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花月正春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江庭雪

    郭军:“出货组肯定是要加人的。他们部门现在有两个人辞工了,一个只做到这个月底,另一个是刚提的,大总管已经批了,也就做到下个月十号。你可以叫你姐夫来,这个问题不大。你姐夫能干得下出货组的活吧,那些纸箱,轻的也有二三十斤,重的有五六十斤,干一天可不轻松。”

    张映秀:“这应该不是大问题。他以前教书的时候,家里也种着地的。”

    王小英:“张姐,你姐夫以前还是当老师的呀。”

    别说王小英了,黄春燕也很意外,她以前也没听张映秀说过姐夫是当老师的。

    张映秀笑笑:“好几年前的事了。这不,我姐生了二胎,姐夫的工作就被撤了,本来都要转公办教师了。还是没想明白,非要生二胎,工作也没了。”

    王小英:“你姐夫都能转公办了,真可惜了。要是郭军能转公办,我就不生老二了。”

    郭军:“转公办又不是说转就能转的,我考的迟,才过了一半的课,政策就不允许民办转公办了,我也没办法啊。”

    郭军和王小英见没有转公办的政策之后,就要了第二个小孩,他们的头胎是个女儿,原本之前想着要转办公老师,就熄了要二胎的想法,眼见吃公家饭无望,两人很快就要了第二个小孩,还好,第二个小孩果真是个儿子,郭军的民办教师一职就顺理成章地没了,也不觉得亏。当然,主要还是生了二胎之后,他没了工作,王小英就经黄春燕介绍来广东打工了,家里的收入比以前他教书还宽裕,所以他去年也出来打工了,把两个孩子给父母带,每月付一百块钱的生活费。

    王小英笑嘻嘻地说:“你姐夫当过老师,有文化,可以过来找个管理员的工作做嘛,当员工多累,我每天在包装部,累死累活,加那么多班,工资还不如郭军多呢。”

    &nb




第20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张映秀第二天就把简历送去给郭军了。郭军当场看了,称赞这简历写的真不错,比厂里几个管理员来应聘的简历写的还漂亮。张映秀笑着说,这是她侄女写的,她大姐夫的字还要好看一些。郭军说那大总管多半会同意,不过事情没有确定之前,还是让张映秀做好两手准备。张映秀说这是肯定的。

    张映秀刚看了信的时候,本来准备这两天就给从霜回信的,但现在知道厂里要扩招了,消息又还没有完全落实,她就想再等一周看看。现在已经月中了,再一周,兴许就有眉目了。厂里要大量招员工,都会在外招之前,先内招,这是黄春燕告诉她的,厂里希望通过原有的员工,招一些这些员工的老乡、亲戚,算是给厂里员工的一种福利。不过张映秀觉得,厂里喜欢通过老员工介绍老乡亲戚进厂,更多的还是为了好管理。老员工在厂里做的怎么样,厂里肯定是很清楚的。老员工介绍了亲戚朋友来,就更容留得长久。毕竟她们这些做计件工的,哪个工厂都是做,工作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学个一天半天就会了。这也是厂里留人的方式之一。

    张映秀想的很清楚,要是再过一个星期,厂里还是没有确切的消息出来,她再回信给从霜,也不晚,让从霜的父亲和她的七妹八妹过来,到车间做工,这个是基本上没问题的。要是再过一周,厂里的招工情况出来了,果真要招很多人,那郭军说的要增加管理员的事,肯定就很有戏了,到时就把郭军说的情况也告诉从霜。反正如果写信来不及,厂里马上要招人,大不了她拍封电报回去。不过她是不会同意从霜休学过来打工的,在张映秀看来,从霜今年秋天才满12岁,已经是想太多问题了,家里经济困难这些事,哪里就需要她来操心了。她回信的时候,必须好好劝劝从霜。再有一点,张映秀想等着发了工资,去寄信的时候,给自己的母亲寄三百块钱回去。她上个月加班多,做事手脚也快,算下来,扣了饭钱,她可以领到712块钱。她自己每天做了多少工,都是自己记了帐的,所以很清楚一个月到底能挣多少钱。她家里条件也不好,另外四百块就寄回家,下个月初,就要立冬了,也好让老公给两个上学的孩子添双鞋子。

    从霜的来信,给了张映秀很大的触动。她之前的确从没考虑过自己也可以找个管理员的工作,现在想想,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她虽然只有初中毕业,但她写字好看,算帐记帐也不含糊。这次厂里扩招,如果要给车间配生产助理,她打算写个简历,也去试一试。她们有个老乡小廖,在隔壁欣华服装厂的车间里当拉长,也只有初中毕业。既然小廖当初能从车衣女工慢慢当上拉长,她虽然年纪大了一点,但在梳头部,做事也是一等一的,为什么她不可以试试呢。不过这事她不打算再找郭军,她深知郭军帮忙接下她大姐夫的简历,已经是烧高香的事了,多亏了王小英那几句话,不然这忙郭军都不会帮的。

    张映秀想,自己年轻的时候,太相信别人,也吃了太大的亏,让父母家人都蒙羞,如今能够看得透很多人情事故,也是被逼无奈。当年那个说了要娶她却在她快生小孩前跑去新疆的男人,上一次回四川娘家,听村里人说男人的第一个孩子是个残疾,腿虽然是好的,却没有办法站起来,张映秀没办法大度地想对方可怜,她虽然不会讨厌那个素未蒙面的小孩子,但对于那个男人,张映秀只有一句感叹:善恶到头终有报。

    事实证明,张映秀的想法很正确。厂里10月20号发了工资,当晚全厂都不加班,这是惯例,每个月20号发工资,当晚不加班。过了两天,22号中午,厂里就在食堂门外的大黑板上写了招工启示,果真如郭军说的,除了啤机部,另外几个部门都要招人,每个部门要招10-20个人。

    吃过午饭,别人都在睡午觉了,张映秀正坐在塑料小板凳上,趴在床边,给从霜回信,宿舍的门被轻轻推开了,张映秀的床位离门很近,她回头去看,见是王小英,忙放下手中的笔,起身去开门。

    王小英等她走近了,才轻声说:“张姐,郭军说,你姐夫那事,有眉目了,你现在空不空”

    “空。我闲着呢。”张映秀忙说。

    王小英:“那你跟我去我们宿舍吧,郭军跟你说。”

    “哎,哎。”张映秀说:“我把小板凳放



第21章 宁孝琳老师的公平法则
    张映秀寄的挂号信,的确比平信要快一些。从霜收到信,是在她发信后的第五天。信是陈向阳帮忙拿回班里给从霜的。陈向阳和班里几个同学课间到楼下的篮球场打篮球,回来上课的时候,经过学校的小卖部,有个男生要买口香糖,陈向阳正好看到黑板上写着有从霜的信,就顺便帮忙带回班里给她了。

    从霜一看到是从广东寄来的信,向陈向阳道谢的时候,都带着几分激动。

    见她一反平时的淡定,陈向阳便顺口问了句:“谁给你写的信啊,你这么高兴。”

    从霜也没多想,说:“我三姨。”

    “哦。”陈向阳见她已经在拆信了,本也没有什么话要说,便这样应了一声,回自己座位了。

    这是上午的第四节课,英语课。从霜早把这学期的英文教材都看完了,平时宁老师读课文的时候,她会认真听宁老师的发音。教他们二、三、四班的宁老师是今年夏天才从西师毕业的,之前班里很多同学会人云亦云地说宁老师没有教学经验,不会讲课,但经过第一次月考,全年级一共四个满分,都是宁老师教的班上的学生,反而是一班,一个满分也没有。一班的英语老师是唐文荣,是一个教了十多年英语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唐文荣的儿子唐恒,进校的时候,按名次轮着分班,本来会分在四班,因为一班配备的师资和一些特权关系,就去了一班。上次月考,一班一个满分也没有,很扫了唐文荣的面子,据说唐文荣私下狠狠训了唐恒一顿,骂他没有考满分。这些都是学生里传的,不过从霜有前一世的经历,知道这件事并不是空穴来风。前一世的时候,她初二进了重点班,正是唐文荣教的英语,唐恒经常被唐文荣训,现在传私下训一顿,想来还是给唐恒留了面子了。从霜一点也不喜欢唐文荣的教学方式,太教条化了,而且从霜也欣赏不来唐文荣所谓的英式发音,她觉得宁孝琳的发音悦耳多了。不过这节课,从霜没有心思听宁孝琳读课文,她学着同桌黄琴那样,把英文书立起来,偷偷将信拿到桌子上看。

    从霜坐在第六排,这一竖排,有好几个同学比她高,即便她不把书竖起来,宁孝琳也未必看得见她在做什么,她只是为了多一重保险。三姨在信的开头,先说了劝外婆去大医院看病的事,并说自己通过邮局汇了三百块钱回来,让外婆收到后,一定要去县医院检查一下,把检查结果告诉她。从霜想,这倒是个好办法。外婆为了要让三姨安心,到时她再回家鼓动父母去劝说一下,外婆多半会接受去县医院的这个提议的。看到三姨在信里说,已经帮父亲找到了一份管理员的工作,从霜差点就坐不住了。她前世也去广东打过工,看三姨在信里介绍出货组的情况,就知道父亲过去大概要做些什么了。广东的大部分工厂,都是做贸易加工的,订单多的厂子,每天可能要出七八个货柜甚至十几个货柜的货,这些货柜车,经深圳的罗湖或平湖海关出关,到香港,在香港装船,通过远洋货轮,运往欧美。出货组其实就是包装部的后续工作,将包装出来的一纸箱一纸箱的货从车间运到装货柜的地方,将所有的货装柜。这工作其实很简单,管理人员只要稍微细心些,核对装柜清单,让组员不要装错了货,确保装柜的货和清单上的一模一样就行了。她一点都不担心父亲去了能不能胜利这份工作的问题,比起教书和在航管站的工作来,这份工作的难度有限。而且三姨在信上写了管理员的薪水,她回去只需要把信给父母,都不需要她劝说,这样的薪水待遇,父母自然会心动。最好的就是还和三姨一个厂,七姨八姨也去的话,她家的经济状况和外婆家的条件很快就能改善了。

    三姨在信里说已经拍了电报回来,从霜猜测电报多半是直接拍到家里了,想来家里已经收到三姨叫父亲和七姨八姨去打工的事了。今天



第22章 找到父亲
    中午吃饭的时候,从霜和何芳打了饭,端着饭盒,靠在教学楼底楼外的乒乓球台上吃饭,从霜和何芳说了自己想请假的事。

    何芳说:“今天不是27号吗,逢集,赶紧吃了饭,我陪你到街上找找,看能不能碰到你们生产队的人,找人帮你把信带回去,交给你父母,不就行了,要是没找到人,再找林老师请假也不迟啊。”

    从霜:“也是哦。现在过了夏时令,不再检查午睡了,那我们动作快点,12点半就关校门了,迟了就出不去了。”

    天云中学是实行夏时令和冬时令作息的,每年五月一号到十月一号,就执行夏时令的作息,每天中午都要住校生必需呆在宿舍午睡,管理住宿的老师还会抽查,以防学生没有回宿舍睡觉。而现在执行的是冬时令,中午的休息时间,学校是不会管学生怎么安排的,但校门会在12点半之后关闭,到一点钟之后才开。为什么这个半小时的要关门,从霜她们也不清楚,反正学校这样规定,学生好像习惯性地接受了,也没有人去问。

    何芳:“放心吧。我们哪次吃饭,能吃得了三十分钟,十五分钟都要不了。”

    话虽这样说,何芳和从霜也不再聊天了,专心致致地吃饭。吃完去刷完时,洗碗的人很少,两人也不用排队,接了些热水,冲掉碗上的油,才去用冷水清洗。

    从霜和何芳走出校门的时候,学校门口的时钟显示,才12点20分。何芳挽着从霜胳膊,笑着说:“看吧,我说吃饭要不了多少时间吧。”

    “是。”从霜:“你是神算子。”

    何芳:“我这叫有时间观念。”

    两个人说说笑笑,从校门外的那个长斜坡上下来,就到了镇上。挨着学校的这条街,名叫水巷子,街道很短,两边都是住宅,没有商铺,过了水巷子,就是岔路,从霜提议走玉双桥这条路,过了玉双桥,便是半边街,半边街是天云镇最古老的街,街道是石板铺成的,路的两边,很多农民会在这摆摊,也是镇上卖叶子烟和菜刀、猪草刀的一条街。从霜的父亲抽的叶子烟,都是在这条街上买的,她本着碰碰运气,兴许她父亲今天也来赶集了也不一定。

    不过从霜一开始并没有碰见自己的父亲。她在半边街的街口处遇到了与她二叔家只有一块菜园地相隔的邻居,按照辈份,她管这位五十来岁的大叔叫家公,这位大叔姓张,和从霜的外公同辈份,从霜先看见他,主动打的招呼:“三家公,您来买烟哇”

    张显贵背着一个花眼竹篾背筐,正弯着腰选烟,听着声音熟悉,抬起头来,看见是从霜,笑着说:“是啊。你们今天不读书吗”

    从霜:“要读,现在中午休息时间。今天赶集,不知道我家里有没有人来赶集,我同学陪我到镇上来,碰碰运气。”

    张显贵:“来了,你爸爸来赶集了。我刚才在清风桥碰到他,你快点过去,他应该还在那条街上。我才过来几分钟。”

    “谢谢三家公。”从霜:“那我先去找人了。”

    张显贵:“你快去。”

    从霜听张显贵说是在清风桥碰到自己的父亲,猜自己父亲可能是在邮局去帮外婆取三姨寄来的钱,对何芳说:“我们走快点。”

    “走吧。”

    虽然十二点多了,街上的人还是很多。毕竟来镇上赶集的农民,大多数人家里离镇上很远,可能十点钟了才走到镇上。从霜和何芳没有在挽着手走路,街道上人多,街道又窄,太不方便,两个人分开走,反而好走些。

    不过走到清风桥的时候,从霜就想到即便三姨寄了钱给外婆,应该也不会那么快就到了。邮局汇钱,普通邮寄,汇钱的速度和平信差不多。也许是父亲来给三姨回电报也不一定。

    从霜和何芳先去了邮局,并没有碰到从霜的父亲。两个人又去了农贸市场,在一个卖干杂的摊子上,才找到从霜的父亲。

    从霜的父亲正在让摊贩给他称干辣椒。

    从霜:“爸爸。”

    顾远山完全没有注意到女儿站在自己身边,从霜突然这么一叫,吓了他一跳,他过了几秒才反应过来,才说:“你怎么在这里”

    何芳这时才跟顾远山打招呼:“叔叔。”

    顾远山才看到女儿身后的何芳:“哎。



第23章 下定决心
    顾远山到镇上的东门口上付了一角钱的停车费,取了自行车,骑车回家,到家已经快两点了。

    张映华正在灶上切萝卜丝,听见自行车的声音,知道是顾远山回来,开口就说:“你怎么不再迟点回来。今天又不卖东西,怎么耽误了那么久。“

    顾远山本来还挺高兴的,听到这话,脸立马拉下来了,沉着脸把自行车停到草棚屋里,把背筐背到堂屋里放下,喝了开水之后,过厨房来,坐到灶下,才说:“我在街上碰到从霜了。她特意来镇上,找人带信回来。“

    张映华马上就明白了:“是三妹来的信“

    顾远山抽出信,把信封放在灶台边上,展开信纸,一边看信,一边说:“肯定的啊。三妹拍电报回来,没头没尾的,叫我们过去打工,具体的事情,肯定写在信里了。“

    张映华问:“信里怎么说“

    “我还没看信呢,看完了才晓得啊。“

    张映华心里不太高兴,但也没有说什么,只叫顾远山烧火。

    等张映华把白萝卜丝炒好,热饭的时候,顾远山已经看完信了,才把信里写的事情跟她说。

    听到说顾远山过去可以当管理员,一个月基本工资就有四百块钱,还能休一天假,加班费另算,张映华不懂究竟厂里的管理员要做些什么,但光听工资,就很动心了:“这么多工资,三妹把工作都帮你找好了,确实可以去。不说多了,一个月能挣四百块,一年就能挣四千八。我们两个人在家种地,满打满算,一年能存三四百块钱就不错了。“

    顾远山也没有想到三妹帮他找的工作这么好,三妹在信里介绍了出货组组长的工作大概做些什么,顾远山觉得对他来说完全不成问题。两天前收到电报时,他本来有些抵触,没头没尾,就叫他出去打工,现在看了信,感觉确实可以挣到钱,而且工作也不辛苦,对他来说,工资真的很高,三年前,他刚去航管站当船舶管理员,一个月才七八十块钱的工资。就这样的工作,还有不少人想争。他干了两年多,工资涨了一些,去年被顶替前,工资也才一百零八块钱一个月,但对农村人来说,家里每个月有一百块钱的固定收入,也很不错了。他本来干得好好的,顶头上司曹兴权对他也很满意,但没想到最后还是被别人顶替了,顶替他的人,是镇上派出所所长的小舅子。听说去年过年的时候,涨了三十块,一个月也还不到一百五。顾远山看了信,很难不心动。对于张映华的话,他也很赞同:“既然三妹把工作都找好了,过去就可以上班,就算当不成管理员,当个出货的工人,一个月能挣五六百块钱,也很不错啊。最重的纸箱,一个也才五六十斤,只是在装柜的时候才用人抗,搬运都用推车,也累不到哪去。主要是如果我去打工了,家里就不要种这么多地,那些开出来的山坡地,就不要种了,猪也少喂点。“
1...89101112...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