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帝国重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周硕

    而七千万级别的报价,两千多万美元一艘两万吨以上的船舶,也算是相当让人满意的报价。相对于日方的报价来说。相当于一艘船节省了一千万美元,性价比立刻就拉开了距离。

    果不其然,这个报价出来之后,场上其他造船厂和船东看向韩国人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无疑。韩国人将在衰落的日本造船业上拿走一块非常大的蛋糕已成定局。

    韩国造船厂不过五家,很快安东尼就把他们的报价都念完了。然后他拿起了最后一份标书,先是看了一眼封面,然后打开了文件袋封口,拿出了里面的标书。

    中国大港造船厂,1986年7月。五千万美元。

    conir!孙厂长几乎是立刻站起来,意气风发的将这个单词喊了出来。

    安东尼的话音未落,会场里顿时响起一片热议。九个月时间三艘,报价五千万美元,一艘一千六百万的报价,恐怕可以肯定摘走场内报价最低的桂冠了。

    至此,孙厂长总算是彻底松了一口气。他狠狠的挥了挥拳,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五千万三艘两万二千吨的散货轮,这个价格他真是想也不敢想。两年前大港造船厂为香江船王包玉刚建造的长城轮,报价不过是一千二百万,那是以劳氏船级社标准建造的两万七千吨内湖船。而这次给安东尼报价的两万二千吨远洋散货轮,建造难度并不比当初的长城轮高,成本上更是基本持平,可报价却足足多出了将近五百万美元的溢价,这可全都是利润!全是利润啊!五百万美元!

    这在过去,大港造船厂根本不敢想自己能有赚到这么多美元的一天。五百万美元相当的人民币其实大港造船厂不缺,官牌汇价兑换美元,大港造船厂一个月的工资就要有这么多。

    可这是美元,能赚人民币和能赚美元在国内根本就是两个待遇好吗!

    安东尼在思考片刻之后,重新划定了第二轮投标的范围。果然,这次干脆缩减到了五家造船厂的范围。韩国的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和大宇重工。以及新加坡的吉宝造船厂,和最后的中国大港造船厂。

    随后这五家造船厂重新提交新的报价,在强势的船东群体面前,造船厂也只好同意了这种极为不利的投标方式。

    安东尼在收到新的标书之后。没有停顿,当即又开始了唱标。

    新加坡吉宝造船厂,1986年10月,七千五百万美元。

    安东尼第一个唱出的就是新加坡的吉宝造船厂,唱标之后他不由轻轻摇了摇头。显然对这个报价并不满意,因为它和上一轮的报价并没有什么区别。

    紧接着他拿出了下一封标书,唱了起来:韩国现代重工,1986年5月,七千万美元。

    人们频频向着韩国竞标团的方向看去,现代重工这是要同时开工两艘才能拿出这个时间来,价格上又有了一定幅度的降低,加上韩国人的资历,已经不比中方那五千万的报价性价比差太多了。

    韩国三星重工,1986年7月。六千五百万美元。

    韩国大宇重工,1986年2月,八千五百万美元。

    韩国人显然在围标,此围标并非串通压低报价之类的围标,而是将所有的投标方式都涵盖了起来。

    时间短造价高,时间长造价低,所有可能都给出来之后,其他投标方要怎么胜出?

    场上众人的目光又击中到了中方的身上,中国人第二次投标使用了什么策略?是否和韩国人撞车了?

    中国大港造船厂,1986年5月。五千万美元。

    中国人盯住了中线,价格没变,但是减少了两个月工期。可这样一来,与三星重工的9个月六千五百万比起来。似乎并没有决定性的优势。

    果然,安东尼对这一轮投标仍不满意,继续圈定了三家造船厂进入第三轮。三星大宇和大港造船厂,这几乎可以说已经是决赛形势。

    第三轮的标书投递很快,安东尼开标的速度更快,他毫不疲倦的继续唱标。

    韩国三星重工。1985年5月,六千万美元。

    韩国大宇重工,1985年2月,七千万美元。

    中国大港造船厂

    安东尼唱到一半,突然瞪大了眼睛,不由看向了孙厂长的方向,像是要确认什么似的。

    大港造船厂,呃,1985年1月,五千万美元。

    conir!孙厂长震拳做出成功的表情,咬牙笑着站起来确认道。

    毫无疑问

    我宣布,中标方中国大港造船厂,1985年1月,五千万美元!

    安东尼对这个价格当真是非常满意,竟然还笑着学着做了个抱拳的动作,向着孙厂长表达恭喜。

    韩国竞标团围坐在一起,李在勇微微点头,不易察觉的露出了一个笑容。

    很好,接下来就按照这个节奏继续下去。李在勇脸上丝毫没有竞标失败的沮丧,沉稳的看向周围的韩国同胞们:让我们的人上去,按照计划,将中国人短期工期全部拿下来。最多这批船,我们到期不要定金放弃提船就是。等到他们剩下的全都是长工期,再低的价格也没有用。到时候

    到时候我们就联手给他们和日本人扣上操纵市场的帽子!

    朴在京嘿嘿笑道:日本人给中国人介绍了太多的业务,如果中国人将这些业务都吃下来也就算了,如果吃不下来,那就是日本人想要操纵市场,低价长工期的骗人排挤我们韩国造船业出局,根本没有诚意好好做业务,中方造船能力就很值得怀疑了。

    对,到时候日本人要么就砸了给中国人介绍业务的牌子,要么就是逼着中国人将所有的订单都吃下去!

    那些眼看着别人拿到短期便宜造价船舶的船东,占不到便宜之后,能把日本人给撕了!

    嘿嘿

    哈哈

    :  226拔刀啦,尉官团拔刀啦!天诛八尺啊!sf0916




第三百零一章 绝境
    中国大港造船厂,这个之前还名不见经传的中国造船厂,突然之间受到了世界范围内船东们的关注。△,

    堪称相对于日本人来说只有半价的造价,在造船工期上泼辣大胆的激进,凶狠的价格和工期拼杀在竞标场上,一时间竟然将国际造船市场上之前冉冉升起的新星韩国人给打压的毫无还手之力。

    几份造船业和重工业相关的日本报纸和杂志闻讯而来,用颇为吹捧和肯定的语气追踪报道着孙厂长在三万吨以下市场上的大杀特杀。

    七天时间的招标阶段,光是前三天,大港造船厂就入手了总吨位一百五十万吨,五十艘以上的三万吨以下船舶建造合同。

    用孙厂长的话来说,就是这些外国造船厂,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作为一个中国造船厂的厂长,孙厂长还是第一次发现,原来中国产品真的是很有竞争力的啊!

    欧洲有18艘,东南亚7艘,南美8艘,就连日本人都下了5艘的订单。不过最大的订单竟然还是香江的环球航运,包氏兄弟实在是够意思啊!

    孙厂长喜笑颜开,高兴的就差跳起来了。不过随即他又有些为难,叹气道:只是欧洲和东南亚这几个船东,对工期要求实在有些紧。再加上南美的安东尼那3艘,到明年4月之前,至少要实现四十万吨的产能。如果再有更注重工期的订单,我实在是心里没底啊

    大港造船厂如今能造三万吨级别船舶的船台也只有五座,按照过往三到四个月能够完成一艘的速度。到明年四月之前满打满算也就是三十万吨的产能。目前手里明年四月之前需要交付的订单就有八十万吨。哪怕把国内订单全部押后。再联络沪东和江南造船厂,加上渤海造船厂这四大金刚,不过是勉强能够完成而已。

    至于说国内其他的造船厂,恐怕还真没有建造三万吨级别轮船的经验和能力。

    孙厂长现如今是既喜且忧,喜的是订单滚滚而来,忧的是生意上门却没有能力去做。

    今天已经是招标会的第四天了,世界上最大的海运公司马士基集团的招标会就定在这一场。从手上的目录来看,马士基集团这次拿出来的项目可是相当可观。除去了油轮lng等高技术船型和大吨位船舶。适合中国建造能力的三万吨左右散货轮,马士基集团一口气就拿出了15艘,绝对是远超往年的大手笔了。

    这里多少是受到了今年三万吨左右散货轮价格大跳水的影响,也许马士基集团原本的预算也只是八到十艘,可既然相同的预算能够多买到几乎一倍的新船,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像马士基集团这种跨国大公司,预算都是年初就已经定好的,和一些官僚机构没有什么区别。今年的预算如果花不光,说不定明年的预算就要被消减。眼看着已经是十月末,突击花钱又不是只有国企和政府会做。跨国公司的大企业病。一点也不会少。

    可是好消息到了孙厂长这里,就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他能够协调到的国内船厂的工期不足了。

    这15艘马士基的船如果他还想吃下来,能开出的工期最快也要从明年八月往后。直到这时,孙厂长才有些后悔自己之前太过突飞猛进了。说实话与其手上攒下一堆地区型船王的订单,真是不如拿下马士基这一单更加合算。

    如果能够与马士基成为合作伙伴,取得这个世界最大海运公司的信任,那中国造船业可就算是彻底打开市场,比什么犄角旮旯的小船东称赞一万句都要有用。

    胡文海笑笑,自顾自的翻看着自己手上的会议目录。他一早就看到了马士基这足足15艘的三万二千吨散货单,可之前也并没有提醒孙厂长收敛一下抢单的火力,自是有他自己的打算。

    孙厂长不用担心,要我说,咱们短期造船工期还没有用完啊。别说是一家马士基,我看了一下,这次订货会后面还有其他企业的三十艘散货轮,都安排到明年四月之内都没有问题。

    孙厂长瞪大了眼睛,脑袋几乎晃成了拨浪鼓:胡总,这样一来可是足足三百万吨的产能啊!全部压缩到明年四月以内,半年时间完成将近100艘船,这怎么可能?

    胡文海没有说话,只是从自己手上一摞文件的最下面,翻出来一份文件塞到了他的手上。

    孙厂长低头看了过去,开始还是眉头紧皱,越看眉头就越是舒展,最后甚至连眼睛都快要瞪了出来。

    这份文件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魔力,只不过是胡文海三亿美元与三菱达成的第一批交易中的一部分而已。

    这其中最大的一笔交易,就是购买了五艘五万吨级别的载驳船。

    什么是载驳船呢?简单的说,就是子母船,运船的船。这种船的一大用处,就是用来运输船舶。

    比如说假如有一批货物从大港要水运双庆山城,一般来说就是从大港装载货物,运到魔都卸货,换成内河驳船重新装载,再逆流而上抵达双庆山城。

    而这批货之所以要在魔都换船,则是因为海运和河运的船型不同,海船是无法进入长江航行的。

    但有了载驳船就不一样了,货物完全可以先装上一艘内河驳船,然后把这艘驳船装到载驳船上。这样载驳船装着这艘装货的内河驳船,驶到长江口就不用麻烦的换船了,只要把装载的内河驳船卸下来就可以了。

    这真是充满了工业暴力美的解决方案啊

    当然,既然载驳船可以用来装载整艘船,当然也就可以用来装载船舶分段了。

    载驳船自带动力和门式起重机。不仅是分布式总段造船体系必备的运输工具。还是未来生产半潜船和船坞船的基础。未来要造船坞登陆舰和两栖登陆舰。这都是前置科技点。

    与载驳船搭配的,则是一批万吨门吊和万吨载重平板车。功能很简单,那就是把造好的万吨分段,运输到港口载驳船旁边。

    国内能造三万吨级别船舶的造船厂或许没多少,可能造万吨分段的造船厂

    那就呵呵了。

    孙厂长早就对巨型总段造船法有了详细的了解,只不过他的印象里,要搞这个总段造船法,只能是在总装厂附近甚至是在总装厂内部大量的建造分段车间。技术好是好。可要应用还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准备时间。

    可是如果手上有了大量的载驳船,解决了巨型总段的运输问题,那中国沿海的造船厂全部动员起来,消化区区三百万吨的产能,根本就和玩一样。

    有了这颗定海神针,孙厂长的心立刻就平静了下来。

    他们这边孙厂长之前的愁眉苦脸,可是全都落到了韩国人的眼睛里。

    李在勇和其他人对视了一眼,不由纷纷笑了起来。这几天韩国人故意放水,甚至是主动撺掇着自己的老顾客往中国人那边跑,然后频频利用产业规模优势挤压中国人的短期工期。算起来。中国人手上的短期工期吨位甚至要超过八十万吨,中国人就算全国总动员。也就是这个能力极限了吧?

    今天有马士基的15艘散货船,现在中国人应该肠子都后悔的青了吧?

    三星的朴在京嘿嘿笑着,搓着手说道:马士基的生意,我们三星可是要定了!各位,为了打击中国人的气焰,我们三星前几天可是损失惨重,流失了很多老客户的订单。为了弥补我们的损失,马士基这15艘散货轮,就让给我们三星吧?

    李在勇翻开今天的会议目录,找到了马士基的招标项目列表,看了一眼便舒缓了眉头。看来朴在京也并不全是草包的无能之辈,起码在站队和自知之明上看来有几分眼色,怪不得能做到三星重工的业务经理位置上。15艘散货轮虽然看起来是很大一笔生意,但

    那我们三星就要马士基的这三艘巴拿马油轮的订单吧,谁有意见?

    李在勇环视左右,至少在明面上没有人发表不同意见。之前五家达成的协议,按照这次行动出力大小来分配份额。作为韩国五家重工企业暂时的盟主,现代重工拿走最大这份应该算是理所应当。三艘巴拿马型油轮的利润,可比15艘三万吨级别的散货轮高多了。

    金恩熙面色难看的点了点头,无奈的说道:那我们大宇希望能够得到这三艘4000teu的集装箱船订单,拜托各位了!

    大宇和三星比起来还是差了不少,虽然这次行动的情报支持上金恩熙出力明显比朴在京的大,但大宇本身造船能力比三星弱了一个级别。15艘散货轮超出了大宇的短期建造能力,无奈只好让给了三星。

    今天注定是要属于我们韩国人的舞台了,我已经准备好了消息渠道。李在勇胸有成竹,斩钉截铁的说道:中国人手里只有长期工期,我们不用再和他们拼价格战。我们给出的短期工期造价上涨,马士基和其他船东肯定会严重不满,我们就可以散播传闻,中国人的低价是日本人退出低端市场的阴谋,看得到吃不到而已。日本人是想让中国人逼死了我们韩国人,这样其他船东就只能去找日本人继续买高价货!这都是日本造船业的阴谋!中国人根本没有多少造船能力,有价无市搅乱行情罢了!最后吃亏的还不是各大船东?

    李在勇得意的笑道:这样日本人为了自己的商业信誉,肯定会逼着中国人继续收订单。到时候不是中国人到期无法交货,以后都不能混国际造船业市场,要么就是和日本人翻脸,两家联盟破裂

    嘿,我现在觉得,说不定在勇经理说的根本就是事实嘛!朴在京轻轻拍手。一脸佩服的表情。
1...184185186187188...5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