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三国之武魂通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梦泣

    沮授这些话也只是让他们心中有个安慰,可以自我安慰自己不是在追随贼人。

    但是当今社会极重名望,尤其是士人以名望夸耀,朝廷也用名望来择选官员,不管他们怎么自我催眠,担心无法堵住世人的悠悠之口。

    沮授扫了下众人,高呼道:“我家主公将迎娶万年公主,将为大汉之驸马。”

    “什么将军迎娶公主”

    “对,只要将军迎娶公主,吾等便是辅佐大汉宗室。”

    “太好了!我们不是从贼了。”

    这些士人立刻嘈杂议论起来,皆露出了喜色。

    其实不管有没有这个名义,他们都只能效忠秦不疑。

    匈奴人占据上党,堵住了他们南下的道路,就算没有,这些士人身体孱弱,也不敢随意南下。

    但是有了这个名义,士人便有了效忠的对象,可以让自己心安理得,可以让自己从容做事,可以堵住天下人的口。

    在没有秦不疑的三国内,曹操迎接献帝,其实也有这个原因。




第五十九章忘履相迎(求收藏,求推荐票!)
    沮授猛的盯着这个年轻的寒门文士,眼神灼灼。

    鸿都门学是灵帝时期朝廷为了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而与士族势力占据地盘的太学相抗衡的产物。

    而太学内部的稷下学宫是仿效先秦时代的学宫建立,已经有数百年底蕴,可以说从大汉建立之初就已经出现了,继承了先秦时代的学问。

    稷下学宫保留和钻研学问,从不参与争斗。

    而且稷下学宫极为隐秘,普通的太学生尚且不知,这个看似寒酸的年轻文士如何知晓。

    当下问道:“先生何人何以知晓稷下学宫”

    这个文士有些犹豫,他原名徐福,被匈奴人裹挟而来,如何能够用真名来辱没祖宗。

    当下用逃难之前用过的假名道:“在下徐庶,寒门学子,偶然听闻稷下学宫。

    先生推出来的三个制度皆是旷世之制,没有数百年和无数贤者完善是无法成型的。

    我们这位小将军绝对无法想出来,即便是先生一人也不可能,只能是传说的稷下学宫才有这种制度。”

    徐庶郑重问道,他一袭青衫,腰悬长剑,自有一番气度。

    沮授也不慌乱,而是笑道:“主公在草原曾经参悟上古蚩尤和轩辕黄帝大战的场景。

    匈奴人搜罗了数千年的典籍,皆被主公所得,参悟这些制度乃是正常。”

    徐庶听到数千年的典籍,脸色一变,眼神中瞬间透着炙热,许多士子也是这般炙热之色。

    匈奴人搜罗数千年的典籍,可是囊括了无数才学,这是一笔巨大的宝库。

    “徐庶先生若有疑问,可以拜见主公,自然知晓。”

    沮授已经察觉眼前的中年文士绝非普通的寒门士子,便想要引荐给秦不疑。

    正在后院的秦不疑看着前来禀报的典韦道:“什么事情”

    “主公,沮授先生说找到一个叫做徐庶的士子,有些才能。”

    典韦瓮声瓮气道。

    秦不疑则一震:“谁徐庶”

    秦不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典韦点头后,猛的起身,连鞋子也顾不得穿了。

    蔡文姬看到这一幕,顿时好奇起来:“典韦,这徐庶是什么人”

    “不知道,沮授派人带过来的。”典韦摇了摇头,立刻拿着鞋子前去护卫秦不疑。

    秦不疑到了门口站着一个略显年轻的中年文士,忍不住大喜道:“先生便是徐庶快进!快进。”

    徐庶看着面前的秦不疑,脸色微微一惊。

    这位传说杀伐果决,勇猛无敌的将军竟然一脸谦恭下士的样子,甚至可以说有些激动的望着自己。

    这让徐庶有些诧异,更有些受宠若惊。

    如今整个城池都在流传,这位小将军是如何从下曲阳城逃脱,一路杀到草原,屠戮胡人,解救汉家百姓,又如何屠戮了匈奴祖庭的光辉事迹。

    每一个汉人听完都热血沸腾,对这位小将军也极为敬佩。

    这也是徐庶愿意前来的原因。

    因为不管这位小将军是不是黄巾贼,但绝对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汉家将领,也值得他来一见。

    不过这些事迹也给徐庶一种印象。

    那就是这个小将军少年得志,定然骄傲不逊之辈,加之又是黄巾贼出身,怕是粗鲁凶悍的模样。

    但是他面前的将军,却是一身黑色长袍,头戴进贤冠,温文儒雅的模样。

    若不是眼眸开合之间,不时闪耀而出的摄人精光,别人都会以外眼前是一个浊世佳公子。

    徐庶回过神后连忙回礼道:“学生便是徐庶。”

    徐庶刚说完,忽然见到一个身高八尺,面目丑陋,浑身黑色铠甲,如同魔神一样的大汉手中提着一个鞋子走了过来,顿时一骇。

    “主公,你的鞋丢了一只。”典韦瓮声瓮气道。

    秦不疑随手将鞋子穿上后对着徐庶笑道:“听先生而来,有些太激动,忘了这一只鞋。”

    徐庶看到这里,眼神猛的一凝,心脏陡然加快了,难道这位小将军是为了迎接自己,而忘记穿鞋子了。

    这怎么可能。

    徐庶眼神中顿时火热起来,他学富五车。

    但是出身寒门,不被世家认可,名声不传与世,这位小将军如何知晓这一切。

    难道自己用的假名字和别人重名了

    徐庶想到这里,心神一黯,当下微微躬身,正准备解释一番。

    只是秦不疑将鞋子穿好后,伸手将徐庶的手腕抓住,大喜道:“吾之子房来也,大业可期,大业可期啊。”

    徐庶听到秦不疑对自己的评价,心中更是陡然一颤,眼神不可思议的看着秦不疑。

    他自负才学无双,但那里敢和兴汉四百年的张良比。

    不过秦不疑这一番礼遇,他心中亦是火热。

    他出身寒门,曾经拜谒许多将军刺史,亦想要委身与世家大族,却无一例外皆被轻视,这使得他心灰意懒,更是愤怒异常。

    若是真的有主公如此礼遇自己,那便肝脑涂地又如何。

    只是他明白,这位小将军怕是认错了人。

    想到此处,他长叹一声,当下缩回手腕道:“徐庶虽有才学,却不敢让将军忘履相迎,更不敢当将军如此评价,将军是否认错了人”

    这一番礼遇让徐庶也有些发怔,当下立刻解释起来。

    &nbs



第六十章寒门多才子(求推荐票,求收藏!)
    城主府。

    秦不疑正向徐庶介绍三大制度,也听取徐庶对着三大制度的看法。

    此时,万年公主和唐姬来到了城主府。

    如今忘履相迎,府门拜贤已经成了城中的一个佳话。

    许多士子和官吏又羡慕又惊喜,他们看到了一个礼贤下士的主公,不管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都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态度。

    那就是自己也有被重用的机会,毕竟徐庶在士子中可是声名不显。

    万年公主和唐姬也听到了这个美谈,都想要见见徐庶。

    而万年公主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她已经听闻秦不疑将迎娶自己,这件事情让她又羞又喜,更想要借助这个机会来查明。

    唐姬也借机前来询问,公主出嫁不是小事,更不能被胁迫。

    如今洛阳被董卓控制,南下的道路被匈奴人堵住了,根本无法返回,也不能返回。

    所以唐姬也不反对这件事情,但是绝对不能不明不白。

    当秦不疑和徐庶相谈正欢的时候,蔡文姬拉着万年公主和唐姬走了进来。

    秦不疑和徐庶立刻起身相迎。

    “元直先生,这位是大汉公主,这位是唐姬。”

    秦不疑立刻介绍起来,他对公主没有太大的敬畏感,但是徐庶却不然。

    他听到眼前的少女便是大汉公主,眼神一凝,立刻起身拜见。

    他虽然不忿世家大族,却不敢对汉室不敬。

    蔡文姬看着秦不疑轻轻笑道:“夫君,忘履相迎,府门迎贤已成佳话,日后必然是流传天下。

    不知道先生来自何处拜何人为师”

    蔡文姬上下打量着徐庶,始终想不到天下有这一号人。

    秦不疑却大喜之极,如同捡到绝世宝藏一般道:“徐庶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足以助我成就大业。”

    自己有徐庶和沮授相助,麾下智谋之力不输与任何人,这让秦不疑如何不惜。

    蔡文姬看到秦不疑近乎盲目的崇拜,更加想不出徐庶是何方人。

    徐庶拱手,略微有些叹息道:“在下出身寒门,不为世间所知晓。”

    蔡文姬听到这里,也不再言语,这天下寒门学子求学艰难,很容易形成两个极端,要么平庸之辈,要么就是有惊世之学。

    万年公主也是好奇,直接问道:“先生是否举孝廉或者察举为官”

    在万年公主的心中,只有得到朝廷认可的才是真正的大才。

    万年公主的话仿佛刺疼了徐庶,起身叹息了下道:“不瞒公主,在下求学数年,虽有心为朝廷效力,却不得门路。”

    徐庶面有惭色。

    秦不疑看着徐庶的样子,知晓以徐庶之才也很难跳出大汉士子名望的桎梏。

    当下轻轻一笑道:“天下之才不一定在朝廷,州郡官吏皆是世家大族之子弟,

    举孝廉和察举都掌握在官吏手中,所以不论是察举还是举孝廉也都是世家子弟。

    寒门子弟若有门路,最多委身投靠于世家大族,成为他们的奴仆或者部曲。

    若有气节者便只能耕种渔猎,好一点的则是私塾。”

    徐庶心中略微一暖,他没有想到主公对大汉的人才选举制度竟然洞悉的一清二楚,更为主公亲自为自己解释而感激。

    一旁的唐姬也是美目流转,意外秦不疑能够说出这一番见解。

    “我听说有月旦评,能够评价天下才学之辈的。”万年公主笑着道,她也想借助机会和秦不疑多交谈一番。

    秦不疑露出一丝不屑道:“月旦评不过是世家大族之间的游戏罢了。

    而且选出的是有名望之辈,或者清谈无才之辈,那里能够真的选出大才。

    真正有旷世才学之人又如何甘心被人随意点评指点。

    我听闻主持月旦评之人是世家大族,能够被评价的也是世家大族。

    寒门学子求学艰难,如何能够跻身月旦评,怕是连路费都极难凑



第六十一章佛门八部天龙
    (拜谢天高喜云淡的打赏,新书拜求收藏,拜求推荐票!)

    唐姬身形瘦弱娇小,但是却透着刚烈节义之气。

    刚烈节义之气从不因为弱小而微弱,反而因为弱小给人震撼。

    这样一个刚烈的女子,让秦不疑也肃然起敬。

    在没有自己的三国内,唐姬被送入皇宫后,刘辩就遭逢变故。

    而在刘辩死后,唐姬回到故乡颍川,其父会稽太守唐瑁想要把她嫁出去,唐姬宁可死也要为刘辩守节。

    后来西凉李傕攻破长安,抄没关东地区,得到唐姬,想要娶她,唐姬坚持不从,李榷也被其刚烈而震,而放弃迎娶。

    有人将此事告之汉献帝后,年少的献帝大哭,让当朝侍中带着符节拜她为弘农王妃。

    秦不疑正要言语的时候,徐庶起身朗声一笑道:“贵妃此言差矣。

    横扫草原,击溃匈奴的长平侯卫青是马奴出身,却迎娶了平阳公主,封侯拜相,更是为助武帝开创了一代盛世。

    我家主公横扫草原,诛灭匈奴,有长平侯卫青之威。

    今日迎娶万年公主,定可以结下千古流传之因缘。”

    徐庶说道此处语气陡然一转道:“当今天子乃是公主之弟,被董卓挟持,天子罹难,而世家皆在争权夺利,各地刺史暗蓄力量。

    公主亦当效仿平阳公主,或可再为大汉得一长平侯。

    我家主公身为宗室外戚,就可以提百万雄师横扫天下奸邪,扶天子归位。”

    唐姬和万年公主神色为之一动。

    万年公主早就倾心秦不疑,此时听闻这里,

    唐姬看着徐庶淡淡道:“先生果然巧舌如簧。

    只是平阳公主可是长平侯正妻,难道我家公主要担任小妾不成

    这非是辱没万年公主,而是辱没大汉之血脉,为天下人耻笑。”

    徐庶听到这里,也是微愣了下,这小妾可没有丝毫的地位,如同货物一般,即便是他也不好意思说这种话语。
1...1718192021...1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