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工业之动力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滿楼红袖招

    “没什么,为股东服务是我们的义务,况且银行本身就是服务型企业。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林建诚恳的说道。

    “林行长大概对我的背景很好奇吧。”

    林建直爽的点了点头。

    梁远自嘲的笑了笑说到:“我要是说我什么背景都没有,纯正的普普通通的人民群众一个,林行长一定会以为我在骗你。”

    “说点林行长容易相信的吧,前些天另外两个股东林行长也见到了,想想她们的姓氏,林行长有什么联想没有?”

    林建听梁远说完大脑飞速的运转着。想着宁姓的高层领导,从地方到中央林建也没想起来那位政府领导姓宁。

    梁远看着林建皱眉不语,叹了口气提示着说道:“第四野战军林行长总该知道吧,当年平津战役的天津攻坚战是谁指挥的,林行长还能想起来吗。”

    林建猛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然后眼中划过一丝骇然。

    “其实事情真的很简单,我们三个是同学,去年冬天不小心发明了一样东西,今年这件东西热卖了,我们三个通过转让专利得到了一些资金,认购联合银行股票的资金就源于此处。”

    “至于我们的发明林行长应该很熟悉的,联合银行会客室安装的那台降温设备,就是我们三个发明的”梁远微笑着说道。

    “空调扇是你们发明的?”接连的震撼使林建控制情绪的能力大减,不由自主的问了出来。

    梁远摊开双手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们也是抱着支援特区建设的态度,注资联合银行的,整件事情都很简单的。”

    林建略微苦笑了下,提前五、六天把自己从深圳招来,然后扔在一边晾了起来,最后还搞了一个中顾委的大佬出来镇场子,这要是简单了,糊弄鬼都不信啊。

    梁远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才忽然想起小丫头不在身边,只好自己跑到书柜旁翻出杯子,冲了一杯咖啡,大大的喝了一口才继续说道;“这四个亿的资金林行长也知道,是盛京路局用于租赁四十列编组的新型双层车厢租赁费,整个租赁合同需要持续五年,合计二十个亿”

    “可路局首次支付的四亿资金,本不足以使东北机车厂完成四十列编组的生产,东北机车厂的自有资金也无力完成如此庞大的合同,因此我在香港新成立了一家企业,由这家企业给东北机车厂提供足够的生产资金,使其完成盛京路局的合同,当然在法律程序上生产出来的双层客车归这家企业所有,和路局之间的租赁合同也是这家企业的业务。”

    “碍与国内的政策,这种租赁设备的业务属于信托公司的营业范围,和银行之间的关联比较深,因此把林行长找过来,就是想和林行长商议一下,看看能否由联合银行发起,伙同香港远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深圳成立一家全新的信托公司,来执行盛京路局之间的租赁协议。当然租赁协议里的利润也可以按照双方出资比例分配。”

    “说实话,找联合银行合作虽然有规避国内政策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是我本人就是联合银行的大股东,这种事情当然优先考虑自己旗下的企业。”

    “还一个原因就是我个人对林行长的业务能力非常看好,相信林行长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完美的解决此事,林行长可以在新成立的信托公司担任高管,可以享受配股和股权激励等一系列福利。”

    梁远洋洋洒洒的说了七、八分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的解释了一遍,最后还给林建扔去了一颗大大的糖衣弹,只要林建答应由联合银行出面,同香港远嘉合伙组建信托公司,梁远对联合银行的渗透就会更深一层。

    林建听梁远说完久久不语,作为一名对金融行业十分了解的人,看穿梁远的目的实在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看起来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大股东,对深圳市政府最后注资的那套办公楼十分不满,和自己说了这么多,摆明了就是要对联合银行进行更深的渗透。

    答应不但会有四个亿的资金注入,而且还能分享租赁公司的盈利,不答应刚刚梁远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中国建筑总公司应该不会拒绝这种事情的,更别说梁远还提及了让自己怦然心动的股权奖励计划。

    自己虽然支持大股东持股,但不代表自己赞同银行私人化,梁远摆明了车马要对联合银行进行更深的渗透与控制,到底是推波助澜还是坚决反对?林建发觉这辈子都没像今天这么纠结过,这个选择实在是太难了。

    ps:这几天私事多,更得有些晚,抱歉了,下周恢复正常。

    &;/p&;

    ( 工业之动力帝国  p:///3/3049/  )




第87章 谎言
    &;=&;b&;&;

    梁远看着林建低头不语,心中暗自感叹,在八十年代人们的心中还有着莫名的荣誉感,很多人心中还有着身无半亩,怀天下的情怀。anannasr叶*子悠*悠

    林建面临的抉择若是搁在六、七年后,本都不会有人犹豫,一条打着外资旗号的大腿近在咫尺,不用梁远诱惑,早就爬过来死死抱住,踢都踢不开的,至于什么公有、私有、民族、国家干老子屁事。

    梁远叹了口气,沉吟了片刻说道:“林行长对〖日〗本的大企业做过很深的研究吧?”

    林建有些愕然的点了点头。

    “以贸易型企业为龙头,银行为纽带,生产型企业为基干搭建出组织平台,参与到跨国竞争当中去,我不得不承认,林行长的志向可嘉。”

    林建眼中的震惊之色再也掩饰不住,87年〖日〗本企业虽然在世界竞争中高歌猛进、如日中天但还没有到达90年代初期的顶峰,国内系统研究〖日〗本大企业组织构架的可以说寥寥无几,梁远话虽不多,但表诉出来的内容却直指核心,不对繁杂的综合商社体制进行过深入研究,是不可能抽丝剥茧的把〖日〗本财团的框架描述的如此清晰的。

    “林行长既然选择扶植外贸企业,必然是走外向型经济的道路,不知道林行长打算扶植什么类型的企业,企业又以什么为核心竞争力参与到国际贸易当中去?”梁远做直了身体,正色问道。叶*子悠*悠

    “我们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十分低廉,国外企业在〖中〗国建厂,完全可以得到远超国内的利润,在前期我们可以先在劳动力密集的轻工行业打开突破口,事实证明近两年广_东省的轻工产品出口比率每年都在大幅攀升,同比来自国外资金对轻工行业的投资也是大幅增长,以利润换资本是我们企业第一个优势。”

    “其次我国人口众多,随着国外投资的大幅增加,国内的经济和生活水平会逐年上升,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会逐年增强,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之后,我们完全可以复制当年〖日〗本企业以市场换技术的道路,对国内的相关产业进行技术升级……。”

    八十年代的深圳,确实是全国英汇集的地方,林建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被深圳_市政府授予组建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重任,眼光、格局都是上上之选,林建滔滔不绝的说了十多分钟,大意就是我们面临的大环境就是以利润换资本,以市场换技术,以资源促发展。

    因此联合银行将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的企业,资源型企业进行扶植。[]等到企业完成原始积累之后,为了更丰厚的利润,自然就会进行产业升级,联合银行只要对这些企业进行资金上扶植,就能分享这些企业高速成长红利,银行的利润自然也会滚滚而来。银行有了钱之后在通过融资杠杆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听林建说完,梁远用手抵着额头久久不语,三十年的改开经验残酷的证明“以资源促发展。”既消耗了资源,又难以促进发展;“以市场换技术。”既让出了市场,也难以换来核心竞争力;“以利润换资本。”既让出了利润,也难以换来国强民富。

    真正想在跨国竞争中立足,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的东西,如果不能自主创新,总是步人后尘,将永远难以摆脱落后的,受制于人的局面,在梁远的认知里,无论企业还是国家,想拥有核心竞争力必须走产学研一体的大工业模式,美国硅谷之所以能引领第三次工业**,归结底还是以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金融资本为催化剂,靠着无比雄厚的人才资源,才变成了信息时代的导航明灯。

    林建的思路和自己的打算本就是南辕北辙,更重要的是林建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成系统的东西,想要使其扭转过来更是千难万难,在白纸上作画,和在一张已经画的乱七八糟的纸上作画,两者难度本没有可比。

    “林行长的想法我非常的赞同,真没想到在国内有对〖日〗本企业和宏观经济研究得如此透彻的专家,联合银行能有林行长掌舵实属万幸。”梁远满嘴跑着火车。

    “哪里哪里,梁……先生过誉了。”林建的声音轻快了起来。当初能在千军万马中夺得联合银行筹建者和行长的位置,正是自己对宏观经济和〖日〗本财团的深刻了解打动了市长李浩。

    “林行长的顾虑我也有所了解,让我们换个方式,由联合银行对一家企业发行1000万的无息债券,然后联合银行用这笔资金和香港远嘉合资成立一家全新的信托公司。”

    林建听梁远说完,长出了口气。

    87年〖中〗国人民银行对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暂行)规定,组建信托投资公司所有出资方必须一次注资1000万以上,若是单一出资方必须一次注资2000万以上。由于联合银行现金流极度匮乏,本拿不出组建信托公司的1000万现金,梁远提起双方共同出资组建信托公司,极有可能演变成梁远对联合银行的二次注资,梁远若是对联合银行再注入1000万资金,所占的股份将远远超过国有股份,哪怕是林建把所有散户都算到自己这边,也无法动摇梁远的控股地位。

    债券和股票却是截然不同的,债券只是财务投资的一种,只要银行能按时返本付息,对银行的营运产生不了任何影响。特别是发行无息债券联合银行连利息都不用支付,风险将会降得极低。

    “新建信托公司的注册资金不知梁先生打算申报多少?”

    梁远伸出手掌晃了晃说道:“运作这么大的项目,注册资金太少了也很难看”

    双方最大的分歧解决掉之后,后续的谈话顿时和谐无比,梁远规划出框架之后,梁海平和林建就如何规避国内政策方面的限制探讨了一个下午,有林建这个专业人士加入整个计划越发完善起来。

    吃过晚饭,把林建送回宾馆,梁海平看着坐在身边的梁远笑着说道:“小远,听你平时提及联合银行的作用和林行长所说的相去甚远,你下午对林行长一顿猛夸,要不是小叔早就看过你的真面目,还真被你唬了呢,你扯了这么一个弥天的大谎,到底打的什么鬼主意。”

    ps;这周开始,恢复正常,每日最少三千,久等的书友抱歉了^_^((未完待续

    &;/p&;

    ( 工业之动力帝国  p:///3/3049/  )



第88章 放任自流
    &;=&;b&;&;

    黑色的伏尔加轿车安静的行驶在青年大街上,街道两旁蓝白相间的探头路灯采用了新型的高压钠灯,整条街道都沐浴在明亮的橘黄色光辉中,梁远懒洋洋的半靠在铺着长绒毯的车座上,注视着路边飞快掠过的路灯。anannasr叶*子悠*悠

    “小叔,你这个形容可真不恰当。”梁远靠在座椅上用力的舒展了一下身体。

    “明明是林行长的才华和能力打动了我。”梁远笑吟吟的说道。

    梁海平伸手揉了揉梁远的头发说道:“你就和小叔绕弯子吧,你这个说法也就能糊弄一下不明真相的群众。”

    梁远嘿嘿一笑继续说道:“小叔,强扭的瓜一定是不好吃的,与其日后相对无言、两两相厌,还不如早作打算。”

    林建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理论,并很为自己的理论骄傲着,梁远可没兴趣去改造一个成年人的思维认知,再说林建的看法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哪怕是梁远穿前,某些地方政府不还是追随着林建的理论不放,进行着放式的经济管理,屁颠屁颠的吃着老外扔下桌的残羹冷炙。

    像2012电影里说的那样,难道你想让大家手拉手唱着歌一起登船吗?哪怕是再过50年,以中国的人口基数、广袤的国土、复杂的发展环境来说,林建的理论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转瞬间梁远的脑海里掠过了无数的念头。

    看不惯归看不惯,梁远对这种状况更多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到没有像某些白痴媒体一般,恨不得马上消灭所有的代工类企业。

    88年7月。在后世当作国际金融界普遍监管准则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将在瑞士巴塞尔正式出台。这份被命名为“巴塞尔协议”的报告打开了银行业监管的新篇章。

    巴塞尔报告的推出意味着银行资产的管理从负债管理时代迈进了风险管理时代。[]

    报告据资产类别、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表内和表外项目划分为0%、20%、50%和100%四个风险档次,同时报告规定,一家营运良好、信誉卓著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以上。

    风险权重划分的是为衡量资本标准而服务的。有了风险权重。报告所确定的资本对风险资产8%(其中核心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重不低于4%)的标准目标比率才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人直接就将巴塞尔报告称为规定资本充足率的报告。

    若是以巴塞尔协议来衡量深圳联合银行状况的话,在梁远未存入四亿租赁款前,联合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高达40%,存入后变成了875%。若是联合银行今年还能揽储四亿,到年底资本充足率会变成412%,随着第二年梁远继续存入四亿的租赁费,联合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会变成可怜的275%,在巴塞尔协议执行后,275%的资本充足率相当于把本银行可能随时破产写在脑门上。

    很少有人知道,在90年代初期深圳联合银行作为金融系统改革的急先锋。曾试图在香港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加快国内吸收外资的步伐,并为国内银行海外上市融资探路,那时巴塞尔协议已经在全球银行业彻底的推广开来,深圳联合银行当时的资本充足率只有可怜的176%。在老外看来这家银行或许明天就会倒闭,对联合银行避如蛇蝎,本不敢在联合银行开户办理业务。

    这次与国际金融行业试探的接轨最终不了了之,直到新世纪国内经济水平大幅提高,金融体制改革彻底失败后,国家为几大国有银行剥离了上万亿的不良资产。又注入数千亿巨资,大幅改善了资本充足率,才使几大国行符合了世界银行的主流标准。

    对于梁远来说虽然没能把林建纳入核心的圈子。[]日后自己还得为寻找一个优秀的金融人才头痛,但把林建拉过来的基本目的已经完成,该敲打的也敲打过了,信托公司也有了眉目,对于注定要放弃的人员,梁远才懒得浪费口水。还不如互相吹捧,几年后。联合银行在香港开展离岸业务时,更是一个名正言顺注资渗透的好时机,眼下二股东就二股东吧。

    “小叔,银行要是归我管理难免会偏重于原创型的技术企业,不过这种企业的投资周期都十分漫长,赚钱哪有林建提出来的那些短平快项目来的快。”梁远打定主意暂时眼不见心不烦,放手让林建折腾,联合银行前期艰苦的开创工作还是让林建去负责吧。

    “林行长这几天已经够纠结的了,我们也不能压迫太甚嘛。说到底联合银行还没正式挂牌呢,我若是把其弄走了,被宁姨臭骂一顿肯定是少不了的,对于以德服人我还是很向往的呢。”梁远不着调的说道。

    梁海平看着梁远笑嘻嘻的没个正型,倒也猜出了梁远打算以后出手摘桃子,只好无奈的摇了摇头。

    梁远对林建失去兴趣后也懒得参与后续的谈判,确立了新建企业的框架之后,把事情统统的扔给了梁海平,打着教周恒熟悉路况的名义,每天坐着伏尔加在盛京市区乱晃。

    十二月初,忙活了一个多月的李远玲终于把整个燃气轮机项目组都搬进了南湖科技园,梁远深知国内通燃气轮机开发的人员绝对会比大熊猫来的稀少,因此在待遇上统统向跟苏良宇跳槽过来的技术人员看齐,每人五万的安家费,承诺以后解决住房。
1...6465666768...5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