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晚唐驸马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最后的放逐

    “圣上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念在很多人是被逼无奈,饶恕尔等大不敬之罪……”

    温文尔雅的声音戛然而止,驸马爷马上接口,用自己最大的声音说:“愿意做大唐百姓的人叩谢天恩,还认为自己是回鹘人的就站着让本宫看看你们的勇气!”

    &nb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个皇帝的自述
    其实初唐的强盛,就是靠对外扩张的一次次胜利铺垫起来的。一旦周围没有征服的对象,巨大的战争机器被迫来了个急刹车,内部的各种问题都显现出来。

    在唐朝,打胜仗就涉及到俘虏,这些俘虏就是世家门阀的利益。世家门阀的诸多家奴,除了那些被逼无奈的良人外,最大的来源就是战俘。

    大唐每一次对外战争的胜利,都会掠夺许多俘虏,这些俘虏不只是战俘,还有当地的百姓。世家门阀最开始的家奴,都是这么来的。

    自从大唐衰微以来,很少能获得俘虏,世家门阀为了维系自己对家奴的需求,这才把主意打到大唐自己的百姓身上。

    在这种背景下,鱼恩出其不意的大胜,给所有人一个始料未及的惊喜。面对这个难得的好消息,朝堂上欢呼雀跃的同时,也开始思考怎么瓜分利益。

    虽然答应过愠没斯,这些人都算是投诚,但是鱼恩还没有糊涂到在这种大事上跟皇帝说谎。在给皇帝的奏章里,他对于这件事情直言不讳,从考量到布局,从事情接连出现岔子到最后事逼无奈的突袭。

    最后鱼恩建议皇帝,将这些人视为主动投诚,把缴获回鹘人的牛羊马匹分给这些人。这样一来,朝廷既没有损失什么,还能给天下外族一个表率,显示大唐的宽宏大量,为以后招降外族人打下个好基础。

    看过奏章以后,唐武宗对于鱼恩的建议深以为然。他是天下共主,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固有思想,更有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考量。也知道大唐现在的情况,急需一股外力打破现有的平衡,巩固皇家的势力。

    无论是义勇军还是回鹘人的归义军,在他看来还算是自己能掌控的力量,是他叫板仇士良的本钱,威慑天下藩镇的根本。

    只可惜,皇帝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包括李德裕在内的所有人都不赞同鱼恩的做法,其中甚至包含上柱国公鱼弘志,他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人。

    “启奏圣上,老奴以为,驸马所言大有不妥。这些蛮夷猢狲都是狂妄自大之辈,若是将他们自编一军,恐怕桀骜难驯,重蹈天宝灾乱的覆辙。”

    在所有人不可置信的目光中,上柱国公就这么告了自己侄儿一状,这还是他第一次站在鱼恩的对立面,反对他的观点。

    他的话也代表着很多人的观点,自从安史之乱后,再有少数民族归附,大唐变多了这个担心。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于归附的少数民族,都是选择打散后分配诸道。

    其实回鹘人和安禄山相去甚远,他们没有安禄山的权柄,更没有安禄山那么多的精兵强将,不然也不至于灭国。但是对上柱国公的危言耸听,大家都选择三缄其口,不是他们妒忌鱼恩,也不是他们针对鱼恩,只是他们被天宝之乱弄怕了,确实很担心再出现那种情况。

    在这种时候,无论是出于对鱼恩的打压,还是彰显自己的存在,仇士良肯定要站出来说两句。

    “启奏圣上,老奴以为上柱国公所言不假,若是不分而治之,这么大基数的回鹘人要不了几年就会恢复些元气。当他们掌握一定的力量后,对大唐绝不是一件好事。”

    也许是鱼恩的提议太大胆,也许他的意见实在荒谬,居然让两个争斗许久的老战友又站到一起。

    可惜,同步只是暂时的,下一句话两人的观点又出现分歧。

    “老奴以为,当将这些人打散后分配诸道。”

    “老奴以为,当按照惯例,将这些俘虏发卖为奴,以充国库。”

    两人的话虽然简单,但是却表明了一种态度,鱼弘志的建议明显是赞同鱼恩的话,算作这些人主动投诚。仇士良的话却是反对鱼恩的建议,认为这些人就是俘虏,不能算作主动投诚。因



第一百五十四章 权力的博弈
    皇帝已经站出来自辩,事情看似已经没有回转的余地,金口玉言之下该不会再有人反对,可实情真是这样么

    皇权虽然至高无上,但是还有一种人可以制约皇权,他们就是被皇帝授予权力的百官。百官抱团,往往可以让皇帝无言以对,可以架空皇权。

    世家门阀就是用抱团的方式摊薄皇权,让皇权越来越衰微,衰微到只能依仗他们的地步。

    现如今已经不是处理回鹘人的问题,已经涉及到唐武宗想要收拾大唐这个烂摊子的问题。谁都不是傻子,他们都知道一旦皇帝重整大唐成功,最先倒霉的肯定是门阀。

    节度使与门阀虽然互相争夺生存空间,但是也互相依存。两者之间失去一个,皇帝都会集中精力去收拾另一个。

    对于门阀来说,现在这样才是最好的结果。皇权衰微,皇帝只能选择倚重门阀来对抗节度使,他们的权柄会越来越重。

    他们明白自己掌握着多大的财富,知道一旦打破现在的平衡,朝廷或者藩镇失去一方,另一方都会集中全力来打压自己。

    在这种背景下,听到唐武宗这番肺腑之言,他们当然会拼死反对,决不允许朝廷有打破平衡的机会。

    崔蠡和崔龟从,李固言等人互相交换个眼色,然后分别站出来辩驳。

    “启奏圣上,臣以为此事虽看似对大唐有益,实则贻害无穷。若是让这些回鹘人聚居下来,就算不会演变成天宝之乱,也会如党项诸羌一般贻害无穷,还请圣上三思!”

    这么说的是李固言,身为左仆射,如今他的地位仅次于李德裕之下,说话的分量当然不低。

    还未等崔龟从说话,仇士良忽然跳出来插口:“老奴以为绝不可轻饶回鹘人,不然党项诸羌,契丹室韦必有异动!”

    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他却与世家门阀有共同的目的。世家门阀想要瓜分利益,想要限制皇权,让皇帝只能倚重他们这些人。仇士良也希望让皇帝只能倚重神策军,只能倚重自己。所以他站出来说话,希望能消灭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臣以为,若是不能严惩这些回鹘人,便不足以震慑乌介可汗,让他全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心与朝廷开战,岂不因小失大”

    这次说话的还不是崔龟从,居然是御史大夫李宗闵。他在这个时候说话,不是因为他是门阀中人,而是因为李党一直极力争取的左仆射李固言。

    在他看来,事情发展到现在,李德裕始终没有开口说话,李固言肯定会对他有些微词。现在站出来帮着李固言说话,肯定能拉拢一下他的心。

    相爷还是没有站出来说话,仿佛他已经睡着了,听不到别人的喧嚣,也看不到皇帝焦急的表情。

    在这种时候,鱼弘志果断站出来为皇帝说话:“老奴以为绝不可严惩这些回鹘人,不然乌介可汗的人马便被逼到背水一战的境地。倒不如宽恕他们,给其他回鹘人留一条后路,让他们有个念想,打仗的时候也不至于死命抵抗。”

    现在他已经无心计较鱼恩的建议是否正确,只想办一件事,帮皇帝扛过这次危局,从而让君权变得更大。

    没错,百官抱团对皇帝来说既是个危局,也是个机会。这是一个影响力,震慑力的问题,角力的结果会有深远的影响。

    如果皇帝被百官逼退,皇权就会被摊薄。如果皇帝把百官逼退,那么皇权就会变得强大很多。

    已经抱团的门阀们,当然不会因为鱼弘志的三言两语就认输,当即又有很多人站出来反对。这一次的等级虽然低一些,但是人手却比刚才多很多。

    &nb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劝解
    “李仆射,今天相爷处事恐怕……”

    刚散朝,崔蠡便迫不及待的找到李固言,开始轻声嘟囔起来。在他看来,身为门阀中人,李德裕三番两次站在门阀的对立面,实在是说不过去。

    可惜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固言打断:“崔尚书切莫如此莽撞,相爷也是为大唐考虑。”

    “为大唐考虑我等望族就该首当其冲别忘了,没有门荫,他李德裕未必能有如今的地位!”

    这次插口的人不是崔蠡而是崔龟从,作为门阀中人,他一样不能理解李德裕的所作所为。

    其实门阀的权利曾经得到很大的遏制,甚至险些让这些门阀绝迹。直到唐玄宗时期,因为门阀支持唐玄宗政变,才让他们的地位有所改观。

    后来门阀中人发现,手里没有兵权,早晚还会成为皇帝的盘中餐。所以他们极力促成节度使制度,极力劝说皇帝把手中的权力外放。

    到了安史之乱后,朝廷为了平息藩镇,对门阀越来越倚重,让他们策底尝到朝廷羸弱的好处,所以他们根本不想改变藩镇割据的现状。

    现如今,李德裕站在唐武宗一边,妄图彻底消灭藩镇,已经让他们感受到了危机,极力牵绊阻挠,便是这个原因。

    听到崔龟从这句话,李固言急忙做了个禁声的手势,悄悄说:“小心祸从口出。”

    有些道理谁都知道,但是却不能说,门阀这点破事便是如此。谁都明白,但是谁都不能说破。

    看着两人因为自己这句话都变得冷静下来后,李固言才接着柔声劝说:“二位且听某一句肺腑之言……”

    说到这里,他拉起两人的手,一边慢慢往外走,一边说:“相爷也是为我等考虑,而且想的比我等更长远一些。因为我等接二连三的背道而驰,圣上已经对我等生出怨怼之心。若是这一次我等如愿,二位想想圣上会怎么做”

    一语惊醒梦中人,听到这句话,两人的冷汗瞬间就流淌下来,因为他们忽然发现一个更可怕的后果。

    若是不能让皇帝如愿,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他会借用外力打压这些门阀,将他们驱逐出朝堂。

    而皇帝能借用的外力有限,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皇帝会更加依重宦官,因为这是皇帝对抗门阀最直接的力量。也许不只是宦官,还有鱼恩这种皇亲国戚。总之皇帝会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用来打压他们这些门阀。

    也许到时候他们会丢掉在朝堂上的话语权,让事情发生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圣上未必……”

    崔龟从想说未必敢如此,但是这么直言不讳的不敬他不敢说出口,只能说道这里。还好其他两人都不傻,能从他的只言片语中体会出他的意思。

    “圣上为何要一杆子打死他完全可以将我等分而治之。全打死会动荡大唐,但若是借用鱼恩和宦官打压一方绝不会有多大的差池。我等已经是同气连枝,丢掉一个就会丢掉第二个,第三个,直至所有人。”

    面对李固言的解释,崔蠡嗤之以鼻,直接反问:“难道我等就这么傻会任由圣上分而治之”

    “呵呵呵……”

    随着一阵的轻笑声,崔蠡的脸色变得有些红,李固言趁着这时才接着解释:“先不说我等会不会真的抱团。就算我等真的抱团,圣上也绝不会坐以待毙。者诸位就不怕圣上借助宦官与鱼恩的力量铤而走险别忘了,维稳才是我等的目的。一旦朝堂上动静太大,藩



第一百五十六章 留下来的过客
    请输入正文。请注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请勿上传任何色情、低俗、涉政等违法违规内容,我们将会根据法规进行审核处理和上报。会昌二年六月,朔州刺史石雄被调位天德防御副使,北上路过振武城。恰逢岚州人田满川据州城作乱,刘沔有意率兵讨伐。他就让石雄带信告诉鱼恩自己欲将雁门关将士后撤,让振武城严密监视乌介可汗动向,防止回鹘偷袭雁门关。

    收到河东节度使刘沔的来信,鱼恩感觉是个机会,自己正好可以用平叛为借口调离振武军,给乌介可汗攻打振武城制造机会,为自己彻底解决回鹘这个麻烦制造契机。

    在信中,刘沔还不吝赞美的大肆夸赞石雄,直言不讳的告诉鱼恩,自己已经把计划告诉给石雄,他一定会全力配合鱼恩的行动。

    看完来信,鱼恩笑呵呵的对着石雄问:“以石将军看来,河东军平叛胜券几何”

    “以某之见,田满川不过流寇而已,刘将军率大军南下,凯旋指日可待。”

    操着一口地道的关中腔,石雄毫不遮掩的将作乱的田满川蔑视一番。

    “那乌介可汗率兵攻打振武城的可能性有多高”

    两个问题看似毫不相干,却又有一丝微妙的联系,石雄知道鱼恩的意思,开始冷静的分析:“乌介可汗想要南下牧马,天德振武两城就是他的眼中钉。不拔掉这两城,他总得担心被天德军与振武军断了后路。先前他深入大同川,却要时时刻刻提防振武军的动向,李使君无功而返估计便是这个原因。”

    听到这句话,鱼恩的脸色有些尴尬,因为李忠顺无功而返,主因是他给乌介可汗通信的原因。当然也有石雄所说的原因,要不是有所顾忌,岂能被鱼恩一封信就吓跑

    “只可惜振武城如今实力雄厚,就算乌介可汗有意图谋,他也无力攻打。若是驸马想让乌介可汗挥师城下聚而歼之,还是先用平叛为借口,把义勇军调离的好。”

    石雄没有见识过义勇军的墙式冲锋,不知道义勇军的厉害,所以建议鱼恩调离义勇军,留下更为精锐的振武军。

    斩首计划是围绕着愠没斯这个内应,针对那颉啜而展开的计划,在石雄看来,没了内应再想突袭斩首计划已是不可能。现在把乌介可汗诱导至城下,也只有聚而歼之的作用,所以振武军的效果应该更好。

    “本宫仍有内应。”

    简单的几个字却在石雄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澜,因为这几个字虽然简单,但是却代表着另一种可能。

    如果鱼恩在乌介可汗内部有内应,他们就能摸清乌介可汗的兵力部署,摸清可汗大帐的位置,依旧实施斩首计划。

    那么该调离的就不是义勇军,而是更加精锐的振武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达到示敌以弱的效果。

    “可信否”

    一句疑惑质疑的不是鱼恩的草率,而是质疑内应的奸猾。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将军,石雄不会轻易相信别人,尤其是敌人。

    “本宫相信愠没斯,他敢用性命做担保此人没问题。”

    有这句话在,就算是还有疑问石雄也不会再问出口,因为愠没斯三个字确实有足够的说服力。他归义就是为了求个安稳,完全没必要在这件事上坑鱼恩一下。

    “既然如此,某有个不情之请。”

    “将军请说。”

    “某想留在振武,等待乌介可汗的大军,在驸马这里混点苦劳。”

    石雄想留在振武城并不是真想混点苦劳,而是他已经没有继续北上的必要。当初振武城有那颉啜的威胁,再加上鱼恩的状告




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后的通牒
    请输入正文。请注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请勿上传任何色情、低俗、涉政等违法违规内容,我们将会根据法规进行审核处理和上报。也许是音译的原因,也许是为了向大唐表示忠心,沙陀人的首领也叫赤心,全民诛邪赤心。
1...3940414243...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