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这件事情你先放在心里好了,先别说,事情能不能成得看芯片实验室晶圆生产线的修复情况,若是没有晶圆生产线事情就有些麻烦了,明年能不能建厂可就不好说了。”
“小叔看看这个吧,看完可得帮我个忙。”梁远边说边把手中的人民日报递了过去。(未完待续。)
( 工业之动力帝国 p:///3/3049/ )
第127章 风起南沙
&;=&;b&;&;
梁海平接过人民日报刚看了一眼就被标题吓了一跳,仔细看完全篇社论之后把报纸重新递给梁远,说道:“南海看起来又要不太平了,不过这种事情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么?小叔怎么给你帮忙啊?”
“怎么能没有关系呢?能用在南海打仗的家伙可都是老祁捐的呢。
anannasr”梁远笑着说道。
“小叔这段时间帮我找些地质勘探方面的明白人,最好是石油勘探方面的。”
“石油勘探?小远不是说南海想开采石油至少得在十年之后么?”梁海平有些不解的问道。
梁海平这段时间一直在忙活着整顿车厂,还不知道耿清华已经把梁远计划里,那个远期的南海石油开采权改到了珠江口附近。
“还是和捐飞机的事情有关,前几天宁叔给我来了电话,大意就是国家也不好意思白拿咱的东西,刚好去年国土资源部门在距离香港不到200公里的珠江口东南海域,发现了大规模的油气田,国家准备把其中的部分区块承包给我们运作,算是还了爱国华侨的一片赤诚。”
梁海平听梁远把事情的经过大致说了一遍,先是思索了片刻,叹了口气,说道:“小叔对这个是一窍不通,小远怎么想的小叔是理解不了了,小远怎么说就怎么干好了,需要几只勘探队伍?”
“海里和陆地不一样,哪能弄好几个队伍遍地打井的,一个中型勘探队伍就足够了。我也不知道上边能想出来这么一个办法,看起来好歹比南沙那边靠谱多了。”梁远笑着说道。
“要小叔说,不管是在南沙群岛还是珠江口200公里,我看都和没有差不多,后一个也只是在名义上听起来容易接受些。”梁海平摆着手说道。
在梁海平看来,这件事只是梁远干的那些看起来不着调的事情中的一件罢了,好比在民主德国修建的那个超级购物中心,当时的梁海平认为那绝对是能赔死人的买卖,还以为梁远是为了把243型电力机车忽悠到手才想出来的临时建议,哪知梁远还真按照正经八百的大型商场去运作了。
哪成想购物中心开业之后。不仅在民主德国火得一塌糊涂。在联邦德国居然也火得一塌糊涂,此事过后梁海平对侄子异想天开的本事算是彻底的服气。
“小远,将来你真的打算去南海那边采油?”梁海平好奇的问道。
“那当然,以后光我妈这边的油钱就要好大一笔呢。”
“你欺负小叔不懂是不是。叫个石油工业没个十亿八亿的资金连打底都不够。十个亿的油钱够燃机实验室烧多少年了。”
“嘿嘿。反正是国家白給的,不要白不要,找勘探队也是为了有备无患嘛。”
“小远倒是看得开。听你这么说好像油田真的是白給的似的。”梁海平笑着刚说了一半,桌子上的电话猛然响起。
梁海平拿起电话,低声说了几句直接放下电话,对着梁远说道:“局长电话,一会到这边。”
“小叔,刘长河过来凑热闹哪门子热闹嘛”梁远说道。
“你都忽悠路局和部里快要一年了,这回英国罗罗来了现在总算看着点亮了,刘局长当然要过来看看,一会你是和小叔去车厂参观还是回东大上课?”梁海平指着梁远的问道。
“难得和班主任请好假期,好久都没去车厂的车间看看了,小叔中午时给我安排车,能赶回东大陪那两个丫头吃饭就成,她俩还不知道南海那边的事情呢。”梁远说道。
梁远虽然说得前言不搭后语,梁海平到是明白了梁远的意思,有些凝重的点了点头。
铅灰色云层低垂在广_东_湛_江军港的上空,霏霏的雨丝好似一大团灰白的浓雾,把整个港口码头笼罩在其中。
一阵突突的大马力柴油发动机的声音从码头上空掠过,熊伟信扭头望去,8辆涂着浅蓝色条纹的63型水陆两栖坦克,正排着一列纵队通过码头的水泥栈道,向舰艇尾部大开的072型两栖登陆舰内部驶去。
转回头熊伟信清了清嗓子,看着眼前这一百多人先拍了拍手,把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之后,指着远处排成一列的水陆两栖坦克说道:“此次作战不同于以往,伴随着我们前进的不再是大家都熟悉的59系列主战坦克,而是那种中看不中用的铁皮盒子。”
人群中传来低低的笑声,在陆军的特种大队看来,59式坦克在世界上虽然算是老迈,但好歹还是主战坦克的底子,和步兵装甲车一般的水陆两栖坦克完全不是一个品种。
对于59式坦克来说,面对越南在南沙岛屿上装备的55毫米以下的防空火力,基本上和挠痒痒没什么区别,可63式水陆两栖坦克那不到35毫米的主装甲,面对平的37毫米高都让人捏着冷汗。
“现在有资格站在这里的都是优中选优的军中锐,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步兵装甲车的使用方式和局限,我想大家都应该有着充分的认识。”
“队长,滩头的火力点该怎么办啊?临时的或是半永固到是很好解决,用rp或海军舰就能敲掉,若是遇到两山区域那种永固的工事……。”一名脸膛黝黑,身材矮小的战士举手问道。
可以说越南自建国后就没消停过,先是和美国人打,然后又和共和国打,来来去去已经处于战争状态二十余年了,因此越南军方修建工事的经验无比丰富。
像永固型防御工事,整个工事近乎是半地下式,口很低,先使用钢筋混凝土搭起框架,架一层钢板,上面横一层,纵一层,再横一层三排碗口的原木,原木上在铺上一层钢板,钢板上是接近半米的混凝土,混凝土上面是三米厚的土壤覆盖层,顶上再加两排交叉的碗口原木,覆盖防水的波纹钢板,最后压再三层沙袋加盖伪装网绳。
类似这种永固型工事除非被陆军口径150毫米以上的重直接命中,否则攻坚步兵是毫无办法的,只要滩头阵地出现两个此类的永固工事互为犄角,在工事被摧毁之前,别说一个连队就是一个团都是上去多少死多少。
这个问题一经提出整个队伍都悄无声息的看着熊伟信,睁眼送死和勇敢可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此次作战远赴千里,总不能祈祷越军没修永固型工事吧。
熊伟信闻言哈哈一笑说道:“同志们尽管放心,处理越军永固工事的方法早就有了非常成熟的预案。”
ps:昨儿喝高了,早早就睡了,结果大清早就爬起来还债。(未完待续。)
( 工业之动力帝国 p:///3/3049/ )
第128章 舰队启航
&;=&;b&;&;
“队长,难道真的把师级重搬船上去了?船在海上不停的晃悠这还能打的准么?”另一名战士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anannasr 作为军中战术思想最为活跃的部门,对于特种大队这些陆军作战英来说,打过海峡去解放全台湾可不是什么口号问题,而是实实在在任务或是目标。
从建国时算起,共和国的渡海攻台预案随着全球军事思维的变革,和共和国自身军事实力的提高,可以说是经历了无数个版本。
而在八十年在共和**方眼中,把陆军的军、师两级所属的重搬到舰艇的甲板上,作为抢滩登陆时的直接支援火力,是共和国海、空军孱弱局面下最为可行的选择。
为了解决火力度问题,当年的共和**方甚至还把陆军的多管火箭改装到了军舰之上,打算使用大面积的压制火力,来解决支援火力度不高的问题,这一切都将随着梁远的出现拐了一个小小的角度。
“你和老黑都是在一线打打杀杀的命,也不知道动动脑子,看看928的甲板哪有重的影子,那东西现在不放在甲板上放在船舱里,舰艇出海以后可是没有办法弄到甲板上去的。”熊伟信指着远处五峰山号两栖登陆舰的甲板说道。
远处的五峰山号两栖登陆舰上,依旧只是装备着出厂时的制式装备4门双联装57毫米舰和4门双联装25毫米舰,传说中的陆军重本没有半点影子。
“队长。到底是什么方案进行火力支援啊,也没听说海军那边有换装大口径舰的事情啊?队长多少给同志们透点底吧。”第一个提问被熊伟信叫做老黑的战士,笑嘻嘻的凑了过来,问道。
“老黑也在越南呆过吧,我可不是指这几年在两山区域收拾越南白眼狼的事情。”熊伟信摆了摆手问道。
“呆过,美国陆军虽说战斗意志不怎么样,但火力支援可是杠杠地,论火力支援,就是现在我们也比不上当年的美国陆军。”
“美国陆军的火力支援除了直属重之外还有什么最为常见?”熊伟信笑吟吟的问道。
“空中支援!”人群里响起了七八个人异口同声的声音。
“咱们空军啥时候这么有出息了??我当了二十多年的兵,在任务里可从来都没见过那些长翅膀的家伙们。”老黑看着熊伟信的笑脸转眼把事情猜了个**不离十。
“强五?这个不可能。歼七或是歼八?航程都不够啊。队长。不会是轰六吧?”老黑有些拽耳挠腮的揪住熊伟信问个不停。
“新机型暂时还在保密中,到时候大家都会见到的。”熊伟信看着那一列63式水陆两栖坦克,已经全部驶入了五峰山号两栖登陆舰,用力挥了挥手。打断了队员们七嘴八舌的疑问。
“全体集合。准备登舰。”熊伟信大声喊道。
陈广汉端着望远镜。站在五峰山号的首楼作战指挥室里,看着正在做离岸出港动作,舷号为531的“鹰潭”导弹护卫舰。
作为支点计划的水面舰艇分队指挥官,陈广汉把自己的旗舰设置在了航速最慢、武备最弱的五峰山两栖登陆舰上。看起来很像是国际海军的惯例,不过对于压就没有装备综合指挥系统的共和国两栖登陆舰来说,陈广汉此举的意义倒不如看成是和陆军同呼吸共命运的意思。
072型两栖登陆舰是共和国在两栖登陆作战装备上的首次尝试,在北约组织代号为玉亭级的072大型两栖登陆舰排水量超过3000吨,和共和国海军目前装备的绝对舰队主力051型导弹驱逐舰属于一个级别。
限于共和国海军有限的军费,072型两栖登陆舰海军只建了三艘,都配属给辖区包括台湾海峡的东海舰队,此次支点计划中部署的五峰山号两栖登陆舰,是东海舰队借给南海舰队使用的。
此次支点计划的实施对于共和**方的意义,甚至还要大于在1981年华北平原举行的,共和国历史上规模空前庞大的空、地联合作战演习。
当年的华北大演习共和国陆军首次修改战略思路,在面对北方强邻入侵时,把建国以来一直强调的诱敌深入,人民战争,为中央撤退争取时间,改为在前线航空兵的掩护下,实施装甲集群的正面对决,而当时演习的背景更是直接定义成核爆之后的战场。
华北大演习的基调是防守,可以说是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进行的反侵略战争,而支点计划的基调则是彻头彻尾的进攻,把共和国的国之利刃投到上千公里之外,对于已经成军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共和国武装力量来说本就是一个全新领域。
面对这种来之不易的机会和全新的挑战,以耿清华、林啸山等人为首的军事改革派抽调了共和国海、陆、空三军的华力量,可以说此次作战除了二之外,共和国积累的家底只要支点计划能用上,统统被耿清华塞到了海南基地任由宁雷调遣。
最新型的水陆坦克、大型两栖登陆舰、南海舰队两艘绝对主力051大型导弹驱逐舰、三艘053型导弹护卫舰、陆军的特种作战大队、2架14战斗机、12架a7攻击机、共和国海军唯一装备了海红旗防空导弹,具有点对点防空能力的531号导弹护卫舰,共和国能拿得出手的常规武器都被能力编进了支点计划中。
“舰长,五峰山号登陆舰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启航。”陈广汉的副官高明来到舰桥上,敬礼说道。
“陆军特种大队的指挥官在哪里?在我们前边已经启航离港的五艘舰艇都在什么位置?”陈广汉放下望远镜,扭头问道。
“熊队长在下边的登陆大舱整队,在我们前边最先离港的南宁号已经抵达南三岛以东海域,现在正在等待同旗舰汇合组成编队。”高明答道。
陈广汉微微点了点头,正了正军帽,宏声说道:“离港启航!”(未完待续。)
( 工业之动力帝国 p:///3/3049/ )
第129章 政府通告
&;=&;b&;&;
宁雷轻轻的压了一下手中的纵杆,海航装备的最新型歼七战机轻轻一颤,机头迅速压低指向了远方的海天交界线处。
anannasr 看着熟悉的高度表上快速翻滚着显示战机下降高度的数字码,宁雷有些感触的想着,这世上不论什么事情都是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自己飞了一年多的14战斗机,回过头在飞原本无比熟悉歼七战斗机居然有些不太习惯。
作为支点计划的最高指挥官,在手下出征的日子怎么也得显示下存在,作为国内唯一的飞行王牌,宁雷身为整个计划的核心重任在身,又不能跑到舰艇编队上去,只能驾机在舰队上空打个招呼。
共和**方提出的支点计划的成败,到是有一大半都系于宁雷和其领导的远程航空兵上,在军方眼中,只要宁雷能率领机群在南沙上空支起空中保护伞,越南海军舰艇和岛礁上的守军还真没被共和国的陆、海两方在眼里。
透过歼七战斗机的水平风挡,远处海面上七道笔直的航迹清晰可见,由两艘3000吨级051型导弹驱逐舰、四艘接近2000吨级的053型导弹护卫舰,一艘3000吨级的072型两栖登陆舰组成的特混编队迎着风浪正向南方驶去
宁雷纵着歼七战机摇晃了几下机翼,示意身后的机群编队跟上,然后猛的下降了高度,向航行中的舰队上空飞去。
熊伟信披着雨衣和一位赤红脸膛的大汉站在五峰山号两栖登陆舰的尾部,正对着泛白的航迹指点着。
“熊队。我和你说我们这个还是小的呢,那种十万吨级大型油轮的尾迹能维持十多分钟而不消失。”
梁远若是站在熊伟信身边,肯定会发觉这个红色脸膛的汉子,和前些天中央电视台里报道过的那位苦大仇深的桂北渔1544渔船船长很相像。
对于共和国海军来说,随着共和国在南沙海域取得立足点,海军直属的陆战力量用武之地大增,陆军参与到支点计划里主要是为了未来对台作战的主导核心问题,而海军在南沙确是守土有责。
因此虽然被陆军拿去了登岛部队的指挥权,不过海军还是把自己的陆战队编进了登岛部队的编制里,代表海军陆战队出面的。就是前些天假扮桂北渔1544渔船。对南子岛进行侦查的海军陆战队一旅一营营长董开川。
还没等到熊伟信回话,一阵隆隆作响的航空发动机轰鸣声从舰队后方的天空上传来,片刻过后一队歼七战斗机在视野里清晰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