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五千年来谁著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十个主战横队呈4+4+2排布,每一横队前后左右都拉开了五十步距离。

    而最后的郑芝龙本部,则是由三百黑番兵+李士元所带的青州营,还有周毅带领的百十人马队组成,郑芝龙觉得这一战自己没有输的理由,大军必胜无疑。

    而且对决会进行的很快。

    不像摆出一大方阵,移动速度慢的一笔。

    鞑子打不动了,再转到南面去,还能开个会议来商量是在这儿豁出去了跟明军决一死战,还是就此往东突围。

    “呜呜……”

    进攻的号角已经吹响了。上千清军放马直冲过来。

    只见那生着一张大圆饼子脸,体型又长得有点矮胖的巴海一手抓紧缰绳,一手舞着马刀,一边吆喝着引着百多个蒙军轻骑先一步窜出,比扈勄所部还要更快:“勇士们,跟我冲!”

    他们作为轻骑,唯一的任务就是引诱明军火铳射击,用自身的小命来给背后的满军大爷们开道。

    这里没有包衣,也没有了汉军旗,替死鬼就只能由蒙军旗来做了。




第一百零一章 杀贼
    上百支箭矢落下,打在八瓣帽儿盔上,还能发出些丁零当啷的响声,而若扎在棉甲上则就半点声音也无有了。无论是前方的肉搏兵,还是后头的火枪兵,有严格的军纪约束着的他们,那都不是一波飞箭就能打乱了阵型的。

    何况这种轻飘飘的轻箭也对棉甲基本无效。

    蒙兵也不可能只射出这一轮轻箭,一箭方射出,另一支箭就已经叼在了手中。

    如果是往日,他们会立刻打马奔出明军的枪炮射程,用一次次的突入骑射来挑拨明军的神经,消耗他们的精气神和战心斗志,以达到最终消弱明军的目的。

    但是今天,巴海他们却只有继续打马向前飞奔的命儿了。

    “哔哔——”

    刺耳的响声划破耳膜,在一般人听来只有刺耳的喇叭声,可在各个方阵的郑军听来却大有不同。

    甘辉握住手中的大刀,向前狠狠一劈。

    其所在二号横阵,以及接壤的三号横阵——郑芝龙很简单的把一个个横阵按照从左到右的秩序,给排出了一组阿拉伯数字。

    二号和三号横阵,也就是郑军前列四个横阵最中间的两个,齐齐开火。

    火光连成了一片,伴着爆响浓重的硝烟升腾。五列火枪兵中的前两列齐齐开火,二百支颗弹丸被同时击发出,铅弹瞬间飞越五六十步的距离,击打在蒙兵身上的甲衣上腾起一股股血雾,或是轻松的撕裂了战马的皮与肌肉。

    巴海只管勾着头,身子躲在马颈后,自己声嘶力竭的大喊大叫着。祈祷着后方的满军能早一点冲锋。

    周围都是惊慌的嚎叫,很多蒙兵都生出了恐惧,郑军传闻中犀利的枪炮果然是厉害。一次排枪打死了他们二三十骑。

    多少蒙兵都是打老了仗的人,却也从没想过废物一样的火器会如此厉害。

    他们心中不由得就生出了胆怯,害怕前方郑军的队列中会再次冒出白烟和火光……

    “冲,快冲。明狗的火枪已经打过了,你们还要等着他们重新装弹吗”

    发现自己成功的渡过了一劫的巴海大声的叫着。

    “杀啊——”

    激荡的马蹄声在背后响起,博洛看到郑军已经射击,那里还会错过这大好机会。把大手一挥,全师而动,整齐的扑杀了上来。

    巴海脸上浮出喜色,贝子爷出击了,这太好不过了。“蒙古的勇士们……”他拉马扬刀,就要高喝一声来给周遭的蒙军鼓劲。对面的郑军枪盾后又是一轮排枪打来。

    这次只是一排火枪开火。杀伤自然更小,哪怕他们又靠近了一些。

    但巴海却再没有机会把下半句话说完了。他的胸部被一颗铅弹击穿,棉甲下的铁片并未能挡住铅弹,叫他整个人如是触电般抖动一下,就直直的摔下马背。

    博洛才没看到巴海已经阵亡了呢,就是看到了也不会吝惜。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入塞以来明军抵抗虽然微弱,但牛录章京阵亡的也不罕见。

    而且巴海引诱的郑军进行了两轮齐射,对比他的小命,如此才是最珍贵的。

    不止博洛一个人这么想的,满军中很多人都这么想。比如傅察,比如扈勄,谁都不是傻子不是那就恨不得能下一秒就直接出现在郑军的阵前。

    “明狗已经开火,此时不冲,更待何时”

    一股急切到着火的情绪在清军的心底升起,以至于百骑叫嗥着冲来,真有一股势不可挡的气势!

    “呵呵呵……”郑芝龙举着望远镜,看着杀气腾腾直冲过来的清兵,看着人群中象征着博洛身份的大旗不自觉的就笑出声来。而且这声音高兴的都变了调。

    “来得好,来得好啊。”

    这世上最美妙的事儿,就莫过于看着敌人来送死。“擂鼓!”

    大声传下将令。

    郑芝龙人则半点不见有动,依旧是举着单筒的望远镜,直看着前方。

    奔涌而来的清军与郑军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一支支箭矢已经接连不断的被鞑子送到了郑军横列的头顶,后者却只默默忍受,纹丝不动。前两排火枪兵默默的装填着弹药。直到鞑子的主力抵到了阵前二三十步距离的时候,一声喇叭响,“轰……”

    前列四个横列齐齐开火,一千支火枪和二十门虎蹲炮合成一响,巨大的声响就跟天崩地裂了一样。

    甘辉的脸色涨红



第一百零二章 万胜!
    “鞑子败了,鞑子败了,弟兄们杀贼啊。给枉死的父老乡亲们报仇——”

    八旗马军眼看就要杀到,李士元却没有半点的惧意,兴奋的大呼小叫。鞑子的上千骑兵冲阵,到现在已经被撂倒了三分之二还多,剩下这点残兵败将还要经受九号横阵与十号横阵的考验,还凭甚逞英雄

    “青州营的弟兄们,向前,向前,都随我杀贼——”

    李士元连指挥青州营列阵以待都免了,直接大军冲锋,一个个火枪兵挺着刺刀跑的比兔子还快的来迎清兵的兵锋。

    只有那些配着斑鸠脚铳的士兵,无奈的和黑番兵一起屹立在郑芝龙的周遭,保护着他的安全。

    周毅手下的马队更已经被撒了出去。

    这种痛打落水狗的机会,真的是十足难得一见。不去凑个热闹,太可惜了。

    当最后一次齐射结束去,拼杀声和枪声又急促的响起了一阵子,然后“万胜”的呼喊声响彻了大清河南岸,响彻了运河之东。

    郑芝龙脸上的笑容很甜蜜,自己冒着风险摆出一个‘怪阵’,但效果很完美不是吗

    战争中,你不能否认智谋的作用,但说到底还是实力的比拼。如果博洛引领的不是一千骑兵,而是整整一万骑兵,那现在他得到的显然就会是个全然不同的结果。

    郑芝龙的怪阵只是把双方的战斗过程给迅速化了。

    “整兵,立刻整兵。”郑芝龙高兴过后,看着南面的战场,知道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彻底完成。兴奋,等大军彻底把鞑子荡平了,再去兴奋也不迟。“让周亮工带民壮来收拾战场,无比给本帅把博洛的人头给找出来,其他人即刻向南。”

    从大军过运河,到彻底控制了石桥南头,这个过程中如何没有二鞑子被俘呢赵彬是先一步逃跑了,但博洛的姓名、身份也被问了出来。

    阿巴泰的第三子,固山贝子博洛。如果他没有记错,历史上郑芝龙投降的清军大将,那就是博洛。

    今天这也是给肉身报仇了啊。

    准塔显然没有料到博洛败得如此之惨,如此之迅速。感觉博洛才是刚刚走,上千骑就全完蛋啦

    与清军厮杀中的明军更是没料到。

    博洛带走了上千骑兵,可是叫他们的压力大减。虽然鞑子那里也多出了几百个逃来的步甲。对比三道虚无的狼烟,压力的减小才叫他们真正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但也没一个人会想到,北面才响起了一阵枪炮声,眼睛一眨,清军的铁骑就仿佛化作了乌有,大队的明军继续列队前行。

    火红的旗帜,火红的战袍,就如那象征着胜利的火红的喜庆。

    清水石桥北头。战斗正在激烈进行着。从桥南逃回来的赵彬,组织手中的力量,死守桥北头。

    他现在还对桥南的博洛报以希望。

    只要博洛能打赢了这一战,他就不会有事,甚至还能因为保住了张秋镇的丁口物资而立下大功。

    “顶住,顶住,哪个也不准退。”

    睁着血红的眼睛,手中握着一把带血的腰刀,脸上、身上都有大片的血迹,赵彬整个人看起来就透着狰狞和凶恶。

    但是他背后的张秋镇里,紧靠着寥寥百十个二鞑子,那如何能看压得住数千丁男壮女

    “……”

    战争的情形他们并不十分的清楚,可桥南头传来的“万胜”呼声,还有清晰入耳的厮杀声,那就是最好的明证啊。

    鞑子要坏事了。不少麻木绝望的大明百姓眼睛中都不由得多出了一抹神采,一些人都抬头看去。看着那依旧升腾的狼烟,听着耳边的厮杀声,眼神中带着一丝期盼。

    这狼烟一起,二鞑子们就紧张了。很多人被抽调了去……,这就叫不少百姓不得不去想象——是朝廷大军来救人了么

    绝境之中的人一旦看到了希望,那真的是很难熄灭的。能被朝廷的大军救下,谁又想去辽东给鞑子给仇人为奴为婢呢

    如果这个时候张秋镇里还有一些鞑子兵,都不需要多,只是十几人,那都能如大山一样压得男女们不敢有丝毫动弹。

    这短时间里,鞑子兵给这些男女们留下了深深的痛苦之余,还留下了不可动摇的威压。

     



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齐天
    “这……真的假的”董廷都惊呆了。

    一战打死了近五千个鞑子,还消灭了一千二鞑子,这是大明二十年未有之大胜啊!

    “哈哈哈,洪承畴可不会送把柄给京城的言官们。他现在一身的麻烦事,都指着这一仗来兜底呢。”周延儒心情大快下头脑无比的清晰,立刻做出了最正确的判断。况且洪承畴军中还有一个吴昌时呢,若是弄虚作假,岂不是自讨苦吃

    虽然捷报还没有彻底的被落实下来,然心情欣喜之极的周延儒,还是重赏了信使。

    那信使下去后,周延儒坐回书桌后,脸上也满是掩不住的笑容,提笔就要给崇祯帝报捷。

    “如此大胜若无虚假,则不仅洪承畴、郑芝龙等人的麻烦尽消,就是相爷,也大有受益。”崇祯帝本就很信任周延儒,可以说是圣眷正隆。

    周延儒最大的麻烦只是不通军事,但现在范志完在关外靠着郑芝龙的大胜站稳了根脚,内里,洪承畴与郑芝龙合力又在张秋镇获此等大捷,大大弥补了周延儒的短板。直可谓是固若金汤也!

    董廷深深的为周延儒而感到高兴,因为对比吴昌时,他本人的富贵更是全寄托在周延儒的身上,周延儒好,他才也跟着好啊。

    周延儒此刻是文思泉涌,一道折子文不加点,一气呵成。拿起再抑扬顿挫的读了一遍,很是满意。

    他对董廷说道:“建虏本已北归,但忽遭此大败,那贼酋阿巴泰更痛失爱子,难保不寻机报复。你速去使人派快骑告知周遇吉等辈,叫他们小心应对。”

    “然后就是张秋镇,不落到实处,老夫心头还是不安。你便代替老夫走一趟,去亲自看一看。不止要看那人头,还要慰问军中诸将。尤其是郑芝龙。”

    “此人乃张秋镇大捷首倡,于战事中出力极大,更兼早前的戴家集大战其兵马屡经苦战,劳苦功高。你便暂替老夫前去慰问一二。叫那吴昌时知趣一些,不要去拿鸡蛋碰石头。”

    那曲阜,那孔家,还有孔林,毛的问题都没有。吴昌时先前屡屡弹劾郑芝龙,最大的理由已经作罢。相反,郑芝龙还成为了曲阜保卫战的主导者,因为郑芝莞也好,袁大洪也好,都是他或他举荐的人。更别说孔胤植也站在郑芝龙这边。

    吴昌时的一封封弹劾,现在不仅不是郑芝龙的罪过了,反而成了他自己的罪过。不赶紧与郑芝龙解开这个芥蒂,在郑芝龙新建大功的情况下,吴昌时还能得好

    董廷连连点头,吴昌时的作为在先前时候还说得过去,可现在就不行了。要硬着脖子不低头,倒霉的只能是他本人。

    可董廷心中却并无甚焦急的,吴昌时的作风很有问题,在他看来,那厮不仅不能成为周延儒执掌朝政的助臂,反而是在拖后腿。

    看看这前后年余时间里他都结下了多少仇家

    这些仇家追根溯源,就都能成为周延儒在朝堂上的潜在敌人。就更别说因为吴昌时的作为,而让朋友屡屡变成政敌的事儿了。

    “相爷放心。学生定叫郑芝龙感受到相爷对他的爱重。”

    郑芝龙在董廷心目中的地位则完全不同于吴昌时,后者在他眼中乃是周延儒最好的盟友。

    想想看,一个是内阁首辅大臣,一个是地方实力派;一个皇帝圣眷高隆的人,一个屡屡击败强悍的建虏的当世名将,这天下还有比这更恰当更合适的盟友吗

    周延儒开怀大笑,董廷就是董廷,不愧是他最信赖的门生。

    “好好与郑芝龙套套近乎,不要学吴昌时,一双眼睛生在了脑门上。这世道已经变了。国难思良将,能有个通晓军事的名头,比写个诗词搏个青楼浪名的名士强多了。”

    “郑一官是个难得的将才,日后岂能再无大胜到时候将你的名字添在奏折里,以军功入仕,岂不胜过终日里陪伴我这个老朽么”

    周延儒说着就哈哈笑起来。

    &nbs



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
    “大帅,咱们不等皇帝旨意了啊”

    数百骑簇拥着郑芝龙,马队沿着大清河南一路向东疾奔。

    江哲骑在马背上,人还都晕乎乎的。

    郑芝龙就这么走啦

1...3536373839...2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