了,你还想怎样
李利郁闷了半天,就对贾诩道:“叔父,唤工曹从事和河东铁官过来,我有事吩咐。”
不一会,两个官员就到齐了,李利见人到了,就道:“朝廷许我二千万钱,不过其中大半皆是董卓所铸小钱,我欲将其全部融化改铸新钱,其中所费几何,须多少时日”
第五十一章 帝乡南阳
李利是有着野心的。汉文帝时,区区一个男宠邓通就可以凭着铸钱成为天下首富。他李利现在有了一郡地盘,手里有比邓通更多的资源,他为什么不能富甲天下只要河东钱能够大行天下,嘿嘿,将来的一些事,就会容易很多了。
李利的奏表,又接一二连三的发向了朝廷。一是大义凛然的请朝廷下旨,罢除董卓的小钱,恢复五铢钱,以调节市场,改善物价,恢复社会稳定。二是向朝廷诉苦,说这次押解河东的都是董卓的小钱,这二千万钱,等于没个屁用。甚至买不了百十石谷。义正词严的请朝廷暂罢河东这几年的税收递解。不然就请朝廷把钱给他换了。
私下却是给李傕和钟繇分别写了信去。给李傕的信是请这个便宜叔叔支持他的提议罢除董钱。李利生怕李傕反对,就很明确的对他讲,董卓铸的钱,实际价值哪里比得上五铢钱。董钱再多,如同废纸,有个什么用。买点东西还要用车拉。费不费力气。
给钟繇的信中,先是把钟繇全方位给夸了一遍。钟繇的书法确实好。历史上说他的书法是神品,与张芝合称钟张,与王羲之合称钟王。楷书就是从他开始定型的。所以《宣和书谱》说他是:“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这会钟繇虽然还没有到出神入化之境,但笔法也已经炉火纯青了。尤其是和蔡邕两人一起共同切磋,让钟繇技艺大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