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花月正春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江庭雪
从霜:“也不错啊。比你梦想的还多一分。”
“去。”黄琴:“要是不抄你的,估计只有一半的分。”
从霜见她已经能自我调侃了,就放心了:“下次你就争取自己考这个分数,再从我这抄10分,就可以完成林老师给你们定的目标了。”
“那下次我还是多抄两道题算了。”黄琴考试的时候,好几门课,都抄了从霜的答案。不过她自己心不实,像数学,她主要抄了下选择填空判断这些题,后面比较复杂的题都没抄。她觉得一个人,就算是考试作弊,也要有自知之名。不能太贪心,明明只有考十分的能力,却想通过作弊考一百分。
林波也不禁止学生低声交谈,他知道禁也禁不住,走到讲台上,用黑板擦轻敲了几下桌面:“大家都拿到了试卷,都看到了自己的分数,今晚上的数学作业,就是试卷上的错题,考九十分以上的同学,可以不用交作业。九十分以下的同学,把你错的题,重新做一遍。明天下午放学前,韦小川把作业本收来交到我的办公桌上。判断题不能只抄一遍题,把原来的勾改成叉,要写出正确的答案,错的要写出错在哪里。选择题和填空题都要写出步骤来。还有十来分钟的时间,你们可以自由分配做什么。要做题的同学可以做题,要看书的同学自己看书,只有一条,不要高声喧哗。如果我在办公室听到班里吵,那等下大家就留下来,多上一节晚自习。”
“那不公平。”
“就是。我错的多,要写好多作业啊,明天下午根本写不完。”
……
从霜怕自己笑出声来,赶紧趴在桌子上。
班里很多同学都笑了,林波自己也笑了:“确实不公平。那些考九十分以上的同学,平时花了大量的时间来看书,做了大量的题,不及格的同学,只用做这几道题,实在太少了。如果不想做作业,以后也不想改错题,那大家就争取都考九十分以上。如果半期考试,我们班所有的人都能考九十分以上,我宣布,以后我的数学课,再也不给大家留作业了。你们不用写,我也不用改,大家都省事。如果你们人人每科都能考90分以上,我还会跟其他任课老师申请,让他们也不要给你们布置作业了,甚至以后我们班的晚自习,也可以不用上课了。”
这下没有人再吭声了。从霜想,林老师这招,可真够狠的。
林波拿着报告走了。他一走,班里立刻就热闹起来。
谈晓薇:“大家注意点。”
谈晓薇的数学考了95分,最后一道题扣了3分,判断题扣了2分。她看着卷子上的红叉,判断题的2分,其实是不该丢的,是她自己考试的时候,想偏了,钻了牛角尖。最后一道题的3分,是该扣的,她是真的不会解这道题,能得两分,也是蒙的,她写了前面两个步骤,套定理套对了,但套这个定理,她也是蒙的。考试的时候,她并不肯定。考完之后,她就找韦小川问过这道题了,自己又把这章的内容重看了一遍,当时就搞明白正确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和她同桌的女生,也是镇小来的,叫蔡绢,是班上的宣传委员,小时候学过画画,成绩在班里只能算普通。蔡绢的数学这次考了81分,她看到谈晓薇卷头上的95分,心里有几分羡慕,也有几分嫉妒。
蔡绢小声问:“晓薇,你说那个顾从霜,怎么考得了一百分。她都没上过几节课。”
谈晓薇听了这话,心里不太舒服。她虽然也会觉得自己没考班里第一,不太高兴,对于顾从霜,也许还有点自己不愿意承认的小嫉妒。但蔡绢这种调调,却让她看不起。不过谈晓薇并没有直接表露出来,只是淡淡地说:“顾从霜的父亲以前是老师,她请假回家养伤,把所有的正课书和练习册都带回去学了的。”
大概是完全没有想过谈晓薇会是这样的态度,蔡绢听了谈晓薇的话,反应过来,自己刚才的话说错了,只好勉强笑了笑:“难怪不得,有小灶开啊。”
谈晓薇没有再接腔,低头看自己的书。
比起蔡绢来,从霜的同桌黄琴,就可爱多了。虽然她一不喜欢学习,二没上进心,但起码她心态正常,不像蔡绢,小小年纪,心里的想法够黑暗的。
黄琴拿过从霜的试卷,翻看了几遍,说:“这可是货真价实的一百分啊。”
从霜觉得这个同桌真的很活宝。
从霜今晚没打算看书,她打算趁着有时间,把给三姨的回信写了,明天好去寄。
从霜用作业本写信,正好作业本的纸,也和信纸差不多,如今回到这个时代,连好的信纸都成了奢侈品。
从霜写信的时候,并不用思考,这毕竟不是作文,只要把要说的都写进信里就好了,要是真的写复杂了,三姨也读不懂。她的信写的十分朴实——
亲爱的三姨:
您的来信已经收到了,家里已经知道您和您家的近况了。母亲把信送去外婆家,让小姨给外婆念了信,我问外婆,她有没有什么要跟您说的。外婆说,知道您家里一切都好,她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只是您自己出门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她说她一切都好,让您不要挂念。但这是一句假话。三姨,外婆的身体不太好,这两年,她经常这里不舒服,那里痛,
第15章 才华横溢的不一定就是好老师
黄琴基本上每道错题都不会做,每做一道,就要来打断一下从霜,让她讲下一题。从霜还没嫌麻烦,她自己受不了了,觉得这样太费事了,把几道填空的错题做完后,说:“算了。从霜,你直接告诉我答题步骤吧。”
“不打算弄清楚了”
黄琴:“不了,要是都搞清楚,我今晚只有住在学校了。你直接写步骤吧,我抄一下。”
“好吧。”从霜拿起铅笔,在黄琴的草稿本上写答题过程。后面几道大题,黄琴可以直接抄她的试卷,所以一会儿功夫,她就把余下的错题都写完了。
黄琴看得目瞪口呆,从霜写完后,她拿过草稿本,抄了两题后,才想起来说:“从霜,你真够厉害的。”
从霜笑笑。其实没有谁是天生厉害的,除了那些天才,比方霍金、钱学森那样的天才,或是她妹妹的一个同学,天生的数学天才,读高中时,清华和北大都来邀请。她这样的普通人,就算重活一世,为了考一个好成绩,也只能勤勤恳恳地看书做题,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给黄琴讲题耽误了不少时间,从霜还是在晚自习下课前,把自己要单独写给三姨的信写完了,甚至还写了一份父亲的工作简历。她敢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写下来,寄给三姨,不过是依仗三姨和自己相隔千里,以及前世自己和三姨一直多年保持联络的“相处”心得。
她通读了一遍写好的信,虽然不够流畅,但要说的事都说清楚了,便没有再动笔修改,而是叠好,和代家里人写的信放一起,夹进自己的音乐书里,放进书桌里。
从霜的信写的很简单,她在写信的时候,尽量写的直白,毕竟她现在只有十二岁,要是真的写得太复杂,反而奇怪了。
天云中学的第三节晚自习,初一和初二都是自愿上则上,不用非得等下课铃响。只是走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闹出太大的动静,以免影响到别的班上自习的同学。从霜写完信,收拾好书桌,黄琴已经抄完作业走了,她没有手表,也不知道是不是快要下课了,她看何芳还在看书的样子,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过去找何芳了。
“要走了不”
何芳:“难得,你居然比我先想走。”
打趣归打趣,何芳已经开始收拾了。
两人回到宿舍,刚提着水桶去水房接好热水,下课铃就响了。
“看来我的时间估的挺准的。”从霜开玩笑。
何芳:“我每次都估的很准啊。”
从霜:“我这不是第一次嘛,就踩着点了。”
两人说说笑笑,拎着热水回宿舍。因为只拎了小半桶水,从霜说自己可以提,何芳也就没有帮忙。
换了床位之后,从霜早晨起床,整理好床铺后,就把从家里拿来的旧枕巾铺在挨着床边的床单上,方便她和何芳坐,她毕竟是从24年后回来的人,再怎么适应,还是有些情况,是没有办法真正习惯的,所以她只能用自己能想到的不花钱的办法来解决,比如这一点小洁癖。
虽然有了月考成绩的刺激,但大多数学生还是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想要头悬梁榷刺骨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从霜她们回宿舍时,多数室友早都洗过脚,和玩得好的伙伴聚在一起聊天。现在她和何芳坐在床边洗脚,过了一会儿,旁边床位住的李秀英才反应过来,打开蚊帐,探出头来:“顾从霜,你们终于回来了。”
何芳:“我们回来好久了,是你自己聊天聊入迷了。”
李秀英床里坐着另一个女孩,是住李秀英上铺的许虹。许虹是一班的,和李秀英是亲戚,两人算是远亲的表姐妹,所以关系很好。许虹人很文静,跟不熟的人不太说话,同一个宿舍一个多月了,她和从霜、何芳说过的话也不多,此时也只是笑笑,没吭声。
李秀英:“何芳,等下再跟你说。顾从霜,你这次考了全年级第一名,干嘛还这么拼啊”
从霜:“我留在教室,也不一定是看书做题啊。今晚第三节晚自习,我一点书都没看。”
李秀英:“你这样说,我也不相信。”
“我说的实话,你不相信,我也没办法啊。”从霜笑着说:“不然下次你来我们班上上第三节晚自习,眼见为实。”
李秀英:“那还是算了吧。我勉强相信你好了。”
即便她们开玩笑,说的热闹,许虹也没有要插话的意思。还好,李秀英也知道,不能真把自己的表妹丢一旁,光顾着和何芳从霜聊天。
洗完脚,从霜换了一双布鞋,是她的妈妈手工做的鞋子,她十分爱惜,白天都不穿,只在下午放学后,洗了脚,去上晚自习才穿,当然,晚自习下课后,她习惯要去接热水再洗一次脚,洗完后,也只有这双鞋可以穿。白天,她都穿一双黄胶鞋。另一又白球鞋,只在每周上体育课的时候才穿。一双白球鞋比一双黄胶鞋要贵两块钱,却不比黄胶鞋耐穿,所以平时她都不穿。
倒了洗脚水,从霜和何芳结伴去上厕所。女生宿舍这边并没有单独的厕所,厕所离她们住的地方有点远,要上一段长长的台阶,走快点,也要三分钟的样子。虽然内心里已是36岁的人了,但从霜依旧胆小,觉得晚上一个人去上厕所,还是挺害怕的。毕竟厕所在半山坡上,背后都是树林。
第16章 云阳,云阳
开完周一的周会回来,各年级的月考成绩都张贴出来了。这个周一,对从霜来说,过的非常漫长,虽然她有36岁的灵魂,但一下子成为那么多人注目的对象,连课间去上厕所,也会被人指点议论,她再怎么淡定,也很难真的若无其事。
而这天,几乎每节课的老师上课,都要提一下这次月考的成绩,好吧,从霜基本上每节课都会被老师表扬,当然,被表扬的学生不只她一个,还有谈晓薇她们。但从霜的成绩实在太出乎所有老师的意料,而谈晓薇是本来就被他们看好的,所以表扬的时候,说话的方式也不同,从霜想,她要一鸣惊人的效果达到了,可惊人所带来的影响,完全没有考虑过,不过她也没有别的办法,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考出好成绩来,然后借此得到一些便利,去做些她能做的事。
教语文的陈老师在上完了新课后,才讲这次的月考,除了简单地夸奖了几个考的好的学生,特别把从霜的作文拿出来讲,陈老师说:“顾从霜的作文,本来我想给满分,但为了不让她骄傲,刚开始我扣了她三分,后来我看她前面都没有扣分,就直接扣了五分。顾从霜,你这次的作文写的特别好,你上来给大家念一下。”
从霜站起来,笑着说:“陈老师,我上台去念,好像有点太自吹自擂了。再说,我自己觉得就一般,非要念,可不可以请个同学帮忙,我实在怕自己念着念着,会笑场。”
本来班里有好些同学听陈老师那样夸从霜,有些逆反心里,但听从霜这么自我调侃,瞬间就觉得从霜还是个挺有趣的人。
从霜的态度十分自然,说话的语气也很轻松,一点也没有学生害怕老师的感觉,但也没有半分不尊重。陈老师听了她这个请求,也笑了,允许了,示意她坐下:“既然顾从霜觉得自己来读,有王婆卖瓜的嫌疑,那黎美婷你来读吧。”
黎美婷是他们班上的语文课代表,这次考的也很好,考了93分,她本以为自己会考第一,她读小学的时候,语文成绩一直很好,也很会写作文。她不是镇小来的,她家是川江坝的,她的父亲是川江坝小学的校长,虽然和父母住在农村,但她的父亲在她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已经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了,他们家在镇上也有套小房子。这套房子平时没有人住。她母亲没有公职,是农民,父亲转职成公办老师后,土地暂时还没有划出去,家里的土地有三个人的份,她家一直住在农村,就是为了方便种地。她的母亲一个人将家里所有的地都种了,平时放了学和周末,她的父亲也去地里干活。父亲转成公办教师后,依旧维持这个习惯,但家里一直不让她做什么,就算她去地里帮忙,也只做一些轻松的活。特别是上了初中,父母希望她周末在家,多看书,余下的时间就休息。她上初中后,父母为了让她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就把镇上的这套小房子收拾出来,让外婆来陪她住,给她做饭,照顾她的起居。毕竟中学的校舍条件实在不好,她的父母也不舍得让她住校舍,在食堂吃大锅饭。她进了初中,一直很努力,虽然没有头悬梁榷刺骨,但也不是贪完的人,上课都尽量认真听讲,哪怕最讨厌的政治课,她也很少开小差,每次的作业也都是自己写,平时老师交待要背的书都背了。她这次考了班里的第七名,其实各课的成绩和她猜想的出入不大,名次也出入不大,她原来的目标,是考进班里的前五。不过听到陈老师表扬顾从霜,现在顾从霜不愿意上台念自己的作文,陈老师叫她上去,她心里就有点逆反的心情,要是搁平时,让她上台,读一篇同学的作文,她并不觉得有什么。但此时,她觉得自己有点没面子。她站起身来,勉强笑了一一下,说:“陈老师,我喉咙有点痛,可不可以请别的同学帮忙读一下。”
从霜听她这样说,有点惊讶,她对黎美婷的印象一直很不错,因为她知道,黎美婷的父亲和她的父亲,曾是高中同学,又同年入伍,虽然没有分在一块,但又年退伍,回来又都进了各自的村小教书,从霜的父亲和黎美婷的父亲当年一起参加考公办教师的资格考试,估计黎美婷自己不记得了,她小的时候,其实是到从霜家玩过一次的,那时候,从霜的父亲还在教书,母亲还没有怀二胎。
陈老师并没有怀疑黎美婷的说辞,这段时间,早晚温差大,班里有好几个学生都感冒了,一节课,听到不少人打喷涕,听黎美婷这样说,就让她坐下,叫了谈晓薇,谈晓薇笑得有些无奈,要是陈老师刚才叫黎美婷的时候直接叫她,她还不觉得有什么,但现在黎美婷推了,再叫她,她心里就不太舒服,不过她是班长,觉得自己不好再推了,不然陈老师恐怕就会察觉出什么来,会发火了。
这次月考的作文很简单,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描写自己的故乡。要求是文情并茂,生动有趣。
谈晓薇走上讲台,从霜的试卷已经被陈老师挑出来,放在讲台上了,谈晓薇拿起卷子,翻到作文的地方,开始朗读。
谈晓薇作为一个镇上土生土长的人,这次的作文,写的就是天云镇。她觉得自己的作文写的不错,得分也不错,只扣了三分。从霜的作文扣了五分,但刚才陈老师说了,这五分是为了压一压从霜的分数才扣的,而且作为这次作文的范文,显然是写的比她好。她没读之前,多少有些怀疑。她本以为从霜的作文肯定是写茶花村,但现在拿到了从霜的试卷,朗读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从霜的作文并没有局限在写茶花村或是天云镇上,作文的格局就比她自己的大了很多,文笔又好,难怪陈老师会说最开始要给从霜作文满分。
从霜的作文以天云镇入手,讲了天云镇,侧重写了镇上的云阳矿厂,写了茶花村,写了流经这个小镇的岷江,借由岷江拓展开,写了这条河流给四川带来的滋养。写云阳矿厂的时候,写了八年抗战。布局巧妙,行文流畅,明明只是写故乡的体裁,硬是被她写出了更深远的立意来。
“……云阳矿厂始建于1938年秋,当时全国抗战爆发,国民政府为了抗战需求,与英国合资,将原本用于山西西同的先进矿厂设备内迁,经多方考察,这个为了抗战而成立的矿厂,最后落户云阳村,矿厂里的初代设备,大多是英国制造,远渡重洋,辗转多地,经铁路和公路,再搭船,经长江入重庆,靠着纤夫们的肩拉背磨,来到了云阳,重新投入使用。云阳矿厂的矿石挖掘出来,经水路和陆路,运至重庆钢铁厂,炼成可用来生产武器的钢铁,为中华民族八年抗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年那些拉纤的纤夫,成为了云阳矿厂的第一代矿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