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五千年来谁著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陛下……”潘氏的脸都要笑出花了。

    大皇子、二皇子年岁相当,然一嫡一庶,分位上却是天壤之别。

    没人想一辈子低人一头,潘氏儿子在手,自然会对那张椅子产生期望。只要她能得皇帝的宠爱,那庶子有朝一日真未尝不能压过嫡子一头。

    陛下又没有册立太子!




第四百四十一章 买命钱与卖命钱
    辽阔的沃野上,一支万余人的宋军正顶着寒风向前行进。

    冷冽的寒风‘呜呜’的吹着,大风中夹杂着粉末一样的雪沫,冰凉刺骨直往人的脸上不停的打。天地间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超级大的冷库,把人露在外面的鼻子和面颊冻得都要僵硬了。凛冽的空气更加频繁地灌进皮套里,即使将士们已经把毛毡大衣紧紧地裹在身上。

    军队在默默地行进,不时的还有战士滑倒在地,因为寒冷的天气早已经将黄河河面冻成了大冰块。

    至于为什么大军要在黄河冰面上行进,那当然是这么走更容易抵到目的地,更节省时间啊。

    作为一支拉练中的队伍,那就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到达规定的地点,否则拉练的意义何在?

    吴玠昂头灌下一口烧酒,似一道火线直下肠腹,浑身立刻就升起了一股暖意。

    “真够劲。”发自肺腑的赞叹一声,吴玠脸上闪过一抹血色。这烧酒真的是御寒的好东西啊。只是价格甚贵,军中数量有限。那想要抵御冬季里的严寒,靠的还是身上的毛毡。

    虽然是从辽人那儿学来的招数,可毛毡的造价,比之丝绵袄来可真便宜太多了。

    吴玠身后的万多兵马,无论步骑辎重,一个个都裹着厚厚的毛毡大衣,滴水成冰的苦寒虽然依旧叫他们一个个瑟瑟发抖,可好歹他们能冒着严寒而大步行进了。

    打着冷颤继续往前行,这也是一种精神和**上的双重磨练了。

    军人么,就该接受这样的磨练。如此才能得到提升,成为一支强军。

    纵然有人反对在天寒地冻的时候组织军伍拉练,认为如此做会使得军兵无畏受损,但如此作为对军队的锻炼却是显而易见的。

    这就是打制刀剑时的一次次淬火。

    野蛮精神,强健体魄。

    队伍的后段跟随着大量的车马,并且全都是被改造后的车马,以雪橇模式存在的它们携带着大量的粮食和物资,保证着全军士卒的吃喝。这也是冬季拉练之所以实施来的最终原因。

    现在吴玠是沿着黄河向西挺进,目标天德州。就是后世包头附近,隔壁就是党项人的黑山福威军司。

    作为西夏防备辽人的所设机构,黑山福威军司所属的军兵战力远胜过更西边的巴丹吉林沙漠以北的黑水镇燕军司。

    尤其是女真取代契丹之后,别看李乾顺麻溜的抛弃了契丹转而去抱女真的大粗腿,可黑山福威军司的实力却不减反增。光是陆续进抵彼处的擒生军就不下万人,这可不是黑山福威军司所属的地方军兵(部落兵),擒生军是党项人的主力,更有铁鹞子上千骑,这可是西夏的国本了。

    而等到赵构利索的把女真人赶出燕云十六州后,李乾顺更是忙派大将李良辅率擒生军近万人增援黑山福威军司。

    也就是说,如今的黑山福威军司,不说本部所辖的那些不堪战的部落民兵,更是擒生军就有两万人。这可是李乾顺的血本了。

    赵构夺取燕云之后,对于由原先的天德军改来的天德州,根本就没特有的分驻兵马。

    如现下一个简单的来连,却为天德州汇聚了近三万大军。

    吴玠这一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此之前,徐徽言、孙昂已经带领万多人赶赴天德州了。

    三万宋军,在如今中原朝野的目光中,这足以扫荡黑山福威军司。

    事实上就是吴玠和徐徽言等将官们也个个信心十足。

    尤其是吴玠,他先前只是曲端手下一统制,现在却赫然是左军都督府下属的统制官之一,那虽然都是‘统制官’,但含金量可有着质的不同。

    此番他汇集了河东地方守备军万人,连同本部五千军,赶赴天德州,胸膛里燃烧的就全是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谁不知道当今陛下把兵马往天德州堆积的意义是什么啊?这代表着皇帝要对西夏动手了。

    而他身为武将,眼前的战争就正式他所期盼的。

    “驾驾……”吴璘在打马疾驰,浑身包裹在厚厚的皮衣,只有露在外头的口鼻面容被刀子一样的寒风无情的划过。

    天气是真的冷,呼出的热气变成了冰霜把口鼻处的围脖都染白了。

    大军拉练可不是什么都不管不顾的直往前走,吴玠一样要派出骑兵探马,无时无刻的不在警惕周边。以踏白军为例,他们也是有任务的,要沿途搜索出‘敌人’的痕迹来,有那遗漏的,最终还是吴玠的重大失误,会影响到他的评分的。

    而吴玠的兄弟吴璘就是其手下的骑兵统领。

    “大哥,前面有处上好的宿营地。”却是河岸不远处不仅有一个可避风的凹谷,周边更有一片树林。

    这在天寒地冻中能幸运的寻到一处这样的好地方安营扎寨,那也是一种幸福啊。

    吴玠看着光秃秃的树林也觉得很幸福。整个天地都是一片雪白。不仅是河面,河畔两边的阔野,全部都被冰雪淹没。他现在眼睛一闭,脑子里就是白茫茫的一切。什么也看不见,天地到处是白雪。

    所以,能看见一片黑乎乎的树林,那也很不错啊。

    哪怕第二日天上阴云密布,到了半上午空中就又飘下了雪花。

    但这就是冬季里的拉练啊。

    寒风吹着雪花迷糊了眼睛,冰雪不时的抚摩着战士的脸庞;把毛毡军袍裹得更严密一些,也会有刺骨的寒风吹入,冷得战士们瑟瑟发抖。

    然而如此的冰寒也不能阻碍他们的前进。必须按时抵达天德州,要不然,他们上上下下全都要记过。

    军官记过,那是会影响前途的;士兵记过,更是会影响到钱途。

    金钱这是个好东西。在短时间里无法用‘国恨家仇’来彻底激发出的军心士气与金钱划上等号,那一切就都水到渠成了。

    如今的西夏在这些将士们的眼中,不止意味着丰功伟绩和雪耻报仇,更意味着金钱。

    因为每个士兵都知道,即将被收复的河套地区,那无可计数的良田与他们的军功田休戚相关的同时,还与他们未来的生活有很大的联系。

    在他们踏上冬季拉练的旅程中的时候,军报上已经刊登了一个消息,大军覆灭西夏后,如参战军士愿意迁居河套者,视战功高低,可分于五十亩至二百亩不等的良田。

    赵构这完全是在拿金钱/土地砸人。

    但你不能否认这一招的效果。

    东京城的守军在金人大军攻城的时候,拿不到足够的赏钱,都干不发一箭。你不可能指望着所有人都有岳飞的节操不是?

    金钱大道的法子显然不如民x主意,可这才是‘耕战’的真谛啊。

    想叫人卖命,先就要准备好卖命钱。



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胜
    草长莺飞时候。

    岳飞来到渭州已经有半个月了。不同于汴梁城的‘温暖’,也不同于洛阳的乍暖还寒。二月中的西北春寒料峭,气温还依旧寒冷。

    明明他离开汴梁时候,中原都已经有了绿色,可渭州这儿却还是一片残冬的肃杀。

    一清早起来,岳飞穿着一身单薄的短打,照着往常在庭院里练了一阵拳脚。直到出了一身的薄汗后,这才去沐浴更衣。

    他这套宅院位于渭州城内以官宦人家为多的丰德坊中。虽然只是一个两进的小宅院,但整体修造得十分用心,走廊上描着金纹,石砖上都雕刻着的富贵连枝纹。

    所以,虽然只是一个两进的小院子,又因为位于丰德坊这块贵人区中,那价格却高达三百余贯。

    当然,这个价钱对于岳飞而言还是小菜一碟的。

    岳刘氏早已经准备好了饭菜,荤素搭配,四盘八碗的摆在了桌面上。

    这真的是一个有点小别扭的改变。

    历史上的刘氏在岳飞从军抗金的时候受不了辛苦,丢下岳母和两个孩儿(岳云、岳雷)跑了,两经更嫁,最后嫁与韩世忠军中一押队。

    岳飞只得再娶了第二任妻子李娃,幸夫妇感情极好,岳飞十数年见不曾纳妾,生有霖、震、霭(霆)三子。其遇害后,李娃随家眷流放岭南,仍坚持将儿孙抚养成人。冤狱昭雪之后,李娃和三个儿子北归,终年75岁,葬于江州(今江西九江)。

    说真的,这前后一对比,叫赵构这个穿越者对刘氏的感观,真心是无法好起来。

    但他也不可能插手臣子的家事不是?

    ——随着岳飞早早的受到赵构赏识,飞黄腾达起来,刘氏自然不会跑路他嫁,现在还是岳家的夫人,连诰命都在身了。岳飞这两年发达,却也不曾见他有过纳妾。如果事情没有大的变化的话,这一辈子刘氏可就要舒舒服服的享尽荣华富贵了。

    赵构心中颇有一种无奈,他再怎么着,也不能干涉臣子的私生活不是?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四岁大的岳雷端坐在岳飞身侧,背着双手,很严肃的数着数。

    他大哥岳云现下已经十二岁了(虚岁),正在汴京上学,岳飞率军赶到关西,不仅是为了接下对西夏的征战,他是真的被调到这儿了。但即便如此,把老婆幼儿带来已经足够了,岂有不顾学业把进学的长子也带来的道理?

    至于岳母,年岁本有些大了,不适合千里奔波不说,更舍不得留下大宝贝孙子一个孤零零的在汴梁,当然她小儿子也在汴梁,所以岳母就陪着岳云留在了汴梁。

    渭州这儿的岳家,就岳飞、刘氏和岳雷三口人,算上家中仆人也不过七八个人,在渭州城一干将门之中是绝对的小家。

    岳雷还没有开蒙,但这不意味着他就整日里玩闹。一片《千字文》足够他学到五岁。

    刘氏相貌不出奇,但舒心日子过久了,自有一股贵夫人姿态。

    居移气,养移体,可不是说笑。这城府也就有点变深了。

    看着岳飞头发上还带着点水意,刘氏心里实则是不高兴的。明明是被皇帝看重的大将,却还天天熬炼筋骨,搞得跟个普通军汉似的,没个官人样。她真是觉得岳飞有些糊涂了。

    只是刘氏很清楚岳飞的秉性,更知道如今家中的富贵,都是在岳飞,而不是她一个妇道人家。故而,只把气憋在肚子里,一个字也不向外说。

    “泽民过两日就将到来,你今日且收拾出个房间来,待人到了,好于他歇息一二。”

    饭后岳飞向刘氏吩咐道,声音隐隐有一丝兴奋,刘氏没有听出,心思全被高泽民给吸引了。先连声应是,转而又有不解的问道:“既都要到了,怎的不遣人送封信来?”

    “泽民乃是军人,职责在身,行迹岂能外泄?”岳飞也是接到军令,这才知道了高泽民的具体行踪。

    不然,别说他是高泽民的舅丈人,他就是高泽民的真丈人,高泽民也断不敢把自己的行踪随意外泄。

    因为他是军中后勤司的人,更是负责火器转运的官员之一。

    岳飞上头还有四个哥哥在,可惜都没人立的住,故而,岳飞对自己的姐姐、兄弟都极其看重。

    兄弟岳翻的运气甚好,被皇帝留在身边做了内直领班。地位不低,又很安全。那后半辈子是妥当了。

    高泽民却是他外甥女的夫婿,识文断字,岳飞就直把他送去了军中的后勤司。可现如今能混到现在的位置,这虽然有岳飞的面子在的原因,但也说明人高泽民自己不是草包。

    岳飞性格就是再耿直,对于亲眷力所能及的帮助,那也是不遗余力的。

    刘氏听到高泽民的名字就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兄弟,那也不是没机会的,但人不争气,她又能奈何?

    用过饭菜,岳飞披挂战甲,就打马向着军营奔去。后勤司最后一批火器也要送到了,那可不就意味着战争就要打响了?

    他心中只有一阵豪情翻腾。

    西夏,这个大宋旧日的伤疤,就快要成为历史了。这般想着,真是从骨子里燃起的一团火焰,都要把岳飞整个人给点着……

    渭州城里。

    大军也是气势如虹,士饱马腾。

    这只是此番攻取西夏的多路宋军中的一路,诸路大军达二十万中,便是没有震天雷襄助,灭掉西夏也非不能。更何况他们还有震天雷在手呢?

    岳飞心中真是充满了自信,很多高层军将心中都充满了之心。就算党项人与女真人勾结一处,就算燕京府传来消息说,彼处也不太平,西夏都难逃这一劫。

    现在,整个渭州驻军的高层都已经沸腾了。

    哪怕那最终的日子都还没有确定,但他们却都知道,后勤司最后一批火器的到来,这本身就意味着战争的开始。

    这一天从关西六路向赵构献上自己的膝盖的时候起,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这些日子里,多少人的忙忙碌碌都是在为了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从重整西军,到地方主力两分层,再到军需粮秣的转运和储备,然后是新式装备的到来,以及岳飞等主力兵马的增援,这些都是为了消灭党项,都是为了湮灭西夏。

    渭州城里的军方高层们多是西军出身,一个个从爷爷辈开始就在跟党项人打仗,跟西贼不止有国恨,更有家仇,那是不共戴天。赵构意欲灭亡西夏,他们又何尝不想着报仇雪恨呢?

    包括底下的无数西军士兵,关西六路与党项人连年征战,这些士兵心理人人都把西夏恨的咬牙切齿,他们与党项人之间都有着化解不开的仇恨。

    如此上下同心,这一战真就没有不胜的道理。

    所以李乾顺与吴乞买勾搭了上,宋军刚要在西部准备动手,辽东的女真人就不安分了来,这都是赵构等君臣早有预料的。

    如此的东西呼应,也根本就不能阻挡宋军的兵锋!




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西安州,也就是后世的海原,这是宋夏边境处一块难得的宝地。水草丰茂,草场耕地甚多,虽然地处黄土高原的西侧而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六盘山余脉(南华山、西华山、月亮山等)贯穿南北,但在被赐名安西州之前,天都山那可真的是名响宋夏两国啊。
1...182183184185186...2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