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三国之武魂通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梦泣

    沮授看着众人高声道:“主公,广武城内有汉人五十万,青壮二十万,皆可成为兵丁。

    这些时日四方许多流民也接连归附,相信过一段时间,人口还会增加。

    除此之外,还有匈奴人、扶余人和乌桓人加起来一共有三十万。

    除了人口外,城中堆积的物资足够八十万人一年之用,加上乾坤囊内的物资,足够支持数年。

    这一段时间可以开垦良田,发展农耕。”

    沮授越说脸色越是欢喜,大量的人口,足够的物资,这是王霸之基,只要再夺下晋阳、占据上党,封住壶关,北抵胡人,就可以坐观中原诸侯争斗。

    秦不疑轻轻咳嗽了下道:“城池的建设情况如何”

    沮授继续笑了下道:“广武城本是小城,匈奴人将原本的城池建设成为内城,又重新扩建。

    如今整个城池呈长方形,横隔在雁门关前面。

    &nbs




第五十六章三大制镇天下
    (拜谢墨玉麟的打赏支持,新书拜求收藏,拜求推荐票,新书越来越精彩,希望大家多多宣传推广啊。)

    “保甲制度”沮授看了下自己的主公,满脸的疑惑之色。

    便是蔡文姬也是疑惑的看着秦不疑道:“夫君,什么是保甲制度”

    秦不疑淡淡的笑了下后,开始回忆保甲制度。

    保甲制度是后世宋朝时期开始带有军事管理的户籍管理制度,这也是北宋对付西夏采取的制度。

    这保甲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北宋时期将各一个乡镇划分几个保。

    不过这广武城却没有乡镇宗族的限制,可以执行实行。

    当下道:“保甲制度就是户为单位进行编组。

    十户为一甲,设甲长。十甲为一保,设保长,

    保长和甲长由各户推拒,但是必须有军功,最好用受伤退伍的士卒。

    这些保长和甲长得到官府的认可,官府也可以裁撤保长与甲长。”

    秦不疑说道这里,沮授和蔡文姬满脸的思索,他们对于这个制度极为陌生。

    但是细细一想,却又觉得极好。

    秦不疑看了下众人又道:“保甲制度具有连坐,一户有“罪”,九户必须举发,若不举发,十户连带坐罪,一户遭贼,九户必须出人擒拿,否则视贼处罚!

    遇到战争的时候,保长和甲长需要择选青壮来战斗,平日配合军队作战。”

    当秦不疑说出来后,沮授、蔡文姬和赵云的脸色越来越郑重,也越来越欢喜。

    沮授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这最后就是商鞅变法的连坐制。

    他忍不住猜测主公似乎信奉法家之道,军中重刑罚,这是正确的,但是对于百姓亦是如此,便只能是信奉法家之人了。

    不过乱世用重典,倒也正常。

    只是这位年轻的主公能够想出这个法子,让沮授有些惊讶,有些敬畏。

    便是他自己也是久经思索才想透这个法子的利弊。

    蔡文姬也满脸崇拜的看着秦不疑,眼眸内光芒流转。

    “主公大才,此制度严格,可以杜绝宗族之患,更可以将百姓连接为一体,有效防贼,杀贼!

    乱世中,宗族离散,这个法子可以快速的凝聚百姓,让百姓找到归属感。”

    蔡文姬也满脸欢喜道:“夫君倒是厉害,这个制度牢牢掌控百姓,更可以有效的冲击世家大族豢养部曲。

    而且在北方没有世家大族,执行下来,也没有阻碍。”

    说道这里,蔡文姬微微蹙眉道:“不过夫君,你这个法子执行下来,可是和世家大族为敌的。”

    “吾等与世家大族本就是仇敌,那就索性坏了世家大族的根基。

    世家不灭,天下不宁!”

    秦不疑语气森冷,眼神中寒芒暴涨,那是一股一往无前的霸道和力量。

    沮授躬身一拜道:“主公说的不错,世家不灭,天下不宁,如今并州散乱,吾等立刻执行这个法子。”

    秦不疑点了下头,对着沮授又道:“既然执行了保甲制度,军制和田亩制度也一并改革起来。”

    既然要变革,秦不疑便索性一并进行,刚开始执行的制度容易,毕竟没有既得利益者的阻挠。

    等到发展起来,执行起来就艰难了。

    众人听到这里,皆是一惊,沮授满是狐疑道:“不知道主公执行何等制度”

    “均田制和在其基础上的府兵制。

    长期的战乱,人口凋敝,土地荒芜,世家大族兼并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对于我们的发展极为不利。

    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

    并州田地荒芜极多,世家大族也少,正好可以将土地分给百姓,鼓励百姓种植。”

    说道这里,秦不疑将一个绢帛从袖子中取了出来,递给沮授。

    沮授将绢帛取了过来,漫不经心的看了下,并不打算真正的去研究。



第五十七章府兵(求收藏,求推荐票!)
    沮授听到这里,半信半疑,不过看到秦不疑诚恳的神色,便躬身道:“主公绝世之才,沮授不能及,若真的是从上古中得到,这便是天授。”

    沮授心中明白这均田制将增强这位主公争夺天下的力量,若是真的执行下来,将一扫大汉四百年的土地弊政。

    蔡文姬也将这个均田制拿过来,查看了下后,脸色渐渐的变得震惊:“这制度真的是夫君想的”

    秦不疑再次苦笑了下道:“蚩尤魔神经中有蚩尤和轩辕大帝激战的场景,我从中感悟了一些上古制度。”

    蔡文姬收敛惊容道:“此法是将土地分配给百姓,百姓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这个法子根本在于朝廷掌握多少土地,这是将大汉执行的土地私有制,变成土地国有制。

    如此一来,让百姓有田耕种,世业田限制了买卖,也可以让百姓有立锥之地。

    国家的赋税也得到了保证,兵源和徭役也稳定下来,这是一个治国良策。

    但是这势必会惹怒世家和那些大族。

    世家大族掌握了大汉近半的土地,也就掌握了大汉大半的赋税,他们绝对不会允许这样做的。

    夫君这是要和天下为敌。

    不过若是实行下来,夫君必然修为大增,成就千古之人。”

    蔡文姬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均田制的弊端。

    要想实行均田制,朝廷就必须掌握足够的土地。

    沮授粘须笑道:“并州世家大族几乎被胡人屠戮大半,田亩荒芜,根本不用担心这些。

    如今天下大乱,北方世家大族几乎被摧毁大半,大多逃往江东和荆州,只要我们在并州立足,趁势崛起,就有机会一扫大汉数百年的土地弊端。”

    沮授信心满满,他明白只要这个制度真的实行下来,定然可以青史留名,堪比管仲商鞅之流。

    沮授按捺下激动的心情,望着秦不疑,很想制度府兵制又是何等震动世俗的制度,便迫不及待的问道:“主公,那府兵制是什么”

    秦不疑笑了下道:“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

    普通的百姓有世业田,凡是担任士兵,只要有战功,就可以授予田亩爵位。

    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秦不疑说道这里,沮授微微一愣,脸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了失望之色,原本以为是什么更高的制度,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

    这跟大汉如今的征兵制度没有什么差别。

    大汉的士兵就是从百姓中征召,平日士兵耕种,若有战争便会将他们征召入伍。

    而且大汉还规定每年的秋冬农闲时候,各地必须要组织百姓进行训练。

    只是这个制度很快就被繁重的徭役代替,许多百姓在农闲的时候,没有得到充足的训练,而是进行徭役。

    可以说这两个制度几乎没有差别。

    不过有之前两个制度就足够了。

    秦不疑淡淡的扫了下沮授道:“府兵战时免除徭役和赋税,有军功者平日也可以减免一定徭役赋税。

    若有战死者,免除三年徭役和赋税,家中无壮丁,免除十年徭役和赋税。

    府兵者退役后还可以优先得到口分田,战死了口分田由子孙继承。

    府兵者退役后可以担任各地保长、甲长。

    府兵者家人优先举荐为官吏,

    府兵者见官不拜。

    若是战事频繁,府兵家庭人手不足,由当地官府组织人手先助其耕种,或者允许其购买奴隶。

    府兵者出征时候,家人得到官府庇护,除非谋反,杀人等罪名,其余不得在出征时候追究罪责。

    但是有战事时,需要自备武器和军粮出征。

    在每一个地方设立折冲府统一管理和训练府兵,重型武器由折冲府管辖。

    折冲府将领有训练而没有统御调动之权。

    战争时候,朝廷择选一将军统领一折冲府的兵马。”

    秦不疑每说出一句话,沮授等人的脸色就是一变。

    沮授死死的盯着秦不疑,眼神中透着震惊,他明白了秦不疑的野心。

    府兵制若真正的实行下来,将领们无法扶植私人势力,即便有世家大族的部曲制度将会瓦解。

    这将解决东汉以来军阀林立的局面。

    而府兵来自同一个地方,基本上都相互认识,更有利于在战场上的配合,战斗力将大增。

    府兵自备武器和军粮出征,这就同时解决了兵员和财政的问题,减轻了朝廷的负担。

    &n



第五十八章中年文士
    沮授心中一沉,不过微微一思忖后,便又大喜。

    主公说的是不愿,不是不会,其中的差别可就大了。

    不愿只是心中的情感,但是却没有做出允诺。

    蔡文姬何等人,何尝不明白其中的关窍,当下挤出一丝笑容道:“你心中有我即可,我愿助你争夺天下。”

    看到文姬的样子,秦不疑心中一疼,望着沮授,很想否决了迎娶公主的想法。

    只是沮授立刻躬身,身子往前凑了下,一副坚决之极的模样。

    秦不疑眼神一沉,露出思忖之色道:“今日我得文姬,誓不相负。

    但是我亦知晓大业的重要,相传上古轩辕大帝有三个正妻,我愿意效仿先贤,迎娶三位正妻。

    三位妻子地位平等,皆是正妻。”

    秦不疑说道这里,挥了挥手道:“这件事情暂且如此,你下去执行三大制度吧。”

    见到沮授还要劝谏,秦不疑拉着蔡文姬挥袖离开。

    在后院中,蔡文姬依偎在秦不疑的怀中,樱唇小口吐出淡淡的芳香:“迎娶公主对你日后的大业极为重要,绝对不能胡闹,大汉虽然衰弱。

    但是正统地位却无可撼动,即便是野心最大的军阀,也不敢轻易忤逆大汉,甚至草原胡人对大汉也充满了敬畏。

    我受些委屈没事,再说了她是大汉公主,血脉也比我尊贵。”

    蔡文姬轻轻劝谏道。

    她纵有千般不愿,也明白这件事情的重要,这争夺天下之事,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任何优势都要争夺。

    她更明白沮授那些谋臣一定会说服所有人,到时候自己不仅被动,还会在秦不疑心中失了分量。

    秦不疑轻轻一笑:“这件事情不必再说了,迎娶公主只是一个名,最重要的还是实力,只要实力到了,一切皆可以平定。

    若是不能,那就作罢,乱世之中还是要靠拳头说话的。”

    秦不疑不愿在这件事情浪费多少心力,他相信沮授会处理好这件事情的。

    他在意的是三大制度能否顺利实行,这才是立身的根本。

    自己出身不正,不可能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只能依靠这天下的百姓。

    而此时沮授来到了一个广场上。

    在这个广场上站立着两万的官吏和士子。

    凡是戴冠者皆被其择选而出,又简单筛选了一遍,虽然没有选出全部。

    但是也笼络了大半,毕竟许多士子觉得被匈奴人劫掠而来,自觉颜面尽失,斯文扫地,心中羞愧。

    尤其是这一路而来,他们被匈奴人折磨的颜面尽失,为了生存,他们如同猪狗一样苟且,早已觉得愧对祖宗了。

    如今虽然安全了,但是听说这个将军乃是黄巾贼,他们刚脱离胡人之口,又要背上从贼的名义,让他们更加羞愧,一些士子甚至以袖掩面。

    沮授扫了下这些士子,高声道:“我家将军在草原犁庭扫穴,斩十万胡虏,破乌桓,救百姓,杀胡酋,值得尔等追随。”
1...1617181920...1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