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昂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戊寅人
“儿子拜见父亲!”曹昂忙拱手拜道。曹植拱手立在一旁,不敢搭话。
曹操哼哼,丁夫人忙在一旁帮腔,“汝这孩子,信也不来一封,风风火火的便引军归来,教外人如何看也就是汝父多为汝担待,众人来拜,被汝父喝退,如今大局已定,汝可放手去做!”
丁夫人暗打手势,示意曹昂快走,别留在这找骂。
曹昂忙拱手道:“儿子告退!”
“慢着!”曹操阴着个脸坐起来,“子健且退下!”
“儿子告退。”曹植给了曹昂一个大兄,汝多保重的眼神,忙退了下去。
曹昂只得转过身来,略带尴尬的看着曹操。
曹操冷喝一声:“怎地,都敢带兵直指都城,不敢直面汝父”
曹昂诺诺不言,曹操一把把绢帛扔在曹昂脚下,“惊的你老子头都不痛了!”
曹操摆手,示意丁夫人退下,丁夫人忙给曹昂使眼色,示意曹昂别再惹曹操生气。
曹操屏退左右,拍了拍榻,示意曹昂坐过来。
曹操扯着曹昂耳朵,“你小子,当真以为吾不知这十余万卷书仅几月便成弄出这么大阵仗,汝意如何”
曹昂苦笑,“父亲既然如此说,那就把名单拿出来,儿子也好为父亲杀一杀那些不听话的。”
曹操大笑,松开曹昂耳朵,从枕头下摸出一张纸,“只有几家,不多,不多。”
曹昂苦笑:“父亲恐人流言,却把儿子推出去作刀。”
“那烧汝书院的,汝是杀,还是不杀”曹操冷笑,“世家也,为大汉之祸患,今中原将定,吏位空缺甚多,汝立此书院,乃是从他们嘴里夺食,日后出门多带甲兵,这次是书院,下此说不得就是汝项上人头!”
曹操从曹昂手中接过绢帛,捂在头上,“速去,三日之内将此事办好,唤汝母亲进来。”
曹昂告退,把纸条塞在怀里,与丁夫人见礼之后自去。
时杨修已归,闻说此事心下着慌,只怕杨彪牵连其中,忙归而问之,杨彪笑道:“儿小觑汝父也,焚书之恶,更胜灭族,汝父安能下此手笔弘农杨氏无一人敢为此事!”
杨修心下方安,忙来见曹昂,言说弘农杨氏未参加此事,请曹昂放心。
曹昂大笑,“德祖,世家何其之重,烧吾书院,有此胆魄与能力者,何其之多吾可能尽杀之”
杨修愕然,“主公之意”
“今天下寒门士子,心如烈火,今者世家断了他们前程,他们是何反应若有人毁了汝杨德祖晋身之阶,汝待如何”
杨修不假思索,“吾必视之如仇寇,欲杀之而后快!”
曹昂笑道:“天下民情汹汹,天下士子忿忿,何须吾这等武人动刀!”
杨修苦笑道:“想必那些世家暗地里正拍手成快,却不知主公挖了偌大一个陷阱!若非吾知主公舍不得那十数万卷书,吾必以为这些书乃是主公所焚!”
曹昂大笑:“杨德祖知吾!”
“那,如今,是杀,还是不杀”
曹昂冷笑:“杀!怎能不杀,杀了之后再书一篇檄文,遍传天下,其中大意,便是数不知名世家恐寒门苦学之士饱读诗书后封侯拜将,故有此举!”
杨修苦笑,“如此天下世家名声皆臭也,彼时主公必为天下世家视之为仇寇!”
第八十七章 以一庸命易大才
却说曹昂欲斩卫仲道,其兄卫觊欲救之,毕竟一母同胞,心下不忍。
卫觊便来拜见曹操,时曹操与曹昂名单上数家除妇孺外已杀尽,余者皆充教坊,是以曹操心情畅快。
曹操闻说卫觊来拜,本欲不见,时曹冲在一侧,其已七岁矣,平日里聪颖伶俐,有小大人之像,曹操甚爱之,常带在左右。
曹冲察曹操意,问道:“此人冲儿记得是父亲属官,父亲亦颇看好,今如何不见”
曹操有心教导,笑道:“既冲儿为卫觊说话,吾便见他一见。”遂使人召卫觊入。
“卫觊见过丞相。”
“免礼,伯觎何事”曹操心知是卫仲道一事,却故意问之。
卫觊道:“臣为臣弟卫玄一事前来。”
曹操道:“此事由子修统筹,以子修仁义,若汝弟无过,宽释只在近日,无需担忧。”
卫觊心下苦笑,若是无过,吾又何必如此!
卫仲道被下狱,他去探过,问清首尾,卫觊就知道自己弟弟这是被算计了,但是把酒肉带去书院的又确实是他,又无人逼迫,定死罪斩刑没有任何问题。
卫觊当时便发书一封急忙送回卫氏,言说斩杀卫仲道事小,若卫仲道死而污卫氏名声,天下士子以卫氏为纵火首恶,那卫氏有何颜面再立足于河东,立足于天下!
“丞相,此乃卫氏族长之手书,请丞相观之。”卫觊敬上。
曹操摆手道:“伯觎欲为汝弟求情乎典章之下,不分贵贱,汝也是通读九章律的人,应懂此礼。”
卫觊羞而退之。
曹冲道:“今卫觊求情,父亲何不释其弟以收其为羽翼”
曹操大笑,“吾儿聪颖,然权谋之道何其之大,汝可知他出自世家汝可知其目的何在”
曹冲摇头,曹操又笑,“且看汝大兄如何处置。”
曹冲笑道:“大兄威名能止小儿啼哭,此等小事,大兄必手到擒来。”
曹操笑道:“此可非小事,且看汝大兄这一题目,如何解之。”
曹冲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却说卫觊在曹操这里碰了钉子,忙去见曹昂,行走间见杨修引人张贴榜文,心想杨修乃是曹昂近人,便欲去搭话。
卫觊只扫了那檄文一眼,顿时心下发冷,曹昂欲与天下世家为敌耶!
再仔细一看,心下更冷,全篇无“世家”二字,却句句将世家放在寒门的对立面,看似乃是发泄之作,却最能激发人心底的怒气!
卫觊知此事不可再耽误,如今卫仲道死事小,若曹昂公开斩杀此三人,卫仲道必背骂名,其时河东卫氏之祸远胜灭族!
“杨主簿,张贴檄文之事怎劳烦汝亲自看顾。”卫觊拱手道。
杨修听的声音,忙转过身来,见是卫觊,知此人博学多闻,广有才名,不敢轻怠,亦回礼道:“大公子如今正在气头上,若是再出差错,如今许都怕是要换一茬人了。”
卫觊自认为是颇有胆魄之辈,听的此言也不由的背心发冷,这几日许都空中都有一种血腥之气,虽然未扰民众,不少贵族却是被杀的胆寒。
“敢问主簿,五官中郎将可在府上”
“如今应在,侍御史可自去,修尚有十数张未曾张贴,怠慢了。”杨修拱手道。
“不敢,主簿公务在身,觊自去也。”卫觊拱手拜别。
杨修见卫觊远去,摇头叹道:“龙生九子,具皆不同,若卫仲道有卫觊一半才学,怎会至斯。”
时曹昂于府中研究杨修带回来的鲁肃的书信,鲁肃将夏侯惇、夏侯渊二人战况写个明白,言说攻取不易之事。
曹昂看着这些书信,不由得皱眉,自袁谭与高干被曹昂连诈连破之后,再也不敢轻出,固守城池,青州,富庶之地也,若固守实难有作为。
今已数月,夏侯惇二人仍然未渡黄河,只取数城,若非白马书院一事,曹操早令曹昂自徐州出兵攻青州。
兵士来报,言说治书侍御史卫觊求见。
曹昂皱眉,“卫觊请他进来。”
“诺!”
“卫觊见过中郎将。”
&n
第八十八章 兵发青州定中原
曹昂留卫觊饮宴,待杨修归至,曹昂吩咐其行换囚之事。
杨修心中暗赞曹昂,以卫仲道此等庸人换卫觊此等智谋之士,其益无穷。
许攸等人遂死,以是许都军纪一肃,再无敢玩忽职守者,卫仲道藏而远匿,世间再无人闻此名。
曹昂檄文一出,天下寒门具皆深恨世家,幕后纵火世家多嗤之以鼻,一群泥腿子,深恨又能如何
天下以诗书传家有美名者,自认身正不怕影子斜,他曹昂又未指名道姓,何必自找烦恼那些小世家闻说曹昂于许都尚行屠杀之事,纵然心有不满,亦不敢妄言,唯恐招致杀身之祸。
曹昂与卫觊道:“今吾二位叔父久攻青州不下,吾父可有言语”
卫觊道:“丞相倒是无话,夏侯将军却来书,言说请公子从徐州攻青州,双路齐进,可收奇效。”
曹昂点头,“伯觎可有高见”
“青州所邻者,冀州、兖州、徐州也,兖州为许都屏障,不可轻动,是故能出兵者,仅冀州与徐州,然......”魏觊苦笑,“吾不敢言。”
“上位者岂有以臣属之进言罪之者,但言无妨。”
卫觊咬咬牙,“然公子南征北讨,兵威过盛,恐丞相亦在犹豫。”
曹昂轻笑,卫觊此人到是会把握分寸。
曹昂留卫觊交谈一番,卫觊拜退,曹昂正暗思此人可用在何处时,杨修来报,言说曹操召见。
“德祖以为父亲召见所为何事也”
杨修笑道:“定是为青州事也,今青州事已月余,两位夏侯将军却未过大河,丞相如何不心急从冀州方面攻打有大河之险,而若使公子亲引一军奔袭,以公子攻城掠地之能,如何不克!”
曹昂大笑:“既如此,汝随吾出征,军师一事便交予汝了。”
杨修拜谢,收拾行装去了。
曹昂入见曹操,时曹操正背着手看挂在墙上得地图,听得曹昂的脚步声,摆手让曹昂进来。
“今欲使汝引军自下邳进军以攻青州,有何策可破之”
“今未至阵前,不敢妄言,吾若领军与二位叔父同攻之,应当可速破。”
曹操点头,“今并州主事者,高柔也,乃高干之堂兄弟,若破青州得高干头颅,或可不战而取并州,是以青州之战不可掉以轻心。”
“儿子省的,父亲还有何吩咐的”
曹操叮嘱:“兖州兵马不宜轻动,汝带徐州兵马去,万事性命为先,今汝为一军主帅,一州之主,万事莫要逞一时之气。”
曹昂应诺而去。
曹昂至府中与丁夫人话别,丁夫人道:“母亲知汝等大丈夫横行天下欲立功业,为娘的却只盼着儿子平平安安。”
曹昂安慰道:“母亲放心,袁绍都被儿子所破,更莫说袁谭、高干之流。”
与丁夫人说了会儿话之后便去,归家叮嘱诸妻妾一番,发书与陈登,令其集结万余精兵,于青、徐边境等候。
曹昂引虎豹骑,带着典满与杨修,往下邳去了。
因冀州与幽州相邻,自袁熙死后,幽州亦望风而降,以是夏侯惇与夏侯渊屯兵幽、冀之间,连克碣石、乐陵、德州等城。
然袁谭与高干合军一处,齐心协力,不敢再有半分猜忌,以是二将被堵在黄河对岸不能渡河。
曹昂领军令后,曹操即发书与二人言说曹昂将从徐州往攻青州,二人大喜,言说此次青州当破。
&
第八十九章 气急败坏的袁谭
曹昂忙去书与夏侯渊、夏侯惇,言说郭图欲降,可视情况而定,不必急攻之。
夏侯渊二人收信大喜,黄河难渡,若是青州兵严防死守,纵使兵力多过数倍亦不能成事,若是郭图欲降,黄河渡过,再渡过济水,到时便是一片坦途,除非他袁谭插翅可飞,不然休想逃过大军绞杀!
时郭图、辛评二人计较完毕,只待袁谭、高干把亲信兵将具皆缩拢回去,二人便纳城投降。
袁谭、高干二人毫不生疑,收拢兵士,固守城池,只待曹昂来攻。
曹昂自下邳出,占即丘、东安、琅琊、平昌四县,四县均无守军,闻说大军至,已有乱象,曹昂使人持刃巡行,于民众秋毫无犯,而作奸犯科者可立斩之!
由是民众心安,曹昂又于各县选德高望重之人暂代主事,待日后青州皆收,再行任命一事,由是四县皆安。
袁谭、高干闻说曹昂纳了四县,心下微微不安,却自我宽慰,此乃辛评之计,曹昂小儿必无功而返。
曹昂稳定四县毕,又发书与郭图,言说使其接应曹军渡河一事,亦发书与辛评,问其何日降服。
郭图接到书信,闻说曹昂已占据四县,心下安稳,遂召集众军将,“曹昂之勇尔等必有所闻,昔者河北众将多为之所杀,今尔等之勇,可敌乎青州弹丸之地,四下为敌,其灭不远也,诸君与吾同降,共享富贵如何”
郭图此军有五千之众,其中小半父母妻子尚在临淄城中,因此不愿降,纷纷离散而去,郭图亦不阻止,再整军得两千余众,往来迎接夏侯惇、夏侯渊渡河。
二人心中尚有提防,毕竟曹昂亦来书言说小心行事,但见郭图亲自引军搭建浮桥,搭建完毕尚且后退五里,二人大喜,领军渡河。
渡河毕,郭图来见二人,“郭图拜见二位将军。”
二人闻说郭图、辛评二人欲降时,心下不屑,背主之人,岂有忠心早晚若为之害又如何
今见郭图满脸苦涩,不知言何的模样,二人心中没来由一叹,若是其主贤明强盛,那个做臣子的愿意降遂收傲慢之心,以礼相待。
从郭图那奔走的两千余人归临淄,报与袁谭,言说郭图降了曹军,袁谭大愕,手足无措,大声嘶吼:“郭图,乃吾信人,乃吾心腹,亲近之士,怎会怎会!”
状若疯癫,持剑乱行劈砍之事,众近卫心中皆惧,近卫尚惧,况大军乎情绪蔓延,全军惶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