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朱聿键不解,以为崇祯这是准备下手惩戒自己了,当即跪下,惨笑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愿意听从陛下吩咐。
崇祯却不理会朱聿键语气中的讥讽,接着道:皇叔祖可以选择台湾,亦或马喇甲之地,真正地做藩王——如朝鲜例,国内军政钱粮,皆由皇祖父一言决之!
这下子,不光朱聿键惊呆了,便是其他的藩王也都呆住了。
还能有这种好事儿?早说叫,你早说,本王早就散尽家财去募兵了!
对于这些藩王来说,在土地内除了造人造粪之外,其他的什么都不能干,早就腻歪了,如果真有了坐北朝南,称孤道寡的机会,谁又能真正地做到心如止水?
哐啷一声,却是某个藩王手中的酒杯掉在了桌子上,被惊醒过来的众藩王这才赶忙离席请罪。
崇祯也不以为意,挥挥手示意无妨之后,接着对朱聿键道:只是有几点,朕要先把话说在前头,免得以后皇叔祖再来怪朕。
朱聿键哪里还会来怪崇祯?当即道:请陛下示下。
崇祯道:这其一么,新的封地必然是海外或者漠北辽东之地,皇叔祖可自己挑选。至于大明国内的封地么,自然是要收回国有的。皇叔祖可有异议?
朱聿键早就不想继续被当成猪养,至于国内的土地,收回就收回好了,当即拜道:臣愿意置换。
崇祯接着道:这其二么,封地内的百姓,包括大明各地的百姓,只要皇叔祖能养的起,可尽管招募,一起带过去。
只是朝廷不会强制百姓跟着皇叔祖去新的土地。
至于怎么说动百姓,那便是皇叔祖自己的事情了,皇叔祖可有异议?
朱聿键道:臣无异议!心中想的却是,招募人手算什么问题?有多少人能忍得住开国之功的诱惑?
再说了,不就是偏远苦寒的封地么?实在不行就拿钱砸,总会有人愿意去。
其他的藩王心思也活络开了。钱,他们可是都不缺。
国内封地再好,自己也不过是被圈养的猪,如果换了封地,自己称孤道寡,不是美滋滋?
崇祯却是不管下面的藩王们在想什么,接着道:到时,皇叔祖封国之内的一切制度,皆由皇祖父一言决之,朝廷绝不插手。
只是这国中官员及将士,也需要皇叔祖自己想办法,朝廷不会有官员和兵丁派过去。
当然,皇叔祖若是能对外开疆拓土,打下来的地盘儿,也归您的封国所有,如何?
朱聿键心想,你丫的不派更好,派了本王才会睡不着觉呢。至于打下来的地盘儿,你要老子也不给你!当即便道:启奏陛下,臣无异议。
崇祯这才笑道:好。既然如此,便暂时定下来了?待得过了上元节,咱们再好好商议。
想了想,又对满脸期盼的其他藩王们说道:都是一家人,朕总不能厚此薄彼。嗯,这样儿吧,其他宗室藩王,也依唐王世孙例,进行移封。
不待众藩王领旨谢恩,崇祯接着道:咱们一家人关起门窗来说话儿,就得把话儿说透了才是。
太祖洪武皇帝是什么出身?嗯众位叔伯兄弟们,有哪个不知道的?嗯?
可是你么就敢忘了?你们就不怕真个把百姓们逼的活不下去,再出一个放牛娃?福王叔,你来说说看?
其他藩王闻言,暗道一声坏了,崇祯这是给他爹找后账来了!
不理会福王朱常洵和其他藩王面上如同吃了苍蝇般的表情,崇祯干脆站了起来,踱步到了朱常洵跟前,继续说道:福王叔也不要多想。
朕只是想问问,你要那么多的金银珠宝有甚么用?你侵占民田逼的百姓无家可归,心中可是自豪的很么?
朱常洵本来就是个没有什么胆子的货色,被崇祯这么一说,干脆吓得跪倒在地,磕头道:臣有罪,望陛下开恩!
崇祯却是冷笑道:朕不是薄情寡义的昏君。朕刚才已经说了,关起门来,咱们自家人说话。
各位叔伯兄弟们心里也有个数。年后,朕会着户部去丈量各位的田产。凡是有侵夺百姓的田地,一律给朕还回去!
也别想着瞒报转移甚么的,朕今天跟你们说这些,就是锦衣卫已经都摸清楚了才说的!
谁要是把百姓逼反了,除国是轻的,朕还会拿他的人头去平息民愤!
见敲打的差不多了,崇祯面色一缓,又笑道:当然,朕也不是那么不通情理,毕竟都是一家人嘛!
众藩王心里却是暗骂,鬼才愿意跟你是一家人!摊上这样儿的皇帝可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你哥那死木匠都比你强!
只是心中腹诽,面上还是要恭恭敬敬地听崇祯训话:当然,比如像唐王世子这样的,只要置换到了我大明之外,皇叔祖愿意怎么折腾那些不是大明百姓的土人就怎么折腾,大不了国内出军再去平叛就是了。
唐王世孙朱聿键闻言却是大喜,看起来老子这回是稳了。换换换,这回土地一定要换!最好换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除了给你个小皇帝看看朝贡,关上门老子就是土皇帝!
至于逼反了土人?老子不会在国内多带百姓过去?你个小皇帝可是说了不阻拦的!老子有的是钱,大不了招募个十几万人马过去,看谁敢跳!
越想越美的朱聿键当即躬身道:陛下爱民如子,臣深感钦佩。此番回了封地,一定配合好锦衣卫,做好交接和清退事宜,请陛下放心。
朱常洵也是不敢再多说什么,和其他藩王一样,都想着远远地置换封地,至于大明境内?你小皇帝自个儿玩去吧!
另外,强烈推荐大佬九华居士写的《极道魔主天地如烘炉,人命如草芥,唯有以杀止杀!
第八十一章 密谋
新年刚过去,还应该算是寒冬的时候,就连江南也不暖和。各地路上很少看到人影,都是窝在家里,尽量减少出门。外面的寒风时不时地卷起一捧雪花,璀璨夺目的反光之下,却是暗藏着无尽地肃杀之气。
太仓最近不是很平静。或者说在平静的表面之下,暗流汹涌,杀机四伏。
最近不知道从哪儿刮起了一股子妖风,苗头直指太仓张家。
比如说张溥张老爷的第十八房小妾是从苏州知府手里抢来的啦,还有说张家又侵占了多少多少民田,打死了人啦,或者是张家老爷张溥根本就是个兔儿爷,那十八房小妾都是抢回来掩人耳目的啦。
诸如此类谣言突然之间就铺天盖地地传了起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便是此前张溥老爷写的《祭周公文都被压了下去。
太仓张府的书房之中。两个面容俊美,均是留着山羊胡的青年男子正相对而坐,正是闻言天下的太仓张溥与张采。
张溥约摸二十五六岁模样,呷了一口手中的茶水,才对对面的张采说说道:近日里流言四起,当真可恨。
张采坐于张溥地对面,已经三十余岁,俊秀地脸上偏生长着一副倒吊三角眼,鹰钩鼻,凭空又添了几分阴鸷。
听闻张溥开口,张采便说道:那又能怎么样。你西铭先生都查不出来这根子在哪儿,可见散布流言之人来头不小。
张溥却摇头道:不见得。那袁蛮子不是一直想着自立门户么,兴许是此人所为。
张采却笑道:西铭先生未免太高看此人了。此人既然丢官罢职,只怕也没有能力在这太仓搅动风云。更何况此人势力多在宁锦,这江南烟花之地,又岂是他能伸手的?
张溥也道:是了,小弟近日被这流言给气得糊涂了。那蛮子既然想要自立门户,就让他自立好了,小弟倒是想要看看,离了我等,这蛮子又能成得了什么气候。
话音一转,张溥又接着道:可是可惜了叶阁老和周阁老了。如今再想打通这么一条线,只怕更困难了。
呯地一声,却是张采一拍桌子,刚才脸上那云淡风轻地模样全然消失不见,怒声道:还不是那崇祯小儿,不仅横征暴敛,更是连叶阁老和周阁老这般忠心耿耿地重臣也屠戮一空。只怕桀纣,亦不过如是!暴君!暴君!
刚才还怒气冲冲地张溥此时却冷静了下来,淡淡地道:南郭兄莫要动怒嘛。这次我们便来个狠地,将他苏州府的衙门烧了,好教那暴君看看我等书生之中,也有不怕死的!
张采闻言却是一惊:你疯了!?那暴君连朝堂重臣都杀的人头滚滚,你区区一个学生,不怕诛连九族?
张溥却是淡淡地笑道:那又如何?诛连九族?你数数他一共诛连了几人的九族?
你我只要煽动学生们一起去闹事,只要参与的生员多了,正所谓法不责重,你我自然平安无事,还能得一个为民请命而不惜生死的美誉,何乐而不为之?
张采闻言,三角眼一转,也笑道:高,实在是高。西铭先生妙计,妙计啊。如此一来,那暴君的商税只怕又收不成了。
张溥道:不错,正是要让他收不成这商税。不光如此,原来的苏杭织造,也得想办法让他停掉。否则,每日里这白花花的银子可就飞了。
正准备端茶送客,却突然间又想起一事来,张溥便接着说道:南郭兄,前几天小弟收到了北边儿传过来的消息。
张采一听,立即来了精神,连声催促道:快说说看,是甚么消息?
张溥道:北边儿派人传信儿说,辽东那边要更多地粮食和布匹,让我们做好准备。
张采却是为难道:彼其娘之!这白花花的银子谁不想赚?可是这海上过不去,西北的那些老抠儿们又被宰了个干净,便是想运也运不过去啊。
张溥却是笑道:这又有何难?就像你南郭兄所说的一样,这白花花的银子谁人不爱?一万两不够就十万两,十万两不行就一百万两,拿银子砸,也能砸出一条路来。只要是花银子能解决的事儿,那都不算是什么事儿。
更何况,小弟听北边儿的消息说,已经有人向辽东和草原上贩卖私盐了。只怕这宣府的卢象升也不干净,慢慢砸,总有砸开的一天。
又喝了一口茶水,张溥又接着道:对了,北边儿还说,衍圣公近来可是不开心的很呢。
张采对于这等八卦事件可是感兴趣的很,问道:此话怎么讲?
张溥道:还不是那暴君。今年那暴君也算是登基改元,但是对于衍圣公那边儿却没什么表示。这不,衍圣公也不乐意了。
张采却是撇了撇嘴说道:他这哪儿是不高兴啊,他这就是不要脸!他家得到的还少啊?得寸进尺!不知好歹!早晚让那暴君把他也挫骨扬灰!
张溥却轻声喝道:南郭兄慎言!就算上次那批粮食上吃了亏,你也不能这么说。毕竟是圣人之后,你我名教子弟,不可不敬!更不得口出妄言!
张采却是呸了一声道:圣人之后!嘿!好一个圣人之后!圣人之后不也是跟建奴眉来眼去的?
蒙元入关时,不也是这圣人之后说鞑子皇帝是儒学大宗师的?
依某看来,倒是这暴君更像是儒学大宗师一些!
张溥闻言,不禁有些挠头。之前一次走私给建奴的粮食,却是被衍圣公一脉硬插了一手进来,张采没少损失,因此上心中极是不痛快。
无奈之下,张溥只得安抚道:罢了罢了,南郭兄,这些都是过去的事儿了,还提他做些什么?有跟衍圣公他们置气的时间,还不如好好想想这次怎么烧了苏州府衙门和苏杭织造衙门,也好让那暴群知晓我辈读书人不可轻侮。
张采却是道:不错,愚兄这便去联系我复社之人,务必要一举成功,给那暴君一个教训。
第八十二章 算计
等送走了张采,张溥又再次回到了书房之中。其学生吴伟业却是在张采离开之后,就进来书房等候张溥。
见张溥回来,吴伟业赶忙行礼道:见过老师。
张溥应了一声,坐下后问道:为师交待的事情,可都办妥了?
吴伟业回道:回老师,都已经办妥了。只怕再有几日便会在江南传开皇帝得位不正的消息了。
张溥道:不错,此事你要用心。先帝正当壮年,怎么会落水不久便弃国民而去?以为师看来,定然是当今天子与阉党联手谋害了先帝!
吴伟业也附合道:老师所言甚是。那敬献灵露饮的,可不就是阉党中人么?
吴伟业说完,却是与张溥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待笑过之后,张溥却是接着说道:为师让张采前去联络复社学子,准备烧毁苏州衙门和苏杭织造衙门,你也去多帮衬着一些,务必将声势造的大了,如此一来,咱们才能安全。
吴伟业应道:弟子晓得,一定要让复社学子们唯张采师叔马首是瞻。李实这狗太监捞的也够多了,这回干脆烧死他算了!
张溥摸了摸下巴上修剪成山羊胡的胡须,点头说道:嗯,孺子可教也。你且多加小心,切莫走露了风声,去吧。
这边张溥与吴伟业正在算计,那边的张采也到了复社之中,喊了些学子商议大事,一起商议着什么时候喊齐了人手,一起去冲击烧毁苏州知府衙门和苏州织造衙门。众多书生群策群力,又是踊跃出钱出人,不多时竟是商量了个七七八八。
只是不得不佩服大明朝的特务机构锦衣卫的牛逼之处。
复社之中张采与那些生员们前脚商量好的行动方案,后脚就摆在了锦衣卫驻太仓百户所的案头之上,便是悄然参与其中的吴伟业也被盯上,一路顺藤摸瓜,连张溥也被锦衣卫给盯上了。
锦衣卫驻苏州府太仓州的百户所内,原本就被授意盯紧复社的锦衣卫百户关效羽拿着这份行动方案拌了抖,口中啧啧有声,嘟囔道:真好啊,一环扣一环。先栽赃给陛下,再烧了衙门施压,法不责众,还真他娘的有可能让你们成功。
啧啧,有这份聪明心思,怎么就他娘的不用在正道上呢?现在这些读书人啊,可真他娘的阴损。
坐在案几另一侧的织造太监李实则是阴恻恻地说道:你关百户没听说过么,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呐!
要咱家说啊,这些读书人,可都是把书给读到狗肚子去了。一点儿脑子也没有。
关效羽笑道:谁说不是呢?都知道当今天子在幼时问能不能自个儿当皇帝的话,先帝也是应了的,当今天子会去谋害先帝?这不胡说八道么!
李实也感叹道:先帝大行,天子可是哭昏了过去的。这些人便是栽赃都栽不好,你说还有甚么用吧?
不过说到栽赃陷害,你们锦衣卫可是拿手吧?别把皇爷交待的事儿给办砸了?
关效羽不屑地呸了一口,说道:笑话,别人不知,你李老公也不知道?厂卫的名声是拿来吓唬小孩子的么?老子今天就教教他们什么叫做栽赃陷害。
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又问李实道:你说,咱们栽赃这张溥张采他们密谋造反,是不是过了点儿?这可是诛连九族的大事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