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工业之动力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滿楼红袖招

    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宁婉嘉从仅仅会冲泡袋装的速溶咖啡,到自己研磨咖啡豆调和口味、学习咖啡拉花,硬生生的把冲咖啡变成了一种活泼有趣文化,不得不说小丫头在艺术方面的天赋委实出类拔萃。

    一流的咖啡拉花技术,哪怕是进入了新世纪,在咖啡文化极为流行的欧美,也是有着相当难度的专业技巧,绝不是没有天赋的普通人通过大量练习可以掌握的,而八十年代的共和国国内,冲调咖啡有宁婉嘉这份水准的,绝不会超过两手之数。

    “嘉嘉,这算小远的特殊待遇么,难怪年前和你爸在北平吃饭时,你爸气呼呼的说女儿白养了,嘉嘉在茶艺上哪怕花上一成的心思,就足够你爸乐上天了。”梁海平看着梁远手中咖啡杯口活灵活现的米妮图案,半是赞叹半是玩笑的说道。

    宁婉嘉流露出在咖啡冲泡上的天赋之后,宁雷惊喜异常,从宁老爷子那边弄来了七、八本茶道方面的书籍,期待女儿可以再接再厉,小小的跨界一下,满足自己以及老爷子在茶叶方面的热爱。

    可惜,事情的进展最终让宁雷哭笑不得,宁婉嘉对茶道的爱好,基本等同于宁婉菲对舞蹈的爱好,虽然天赋极佳上手极快,做起来忽悠一般人士毫无破绽可循,但对事情的本身始终是兴致缺缺。

    譬如宁婉菲,平日里若非唐婉有着强制的要求,宁婉菲肯定是半点时间都不会丢在舞蹈练习上的。

    结果就是宁婉嘉在茶道上展现了惊人的天赋,让宁雷和宁老爷子大喜过望,以为日后口福不浅之际,小丫头迅速的失去了学习和专研茶道的热情,水平基本止步不前,几年来提高的十分有限。

    对宁婉嘉三心两意的应付差事,无比奢侈的浪费着自己的天赋,宁雷自然是无可奈何,相比之下,小丫头飞速提高的咖啡冲调技巧,在宁雷眼里也就显得额外的碍眼。

    特别是去年在北平过年期间,宁婉嘉拿宁老爷子一干人等练手,展示了让人叹为观止的咖啡拉花艺术之后,宁雷更是痛心疾首,放言要找时间好好的修理下某人。

    好在某人最近运气不赖,过完年一直在共和国南方和苏联流窜,没让宁雷逮到人影,也算暂时的躲过了一场无妄之灾。

    “小叔……。”宁婉嘉清嗔了一声,一丝绯红,转瞬漫过了少女白皙的脸颊。

    “我给小叔和大家都冲一杯好了。”宁婉嘉说道。

    “呵呵,这个待遇可难得的很,今天我们集体算是借了海平的光。”方兴东毫无节的把人情记在了梁海平头上,直接忽视了端着咖啡的某人才是最为重要的因由。

    看着宁婉嘉转身向角落里的咖啡机走过去,梁海平又有些担心起来,看着梁远手中那米妮构图的繁杂曲线,任谁都明白宁婉嘉做这个肯定是大费心思的事情,眼下会议室里装了接近二十人,小丫头要忙到啥时候去。

    “小远,这个嘉嘉是不是要弄很久才成?”梁海平指着梁远手中的咖啡杯问道。

    以梁远的剔透心思转眼就明白了梁海平的意思,没回答,只是笑着摆了摆手,示意梁海平放心。

    果然,梁远拿着咖啡刚刚喝掉了一半,还没开口继续刚才的话题,王欣端着一个托盘走了上来。

    “托梁总的福,我们也能尝到嘉嘉的手艺了。”王欣说道。

    托盘上整齐的放着五个杯子,杯子的外观,咖啡的质地和梁远手中的别无二致,唯一的区别就是梁远杯口漂浮的米妮老鼠图案,被港基集电那个异常简洁的商标——莫比乌斯环所替代。

    “大少果然和常人不同,这要是搁我,嘉嘉刚刚弄得那杯咖啡,我至少要看上十分二十分的才舍得喝掉,才一转眼的功夫,大少都要喝光了。”王欣指了指梁远手中那个快要见底的杯子。

    “王欣姐,你直接说我牛嚼牡丹好了,不用绕这么大圈子的。”梁远苦笑着用手抵了抵额头。

    “大少,这个是你自己说的,可不是我说的,我可指望着以后还能尝到嘉嘉手艺呢。”王欣轻笑把咖啡分给简至康、梁海平几人,然后端着最后一杯向苏良宇那边走去。

    刚刚给梁远做完咖啡,材料都是富余的,莫比乌斯环这类线条简单的图画,对于此时已经是高手的宁婉嘉来说,也就是三、两个呼吸间的事情。

    这几年两个小丫头虽然被梁远照顾的无微不至,依旧保持着天真浪漫的情,仿佛像一块水晶,让人觉得能一眼看穿,不过那只是面对梁远时而已,除了梁远之外,两个小丫头向来以难缠的名头纵横在京城和盛京的军区大院。

    “小叔还是有优待的嘛,牛明显比别人用得多一些。”梁远看着梁海平手中咖啡杯口上,漂浮着的一架圆头圆脑的卡通飞机图案笑着说道。

    梁海平看着自己手中这个咧着大嘴笑呵呵的卡通飞机莞尔一笑,能和梁远这种无法形容的“妖异人士”混在一起这么多年,耳闻目染之下两个小丫头的玲珑心思怕是少不了的,自己刚刚的担心有些杞人忧天了。

    等到身边几人喝掉手中的咖啡,梁远才又捡起刚刚未说完的话题。

    “ps之所以按我们的步调,在2月份同我们达成最终的和解协议,有很大的因由是为新任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访华造势,港基集电和ps技术和解协议的签署,被美国媒体视为中美两国双边关系即将步入全新时代的征兆。”梁远转着手中的咖啡杯有些玩味的说道。

    共和国刚刚在南海给了苏联一记无比响亮的耳光,在梁远的授意下,苏联志愿飞行员被俘一事,被祁连山年前在香港同斯普雷维尔那只老狐狸聊天时装作不经意的样子透露了出去,结果,还没超过24小时,纽约时报就言之凿凿的爆料说苏联卷入了中、越南海冲突,一时间世界各国媒体乱成一团。

    宁雷放言收拾某人子,十有八、九也是因为此事,小丫头卖弄咖啡拉花只是火上浇油罢了。(未完待续。。)

    ps:或许,晚上还会有一章^_^

    ( 工业之动力帝国  p:///3/3049/  )




第234章 个人计算机业务
    &;=&;b&;&;

    此时共和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正在急速升温,在乔治?布什刚刚离开共和国不久,共和**方宣布,受美国海军太平洋第七舰队邀请,宁雷将代表着中**方于三个月后,观摩美国在夏威夷举办的“捕兽夹1989”海上演习,届时并不排除双方就某些科目进行临时演练的可能。anannasr

    此次演习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军方之间首次在和平状态下进行的高规格、高深度的双边交流,为了得到同这个星球最优秀的14战斗机飞行员倾心交流的机会,为了获得西方军界推行已久的高科技战争理论的第一手实践素材,美国人砸下了不菲的本钱。

    在这种国际大势之下,无论苏良宇、简至康或是方兴东,都对未来同美国半导体行业的后续交流抱着极为乐观的态度,几人联手卫慧推动摩托罗拉晶圆厂提前入华一事时,甚至试探着问询摩托罗拉在华修建晶圆厂时,技术水准能否同美国国内保持一致,就是这种乐观最为直观的表现。

    除了梁远,没人知道,一场席卷了大半个地球的政治风暴正在东欧上空酝酿,数月之后这颗星球的国际形势将发生翻天覆地般的变化,二战以来形成的固有格局如雪崩般瓦解消融。

    “未来远嘉的主营业务从铁路系统转进到航空工业,虽有我个人意愿的主观因素存在,但客观现实也是相当大的诱因,我想这点各位已经从集团历期简报上有过充分的了解。”梁远先把话题拉回了国内。

    “正是种种现实因素的制约,才促使远嘉远赴香港,定下了立足于外、服务于内的发展策略,浪潮的组建就是集团在这方面迈出的实质一步,这一步迈出之后的效果如何,将决定集团后续一系列战略的实施。”梁远极为少有的肃然说道。

    在梁远对远嘉所做的规划里,未来的远嘉注定会深入到共和国某些极为敏感的行业中去,这是一条没有前人先例可以借鉴的道路,无论前方是坦途还是荆棘只能靠远嘉自己去碰。或是头破血流,或是撞出一条光明大路。

    不过从铁路行业反馈回来的信息来说,前景不容乐观,这几年远嘉之所以发展顺利,除了唐婉、宁雷的倾心维护之外,在事情正式进入角力之前,梁远带领着远嘉转进如风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由,比如放弃对东北机车厂的种种投入和布局,放弃空调扇后续产生的庞大利益等等。

    不过随着李远玲和罗罗签署了一系列合资、合作协议之后,远嘉的核心体系轮廓已经若隐若现。梁远也到了退无可退的关口。无论多么不情愿。梁远都必须直面八十年代共和国那极为顽固的行业体制壁垒。

    成立浪潮就是梁远和计划经济行业壁垒亲密接触的第一步前提,用远嘉占据着绝对优势半导体,去试探着挖挖那道坚固围墙的墙角,梁远也算是把手中的力量和优势用到了极致。

    “从大方向上说。国家和我们是一致的,比如没有高层的推动就算我们在美国组建了律师团,和ps签署了和解协议,但想把r200处理器技术带回国也绝非易事,不过从小环境上讲,远嘉有远嘉的利益诉求,国家负责半导体工业的电子工业部有电子部工业自身的利益关注点,像电子工业部下属的盛京科学仪器厂也有自身的利益要求,这些利益诉求不太可能方向一致。有些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冲突……。”

    “超级计算机的研发工作极为复杂,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工业部、国防科工委等多个部门都将参与其中……”

    “大少,等等、等等。”

    “听大少说了许多,都是超算方面的事务,浪潮的另一块业务呢。那块业务大少打算如何处理?”简至康趁着梁远举起手臂招呼小丫头添咖啡的空档言说道。

    “另一块业务?”梁远有些疑惑的重复了一句。

    “大少,就是关于个人电脑方面的业务,未来个人电脑的普及程度大少可没少强调,那可是天文数字般的市场容量,我们现在已经稳定生产的2处理器,可是目前整个半导体行业中最快的286级别芯片,完全有能力和资格进入个人电脑市场,这块业务是不是也由新成立的浪潮负责?”方兴东开口说出了简至康和自己共同的疑问。

    平时梁远和港基集电的高层闲谈未来电子产业发展的种种,苏良宇等人无不被梁远言谈中对未来极为准的描述所折服。

    用苏良宇等人的话说,虽然国际上一流的电子专家都能看到半导体产业无比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没有一个能像梁远这样恍若亲身经历过未来的时代,把还没发生的未来描述的如此真实可信,触手可及。

    正是梁远这种极为确描述,使得港基集电高层对个人电脑业务的兴致与日俱增,特别是2处理器成功留片下线之后,哪怕是不考虑国际市场,只要梁远的预测没有大幅度的错误,单单共和国国内的个人电脑市场容量就足以使人血脉奋张。

    “个人电脑业务。”梁远有些无奈的苦笑了一下。

    梁远敢指挥着远嘉去挖通用、波音、西门子之类大鳄的墙角,却从来没动过挖英特尔或是微软墙角的念头。

    无他,航空工业虽然艰难,但从技术突破的角度上说还属于传统的研发模式,技术先进就是先进,技术先进代表着更快、更稳定、更经济等等,很容易用物理数据来衡量。

    但个人电脑行业却完全不同,在这里技术本不是决定一家公司命运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是一个叫做软件生态圈玩意,单纯从能上说以ps处理器为代表的一大批rs构架处理器,完胜英特尔的86结构,在八、九十年代许多人认为,英特尔亏损倒掉或许就是明年或者后年发生的事情。

    没人相信英特尔这个处理器行业中破落猥琐的胖子,能在若干年后彻底战胜高大、帅气、简洁、利落的rs阵营。

    个人电脑业务极度依赖软件生态圈这种行业特点,对于八、九十年代的共和国跟本就是无解的,哪怕梁远是穿来的照样无济于事,因为这种软件生态圈是依靠上百万软件工程师共同创造出来的,以共和国、九十年代计算机人才匮乏的程度来说,搭建这种生态圈无异于天方夜谭。

    既然无力改变rs阵营在个人电脑业务上,被英特尔按在地上暴打的命运,梁远哪能指挥着远嘉去搅和这种大脑袋混水。

    ps:

    时间长不码字了,有些手生,这章算是昨天的,今天继续更新^_^

    ( 工业之动力帝国  p:///3/3049/  )



第235章 浪潮(下)
    &;=&;b&;&;

    “有关个人电脑的事情,我原本打算另找时间和你们几个细说,不过今天既然聊到这里了,索一并处理好了。anannasr”梁远转着手中的咖啡杯,有些凝重的说道。

    “小叔,你和老苏说下,换个人替他主持商讨。”

    梁海平站起身,迈步走上阶梯,俯身在苏良宇耳边低语了几句,苏良宇对靠窗位置的刘飞扬招了招手,低语了几句之后把麦克交到刘飞扬的手中。

    “大少有什么新指示?”苏良宇坐在梁海平的身边,笑着问道。

    “指哪门子的示,被你们叫大少大少的叫着,我都浑身不自在,在冒出来个指示被我爸听到了,八成得抓起来进班补习思想品德教育去。”梁远有些无奈的抱怨着。

    “刚才恰好和老方谈到浪潮的个人电脑业务,原来我打算过几天再和你们说这件事,不过既然今天提到了,索一并谈谈好了,我估计情况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了。”

    “哦?大少赶紧说说,我都要被下边的人追死了,刘飞扬他们基本隔上三、五天就会拿这个问题来骚扰我一次。”苏良宇兴致大起的说道

    “浪潮对集团意义我就不重复了,在坐的诸位已经非常了解,我重点说下浪潮的组织构架和业务范围。”

    梁远停顿了片刻,整理了一下思路才又开口说道:“新成立的浪潮公司可以说是由两个部门所构成,一个是技术研发,一个是企业营运,虽然看起来和普通企业别无二致,但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年前,我刚从联邦德国回来时,路过北平,曾就超级计算机的研发和浪潮公司的组建咨询过相关人士。”

    梁远年前和宁雷之间关于超级计算机的谈话,由于涉及到共和国核心的威慑力量——热核武器本无法向远嘉高层转达,梁远只能把这个事情含糊的一笔带过。

    “浪潮的股东构成会十分的复杂。电子工业部、中科院、国防科工委都会派出下属单位参与其中,远嘉是浪潮的第一份大股东,所占的股份比例大约在30%左右。”梁远简单的说了一下浪潮的股权构成。

    “斯……”

    梁远周围响起来几声抽气声,苏良宇等人一直以为,以港基集电在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和梁远明无比的格,远嘉就算不能控股浪潮,也能和国有资本平分秋色,混上股权比例50%的待遇。

    若非梁远用大量的事实在远嘉树立了绝对正确的权威,苏良宇等人反对的言语早就脱口而出了。作为行业上的顶级专家。共和国在半导体产业上的真实水准本瞒不过眼前几人。

    在苏良宇等人来看。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港基集电完全有能力独自开发出运算能力接近国际主流水准的超级计算机,和国内相关部门合作本是可有可无,国有股份存在的最大意义一个是梁远未雨绸缪。为幕后的港基集电刷上一层保护色,一个是为浪潮产品进入政府采购渠道提供助力。

    在超算近乎所有的技术都源自远嘉自身的情况下,这两点好处不足以使远嘉在股权上做出如此巨大的让步。

    看着苏良宇几人摆出一副等着听解释的样子,梁远苦笑了一下,这事咋说呢……。

    别看梁远敢把苏联志愿飞行员被俘的消息偷偷放给格鲁门的斯普雷维尔卖好搅浑水,但梁远决计不敢把“镇国神器”的消息说出半分,这里边牵扯的可不仅仅是信任问题。
1...215216217218219...5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