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桂仁
万一那小子被小妖精迷住怎么办如今她还有两个老帮凶!
等儿子回来,她非把他打醒不可!
人去殿空。
杜大娘走到柳娘子身边,看了她一眼,什么话也没说,走了。
柳娘子从前总是说,云大家是她毕生的偶像。
因为云大家原本也就是个被卖身为奴的普通民女,却凭借着惊人的天份和刻苦的努力,成为一代宗师,甚至帝师。
但她对她的偶像做了什么
她一心想把人家唯一的徒弟卖进青楼。
后悔么有用么
若肯做人留一线,何至于此
就算多年交情,杜大娘也只能送一句——活该!
至于林俊仁,谁管他
眼巴巴看女儿扒上了两尊大佛,甚至可能更多。但于他,可有半分好处或许会有,但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人家可是有二叔的人了。
若林俊武铁了心跟他争,他要怎么争得过
后悔么有用么
同样两个字——活该!
而此时,好不容易找着正当理由,大大方方,又心急如焚,巴巴尾随着小美人儿而去的小殿下,终于听到关于这位上官先生的介绍。
上官令,字逢原。
真正的簪缨世家,书香名门,以修史闻名于世。追溯其家谱,比才传了五位帝王的大燕王朝可悠久得多。
从前前朝起,上官家族就出了数位帝师名臣。
到大燕王朝取而代之,上官家族虽因战乱,人丁调零,依旧是当世数一数二的清贵人家。
而上官令,就是在这样一个名士辈出的家族中,孕育出的天才。
他二十岁,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就名动天下。
之前那些年,是家族怕他早慧而夭,压着没让出来,才默默无闻。
这人具体多有才,用说书人的话来形容。
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书画,经史典籍,乃至于占卜算筹,百家诸工,无一不通。
打个比方,薛慎牛吧只因他六艺皆精,唯琴艺稍逊,故此京城人称无琴公子。
但这位上官令,当年横空出世时,被人尊称百家公子。
意思就是这世上百行百业,他样样都能数第一!
只上官家族经历了数朝覆没,且人丁不旺,便对当官没啥兴趣。尤其上官令,他虽少年成名,但最喜欢的,却是教书育人,当夫子。
据说,他年轻时曾给自己算过一卦。
嗯,他还是个极高明的卦师。铁口神算,从无错漏。年轻时被友人戏称,令半仙。
说他这辈子绝不能进官场,否则一定大难临头。
但燕昭帝,就是把燕成帝过继去当儿子,闵柏过继去当孙子的这位帝王,偏偏不信。
以为这是上官令不想当官的托词,三番五次,召他入宫。
后来终于设下圈套,拿住上官家的一个把柄,硬是把他请进宫来,给自己当了夫子。
小平安低声,插了几句宫中传言。
燕昭帝当时已经年过四旬,可膝下无子。皇子们生一个死一个,再怎么精心保护都没用。
有人就说是他命中犯了忌讳,得找高人来破。
燕昭帝就想到这位神算子令半仙了。
打着求学的幌子,实则是为了求子。
但子孙缘这个事情,真的很难讲。
在上官令入宫的五六年间,燕昭帝又先后有过三位皇子。
世人几乎以为上官先生作法灵验,皇位终于有人继承时,三位小皇子又先后夭折。
其中详情,已无人知晓。
只知在最后一个小皇子过世时,燕昭帝与上官令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当晚在他们身边侍奉的宫女太监,全部杖毙。包括几个极受宠爱的妃嫔,全部赐死。
上官令也被投进昭狱,本来要治他一个大不敬杀头之罪。但上官先生实在名声太好,且教书多年,门下桃李何止千万
从官员到士子们集体上书,纷纷恳求留他一命。
还有人举例,说前朝最后几位皇帝那样混帐,最后
第139章 纯情
屋中许多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就见令半仙莫测高深的一笑,“肯定能给你养老送终。”
太好了!
这个徒弟没白收,秋大姑十分高兴。
当即决定,要在白龙观附近也弄套房子,回头就跟上官先生做邻居了,也方便美娘以后上学。
还,还真要上学
美娘就算还不清楚上官先生来历,但也从官员们的态度,尤其是秋大姑的态度里看出,这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这样厉害的老师来教自己,小美娘很是受宠若惊啊。
惊过之后,她也很欢喜呢!
从小,美娘就梦想着上学,可惜家里不供她。靠着郑飞扬那半桶水和一点自学,才磕磕绊绊念了点书。
如今正经有了先生,美娘也决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
但房子,买……买不起。
还是租吧。
长春道长觑着闵柏,指点她们。
修白龙观时为了不扰民,特意选了个偏僻地界。最近的街巷,都离得有些远,实在不宜她们这样的老弱妇孺。
但因白龙观香火旺盛,附近百姓自发的在不远处摆了些小摊子,卖些香火吃食。她们若想定居,不如在那边买块地皮,正经盖几间房。
将来若有事,也适宜观中照顾。
小殿下闻言一喜,知道自己出力的时候到了。
“上官先生既是饱学大儒,云大家亦有官身,不如就由官府出资,在白龙观旁择地修建一所学宫,请二位先生教习讲座。当然二位年事已高,不好日日劳烦。只要每月能择定一两日,开坛授课便好。学宫后面自会修建别院,供先生们居住。嗯,前面也要给百姓经营,留出地方。”
好了,免费的房子到手。
估计还有白拿的俸禄,解决两位穷先生的当务之急。
二人都不拿乔,谢过汉王殿下,人家便打算说说体已了。
闵柏无奈,这么多双眼睛盯着,想跟小美人儿道个歉也不知如何开口。
还是平安,用嘴型暗示了他一把。
信。
您还是继续写信吧。
可明明人都站在跟前了,为何还要苦逼的写信
小殿下,他愁苦的走了。
一步三回头,看得美娘都受不了了。
那小眼神太明显,满腹心事都挂在脸上呢。
他娘不好,但他是个好的。
可千万别因为他娘,就嫌弃他呀!
可美娘,还当真嫌弃了。
也不能说是嫌弃,应该是不知道如何相处。觉得应该拉开些距离,省得招人讨厌。
她,她实在是被徐贤妃,伤到自尊了。
十来岁的女孩,如果说对闵柏的心意一无所知,那是骗人。
但要是说他们真的有什么,又太冤枉了。
不过是少男少女,一点美好的情愫。干净得就跟清晨的露水似的,纯真透明。
如果徐贤妃不这么针对美娘,可能二人还不会怎样。
只是顺其自然的任这段感情发展,或许就在下一个清晨,在初升的阳光下,便会悄然蒸发,消失无痕。
但她这么针对美娘,倒似在二人之间揭开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让他们认识到对彼此,不一样的心意。
有点酸,有点涩,偏偏还有着吸引人的淡淡清甜。
百般滋味,难以言表。
唯有等待岁月,静静发酵,看是酿出醇香的美酒,还是一缸陈年老醋。
上官令看着这对纯情的小男女,老眼一眯,精光中掠过一丝戏谑。
他是热衷于教书育人,可从来不热衷于以德报怨。
燕昭帝欠他的,他得管他的子孙讨回来。
小子,等着吧!
迎着江风,才上船的汉王殿下,便打了老大一个喷嚏。
果然,是个不祥之兆么
揉揉鼻子,进了船舱,就见徐贤妃就挥舞着藤条,呼呼上前。
“跪下!”
闵柏左右一看,很好,瑞姑已经将闲杂人等打发出去了。余下几个,皆是彼此心腹。
然后闵柏,寻到舱中主位,他端端正正,坐下了。
&n
第140章 不欠
小太监扑通跪下,满脸通红。
紧张,也兴奋。
掌刑太监,顾名思义,就是执掌刑罚的总管事。
最得罪人,还要求律已甚严。但这个职位也极有权势,非老成之人不能担当。
但小殿下却破格提拔了他,是信任,是机遇,也是考验。
“殿下敢用,奴婢就敢当!”
“那好。”小殿下脸色淡淡,一槌定音,“拿着母妃的藤条,将今日跟随母妃出来的所有人,重责三十。几个头领,全部罚去渡口村挑土石。打完他们,轮到孤,亦是三十。治孤一个顶撞之责,让母妃出气。”
徐贤妃呆住了。
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
可平安已经上前,恭敬却强势的取走她手上的藤条,带着所有人退下了。
船舱里,只剩下母子二人。
距离极近,却又似极远。
徐贤妃就见儿子缓缓起身,走到自己面前。
她不自觉的后退半步,惊觉儿子竟已有她肩膀高了。
“皇儿你……”
闵柏幽幽叹了口气,“这个时候,我倒情愿娘叫我一声不孝子。”
徐贤妃恍惚觉得自己错过了什么,却又怎么都抓不住,她只得换了个称呼。
“儿,柏儿你……”
闵柏摇了摇头,眼中有了几分悲悯。
“是我痴心了,您如今是大燕王朝的贤妃娘娘,自不再是儿子的亲娘,那咱们就还是按照宫中的规矩来吧。”
他吸口气,小脸认真而严肃,“母妃,您生我一场,我这一生都会敬重您,孝顺您。但我虽是您的儿子,却更是汉王府的主子,大燕王朝的大皇子!所以也请您,以后至少在人前,也尊重一下我。”
“我,我哪有——”
“那今日在白龙观,母妃又为何要处处跟我作对”
“那我,我不就是不喜欢那个丫头么”
“您不喜欢,大可以回来了跟我说,跟我闹。一定要在群臣面前,跟我唱反调吗”
徐贤妃不服,“那你又为什么要跟我唱反调”
“因为我才是汉王府的正经主子!就算是我错了,我不对,您也得听我的!”
看着儿子咄咄逼人,俨然第二个燕成帝的模样,徐贤妃心惊了,害怕了,后退了。
眼中很自然的蓄满泪水,露出在丈夫面前,那种又柔弱又饱受委屈的表情,指责。
“你,你这孩子变了!一点都不心疼娘了!”
“对!”
闵柏可不象他爹,每到这时候,就总是无奈的退让。
他果断扔出这个答案,残忍的撕开了他爹一直不愿意撕开的真相。
“娘,您说我变了,您就没变吗
记得小时候,您还要操持全家的家务,给我和爹做针线三餐,您现在做吗”
“那,那不是跟从前不一样了……”
“说得好,就是这句话!
现在跟从前不一样了。所以您变了,我变了,爹也变了,所有人都在变。
您不能要求我,既做您的孝顺儿子,又做汉王殿下。就象您不能要求爹爹,既当一国之君,又当您唯一的夫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