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宫廷是我的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miss苏
398、
皇太子听见这个话题,倒是淡淡的。
他因接受老师朱珪先生的“五箴”影响,自成婚以来,放在后宅的心思便比其他皇子,乃至历代帝王都淡。
即便此时他已经继位在即,可是后院里有名号的唯有嫡福晋点额一人、侧福晋廿廿一人、官女子刘佳氏一人,也就是说有名号者,仅有三人。
其余侯佳氏,虽说有个“庶福晋”的称呼,也曾赏赐花衣,可是因为出身内管领,又曾是大侧福晋骨朵儿房里人,故此身份仍然只能是家下女子。
而王佳氏,因曾先后是大侧福晋骨朵儿房里的家下女子、庶福晋侯佳氏房里的使女,故此身份虽原本是官女子,但是被挑进阿哥所去伺候人之后,身份即是以官女子补足家下女子、使女之缺,这便身份也变为了家下女子,乃至后头的使女。
故此能封嫔以上位分,得朝廷正式册封的,名正言顺的唯有嫡福晋、侧福晋、刘佳氏三人罢了。可是皇太子也并未因此而着急。
见皇太子没什么反应,皇太子妃不由得道,“《礼记》云:‘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
“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
教顺成俗,外内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
“虽说我朝家法朴素,历代先帝后宫里都没这么多人,然则总不能明年太子爷继位的时候儿,后宫里一共就这么几个人吧否则,又何谈‘内治’何谈‘天下内和’”
“若无‘外内和顺’,则无‘国家理治’,岂不是有亏‘盛德’”
.
皇太子妃引出的是数千年来传承而来的圣人言,说的是天子之德,这样的高度,自是皇太子都无法反驳的。
廿廿也忍不住抬眸,眸光静静在皇太子和皇太子妃面上打了个转。
皇太子妃是借圣人的口,说天子不广纳后宫,乃为失德。
作为即将继位的嗣皇帝,“失德”的大罪名,阿哥爷也是扛不起的。
皇太子却依旧只是淡淡的,倒转眸瞟了太子妃一眼,问,“这倒不急。循着惯例,嘉庆二年便要挑选天下八旗秀女,后宫里的人,自能补齐。”
“倒是绵宁的事,太子妃可曾为绵宁挑好人了”
皇太子这么一说,众人的目光自是都落到绵宁那边去。
个个儿都是额娘、姨娘、姐妹的,这便都忍不住要笑话一番。
四格格跟绵宁是一奶同胞,这便先出声道,“哥哥可别脸红,这都是好事儿!三姐姐也已经许了婆家,三姐姐可没脸红呢!”
可是绵宁哪里是没脸红呢,这般当着众人的面儿被说到这事儿,反倒是面色略微有些发白,神色之间略显慌乱。
还是三格格笑道,“二弟必定是想着,明年可还要大婚,这便不敢叫嫡福晋知道今日之事呢……”
见儿子神色如此,还是皇太子妃笑道,“你们两个就别打趣他了!他一向最是孝顺,早就说了多少回,这些事终究都由皇玛法、你们阿玛和我来做主就是,自己是连看都不看多看一眼的呢,更何况要这样当众地说笑。”
“他啊,一心都在念书用功里呢,哪里顾得上这些要不,何至于到今日还没挑选出人来呢”
皇太子妃笑着转眸望皇太子,“太子爷前儿问过我好几回了,我啊多少有点儿私心,总想让绵宁可着自己心意,挑个能合眼缘的去……我又不好直接跟太子爷说,恐太子爷说我溺爱了。”
 
399、太子妃的抬举
399、
绵宁这边自己挑了星楼,那边厢皇太子妃又给选了个赵氏,这算是将绵宁大婚之前的内事给定了下来。
两个女孩儿被装扮好了,送到绵宁房里去。终归绵宁是不在毓庆宫里住,而是住在阿哥所,星楼自此不能再如从前一般跟随在廿廿身边,这便临走还是掉了眼泪去。
廿廿和星桂等人都笑着劝星楼,说自然每三五日还能回来请安的。况且从此身份不同了,倒也算是好事。
可是星楼还是珠泪儿不停。
廿廿这便遣开星桂和星楣,含笑低声问,“是不是说……女孩儿家,终是怕经人事”
星楼母家都是内务府下的,她阿玛职衔还高,平素母家人照顾自是有的;况且就算星楼可能会惧怕皇太子妃,可终究不在一个屋檐下住着,廿廿又早说了,必定会护着她去。
可是她还是这么珠泪儿不停,廿廿暂且能想到的,也唯有此事了。
星楼被问红了脸,赶紧道,“主子想到哪儿去了”
廿廿便笑,“那你怎么还掉这‘珍珠疙瘩’呀这‘珍珠疙瘩’呀,可金贵,不能随便儿总掉,更不能掉个没完啊。”
这是宫里,内眷落泪,指不定被有心人给编排成什么样子去,故此每落一次都可能是一场风波。
星楼赶紧止住了泪,却还是忍不住抽噎道,“……主子,奴才就是担心,二哥儿不喜欢奴才。”
廿廿听罢反倒是忍不住笑了,“哎呀我的傻丫头,他就因为那么一撞,竟然到太子爷、太子妃和我跟前儿来求要你来了,你还说他不喜欢你”
“我是看着他自小儿一路长大来的,他天性年少老成、严谨自律,从不说出格的话、办丁点儿出格的事儿。你这儿,是他头一宗。”
“你为了你都肯这样儿,你还浑担心什么,嗯”
星楼叫廿廿说得脸都红了,不好意思再坚持。只是,只有她自己心下才知道,那种画魂儿的感觉。
该怎么说呢——甚至是真的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只能是她这当事人,才有当时的那么一点子的感觉。
总觉,二哥儿对她那一撞,跟旁人所以为的,不是一回事。
.
安排完了绵宁的这件事,皇太子和皇太子妃也都松了半口气去。
为人父母,这一刻的心情,倒是相同的。
皇太子妃含笑道,“……前儿说起绵宁的事儿来的时候,太子爷倒是多看了妾身房里的荣姐儿几眼。”
“妾身事后回想,太子爷不但多看了她几眼,而且还将她姓氏、她阿玛、她阿玛官职,全都牢记于心上,张口即来。”
皇太子微微眯眼。
皇太子妃含笑起身道,“真真儿是妾身眼拙了,竟没能看出太子爷对那丫头的垂青来……妾身为太子爷嫡妻,理应为太子爷关照此事。”
“含月,”皇太子妃回头叫。
含月进来,却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带了荣姐儿一同进来。
那荣姐儿,早已不是普通使女的穿着,而是换上了内眷的丝绸刺绣的衣袍去。
“今晚儿,妾身就将荣姐儿送过去伺候太子爷吧萨妈妈也已经吩咐好了,就等明早起来,带着妇人们,正式来给她开脸、上头。”
皇太子眯眼看了皇太子妃半晌,迟迟未说话。
末了才起身道,“人,既然太子妃已经挑好了、安排好了,那我就收着。不过送过去伺候什么的,就免了。毓庆宫里地方狭窄,我没地方儿安顿她。”
“她既然是太子妃房里的人,就叫她继续跟着太子妃学规矩吧。至于她的下处,随便太子妃寻一处围房、耳房的,安置了就是。”
次日一早,廿廿率众人去给皇太子妃请安,便看见了已然开了脸、上了头的荣姐儿。
哪里还用介绍,众人心下自是心照不宣罢了。
荣姐儿备了茶,挨个儿敬给诸人。
廿廿接过来笑笑,“要不是这么走近了细瞧,我还当是昨儿刚送进二哥儿房里的赵姑娘呢。我心下还忖着,既是赵氏来敬茶了,怎地不见我房里的星楼却原来,是我看错了,不是二哥儿房里的两位新人,却是咱们太子爷跟前新添的人。”
廿廿是冲着荣姐儿说话,目光却是不轻不重地从侯佳氏面上扫过去,“敢情咱们毓庆宫里,不仅是二哥儿有喜事,原来太子爷也有了喜事。”
刘佳氏早过了当年的心情,王佳氏又根本是心止如水的,对这荣姐儿的出现,并没有什么;也唯有侯佳氏满脸的恼色,压都压不住。
廿廿说着,从头上捋下一根金钗来,放在荣姐儿的手心里,“荣姑娘是太子爷的新人,更要紧是皇太妃娘娘房里抬举出来的,我这一点薄薄的心意,姑娘可别嫌弃。“
见廿廿如此,刘佳氏和王佳氏也都大方地送了见面礼。侯佳氏不情不愿地,将自己身上的配饰都珍惜地看了好几遍,方勉强地从头上捋下一朵珠花来,也送了给荣姐儿去。
侯佳氏本人就生得艳丽,平日里的穿衣打扮也都喜欢鲜艳,母家又颇有家底,故此首饰倒是最显华丽的,任凭哪一件捋下来送出去,都是叫她忍不住有些肉疼的。
——更何况,送给的人是太子爷的新人呢!
荣姐儿得了赏,自是高兴的,自顾垂眸细细打量,倒顾不上看诸人脸色去。
廿廿便含笑对皇太子妃说,“当日刚搬进毓庆宫来的时候儿,就觉着太子妃娘娘房里的这个姑娘,聪明伶俐、伶牙俐齿的,当真是出挑。也是我愚,我还以为这姑娘怕是太子妃娘娘给二哥儿选的人;何成想,还是她自己福分大,如今还是成了太子爷的新人。”
刘佳氏也笑着道,“可不,此时刚成了太子爷的新人,两个月后就是正经的内廷主子了,这福分果然不浅。”
廿廿眸光飘向侯佳氏去,“隐约地瞧着,荣姑娘倒是颇有几分侯姐姐年轻时候儿的模样儿去,一样的年轻活泼,一样的美丽耀眼。”
侯佳氏一张脸好悬没登时就掉地上去,恼得瞪了廿廿一眼,便转开去,一声都不肯搭理。
皇太子妃皱皱眉,“什么像这个、像那个啊这世上的人有千百种,咱们也自然是一个人一个格儿,都只做自己就罢了。”
廿廿也不介意,依旧含笑道,“太子妃娘娘训示得对,不过总归有一点是错不了的——荣姑娘是太子妃娘娘房里的人,是太子妃娘娘挑中的人,那荣姑娘便必定是太子妃娘娘合眼缘的人啊。”
众人告退出来,侯佳氏从后头撵上来,“侧福晋,倒请你留一步。”
廿廿含笑转眸,看刘佳氏和王佳氏一眼,“二位姐姐先请回,我与侯姐姐说会子话就来。”
刘佳氏和王佳氏都看侯佳氏一眼,两人相偕而去了。
廿廿这才淡淡一笑问,“不知侯姐姐有何见教”
侯佳氏小心地看看左右,“我只问你,昨晚上……太子爷可在西暖阁里安置的”
廿廿举袖轻笑,笑罢才道,“侯姐姐究竟是想知道太子
400、千万不要说出去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400、
十二月,迎新春的喜气骤然浓烈了起来。
况且还有接踵而至的传位大典。
十二月初一日,乾隆爷传下谕旨:“朕于明年归政后,凡有缮奏事件,俱著书‘太上皇帝’;其奏对著称‘太上皇’。
也就是说,尽管官员臣民可以口头上称呼乾隆爷为“太上皇”,可是老爷子真正的身份还是“太上皇帝”,而不是“太上皇”。
这看似一字之差,实则内里大不同。
东汉蔡邕曰:“太上皇,不言帝,非天子也。”
初唐颜师古注曰:“天子之父,故号曰皇。不预政治,故不曰帝也。”
汉代以后,开始出现了“太上皇帝”这个称号。“太上皇帝”源于“太上皇”,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历史上,后凉太祖吕光提前退位,目的是想作为“太上皇帝”压阵,使权力平稳过渡;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退位后,“国之大事咸以闻”,也就是国家大事依旧要奏报给他;
北齐武威帝高湛退位后,“军国大事咸以奏闻”;
唐睿宗李旦退位后,规定“五日一度受朝于太极殿,自称曰朕,三品已上除授及大刑狱,并自决之,其处分事称诰、令”……
可见,“太上皇帝”禅位后依可以处理国家大事,是凌驾于当朝皇帝之上的皇帝。
故此若只是“太上皇”,便不问政,只是代表“皇帝之父”的身份尊号;然则乾隆爷从一开始就是“太上皇帝”,册宝上都是明确的“太上皇帝”,这几十年来每年表明传位的谕旨里,也都是明言“朕为太上皇帝”。
所以明年传位之后,太上皇帝理所当然依旧问政,太上皇帝并对嗣皇帝有训政之责,以利天下平稳。
.
到了这个时候儿,皇太子妃再出门见客,自所有宗亲、大臣家的福晋,便都已经将她当做了主子娘娘来叩拜了。
十一阿哥家的几位侧福晋从宫外王府进宫来,也先到皇太子妃这儿来请安。
十一阿哥成亲王永瑆,当了皇太子几十年的“挡箭牌”,到了乾隆六十年的年底这会子才终于正式分府出宫去。上个月就连乾隆爷都亲自带着皇太子,驾临成亲王府用膳,以示嘉许。
故此成亲王家的几位侧福晋回宫来请安,皇太子妃也自是格外客气些儿。
几位侧福晋中,大侧福晋刘佳氏因与皇太子家的侧福晋刘佳氏是同族,皇太子妃这便颇有些防备,自不大亲近;其余李佳氏,虽说是绵偲阿哥生母,可终究身份低微了些儿,皇太子妃也不大待见。
不过太子妃自是不将缘故摆在明里,也只小说,这二位年岁大,虽说是嫂子,倒如长辈一般的年岁了,她也不敢有差池。她便自交给刘佳氏去陪着说话儿。
这二位因都是官女子的出身,便是超拔成了亲王的侧福晋,可也知道自己的身份总归是不一样的,能由太子爷的侧福晋刘佳氏陪着,也已经是抬举了,这便自也都笑呵呵的,没有半个不字去。
与这二位相比,倒是安鸾、他他拉氏的年岁与太子妃相仿,母家身份也高,这便是太子妃亲自陪着在毓庆宫里四处看看。
可是太子妃却也留意,他他拉氏有些恹恹的,走不了两步便寻了个由头,告退离开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