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龙门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一夕烟雨

    小鲤鱼闻言,小脸露出不好意思之色,她肚中的这点墨水,果然上不了台面。

    一旁,秦怜儿无奈地看着身前的阿离,示意帮不上忙。

    “其实两位姑娘对的已经不错,不过,总是缺了点什么。”

    这时,竹帘后,老人开口,道,“这位小公子,想必你也对出来了,何不说出来听听。”

    苏白轻笑,道,“献丑”说完,苏白提笔,在一旁的宣纸上,写下了下联。

    “绿柳吐絮迎新春”简单的七个字,没有任何华丽的字眼,读起来,甚至还不如秦怜儿的下联有意境。

    小厮将宣纸拿给了老人,老人看过后,面露赞赏之色。

    “过!”

    老人满意地点头道,“公子文采,含吐之间,足见功底。”

    “老先生过誉。”

    苏白客气行礼道。

    “希望公子的第三题,也能让老朽惊艳。”

    老人说道。

    “公子,还请看第三道考题。”

    花灯旁,小厮打开第三个花灯,落下的红菱中,这次只有四个字。

    “咏春无春。”

    “公子可看好题,这次是让公子作一首诗,写春,却不能有一个春字,以一炷香为限,一炷香后,公子若作不出来,便视公子失败。”

    老人提醒道。

    “啊,这么难呀。”

    仡离听过,小脸顿时变化,目光看向身前的苏白,神色变得有些紧张。

    虽然她不是很懂作诗,却也听得出这道题很不简单。

    一旁,秦怜儿脸色也变得凝重,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出一首诗本就不容易,而且要求还这么苛刻。

    “不用一炷香了。”

    苏白提笔,想了想,便在眼前的宣纸上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竹帘后,老人看到眼前少年这么快便下笔,不禁眉头一皱。

    这少年郎太心急了,果然还是太年轻了吗

    七言落笔,苏白将宣纸拿起,递给了身前的小厮。

    “朱先生。”

    小厮接过宣纸,转身递给了竹帘后的老人。

    老人从小厮手中接过苏白写下的七言绝句,仔细看过,脸色渐渐变化。

    这首绝句,意境太高了,根本不像是一个少年能做出来的。

    “这可是你自己所作”

    老人压下心中的波澜,开口说道。

    “不是。”

    苏白摇头道,“这是我小时候遇到的一个老先生所作,我只是照背下来而已。”

    老人皱眉,道,“老朽可否问一下那位老先生姓名”

    “我也不知道,我与那老先生也只是一面之缘。”

    苏白平静道。

    老人眉头再皱,看来,这个少年并不想说。

    甚至,这位老先生是否存在都是未知,若这首诗当真是这个少年所作,此人的文采便实在太惊人了。

    “老先生,我们能上船了吗”

    一旁,仡离已经等不及,着急问道。

    “当然可以。




第165章 溺水
    伊水河上,花灯随着河水飘零,河岸上,聚集了许愿的人群,对着花灯,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

    花灯节许愿,看花灯,一向是陈国的传统,延续了四百余年。

    而在许愿的人中,有一人,如此特别。

    那便是御史大夫九六长孙炯之子,长孙殷德。

    河岸边,长孙殷德独自一人站在那里,看着河中飘零的花灯,目光呆滞,不知在想什么。

    “大公子!”

    “大公子!”

    人群中,一位小厮打扮的男子穿过来来往往的行人,寻找着自家公子的踪迹。

    同一时间,街道上,一位头戴轻纱斗笠,身段妖娆的女子走在行人中,看着满眼的花灯,心情好了许多。

    这些日子以来,她和师父在城东的宅子中生活,磨药、制药,日子十分的单调,枯燥。

    今日花灯节,她才得到师父的允许,出来看一看。

    “也不知道公子究竟长什么模样。”

    偶然想起那个从未照面的公子,甄娘轻声呢喃了一句,目光看向伊水河中心的花船,面露羡慕之色。

    她知道,在这花灯节,能登上那些花船之人,非富即贵,要么就是有文采的读书人,像她这样的普通人,是上不去的。

    “姑娘,买花灯吗”

    伊水河畔,卖花灯的妇人看着眼前的姑娘,态度和善道。

    甄娘回过神,看着眼前摊位上的花灯,认真挑选起来。

    “我要这个。”

    挑选许久,甄娘选了一个最满意的花灯,付完银子,朝河边走去。

    河边,放花灯的人越来越多,几乎都已没有了位置。

    甄娘找了好久,才找到了一个空位,蹲下身子将花灯放入河中,旋即闭上眼睛开始许愿。

    “别挤啊!”

    这时,后面占不到位置的人不断蜂拥朝河边挤过来,人推人,人群顿时乱了起来。

    “啊!”

    人群最前方,刚放完花灯,闭眼许愿的甄娘被后面的人群一推,身子顿时不稳,噗通一声掉入了河水中。

    寒冬之天,河水冰冷刺骨,甄娘掉入河中后,因为不识水性,顿时慌张地挣扎起来。

    “救命啊!”

    “有人落水了,有人落水了!”

    河岸上,人群看到有人落水,也变得慌乱起来。

    不远处,出来散心,已准备回去的长孙殷德听到不远处人群的慌乱声,目光顺着声音看了过去。

    无数花灯的光芒下,河面已亮的如白昼一般,清晰可见。

    河水中,挣扎的身影如此熟悉,心心念念之人,如今就在眼前。

    “甄娘!”

    长孙殷德从震惊中回过神,立刻推开人群,不顾一切的跑了过去。

    河水中,不识水性的甄娘被河水越推越远,长孙殷德来到岸边后,想都没想,直接跳入了河中。

    只是,一向锦衣玉食的长孙府大公子水性亦是不怎么样。

    “甄娘!”

    水中,长孙殷德手脚并用拼命朝着甄娘的位置游去,着急的样子,让人怎么也看不出来这便是那位声名狼藉的御史府大公子。

    “甄娘!”

    没过多久,长孙殷德游到了甄娘身边,刚要准备拉过甄娘,将其拖向岸边,不曾想,溺水的甄娘在感受到有人到来后,拼命了抱住了前者,将其牢牢锁住。

    顿时,本就水性不怎么样的长孙殷德一下喝了一大口河水,冰冷刺骨的河水入腹,刺痛人的骨髓。

    “甄娘!”

    长孙殷德想努力挣脱开,然而,已处于半昏迷状态的甄娘不知哪来的巨大力气,牢牢抱住前者,不肯半分松手。

    “咳咳!”

    因为甄娘的束缚,长孙殷德又喝了两口冰冷的河水,开始剧烈的咳嗽起来。

    “大公子!”

    这时,河边,过来找人的小厮注意到河中溺水的人,神色大急,喊道,“快救我家大公子!”

    然而,河边的百姓你看你我看我,谁都不愿下水,在这寒冬之天,河水比冰还要冷,掉入河中便等于送死



第166章 寒邪
    长孙府,后院,正要准备休息的长孙炯突然听到外面急促的脚步声,眉头一皱。

    “长孙大人,大公子出事了。”

    外面,一名小厮的声音响起,着急道。

    长孙炯闻言,神色一变,立刻披上衣服,上前打开了房门。

    “大公子怎么了”长孙炯沉声问道。

    “刚才有人过来送信,说是大公子在放花灯时,为了救人,不小心溺水,现在已被人送到了伊水河附近的药房。”小厮回答道。

    “什么,送信的人走了吗”长孙炯脸色一震,道。

    “还没有。”小厮应道。

    “快带我过去!”

    长孙炯双拳紧握,压下心中的焦急,说道。

    “是!”

    小厮应了一声,转身在前带路。

    伊水河

    不远处,一间药房前,房门紧闭,显然药房的大夫已经休息。

    “大夫,大夫!”

    跟着大公子一同到来的小厮上前,使劲敲打药房大门,急声喊道。

    “敲什么敲,已经关门了,明天再来吧!”

    药房内,一道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喝道。

    “大夫,我家公子溺水了,还请大夫开门!”小厮喊道。

    “大夫快开门吧,溺水的人御史大夫家的大公子!”

    后方,百姓也跟着大声喊道。

    “御史大夫”

    药房中,已经入睡的药房掌柜听到外面的喊声立刻清醒过来,赶忙起身穿上衣服,朝外面走去。

    吱呀声中,药房大门被拉开,药房掌柜看到眼前聚集的一堆人,神色一惊。

    “大夫,快救我家公子!”小厮看着眼前的药房掌柜,急声道。

    “将人送进去。”

    药房掌柜回过神,赶忙说道。

    小厮点头,看向身后的百姓,请求道,“大家帮帮忙。”

    百姓纷纷应了一声,上前帮忙。

    众人帮忙下,昏迷的长孙殷德和甄娘被抬进了药房中。

    药房掌柜看着两人苍白的脸色,开口道,“快将火盆搬过来。”

    “火盆,快搬火盆。”

    一旁,两名妇人随之喊道。

    小厮和几位汉子反应过来,立刻走到火盆前,将火盆移了过来。

    火盆中,炭火燃烧,响起噼啪的爆裂声,热浪上涌,旁边,昏迷的两人感受到温暖,神色稍微好了一些。

    药房掌柜上前,给两人把了脉,神色微沉。

    这两人都已经被寒气入体了。

    “去熬点姜汤来。”

    药房掌柜看向一旁的小厮,开口道,“生姜就在药柜第二层左边第一个柜子里,灶房在后面,出去便能看得到。”

    “是!”

    小厮闻言,赶忙跑到药柜前,拿出生姜,前去熬姜汤。

    小厮去熬姜汤后,药房掌柜走到药柜前,开了几样驱寒的药,看向一旁的一位妇人,道,“帮忙把这些药也熬了。”

    “好!”

    妇人应了一句,上前接过草药,快步朝灶房走去。

    没过多久,小厮端着熬好的姜汤走来,神色焦急道,“大夫,姜汤好了。”

    “给他们喂进去。”

    药房掌柜起身,说道。

    “我来帮忙。”

    另外一位妇人上前,接过一碗姜汤,扶起昏迷的甄娘,小心喂了进去。

    不多时,两人喝过热姜汤,脸上痛苦的神色缓解了不少。

    “大夫,我家公子没事吧”

    小厮开口,急声问道。

    “脉象来看,并没有什么大碍,倒是这位姑娘,身体比较虚弱,如今风邪入体,恐怕元气大伤,要休养一段时间。”药房掌柜回答道。

    小厮听到自家公子身体无碍,顿时松了一口气,并没有在意药房掌柜的后半句话。

    只要大公子没事,他便放心了,要是大公子出了什么意外,大人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殷德。”
1...5758596061...1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