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欲仙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五味宅
于复弦精神一振,迅速后退两步、默运灵藏。
“起!”
他周围爆出一道金光,自内而外遍洒全身。阳系筑基法术,“圣光恩泽”。
景华暗暗点头。修士之间互有默契,不会当面打听对方的。于复弦看似富家少爷,原来身具“阳灵根”,是一位天才修士。
阴、阳灵根比五行、风雷等灵根稀有。二者适合的功法覆盖面更广,在修习过程中还有额外加成。
抛开修为高低、单以法术比较,“圣光恩泽”远超“生生不息”。
景华的“生生不息”提高自愈能力,同时略微增加反应和速度。“圣光恩泽”全面提升修士素质,短时间内,力量、体质、速度、韧性等等无所不包,战力凭空增加近一成。
难怪于复弦敢挑战韩进宝,原来有特殊法术作为“底牌”。可韩进宝是武修,普通灵修即使加持“圣光恩泽”,也不足以与之争锋。
韩进宝此时已缓步上前,逼近于复弦。见到“圣光恩泽”,他微微一愣,随即弓腰屈膝、架起双拳。
“起!”
于复弦喝声再起。
两面“光盾”凭空浮现,一前一后护住身躯。“光盾”色泽柔和、宽阔绵密,盾牌四周阳灵大盛,一切阴邪鬼物自动退避。阳系筑基法术,“大阳盾”。
景华微感意外。虽然他不知道于复弦贯通了几脉,但平素在一起交往,能隐约察觉其修为不深,甚至比不上鲜于虹。未想他竟悟出两种法术,世家子弟对“道”的理解,确在普通散修之上。
于复弦加持完毕,双脚一前一后站定,眼睛死死盯住韩进宝。
他的策略十分明显,就是以拖延为目的。凭借自身法术加持,抵挡也罢、躲闪也罢,盏茶功夫并不长,只要拖过时限,便算大功告成。
景华双目微缩,神情凝重。
凭借“圣光恩泽”、“大阳盾”,于复弦甚至能挡下暂时低阶法器的攻击。韩进宝想要获胜,必须得拿出绝招,较量结果难以预料。
“嘶......”
韩进宝轻轻吸气,周围温度突然上升。
修士们不惧寒暑,景华等只隐隐有些燥意。韩师兄平日很少出手,原来身具“火灵根”。只见他缓缓伸出右掌,掌缘红光溢出,视线触及彼处,光线似被无形扭曲。
景华皱起眉头。这不是普通“火灵根”,背后肯定另有蹊跷。不过具体是何种功法、秘术,只有韩进宝自己知道了。
“喝!”
韩进宝倏地大吼一声,进步前驱、探掌疾拍。
“沓......”
&nbs
第三十七章 同门切磋(四)
“平师祖”说得明白,《法棍八式》为武修棍法基石,谈不上精妙难寻。景华信以为真,只当《法棍八式》和《御剑本论》差不多,属于棍术入门的基础。
可他耗时一年多,仅粗通前两式,后六式不知要练到何时。景华以为自己武修天赋平平,因此加倍努力,甚至为了锻炼意志,没有提前退出“浣花院”。
和灵修一样,武修考核也有既定项目。景华曾做过尝试,早在数月前他便能通过测试。
为了和光同尘,景华决定先等待数月。他专程赶到“商号”,买下武修炼体的马甲、护膝和护肘,几件物事加起来超过二百斤,穿戴后担水更加吃力。
目睹韩进宝的绝招,景华不禁心生疑惑。或许“师祖”赐下的典籍真是宝贝,可对方年高位尊,没有和他客气的必要。
其实他想得多了,反而误入歧途。
景华穿越而来,“平等”概念根深蒂固。修行界实力为尊,“无极真人”年过八百、执掌“问道院”多年,见过的功法、秘籍实在太多太杂。在他眼中,“法棍九式”确是基础不假,也谈不上精妙难寻。可他是元婴真人,眼界岂是低阶修士可比的
“无极真人”赐下的典籍,如果放到弱小宗门,立时便成镇派之宝。景华以自己的眼光度量对方,结果无疑相去甚远。
“于师弟,你没有通过考核。依照宗门条例,必须接受惩处......”
见于复弦醒来,韩进宝沉声说道:“......意志不坚,违反‘浣花院’法条,擅自挑衅师兄......于师弟,你必须在‘浣花院’担水十年,方能再次申请考核。”
于复弦浑身湿透,垂着脑袋一语不发。被韩师兄击败,便说明对方没有过错,他眼下确无资格离开“浣花院”。
以于复弦的天赋和根骨,两三年后定能过关,如今得等上十年。韩进宝的惩处说不上重,也绝对不轻。
景华心中微感不妥。韩进宝处事尚算公平,也给于复弦留了面子。是于师弟自己任性,结果导致受罚。可四人同进“问道峰”,彼此间应该互相帮衬。
“且慢......”
未等他上前,鲜于虹先站了出来。
“......韩师兄,于师弟少不更事,犯错受罚理所应当。可我记得宗门另有条例,凡弟子无心犯错、不亏大节,同门子弟、师长可代其补偿、从轻发落。我等都是同门,希望韩师兄能网开一面,相信于师弟会牢记教训,不再重蹈覆辙......”
“呼......”
韩进宝轻轻舒了口气。他掌管新弟子炼体,必须维护宗门条例,不能主动表态。有人站出来再好不过,于复弦是否“无心”并不重要,关键是韩进宝不愿轻易施罚。
担水炼体十分枯燥,时常有弟子无法自控。“问道”一脉弟子醉心求道者多,蝇营狗苟的腌臜事很少。于复弦便有些“书呆子”气,韩进宝年已过百,不愿引起无谓矛盾。
“不错......鲜于师妹,宗门确实有此条例。若哪位师弟愿出手相助,一个时辰内帮于师弟完成考核,担满五缸泉水,此事便算揭过......”
“我来......我来......”
景华连忙上前搭腔。一个时辰灌满五缸,鲜于虹和蓝心韵都力有未逮,只有自己能帮忙。
他走进屋内担起八个水桶,闪身奔向玉泉山。武修原本不能用扁担,韩进宝只当没有看见,招呼师弟们准备离开。
此刻天色半昏半黑,已过申时。景华准备回去研习玉简,脚下未留余力。半柱香时间未到,便从玉泉山赶回,倒下第一桶泉水。
十余位师兄弟日日担水,都知道来回时限为盏茶功夫。景华才花了三成左右的时间,步伐迅捷简直匪夷所思。
韩进宝暗自掂量,即便自己全力奔跑,恐怕只比景师弟提前少许。对方进
第三十八章 同门切磋(五)
双拳对撞,爆出一声闷响。
“蹬蹬......”
景华向后退出两步,身形稳稳站牢。韩进宝身子一歪,左腿后撤半步,随即恢复正常。表面判断,韩师兄修为较深、略占上风。
韩进宝心里清楚,虽然修为上自己稍强,但景华是主动后撤,卸去了对冲的劲力。他应为担着“负责师兄”的名头,不能输了声势,强行稳住身躯。
韩进宝年逾百岁,经验十分丰富。电光火石间,他便意识到自己心态失衡、患得患失。如果不及时调整,关键时刻会作出错误判断。
“喝!”
理清思路,韩进宝放下包袱。他开声大喝,突地弓腰侧身、双腿发力,急促踹向景华。景华向左一转,右掌下拍隔开飞腿。二人你来我往,很快斗在一处。
“浣花院”弟子除景、韩二人,都是灵修出身。目睹两位武修拳脚相搏,他们只觉目眩神迷、应接不暇。
“砰砰啪啪......”
二人越打越快,身形化作两道青光,在院中急转不休。在师兄弟们看来,韩进宝主攻、景华主守,攻守衔接紧密、转换迅速。
韩师兄力大拳沉,二人正面对抗时,他立刻占据上风。景师弟力不如人,却反应敏捷、动作迅速。
每当韩进宝取得优势,景华的双臂便化作无数残影,逼得对方回手自保。眨眼过去两刻钟,二人依旧打得难解难分。
韩进宝久经战阵,打到此时心中已然有底。
景师弟毕竟年轻,修为较自己逊色不少。“双臂残影”应是对方的武修战技,往往能出其不意、扳回局势。武修体格强横,照此发展下去,即便打上一两个时辰,也难决出胜负。天色将晚,不宜拖延过久。
想到这里,韩进宝默运灵藏,准备使出绝招。方才击倒于复弦,他用的是武修战技“心火二重锤”。
“火锤”破法器、法术,“心锤”隔山打牛,直接攻击躯体。于复弦的“大阳盾”挡下火锤,脑门却被心锤击中,因而昏厥倒地。
“呯呯碰碰......”
二人再交手数招,韩进宝故伎重施。他右拳自下上钩,直奔景华的脑袋。景华左臂横挂,挡住对方攻势。
“啪......”
拳臂相击。韩进宝看准机会、暗劲狂吐。“火锤”击中左臂,将其向上崩起;“心锤”无声无息,直取敌方的脑袋。
就在此时,景华突然甩头侧闪,偏开数寸。“心锤”没有击中脑门,转而打在右肩上方。
“呯!”
“噔噔噔.....”
景华站立不稳,向后连退数步。他神识过人,早已察觉韩进宝的气机变化。于复弦教训在前,他岂能不加防范。不过对方的招数诡异莫测,躲过了脑袋却没躲过肩膀。
“哗啦......”
未等他开口说话,身上道袍“蠕动”,一件物事跌出袍底、落在地上。物件由无数小铁环扣成,闪烁着淡淡微光。
“咦......”
韩进宝双目微缩。他是筑基武修,“铁环重衣”哪会不认识
它一般用来增加负重,提高武修炼体的难度。韩进宝道袍内便有一件,是他暗自修炼用的。
按铁环大小判断,“铁衣”的重量在百斤左右。这么说,景华方才负重来回担水,并穿着它动手较量。
韩进宝脸色凝重。直至此刻,他才真心将景华当作“对手”。二人的“铁环重衣”大小相仿,景华的修为即便不如他,差距也只在毫厘之间。
围观的师兄弟屏气凝息、脸露诧异,久久不曾言语。
他们虽不是武修,但有人认识“铁环重衣”。韩进宝能被派来“浣花院”负责,足见宗门长老对其的肯定和信任。
景师弟入门不过一年多,就能和“负责师兄”对垒,本身已很了不起。况且他暗中负重,身着铁衣对战韩进宝,简直让人匪夷所思。难不成景华年纪轻轻,已然超越韩师兄
“铁环重衣”既非符器,也非法器,承受不起“心
第三十九章 僧与道(一)
观月历元封一八七年六月,问道峰,“正园”。顶 点
“呜!呜!呜呜.....”
大棍舞动如飞,拨、挑、戳、转,极尽变化之能事。小院中景华进退如飞、棍法娴熟,和十年前判若两人。
“唰!”
“法棍八式”演练完毕,景华收棍而立、气定神闲。
“好......总算略通皮毛,平日下了些功夫。可出招入势斧凿痕迹过多,几处转折白费气力、毫无用处。”
“请师祖指点。”
景华不敢怠慢,连忙躬身请教。
入宗近十年,他对乐和当初的安排愈加感激。离开“浣花院”后,景华按师祖吩咐,在“问道院”听讲四年。等三名“同年”先后选定座师,他才正式归入“无极真人”门下。
“易神宗”规矩古怪,宗门化神上人门徒众多,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逐个教授根本顾不过来。因此“师祖”往往先高屋建瓴、定下方向,然后由后辈弟子监督指点。
景华则完全不同。
“无极真人”执掌“问道院”,多年来研究上古典籍,很少传道授徒。据说他最小的弟子已结丹圆满,正准备冲击化神。这么一来,“师祖”对他近乎于单独教授。虽说弟子进阶多靠自身感悟,可关键时刻几句点拨,可以让修士少走很多弯路。
景华明白“师祖”操持宗门事务,难得有闲暇时光,因此十分注意请教的“尺寸”。数年以来,他总共见了平无极六次,每次都让对方看到自身进步。
“无极真人”活了数百岁,见多识广、目光如炬。后辈的种种谨小慎微,他看得清清楚楚,心中颇感欣慰。
修士的能力远超百姓,平日在城镇间起居行走,极可能是神仙一般的存在。天长日久,心态难免失衡,其中散修尤其严重。
狂放不羁、高高在上、喜怒无常等等,是不少修士的“通病”。而宗门代代传承,不仅需要弟子们战力卓越,更需要他们通识人情世故,能灵活变通地处理事务。
景小子“胎毛未退”,却展现出不同于年龄的老到,让“无极真人”惊讶之余,还多了几分期待。平真人修为之高、眼界之广,在“易神宗”内稳居前列。后辈请教时,他只要多说两句,立时便能驱散迷雾、直抵本质。
“华儿,你想过没有论锋锐无匹,棍不如刀枪剑戟;论威猛霸道,棍不如锤斧槊镗。它何以位列百兵、不被淘汰,甚至被成为‘百兵之首’”
“啊......”
景华被问得张口结舌。无论前世今生,他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但“师祖”问起,只能硬着头皮实话实说。
“这个......大概是上古时缺乏器皿,百姓们为抵御异族,随手抓扯,拔下树枝胡乱挥舞。因为最开始用的是树枝,所以被称为‘百兵之首’......”
“哈哈哈......”
平无极一阵大笑,放下经卷站了起来。
“......嗯,你说的不无道理。可人族代代传承,如今早已不缺刀剑,棍棒却始终经久不衰,没有离开兵器之列,这就不是‘胡乱挥舞’能解释的了......”
“是,请师祖指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