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五千年来谁著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比如他江哲。身边不止配的有一个贴身小厮,更被安排进了现下的住所。平日里,吃的、喝的、用的都与基层工人有着很大的不同。

    可这“不同”的待遇并不取决于他的身份,而是取决于他的工作,和他自身工作的完成度。

    他所得到的一切不是因为他是沈家人推来的人才,而是因为他胜任了自己眼下的工作,并且带着手下人做的很好,所以才有了如此优渥的待遇。

    这看似相同的事情,细细思考,却是有着很大不同的。

    还有岛上的幼儿和身体并不强健的妇孺,那些个工匠被组织起来做技术工,健妇也下到场地里做工,可剩下的幼儿却被组织起来接受蒙




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荐)
    作为一个籍籍无名的人,作为一个无甚来历背景的人,江哲凭什么对郑森的‘成就’不以为然呢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他觉得他上他也行!

    如果把郑森所得到的那些条件给江哲用,江哲觉得自己没理由输给郑森。那么,如此这般的郑森还有甚好佩服的

    有了这种想法的江哲,再如何,又怎么会对郑森感到服气钦佩呢

    “毕竟三比零,我上我也行”的梗啊,那可是一度火遍全网络的。

    虽然在这个世界,郑森是打了鞑子一个三比零,而不是被鞑子打了个三比零。可江哲就是不服,平日中颇有点自视甚高的他,心下里认为就是一中庸之才,只要恪守本分,得郑森诸多利益,也能成事。

    在他的眼中:第一、郑森有大批的青壮供他来挑选军兵。第二、郑森有充裕的钱粮物质来让他养军。第三、郑森还有一些好老师——他爹郑芝龙,亲手教他练兵。

    自从郑芝龙扬名始起,他一手持棍棒,一手持兵书,数月苦练军兵的消息就已经广为传播了。

    不怕时间对不上。因为有蒋德璟的么。去年很早他就提议让郑芝龙领兵北上,这时间只要混淆一些,那俨然就是严丝合缝的。

    蹭了郑芝龙的热点,戚南塘很是火了一把,虽然这点小火,人军神若地下有知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

    但在江哲这种不知情的‘外人’眼中,却甚是认定,郑芝龙定然寻到了戚家军当年老兵,然后还一定是“照顾”了半点无军伍经验的郑森。

    如此好的条件,配上郑家不缺钱粮的优渥待遇,还有郑芝龙给儿子准备的兵甲枪炮,郑森凭靠着这般‘实力’硬怼了豪格两拨,很难吗

    你说是年青气盛也好,你说是心高气傲也罢,甚至还能说江哲有些红眼病,但他就是这么想的。

    对郑森的成就不怎感兴趣的江哲,连带着对所谓的兵棋推演也不感兴趣,后者于他眼中就是一游戏。

    真实作战,为将者可不能把手下将士当做屁都不会放一个的木头人,一个个简单的数字。后者都是有心的,前军死伤过多的话,他们不止会士气大跌,更可能会发生骚乱甚至是抗命。

    当然,这也不是说这兵棋就半点意思也没有,至少那规定里有地形、路程、行军速度、辎重等方面的限制归化,有着一整套的规则来根据情况增加或消减军队的各属性,还有居中的裁判,用上帝视角来告诉你有没有用遇伏,以及行军、布阵、交战的限制条件和结果等。

    对于文人而言,这还是一个很不错的游戏的。

    而要是有第二个穿越者,也肯定能一眼看出来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兵棋,规则相当简陋,跟后世规则已经完善的兵棋相比,这还真就是一个游戏。

    偏偏那沈楠光还就爱玩这个游戏,还每每都玩相同的局。

    不是让江哲扮演清军鞑虏,用刀枪弓马来与装备着大量枪炮,并且有着不少骑兵的明军对抗;就是还原松山一战,让江哲来演豪格,自己做郑森。这在江哲眼中有个屁的趣味。

    但是,江哲真的拒绝不了啊。

    当日他迁到江南,人生地不熟,不是结交到了沈楠光,托了沈家照顾,可会有的苦头吃。更不要说,随后两年里。母亲、妻子相继离世,非是沈楠光,一片炙热心肠,暖慰人心,江哲还真不太可能那么快就从颓废中走出来。

    “广明兄既然对军兵一事如此热衷,何不早投到郑帅麾下”江哲不怀好意的怂恿着沈楠光。因为他知道,就算沈楠光真的脑子一热投了军,也肯定成不了。沈廷扬拽都会把他拽回来的。

    毕竟他是一举人!

    在整个崇明沈家的后辈里,沈楠光非是嫡脉,却被上下老辈齐齐看重,那就是因为他是举人。那是有很大希望科场得意,金榜题名的。

    沈家缺钱吗不缺。

    沈家缺势吗也不缺。

    但沈家缺功名吗沈家缺。

    就像当初郑芝龙上岸之后急着融入到统治阶层中一样,沈家也富贵了无数年,沙船帮声势可真不小。不然沈廷扬怎么能以‘国子生’的身份为武英殿中书舍人

    虽然到了朱明



第五十六章 变化(求收藏)
    闽省泉州安平城。

    一支规模宏大的船队正在此地汇聚,郑芝豹身披战甲,近来领着水陆军将领是频频出现在港口。显而易见,郑家这是又要有新的动作了。

    张肯堂等闽省政坛上的一干大佬这段时日里也频繁出现在安平,更有不少的闽地士绅陆续前来拜访,那水路也好,陆路也好,一度是车水马龙,人头络绎不绝。

    郑芝龙率军北上后做下了如此大事儿,叫整个闽省都极有光彩。更不要说,人郑家至今还在守牛庄,入冬后还要守觉华岛。如今这支船队是郑家向辽海运送的最后一批补给,闽省各界岂能无有表示

    当然了,对于很多士绅而言,郑家守牛庄、守觉华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郑芝龙把洪承畴给救了。

    这对于闽地士绅而言,可是天大的喜事!

    因为啊,这洪承畴虽出身贫寒——当然洪氏家族并不贫寒,只是洪承畴家贫寒。但娶得老婆却不贫寒,那是当地名门李氏之女,与康麻子时期的李光地同族。给儿女结下的亲家更不贫寒。其独子洪士铭至今方才十二,还未成婚,却已经与晋江官宦名门林氏女定下了亲事。亲家公乃前礼部尚书林欲楫。

    长女嫁给了一样是官宦名门的晋江陈氏子弟陈胤文,其父是前山东布政使陈亮采。

    次女嫁给晋江蔡文学,还是一名门望族质地。亲家公蔡鹏霄巡按宣大,这是绝对的清流。

    最小的女儿,嫁给了曾为升,乃前登莱巡抚曾化龙之子。

    可以说是将泉州地界的名门望族一网打尽也。而有了这个基础,洪承畴那在整个闽省士绅中都是一块响亮的招牌。人家也真是有本事!

    郑芝龙人不在闽地,还感受不出,那郑鸿逵是郑家留守的头脑人物,近三四个月来,那是明显能感觉得到闽省官府与士大夫阶层对于郑家释放出的善意的。

    如果是放到两年前,郑鸿逵定能欣喜的手舞足蹈。可现在,他虽然还是高兴,却已经少了最重要的那点味道。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清丈田亩。

    只此两条就注定郑家是要站在一切的世家大族的对立面的,所以,表面上高兴高兴也就是了。

    真到了动刀子的时候,还能指望着那些士绅们能念着前头的好儿,对郑家口下留情吗

    大家都是成年人,不要太幼稚。

    郑鸿逵在应酬着官面上的人物,陈鼎在接待着名门望族,士绅贤达,郑芝豹在提领着军事,三者还要分心于造船厂和枪炮兵甲的制造等,只有施大瑄一个在临阵磨枪,继续严格训练着眼前的队伍。

    一支三千人的预备军。

    郑芝龙离开闽地之后,郑氏集团对于新陆军的培育依旧没有断层,一批批北地移民来到大员,那不管是个头还是力量,真的要碾压这个时代的南方人。

    虽然这些人会经受到‘水土不服’的考验,但作为一个穿越者,郑芝龙对于‘水土不服’的问题又怎么可能全无了解

    用后世的科学来解释,所谓的水土不服,就是因为饮食习惯和气温环境因素的差异而产生的病变。

    后世人都知道,吃下的食物是通过胃液消化后,来到肠道,又要通过肠道菌群的消化吸收。

    肠道菌群是一群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它们大约有几千种,有几万亿个,这些细菌对我们的健康有广泛而重要的作用,各种各样的疾病都或多或少地与它们有关。

    不同人的肠道菌群特点是不一样的,在你长期形成饮食习惯时,你的肠道菌群结构也已经趋于平衡。简单的讲,就是你的肠道菌群已经自动形成了与你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相匹配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是与你长期形成的较为稳



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
    “把口子封好,封好!”



    牛庄城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气息。一队人正从地道里钻出来,洞口外一个下级军官正大声叫着。



    郑芝龙立在城墙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如此之类的洞口和封土,牛庄城内可不是只一处。



    他人就要走了。



    时间已是七月末了,那场秋雨过后,天气明显地变凉。郑芝龙都已经披上了斗篷,的确是他带领水陆军返回觉华岛的时候了。



    再不走,借口都快没有了。



    ——他现在撤军,还能说是为了解救洪承畴部,调走了太多的兵马,清军看到机会,连日猛攻猛打,其虽想于冬日间固守牛庄城,可城防于这段日子内已经受损严重,不得不弃之。



    但是在走之前,他却还要用火药将牛庄爆了个遍。



    用火药炸城池这并不稀罕,绝对不是天平军的首创发明。那已经结束的中原大战——开封之战里头,李自成早初就想到过这一招。



    但李闯王手里没有专业人才,挖了坑填塞药粉后不知道把坑给填住,结果药粉爆炸后的冲击波顺着坑道外冲,不但没能把开封城墙给炸塌了,反而将农民军自己给搞得满头是包。



    但到了洪天王时候,看看人家太平军里的专业人士——湘桂之地的矿工,绝对的爆破能手。人家用棺材装药粉,然后坑道回填压实了,之后再点火,可不就是“掀翻巨城,如揭纸片”么



    郑芝龙现在就要将整个牛庄给掀翻了,这样一来,明年天暖冰消之后,他才能接着再来么。



    鞑子就是再不惜民力,个把月时间里,也不可能将牛庄修整来,到了冬天里甚至都不可能破土动工。



    等到一个漫长的冬季过去,当冰雪消融之后,再想开工,彼时郑军的水师又已经杀到。鞑子总没办法把宽阔的辽河水面给彻底拦住。



    如果鞑子真的傻到在辽河上修木堤,部署火炮、木簰,等等手段,以此来防备郑军水师侵入,那郑芝龙晚上睡觉都会笑出声来的。



    现成的靶子!



    时间进到了八月,整个牛庄城的布置都已经妥当,一些船只也先一步撤去了觉华岛。



    城

    城外的尼堪看着牛庄,心中隐隐有一个感觉——郑芝龙是不会坚守城池过冬的。这没有什么靠得住的理由,纯属个人猜测。



    所以,他也不可能这个时候挥军杀向牛庄。



    多铎的那摊子事儿,现在还没有彻底收尾,尼堪才不愿自讨苦吃呢。



    作为褚英的儿子,如今满清高层的政治争斗与尼堪是不搭边的,纵然在尼堪心里是比较同情多尔衮哥仨的。在多尔衮兄弟三人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



    别看老奴在干死了嫡长子后给褚英身上泼了许多脏水,可褚英之死才隔了多少年尼堪当时是还小,但他大哥杜度年纪可不小。



    老奴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幽死胞弟,杀死亲子,骨肉相残,做出如此违背常理的事情,究竟是为何哪一个成年人不心知肚明呢



    褚英毙命时候,老奴已经五十有七,而战功高著的大儿子则已经三十六岁。年富力强,又威望高隆。偏老奴还有野望未达成,绝不愿意让出权利的。如此,褚英不死,谁死



    眼下的黄台吉以多铎为着眼点,进而威逼多尔衮三兄弟,说到底不也是为了集权吗



    但特别知情趣的尼堪,对于盛京城内掀起的一场场争斗,那是一个字都不会插口。



    时间来到了八月初三,牛庄城内的守军忽的不加遮掩的动了起来,一艘艘战船从辽河中心驶进河岸,有那胆大的八旗哨骑,打马冲到辽河边,向北一瞅,就能明白的看到大批的郑军正毫无遮掩的将粮草、军需等各类辎重运上船。



    消息回传到海州,尼堪急忙带兵马直逼牛庄。不然,只靠清军留在牛庄前的那队人马,对于牛庄可是半点也无有震慑力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



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
    “把口子封好,封好!”



    牛庄城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气息。一队人正从地道里钻出来,洞口外一个下级军官正大声叫着。



    郑芝龙立在城墙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如此之类的洞口和封土,牛庄城内可不是只一处。



    他人就要走了。



    时间已是七月末了,那场秋雨过后,天气明显地变凉。郑芝龙都已经披上了斗篷,的确是他带领水陆军返回觉华岛的时候了。



    再不走,借口都快没有了。



    ——他现在撤军,还能说是为了解救洪承畴部,调走了太多的兵马,清军看到机会,连日猛攻猛打,其虽想于冬日间固守牛庄城,可城防于这段日子内已经受损严重,不得不弃之。



    但是在走之前,他却还要用火药将牛庄爆了个遍。



    用火药炸城池这并不稀罕,绝对不是天平军的首创发明。那已经结束的中原大战——开封之战里头,李自成早初就想到过这一招。



    但李闯王手里没有专业人才,挖了坑填塞药粉后不知道把坑给填住,结果药粉爆炸后的冲击波顺着坑道外冲,不但没能把开封城墙给炸塌了,反而将农民军自己给搞得满头是包。



    但到了洪天王时候,看看人家太平军里的专业人士——湘桂之地的矿工,绝对的爆破能手。人家用棺材装药粉,然后坑道回填压实了,之后再点火,可不就是“掀翻巨城,如揭纸片”么



    郑芝龙现在就要将整个牛庄给掀翻了,这样一来,明年天暖冰消之后,他才能接着再来么。


1...1920212223...2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