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只能凭着对某些技术的了解,在自己的领域里对一些事情进行推测,怎么可能比梁远这种亲身经历过电子产业及社会变迁的人来得深刻。
简至康在盛京一呆就是五天,等到第六日,离简至康回美国还有一天的时间,梁远照例早上先去苏良宇的办公室和简至康碰头。
三人闲聊了一会后,梁远没提今天去哪,简至康也没问,苏良宇听着两个人漫无边际的谈话笑着说道:“我来做这个恶人好了。”
“小远,你说说吧。我知道你打算邀请老简来盛京主持器件实验室的工作,不过和贝尔实验室比较你有哪些优点呢?”苏良宇满面笑容的说道。
“老苏,没见过你这样的,贝尔实验室出了11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我们这个实验室连辽宁省的科技奖项都没得到过,好歹你也是拿着实验室的工资,埋汰人也不能这么彻底啊。”
简至康听完哈哈一笑说道:“梁先生也不用太过菲薄,单实验室里那套机电一体化的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就足够获得国内的国家级奖项了。叶*子悠*悠”
梁远听简至康提及国内的国家级奖项,心中暗喜,若不是潜意识里有着回国工作的念头,简至康是不会关心国内的科技奖项的。
梁远跑到墙角的储物柜处。翻出自己常用的咖啡,问过两人后冲了三杯。
端着手中的咖啡,梁远在屋里转了几圈才继续说道:“和贝尔实验室,我是不敢比较的。不过老苏既然提及我的小心思,我就多说几句,让简先生对我这个人和企业的未来有一份清晰的认知。”
梁远沉吟了片刻说道:“对于一家现代企业来说,无外乎就是文化,人才。技术,制度等等,但归结底还是要落在人上,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钱财乃身外之物。这句话对于企业也同样适用,我记得美国一家著名的企业曾说过。哪怕资产一夜烧光,只要员工还在。品牌还在,短时间还能建立起一个同样强大的企业。”
“是可口可乐,他的老板伍德拉夫曾经说过类似的话”苏良宇补充道。
梁远对苏良宇笑了笑继续说道:“对于建立不久高速成长中的企业来说,企业领导者的能力将是至关重要的,全世界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新企业诞生,但在市场的丛林中转一圈后,大部分企业都将消亡,虽然有自卖自夸的嫌疑,可以说截止到目前,我干的还算不错。”
苏良宇笑着说道:“若不是你让我去开发那个家电,就可以打满分了。”
苏良宇说完和两人对视一眼,三人哈哈一笑。
“这些天虽然和简先生就企业、技术、电子行业的发展等问题零散的交换过意见,但系统的深入交谈还未有过,从内心来讲,我十分渴望简先生能在科技园领导电子器件实验室的开发工作,我也知道简先生对归国工作还有许多疑问和顾虑,我希望我们之间能开诚布公的谈谈,看看我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诚意消去简先生心中的顾虑。[点]”梁远诚恳的说道。
简至康听梁远说完,沉吟了片刻说道:“坦率地说,若不是老苏极力向我推荐梁先生和梁先生创建的科技园,我本不会考虑归国工作,老苏这些年的经历我都知道,在了解梁先生的企业之前,我没有发现大陆哪家企业,有成长为一流电子企业的希望,
“对于企业营运来说,我也是门外汉,通过这些天的交流我也知道梁先生是个很有思想的人,而作为投资人来说眼光十分重要,限于国内的特殊情况,我不希望我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背景干扰了梁先生的判断,我希望我们双方对电子产业的未来能有一致判断和认可。”
梁远听简至康说完,知道重点来了,这算是给自己的一道大考,考好了就算王八对绿豆,器件实验室的带头人极有可能解决掉,考砸了就算苏良宇从中周旋,一拍两散的可能也会无限大。换个角度想想梁远也很理解简至康,在事业上冒着极大的风险回国,万一遇到一个半瓶子晃荡投资人可就糟了,技术研发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投资人来说耐心,眼光是必备素质。
简至康看着梁远频频点头想了一会说道:“微电子行业涉及的产业太广泛了,我们暂时局限在一个产业里好了,我和老苏聊天时提起过,我的妻子在摩托罗拉工作,前些时摩托罗拉提出了一个伟大的通讯计划……。”
梁远听着简至康介绍摩托罗拉铱星计划的构思和来龙去脉,心中长长的出了口气,梁远虽说对电子行业比较了解,也仅限于微处理器在部分工业领域和个人电脑上的应用。对独立器件的了解只能是泛泛,别看梁远可以和简至康对各种传感器的原理侃侃而谈,但也仅限于原理,对于独立器件来说。原理和成品差不多相差十万八千里,甚至完全是两回事。
以红外烟雾传感器为例,传感器的原理十分简单,一个红外光线发生器,一个红外接收器,当空气状况正常时两者正常通讯,如有烟雾侵入两者联系的光线区间后,由于折、散等原因正常通讯就会断掉。引起报警。
这套系统难就难在系统长时间的可靠上,在八十年代普通红外光线发生装置随时间的流逝发功率降得十分厉害,基本上大半年就得换一个,因此就算你知道原理。也弄不出合格的商业产品,当年的日本企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投入了数千万美元,花费了三、四年的时间才得到了满足商用的可靠红外发系统。
对于摩托罗拉铱星系统的利弊在后世已经被分析烂了,这方面梁远倒是不用发愁。问题是简至康对铱星系统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是支持还有条件的反对,这两项无论哪个都和自己想说的,源于未来的现实不靠边。当年铱星计划一出全球叫好一片,摩托罗拉随意挥了挥手。就搞到了数十亿美元的集资,自己大泼冷水可是彻头彻尾的非主流观念。
“……在摩托罗拉内部。铱星计划被誉为本世纪最具创造的发明,梁先生对这个计划有什么看法?”简至康问道。
梁远把手中的咖啡一饮而进,抬头看了看简至康和苏良宇,简至康没什么表情,到是苏良宇一脸向往的样子,梁远心中苦笑,摩托罗拉搞得这个玩意,算是戳中全世界技术工程师的点了,在后世,哪怕是铱星系统已经沉沦破产,在工程师的圈子里,铱星系统仍然是让人激动的技术珍品。
这真是一个让人无比头痛的选择,梁远考虑了良久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听简先生说完,就我个人来说觉得这个计划堪称伟大,从技术角度来讲,铱星计划可以称得上移动通讯皇冠上的明珠……。”梁远先随便抄了份未来铱星计划营运前的马屁文章。
“但是”梁远看着频频点头的苏良宇开始了转折。
“就像西方人常说的一句话,除了上帝,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梁远停顿了一下。
“铱星的一个重要特点或者说先进,就是把通信系统的关键设备——交换机放到卫星上,从而实现终端户不依赖地面网络而直接通信,但这点也是铱星系统最脆弱的地方,未来极可能造成整套系统技术风险过大和维护成本过高。而在商业中,这两项恰恰是推广新技术最为重要的方面……。”
“除了技术之外还有一个更不好解决的问题,就目前的电信技术格局来看,欧洲,东亚,美国这三块世界发达区域,所执行的移动通讯标准完全不同,将来铱星系统和地面移动通讯营运商之间的兼容会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铱星系统若想真正的做到全球畅通,在全球范围内至少要选择三十家以上的合作伙伴,进行深度合作,把这么多背景文化不尽相同的企业整合一起,对于摩托罗拉来说绝对是比竞选美国总统还要艰难的挑战。”
“就我个人来说,不太看好摩托罗拉的这个计划,不是技术上的原因,我相信在技术上难不倒摩托罗拉通讯研究院,主要是还在于地面的整合,看看现在经常吵架联合国,这极有可能就是摩托罗拉铱星项目的未来写照。”
梁远理智的避开了未来铱星计划在技术上的缺点,而是把突破口放在了实际应用上,在八十年代铱星计划给全球通信行业带来的冲击是爆炸的,梁远空口白牙的指责铱星的技术缺陷,本是一点说服力都没有。
感谢那位投了28张更新票的书友,谢谢书友对满楼的厚爱,不过书友的要求满楼实在是达不到啊,要是六千或九千满楼咬咬牙或许还敢试验一下,一看一万二直接就泄气了-_-!
推荐一本同类型的书重生之动力时代,有闲的书友可以去踩踩,更新比满楼稳定多了^_^。(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
&;b&;叶子悠悠最快更新,请收藏叶子悠悠(
)。&;/b&;
&;/p&;
( 工业之动力帝国 p:///3/3049/ )
第4章 交流、顾虑、新领域
&;=&;b&;&;
“想象一下,铱星系统组织一场普通的营销会议,进行全球推广,合作伙伴间说的是多国语言,每次开会就象是一次小型联合国会议,人人必须戴着耳塞,收听三至五种语言的同步翻译。
anannasr[]限于成本,铱星的销售和维护肯定会由全球合作伙伴来执行,对于摩托罗拉来说,这些伙伴只是合作关系,没有从属关系,摩托罗拉本无法保证自己的营销意志被贯彻落实,这个本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管理灾难。”梁远用力挥了挥手。
“一个没有管理,一盘散沙样的企业有可能盈利吗?在美国一家不能盈利的企业会有什么后果大约不用我细说了,真心期待摩托罗拉在铱星系统营运前,能找到一位魅力、口才、能力全是a的管理天才。”
梁远洋洋洒洒的说了接近一个小时,结合着前世〖真〗实发生的某些事实,把摩托罗拉的铱星计划从太空到地面解析得透彻无比。
“当然,这些都是我一孔之见,或许难登大雅之堂,简先生听听就好了。”梁远笑着说道。
听梁远说完,简至康下意识的摇了摇头,沉默了许久才说道:“梁先生的言语自成一家,哪里是一孔之见,摩托罗拉铱星计划的提出已经将近一年,我所认识的,了解铱星计划的人群当中,梁先生是第二个对这项计划持悲观态度的人。”
看着梁远和尚梁远好奇的目光,简至康说道:“第一个持悲观态度的是我妻子,她只是从技术方面论证了铱星计划技术风险过大,认为铱星的技术风险远大于潜在的利润收益。”
“今天听了梁先生更加全面的解说,让人不得不信服,看来摩托罗拉的这次选择真是前途难料啊。”简至康有些感触的说道。
“简先生,我记得美国的社会风气十分的公平、〖民〗主,连带着美国企业都很开放开明,对员工的意见都相当重视。”梁远先狠狠的拍了美利坚一马屁。
“卫女士完全可以提醒摩托罗拉,注意规避铱星计划在技术和营销上的种种陷阱,甚至慎重考虑启动铱星计划。”梁远好心的建议着。
简至康闻言情不自禁的摇了摇头说道:“难啊,难啊。”
梁远听见简至康连连称难,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说道:“听简先生介绍,卫女士应该是在摩托罗拉从事工程应用方面的研发工作,我们刚刚谈到的问题应该是卫女士工作范围之内的事情吧?”
简至康听到梁远这个有些天真的问题,苦笑了一下说道:“一言难尽啊。(看小说就到叶子·悠悠
)”
美利坚虽然被许多人誉为人类的希望,可惜就像梁远所说的“这个星球上没有什么是完美的。”美国虽然把公平和〖民〗主挂在嘴边,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的模样,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在〖中〗国你可能会遇到是代表人民说话还是代表党说话的问题,在美国你会遇到一个叫做融入主流社会的问题,对华裔科学家来说,一层看不见的天ā板始终存在着。
美国许多实验室的工作和其他研究机构没有太多不同,华裔科学家和其他族裔的同事相处也没什么障碍,福利待遇上也基本一样。但在华裔科学家的升迁、受信任程度、发言权等方面,却不可否认地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歧视。在进入这些实验室的时候,同样的申请、类似的条件,华裔总会吃亏。
华裔科学家在美国大部分实验室都是从事基础科学的研发工作,从事具体工程应用的很少,源于族裔间的信任问题,涉及到武器开发的本没有,在新世纪随着共和国综合国力的上升,这种种族间的防范做到了极处,曾有麻省理工的留些生爆料说,学院组织去为22战斗机提供了119-p-100航空发动机的普惠公司参观,就明文规定,俄国留学生不能去,〖中〗国留学生不能去。
在美国的日常生活中针对华裔的歧视也是若隐若现,美国**情绪高峰时期,甚至出现华裔议员应邀到美国政府部门参加一个公开活动,结果被门卫拦住恶意反复盘查,出示议员证都无济于事,而他的白人助手却被轻易放行的种族歧视丑闻。华裔科学家若想发表有价值的科研成就,往往由于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够,所以不得不找一个非常有影响的白人科学家做靠山,这样才能在权威论证会上得到了关注和认可(注1)。
世上本无桃ā源的存在,华裔科学家在美国虽然有着种种的不如意,但单单从比烂的角度来说,美国还是要比祖国大陆好得多。
梁远看苏良宇瞅着自己笑得古怪,知道苏良宇理解自己这几句话背后的含义,连忙转移了话题,这种事情撩拨一下就好了,**的掀出来就显得没水平了,种子自己已经种下,老苏肯定会拿着方面的事情做文章的。
“科研从来都不是独立,刨除军事因素外,推动科研进步的往往都是企业的力量。只有具有健康成长空间并持续盈利的企业,才有可能在科研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梁远把话题转移到了更实际的企业方面。
“对于企业营运来说无外乎是市场,资金,技术这三项,就市场来说,我们的人口数量就决定了,只要国内经济步入高速发展的时代,注定会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大消费市场,而作为本土企业我们有着天然的竞争优势,技术这块我就不多说了,简先生这些天对企业的情况也应该有了大致的了解,就我个人来说技术才是一个企业生存前进的核心动力,使企业存在的本。[点]”
“无论多么广阔的市场等待着被占领,无论图纸上的技术有多么先进,资金是把这一切变成现实的基础,没有资金所谓的市场和技术统统是沙滩上的楼阁,我想简先生对资金问题应该是最关注的吧,对于搞技术研发的实验室来说,就算我决心在大,没有资金本就是镜ā水月的事情。”
简至康哈哈一笑说道:“贝尔实验室每年的科研经费我就不说了,和国内没有什么可比,不过梁先生既然打算投资电子产业,也应该知道,在国内建设一条完整的生产线至少需要十亿级别的投资,我很好奇梁先生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梁远有些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发说道:“这里涉及到一个投资的主次问题,就我个人来说,我宁可把资金投入到芯片的研发中去,与其ā费十亿元建条生产线,不如ā费十亿元在芯片能和应用上进行深度开发,对于行业来说芯片的开发与应用才是这个行业的灵魂,生产设备只不过是一件昂贵的工具罢了,目前老苏搞的680芯片就全部委托给华晶做代工,短期内这种委托加工的模式不会变。”
“未来什么时候我们芯片的工业应用能达到上百种,年使用量能达到五百万片以上,我想那时才是上晶圆厂项目的时机。”
对于晶圆厂,梁远决定实话实说,完全没有国内企业砸锅卖铁上晶圆的决心和豪气。
“不过实验室的经费简先生可以放心,这点老苏可以作证。”梁远笑着指了指苏良宇。
“梁先生对国内的政策变迁怎么看?会不会回到十多年前?”简至康扔出了一个无比尖锐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真棘手,有五十年代归国科学家的例子在,梁远颇有些底气不足的感觉,现在国内还有不少“反动权威,牛鬼蛇神”等待平反呢,给官方擦屁股真是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梁远无奈的苦笑一下说道:“在历史大势面前,个人的挣扎与努力会显得极其渺小,在这方面我没资格对简先生做出什么保证,只能采取一些措施来尽力打消简先生在这这方面的疑虑。”
“前段时间我已经和老苏沟通过,今年所有的研发实验室都会转移到港资企业名下,目前香港那边的母公司已经注册好了,正在办理进入国内的投资手续,因此从名义上说,在香港回归之前,简先生是在为英国企业工作,我想来去〖自〗由还是没有问题的。”
梁远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国家正在努力改正曾经犯过的错误,当然对于有前科的组织来说,简先生有些疑虑也很正常,不过我个人坚信,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会变,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不会变,和我持相似观点的企业和个人也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