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工业之动力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滿楼红袖招

    “老祁,我明白你的打算了,中建若真能把三局独立出来,我们注资三局也是个不错的买卖,这样,老祁把罗马尼亚项目还有长白岛后续的一系列项目打包,当作合资的筹码和中建谈判,至于股份能对半开最好,若是不能对半达到三成以上也可。”

    梁远自打从民主德国引进了s—25双层客车和243型电力机头之后,整个公司的建筑工作就没停过,别的地方不算,目前光长白岛上华晨动力的生产基地建设,至少要持续三年左右。

    若是梁远成功的把ba—n客机生产线搞回国,整个集团的建设工作维持个七年八年的都不算稀奇,梁远把这个当成筹码也算是给想独立的三局打了一剂兴奋剂,只要能独立出来“钱途”就在眼前明摆着呢。

    “远大少,单单罗马尼亚那个人民的项目就差不多十个亿,别说中建本来就有心把三局独立出来,哪怕是原来没这个心思,光冲这个项目中建都会主动成立新公司的。”

    “股份对半开已经是我们优待他们了,否则以我们和三局的良好关系,自起炉灶的话多了我不敢保证,四分之一的人还是能挖来的。”祁连山大笑着说道。

    中建三局这两年来,单从远嘉这边获得的营业收入就超过了4个亿,而在过去的两年里,下属20多个工程局的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全部的营业收入也不过30亿而已,算上其他项目的收入,中建三局足足扛起了整个公司营收的五分之一还多,产生独立的念头是在正常的不过的了。

    梁远笑了笑,却没多说什么,对于梁远来说和中建搞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以后自己在民用建筑上还有一件大事需要得到中建这种巨无霸国企支持,否则,梁远早就捡起老本行了,哪会给中建欠自己人情的机会。

    腊八过完,从梁远这边得到准信的祁连山先给中建三局的老同学去了电话,谈了远嘉注资中建三局的意愿,然后又飞赴罗马尼亚同尼库?齐奥塞斯库,商讨ba—n客机剩余物料的事宜。

    由于前不久共和国和越南政府在北平正式签署了中国南海宣言,使得共和国支点计划所获得战果得到了明确的确认,战备等级下调后,宁雷终于获得了少有的假期,只是限于身份不好出国,唐婉决定过完腊八带着已经玩疯了的两个小丫头提前回国。

    一月二十二日,送走了两个小丫头的梁远,终于腾出时间跟随刘文岳一头扎进p75客机的合作谈判中。

    ( 工业之动力帝国  p:///3/3049/  )




第186章 比例
    &;=&;b&;&;

    由于以西飞为主的p75中方技术人员一直坚持使用涡轮浆扇发动机,使得p75客机无法锁定设计,导致了中德双方后续的谈判无法nán下去,类似于双方具体的工作分工比例等核心问题都无法继续下去。anannasr

    梁远接手项目之后直接决定使用涡轮风扇发动机,使得p75的项目nán速度陡然加快。

    就p75项目分析,整个客机制造大约可以分解成五大部分,机体制造、航电系统、机电系统、航空发动机、航空标准件”“小说章节更新最快。

    以联邦德国的航空工业水平来说,类似于机体制造,航空标准件、机电系统都是毫无困难,但航电系统和航空发动机这两个飞机的核心系统,对联邦德国航空工业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

    而航空发动机和航电系统,接近飞机制造总价值的50%,这两项也恰好是英、法两国的强项,出着和英、法àn的力气,收获却比英、法小上许多,可以说联邦德国在干线客机上想另起炉灶绝非无因

    联邦德国政府为了弥补德国航空工业的短板,投入了极大的努力,宝马和罗罗合资,共同生产下一代rb700系列航空发动机,就是联邦德国在航空动力上的一次努力。

    而在电传飞控上联邦德国的投资决心更为坚决,在共和国对p75项目摇摆不定时,就采用德国荷兰联合研制的614支线客机,作为飞控系统的验证机。验证了部分打算使用在p75上的电传技术。

    不过随着p75的项目进程大大加快双方涉及到的合作越来越深,中德双方的冲突也与日俱增,虽说p75项目是联邦德国主动找上门的,但限于共和国八十年代航空工业那惨不忍睹的水平,德国人的心理优势极为强烈。

    在谈及双方未来的工作比例时,联邦德国把类似于客机中段机身、后段机身、机翼的金属框架等大型部件制造交给了共和国方面,又给了少部分电线、电缆这种航空标准件的制造,总体来说交付共和国方面的工作量占客机总工程量的25%。

    这个比例在西飞出身的p75技术人员来看还是可以接受的,包括刘文岳都认为德国人还算不错,自身这边努努力在谈下来一部分机电设备。使总工程量超过30%就差不多了。可惜所有人都低估了梁远的野心。

    梁远当场就把德国人的提议顶了回去,好在这些天刘文岳n和德国人交代了梁远的身份,bb负责谈判的埃德米斯顿à,这位负责翻译德语奇好的少年就是民用航空进出口公司控股方的家族成员。还以为梁远早就和刘文岳等人有了关于双方工作分工比例的预案。

    “据付出与回报对等的原则。在我们付出和bb公司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得到的回报必须和bb公司等价。”梁远干脆的说道。

    “不,不,影响付出、回报比例的还应该加上是否有能力这一项。恕我直言,p75项目剩余的工作,对中国目前的工业基础来说,本是不能胜任的事情。”埃德米斯顿继承了德国人一贯的直爽或是刻板,毫不留情的揭露了共和国国内工业的现状。

    “1981年,联邦德国的大众汽车在吴淞考察,我记得当时的大众专家曾对媒体说过,吴淞汽车厂的技术能力仅仅和二战开始前的德国相当,想造出桑塔纳汽车至少需要30年的sān。”梁远玩味的看了一眼埃德米斯顿。

    “截至去年年底,吴淞大众汽车的中国国产化率n超过了60%,而这一切只用了三年的sān而已。”

    这种s梁远自然得忘掉,吴淞大众对普通桑塔纳做出的最大技术改进,就是把原来的模拟收音机换成海鸥数字收音机这种烂事。

    “而且埃德米斯顿先生忘记了最为重要的ǎn,按照预算,一架p75100基础型客机的售价不会超过1600万美元,我敢确定的说,只有在共和国加工的部件比例超过50%,才有ěnén可达到计划书上所描述的目标。”

    在九十年代中、前期,1600万美元可以买s,巴西飞机工业公司在89年年底,将构建其建立支线客机帝国的一块基石r145系列喷气式支线客机,其最便宜一款r客机的售价就是1600万美元,而r系列客机的最大载客人数也不过50人而已。

    因此对于联邦德国提出的p75100型的售价控制在1600万美元,梁远压就没相信过,除非所有的零部件都由共和国制造才有这种ěnén,若是在联邦德国生产,这个售价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德国人肯定会赔掉最后一条底裤。

    日后比p75200型客机载客人数只高出5人的波音737600,其目录价格就高达5900万美元,按德国人的预估其p75200型客机的目录价格要控制在2100万美元,怎么看都是不ěnén的事情。

    德国人把p75价格定这么低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联邦德国政府下狠心,给予bb公司政府的亏损补贴,还一个就是德国人在整机开发上nàn不足,错误的估计了整个项目的预算。

    但不管哪个原因梁远所提的成本问题都是核心关键,埃德米斯顿敢去怀疑共和国的工业能力,但绝不会去质疑共和国的低廉成本。

    “贵方有s好的建议?”埃德米斯顿退了一步,看着刘文岳说道。

    梁远这几句话说得又快又急,刘文岳听的有些磕磕绊绊的,看着埃德米斯顿征求刘文岳意见,梁远又装成了翻译的模样,把刚刚和埃德米斯顿的言语详细的说了一遍。

    刘文岳思考了片刻,拿过便笺写了几行字递给了梁远。(未完待续……)

    ( 工业之动力帝国  p:///3/3049/  )



第187章 狮子大开口
    &;=&;b&;&;

    远大少,bb和我们的合作可以看成另一个版本的空客,只不过德国人晋升为法国人,而我们顶替了原来德国人的位置而已,不过大少的胆子太大,打算干什么我是猜不出来了,大少随口说就好了,无论说什么我都会让德国人觉得是提前的预案的。anannasr

    透过这几行字,梁远恍若能看到刘文岳那张苦笑着的脸。

    梁远慢条斯理的把手中的纸条轻轻折起,放入上衣的口袋,然后才清了清嗓子说道:“除去航空发动机这部分组件不谈,p75客机剩余的工程量还有75%左右,这部分工程量必须由我们双方平等分割解决,bb公司和民用航空各占375%。”

    看着埃德米斯顿嘴角上挂着那丝略带嘲讽的笑意,梁远无所谓的摊了摊手,继续说道:“p75项目已经运行了四年多的时间,我们对彼此双方的意图应该都很了解,坦率地说贵方通过p75项目的合作,是打算补上航空产业链中关于航电和航空动力的薄弱环节。”

    “而我们是想借助bb公司的技术优化完善航空产业的整体基础,获得在航空产业中生存的基石。”梁远毫无顾忌的把自己这边的心思摆在了台面上。

    “看起来我们应该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利,毕竟我们打算做的工作都需要通过bb的支持才能实现,但是。埃德米斯顿先生却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星球上,有能力研发中、短程大型客机的企业并不是只有bb一家。”

    “假如以获得30%左右的工作量为合作基础,对于我们来说向上看,可以直接和波音合作生产737系列客机,向下看,可以找上英国宇航,获得所有的技术授权生产上一代的ba111大型客机,我真看不出我们一定选择要bb的理由。”

    早在八十年代初期,波音和麦道一起竞争共和国大型民用客机市场时。波音从技术方面考虑选择了研发、生产大型客机实力更强的西飞作为合作伙伴。而麦道则选择了大名鼎鼎的吴淞飞机制造厂合作生产80。

    可惜直爽的西北汉子哪能搞得过说唱俱佳海派小生,最终共和国航空工业奇异的把自己的大型客机梦想寄托在了麦道80系列身上,和一代经典波音737系列擦肩而过,拉开日后共和国大飞机行业苦涩的序幕。

    当然。这种祸国殃民的烂账。日后冤比窦娥的吴淞飞机厂是半点都不会提及的。

    挥了挥手。有些不礼貌的打断了埃德米斯顿想要发言的**。

    梁远微笑着说道:“对于我们来说联合开发也好,技术转让也罢,甚至单纯的代工。我们想获得的,只是在航空工业中生存的基础罢了,所谓的名头并不重要,我们肯冒损失数以美元的风险和bb合作开发一款全新的客机,就是因为和bb合作要比同波音和英国宇航合作能得到的更多。”

    “这个星球的天空再宽广也不意味着是无限的,现在天空上已经有了空客、波音和麦道,在可以预计的未来,我的祖国是整个星球上唯一一个大块的空白市场,bb若想在航空工业上获得历史的突破,除了中国的天空,不会再有一块地方可以给予bb完善新技术,建立新商誉的机会和空间。”

    “除非bb放弃自己的梦想,否则埃德米斯顿先生还是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在对等的合作中没有谁请求着谁,谁离不开谁这一说,作为落后的一方,有比波音737还先进的客机乘坐固然是好,但只有737或是比737稍差一些的话,也不是什么无法接受的事情。”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买卖不成仁义在,我想bb也一定不想看到,中国的天空上出现大批由我们组装的波音737或是英国宇航的ba111。”

    梁远轻轻的拍了拍手,伸出一手指晃了晃,说道:“最后给斯奈德先生一个建议,建议斯奈德先生去拜访一次联邦德国的大众汽车,看看他们对中国市场是如何评价又是如何做的。”

    说完,梁远低头拿起钢笔,在文件上p75客机部件构成的图标上画了几个圆圈,写下一行字母,停顿了片刻又补了一行字母,然后才把文件缓缓的推给埃德米斯顿。

    刘文岳看着梁远先把文件上标注占15%工作量的航空标准件画上一个大圈,又把机电设备中的电源、燃油、压、环境四个极为重要的子控制系统画上了圈,然后又在航电上的座舱显示系统和大气处理系统上画上了两个小圈。

    最后梁远把几个小圈用线连接起来,开始标注了一行“这是平等的合作伙伴所需要的”的简短德语,后边又补了一行“若是bb独立筹集全部的研发资金,我们可以接受任意比例的工程分工。”

    看着梁远在文件上画完,刘文岳就知道眼下没有谈下去的意义了,德方若不转变思想是绝无可能答应梁远的要求的。

    没理会埃德米斯顿难看的脸色,刘文岳笑着整理整理眼前的资料,说道:“斯奈德先生,我看今天的会议先到这里如何?”

    谈判场合的唇枪舌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转眼间埃德米斯顿就收拾好了外露的情绪,把梁远推过来的文件小心的放进文件夹,笑着说道:“好的,我们下周再见。”

    离开bb公司的会议室,梁远、刘文岳和刚刚招进公司不久,准备接替刘文岳在民用进出口公司位置的周远航,直接坐进了梁远在德国包下来的公务车。

    刘文岳摇下车窗,对着站在办公楼台阶上送行的埃德米斯顿挥了挥手,然后示意司机启车离开bb公司。

    黑色的奔驰安静的驶离了bb公司的大门,副驾驶上的周远航扭过身子,对着后座的梁远和刘文岳笑着说道:“远大少的谈判风格当真犀利,不过大少给德国人写了些什么,埃德米斯顿的脸色居然那么难看。”

    ps:呃,这几天工作繁忙,字数有些少,下周就好了。

    ( 工业之动力帝国  p:///3/3049/  )



第188章 新总裁
    &;=&;b&;&;

    周远航是美国的猎头公司不久前才从湾流宇航挖来的,连同猎头公司的服务费用、解约金,香港远嘉花费了上百万美元,不过周远航的背景和工作经历十分符合梁远提出的要求。anannasr

    周远航出生于大陆,幼年时全家就移民去了香港,大学时代就读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毕业后进入格鲁门工作,在七十年代湾流公司被格鲁门卖出去之后,周远航随湾流一起离开了格鲁门公司。

    在湾流宇航,周远航曾参与了湾流2和湾流3的研发工作,86年之后出任湾流宇航的亚洲区总裁,当年共和国同麦道公司合作,周远航曾在商务访问时,对共和国明确的提示过麦道经营状态欠佳,共和国要小心金融等方面的风险,可惜没能引起共和国有关方面的重视。

    最开始,周远航接到猎头公司的工作邀请函时,可以说是惊异万分,八十年代的共和国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虑,都和飞机工业中最顶级的奢侈品湾流公务机靠不上边,这封极大违背了周远航常识认知的工作邀请,引起了周远航无比浓厚的兴趣。

    所谓好奇心害死猫,随着周远航对这家名为香港远嘉的企业了解越多,兴趣就越大,复杂的股权结构,低调的名不见经传,恍若目前如日中天的日本财团式的企业构架,极短的创建历史,企业的营运领域包括了全球科技的最前沿……。

    除去国家因素,上次华人资本挺进航空产业。准备造飞机而不是修飞机是在什么年代?

    若不是民用航空进出口公司,被放在远嘉所属的二级公司名下,周远航都要怀疑这家企业是共和国国有资本搞出来的。

    真正让周远航下决心冒险的,还是源自苏良宇、简至康两人的游说,为了缩短3处理器的开发周期,以及解决同ps之间的专利纠纷,苏良宇和简至康每月都要在美国呆上数日,方兴东更是常驻美国,整日和张建新一起研究那些能把人绕晕的法律条文。
1...189190191192193...5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