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末昂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戊寅人

    陈登道:“如此乃收拢民心之举,徐州上下崇敬主公之心必重,不可不为!”

    曹昂大笑:“好,如此传令于各地,于公学之侧起州学,每月用度由各官署记下,汇集成册报与州府,再由州府调拨财帛!传令之时加上一句,若有敢贪墨者,杀!”

    众皆称善。

    曹昂遂归徐州,陈登、杨修随归,筹谋此事,将命令传至各县、城池。

    命令传至各县、城池,上下官吏无不欣喜,经过锦衣卫的清洗,如今留下的都是干实事真为民的官吏,是经过考核的,闻说曹昂此令,皆赞州牧大人贤德。

    各县、城又将曹昂命令传达到各乡、村,一时之间,徐州上下人人称喜!

    却说孙权时刻关注曹昂动向,闻说此事,不由得目瞪口呆,与左右叹道:“曹昂财力雄厚,吾不及也,曹昂魄力,亦远胜天下豪雄!”

    州学一砖一瓦,慢慢搭建,每一座州学,都承载着民众的期望!

    曹昂又令马钧弟子加紧印书,那处县、城先建好了州学,待州府派人验收完毕之后,便可以来领书卷!

    一时之间,徐州上下都忙了起来,诸多民众农闲之时,为州学的建立增砖添瓦,促成州学的建立。

    诸多士子见徐州民风,心下慨叹,有许多通过考核能留在州府授课的,曹昂还发给些许金帛,告诉他们可以将家人接过来,众士子皆感念曹昂恩德!

    糜竺闻说此事,携数千金往来支援曹昂,曹昂弄了人家妹子,不好见面,遂差杨修好生接待糜竺。

    金子一笔一笔的送出府库,陈登眼都绿了,徐州纸所得,细盐所得,税赋所得,均是一车车金子运进来的,当初有多开心,如今就多疼惜!

    不过陈登很是欣慰,跟着一个这样的主公,值了!

    却说徐庶归颍川,归家见徐母,知道自家母亲乃是孝义之人,若听说他效忠曹贼势力,势必大怒,他在外游学数年,不曾侍奉母亲,今日归来,母亲大喜,他怎能惹母亲大怒

    一连在家中盘桓数日,徐庶心中烦闷却不敢表现出来,甚是难受。

    知子莫若母,徐庶心中有事,徐母焉能不知但是徐庶不说,徐母若是逼问,岂非闹个不痛快

    二人各怀心事,却都不点破,徐庶常年不在家中,幸而母亲有年少时好友石韬照料,才得以衣食无忧,徐庶遂提酒肉往去感谢石韬。

    二人相见,自然饮酒,酒至半酣,徐庶一声长叹,“大丈夫不遇明主,八尺身躯又有何用”

    石韬笑道:“天下英雄何其多也,元直此言差矣。”

    徐庶摇头,“汝不懂,汝不




第一百零七章 徐庶来投
    却说徐庶备言曹昂贤德举措,徐母不由得好奇问徐庶曹昂是否真像他所说的那样贤德。

    徐庶重重的磕下头去,“儿子怎敢诓骗母亲”

    徐母点头,知子莫若母,徐庶孝义她是知道的,只是曹操谋汉之贼,怎地有这么贤德为民的儿子

    徐庶见徐母尚在犹疑,遂道:“母亲若是不信,可随吾往徐州去,徐州偌大之地,总不能陪着儿子一起来诓骗母亲!”

    徐母心下愈坚定想法,好奇心就愈强,“汝且起来,汝一身才学,今又识得明主,为娘的岂能干碍汝前程之事若曹昂此人真有汝说的那般贤德,即便他是曹操之子又如何”

    徐庶喜极而拜,“多谢母亲!”

    徐庶便准备行装,只待几日后便出发。

    徐庶心想,石韬多年以来照顾老母,于吾有恩,不可不告而别,况且石韬点醒了他,所作所为均大恩大情!自己也许下诺言说请石韬饮酒,若是就此别过还不知何时才能相遇。

    徐庶遂与老母分说此事,徐母正色道:“石广元照拂吾数年,于吾家有恩,不可不谢,若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遇,汝可速去,携礼物谢之!”

    徐庶游学数年,为人写信教书,囊中也不算羞涩,买了酒肉与百余张成色上好的徐州纸往去见石韬。

    石韬见徐庶面带喜色,知事已成,大笑道:“如何,吾所言可对”

    徐庶晃了晃酒肉和礼物,“看到这个,便知事已成矣,不然吾那来心思与汝饮酒吃肉!”

    二人大笑,入内把酒言欢,酒至半酣,徐庶正色道:“多谢广元在吾不在之时看顾吾母,这一杯,敬广元大恩!”

    石韬正色道:“汝与吾,年少知交好友,何言大恩这酒吾喝了,日后莫再言说此事!”

    徐庶见石韬神色坚决,大笑道:“人生难得一知交好友,今有汝石广元一人,足矣!”

    二人尽兴,徐庶半醉,起身便欲归去,行至半路,忽听后方有人呼喝,定睛去看,却见石韬身背行囊、手里提着那一沓纸晃晃悠悠的追过来。

    徐庶大惑:“广元兄欲往何处去”

    石韬大笑:“汝徐庶既已寻得明主,吾孑然一人不若随汝同去!”

    徐庶大笑,眼中闪着泪花,“同去,同去!”

    二人状若疯癫,于路上哈哈大笑,路人皆避。

    翌日,二人启程,自颍水支流乘船而下,途经谯郡,于细阳附近下船,因徐庶欲令徐母观灵璧盛况,遂买了一辆大牛车,一行人缓缓的往灵璧县去了。

    先过细阳,细阳县已建好了州学,也经州府验证完毕,徐庶一行人至时,近百老少爷们儿都在看从马车上搬下来的书。

    徐庶挤不进去,只好问站在外围想要往里挤的一个老头儿,“老丈,为何人皆围在此处”

    那老头上下打量了一番徐庶一行,开口道:“想必汝一行人非徐州人士,这是细阳县州学从州府之中运来的千卷典籍,据说州牧大人正聚集诸多饱学之士编撰适宜学子学习的书册!”

    徐庶拜谢此人,看向徐母,徐母一脸满意之色,儿子说的没错,如今徐母十分信了九分,最起码曹昂是一个贤德之主!

    石韬望着那千卷书册眼睛都在放光,刚才他可是打听到了,士子但凡愿意在公学中任课的,州府不仅发给钱帛,而且只要不损坏这书册,这些书任意取读!

    一行人又匆匆往灵璧去。

    时曹昂正召集徐州名士编撰适合州学学子启蒙的书册,但是总是不如意,要不艰



第一百零八章 再得贤才




第一百零九章 步入正轨




第一百一十章 筹谋修路
    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

    为何这么说第一,经济要想发达,必须有畅通的交通,货物的买卖若无畅通的交通,势必增加成本,加大损失。

    第二,时间,时间就是金钱可不是说着玩儿的,运一趟货物用三天跟运一趟货物用一天甚至数个时辰,那是数倍的利润。

    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曹昂最大的倚仗是手下徐州精兵,若有朝一日多面开花,与荆州、江东开战,最重要的是兵贵神速!

    因此,曹昂想要修路,要修一条平时能为民所用,战时能达到兵贵神速这等效果的路!

    石灰沥青路那是想都不敢想,曹昂根本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成分,就算知道那是什么成分,曹昂要花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等等去获取原料

    所以曹昂想要修的是一条平整的路。

    就跟后世农村一般,把自己家门口弄得板正的,只是曹昂是想把徐州的主干路弄得板正的罢了。

    时石韬方归徐州城,忙来见曹昂,言说屯田之事。

    曹昂见石韬所言条理清晰,甚有规划,徐州十余万大军可以说是被安排的妥妥当当,曹昂对照着地图,心中暗暗算了一番。

    在白马湖处屯田,能良好的防备东吴,数万大军屯田,对东吴来说是一种威慑,毕竟孙权一直不老实,等荆州归属定了下来,日后与江东战事定然少不了,早做防备也是好的。

    淮阴临近东海县,马钧造船、甘宁练兵,大军调度不能太麻烦,在此处正好合适,最巧的是这两处荒地亦适合开垦,妙极!

    曹昂知此乃石韬谋划之功,遂赞道:“广元大才,屯田之策安排的甚是妥帖,十数万军调度宛若无物,难怪元直赞汝堪当大任!”

    石韬笑道:“主公过誉,属下之所以能安排的如此妥帖,是因为主公将徐州治理的井井有条,韬定计时方才觉得无比顺利,此绝非偶然也!”

    曹昂大笑,赏石韬数匹锦帛,“广元,如此汝发书与兴霸,令兴霸调度便可,待德祖、元直二人手上事务做毕,另有要事相商!”

    石韬领赏而退,同时心中暗暗期待,主公方才兴办州学,又有何利民要事

    心下暗暗猜测,却始终想不出来。

    州学铺下去,州府大笔的金子运下去,贪污的人少不了,锦衣卫忙了好一阵才把徐州又清理了一番,找出那些深深藏起来的蛀虫,因为是官吏,锦衣卫不敢滥杀,遂捉至徐州城。

    杨修遂拿着一叠子徐州纸往来见曹昂,曹昂大怒,“杀,全都杀尽了,还徐州一个朗朗乾坤,还徐州民众一个心气舒畅!把这些巨奸巨贪,统统杀尽!”

    杨修专门在近郊寻了一块空地,立了块石碑,请匠人专门刻上曹昂亲笔所书“斩奸处”三个大字。

    十数官吏,几十豪强,统统在石碑下面杀了,血都打湿了石碑,把曹昂杀气凛然的三个字透的更加血腥!

    如此,杨修事毕,徐庶因帮着曹昂处理徐州内政,不甚繁忙,因此曹昂聚三大谋士,好好的议一议修路之事。

    三大谋士齐聚,曹昂直接明明白白的问三人,能不能修

    三人皆对视苦笑,徐庶道:“主公,若徐州比今日富庶十倍,便是徐州各条小路铺上青砖也无碍,只是如今徐州无余财,库中金帛十不存一,纵然徐州纸、细盐为徐州进项,也不过收支相抵,略有盈余罢了,如何能修主公所想之路”

    曹昂道:“修路之困难,在人力、财力,众人回去皆想办法,好好想,修路之重,乃数十年之大计也,不下于州学!”

     



第一百一十一章 修路,修路!
    却说曹昂一番谋划,说服了杨修三人,计较完毕之后,便将此事交由徐庶、石韬去做。

    这条路不仅能发挥军事作用,还能让徐州民众往洪泽湖中获取水产品更快,能起到一定的经济作用,可以说达到了曹昂的初衷。

    但是曹昂还不是很满意,他的目标不仅仅是住一条通往洪泽湖的路,他的目标是以徐州城为中心,修建通往各处要地的路!

    但是这太难了,曹昂不得不向现实妥协,生产力不高的时代,若是苛求人力来达到目标,那必然死伤无数。

    曹昂心中有这个想法,却不想也不会让华夏的民众来实施。

    屯田计划只能暂且放下,当今之重乃是修建这五十里路,五十里即便是大雨滂沱马蹄疾行也不会深陷的路。

    铺路用的是黄土烧制的地砖,质量比不上建城所用的青砖,但是足够用来承载马匹的奔跑,车轮的滚动,主要是性价比要高一些。

    时甘宁在东海县练兵,徐州大多兵士亦屯扎在那里,由屯田改为铺路,曹昂需要好好安抚一下大军。

    曹昂遂引数百虎豹骑并高顺往东海县去。

    却说曹昂早就发书与甘宁。言说欲要修路,恐军士不满,往来安抚。

    甘宁忙来迎候,待曹昂至,甘宁拜道:“宁拜见主公!”

    曹昂忙下马扶起甘宁,笑道:“兴霸何必多礼,练兵辛苦,兴霸却是瘦了。”

    甘宁心下感动,曹昂予他徐州兵曹之位,兵权仅在曹昂之下,今远来不问军士,问他甘宁,他怎能不动容

    甘宁笑道:“虽是瘦了,力气却又大了不少,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只待主公检阅!”

    如今徐州兵马总共十余万,虎豹骑一万,水军八千余精兵,守卫边界驻守各城池的总计五万多,因此尚有五万军士每日只是训练一番便无所事事。

    前者曹昂令甘宁领兵曹之职,甘宁忙着训练水军,无法兼顾屯田之策,曹昂则把心思放在州学上,也无法兼顾,石韬来了之后,曹昂才把此事提上日程。

    五万军已聚集在校场,曹昂登高,举着扩音器,扯着嗓子大喊,力求声音传播四方,“众将士,吾,徐州牧曹昂,今有一事请诸位相助,不知君可愿助吾”

    借着扩音器与高台,曹昂的声音传向四方。

    这五万军士是是徐州富裕之后招募,因此大多是徐州本地民众,经由甘宁训练,已成可战之兵。

    众军士皆大喝一声:“愿为州牧效力!”

    曹昂大笑:“无需如此严肃,吾且问尔等,可有亲眷于州学之中读书”

    台下众人立马纷嚷起来,他们大多徐州本地人,家中自然有人在州学之中读书,或者是侄子,或者是小弟,或者是儿子,州学给他们带来的,是另一种希望!

    甘宁见众军士纷嚷,忙大喝止之,曹昂轻笑,示意甘宁无需如此。

    待声音差不多平息下去。曹昂压了压手,众军士逐渐收声音。

    曹昂苦笑道:“众人皆知州学好,可州学几乎耗尽了府库中的金子,徐州府库若是再想积攒起这些金子,最起码需要十年!”

    众军士都震撼了,他们知道徐州纸、细盐的收益有多大,毕竟他们在东海县驻扎,东海县靠海,纸和盐运往江东、青州等地时他们能看到,仅运往这两地的每日便有数船,更别说中原、西凉、益州、荆州等地了。

    州牧大人贤明仁德,必不会骗他们,毕竟州学学子一文钱都没花,州牧能骗他们甚

    “江东蠢蠢欲动,荆州急需征伐,所以徐州需要一条路!一条能快速运送兵士、粮草的路!”

    曹昂的话把众兵士拉回现实,“吾需要尔等助力



第一百一十二章 许田秋狩
    如今徐州逐步迈上正轨,教育、军备、经济均稳定发展,因此曹昂决定让陈登、杨修把舵,石韬辅之,他带着徐庶回许都一趟。

    没错,曹昂是嫡长子,如今曹家、夏侯家也都属意于他,但是事无绝对,曹昂心里知道,他这么强势,已经无形中得罪一些人了。

    这些人包括想要霸占着朝堂不放手的世家、为富不仁的豪强、以及觊觎他位置的弟弟们。
1...272829303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