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五千年来谁著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太……太……,他完全找不出一个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此刻的心情。读书人么,心里怎么会懂“哗了狗”的含义呢

    郑芝龙则在感觉冷风从耳边吹过的爽感。这种滋味他并不陌生,可今日不同于往日,他的背后有整整五百铁骑。

    张秋镇一战,博洛带领的后卫鞑子被彻底全歼。那人数当然没有小五千人,不算被俘的鞑子,总数也就四千二三。多出的几百人头都是拣选自二鞑子的首级。

    不是赵彬的手下,而是跟随鞑子依旧的包衣阿哈。那些人剃头剃的久了,脑袋与鞑子比也就没什么区别了。自然就被拣选出来当真鞑首级了。

    郑芝龙先前使人向马科、白广恩他们兜售首级,换回了不少骑手,只是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战马,郑芝龙就把他们放在了后头。先前大战都舍不得拿他们去顶缸,死了就太不值的了。

    可是张秋镇一战后,四千多真鞑被打死,内里可是有三千马军的,连同副马、从马,还有大军在石桥南北缴获的辎重中的骡马牲畜,好大一批马儿落在了明军的手中。

    郑芝龙毫不客气的从中分走了一块奶酪,以至于自己周边的这五百骑,那是人手双马。

    “皇帝的旨意有什么候的京城是能赏本帅个世袭罔替的爵位呢,还是能赏本帅几万十几万两白花花的银子”

    小五千颗首级,还有那么多二鞑子的,再加上军中的抚恤,崇祯帝要真五十两一颗的厚赏全军,他就是把自己的内帑搬空了也不够。

    皇帝穷到跟手下的大臣勋贵们化缘,崇祯帝也是封建史上的独一份了。

    看人家满清,把偌大中华糟蹋的都不成样子了,退位后还依旧能把日子过的滋滋润润,四百万啊。

    崇祯帝手中要年年都能有四百万,大明江山也不至于坏的那么快了。

    郑芝龙一点都不好奇京城的赏赐,对比亦步亦趋的跟在鞑子后头吃屁,对比在军队里等着京师来人,他还不如早点回闽地呢。何况立下了如此功劳,可能还要被招去京师赴宴,崇祯帝的宴席有啥好吃的

    去到京城了,尽跟个猴一样被人展览参观,他才不想去呢。

    郑芝龙已经为他早了个借口了,南洋红毛鬼不安分。他要回闽地巩固海防,护卫海疆。

    让他在明末这个制度背景之下,跟一个个文武官员勋贵客气应付,他真觉得费神,更浪费时间。

    至于后果,不少人或许都会恼火吧。尤其是崇祯帝。可那又如何

    现在都是十六年的三月了,很快就是四月了,阿巴泰还不知道在四月里能不能被恭送出边。然后是朝堂上的攻讦清算,大军的奖赏,各地难民、流民的收容,空缺官员的填补。等他们抬起头来的时候,李自成都已经要对关中下手了吧

    崇祯帝手中比之历史上虽多出了一个洪承畴,多出了曹变蛟、王廷臣两个强将,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自我的实力。他已经没钱没粮。

    这回的张秋镇大捷,对崇祯帝而言,甚至都不算是什么好事情。因为犒劳大军的钱粮崇祯帝都很难拿出来。有功而不赏,保不准明军军心还会比历史同期更散!

    说到底,李自成已经跟当初的李自成全然不同了,他手下的老营战力决不可小视。本身更已经在鄂北豫南站稳了脚跟,就是孙传庭和洪承畴联手以对,精诚合作,也不见得能抵挡的住。

    没钱没粮的崇祯帝面临的还是一个死局,历史并不会因为多出了一个张秋镇大捷而有所改善。除非崇祯帝能毅然南下。

    事实上崇祯帝也不是没生过南下的念头,但放不下脸面,这是他的一大缺陷。

    郑芝龙不记得那段事情的详细经过,但他就记得自己看过一部明末小说,里面说——崇祯不过是被大臣绑架,选择“死社稷”实属无奈。

    可一个皇帝在社稷即将颠覆的情况下,还能让大臣们用文笔言舌轻易的就给绑架住,连太子都不愿意派去南方,这样的皇帝啊,真的很呵呵了。

    一个自顾不暇的皇帝,便是对他再恼火,又能如何呢




第一百零六章 南洋
    芝罘岛,一个冬天过去,这里似乎还是原先的老样子,不见半点显眼的变化。

    可是岛外的蓝色海面上,一艘艘停泊在岛湾里的海船却让所有人都清醒的意识到这儿与过往的不同。

    施富带引着船队再次来到了芝罘岛,这次他也一样没有运送来太多的兵力——大员岛上发生的事儿,很大程度上牵扯到了郑氏集团的精力。

    新陆军作为一支陆战力量,也一样在期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况且这也是郑芝龙早就吩咐过的,他可不愿意早早的暴露出太多的实力。就现如今的表现,郑氏集团的陆军力量已经足够强了。

    芝罘岛现下更需要得到的是大量的各类物资,作为郑军日后布局齐鲁的重要一环,郑芝龙的计划是在岛上建立起一连串的粮仓和军械库的。

    之前一战,自身兵甲不足的事情,他已经经历过一次了,再不想经历第二次。

    十二斤重的棉甲,不值一提的成本,要是连这都不能给所有的部队配齐,他郑芝龙还凭什么称自己是大明首富

    “大哥,这次我带来了二十艘蜈蚣船,十艘老闸船,再有大中小沙船五十艘……”

    施富指着海上停泊的一大片船只,向郑芝龙介绍说。

    在关外辽海和辽河水域里,体型较大的尖底鸟船和乌尾船并不是最合适的船型,平底化的蜈蚣船、老闸船,还有平底沙船才更加的适合。

    去岁已经得到的经验,那就要吸取。

    “够用了。”郑芝龙想着觉华岛上的郑军,总共才四五千人,留下一部分守岛,分出三千人去鞑子的地盘搞破袭,二十艘蜈蚣船,十艘老闸船,再有大中小沙船五十艘,这绝对是足够了。

    “等曰都(郑芝鹏字)率军归来,你就可以引船直入觉华岛了。原本我也是要去关外的,但南洋生出了事端,却是必须回去一趟了。”

    一年时间没见郑芝龙的家人了,可郑芝龙是一丁点都不想。纵然安平郑氏庄园的后宅里藏着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妙龄少女,郑芝龙也不想念的慌。

    他在外头又不是没女人

    滋阳城内养伤的那阵子,鲁王送的几个女子都被他转手分给了洪旭、甘辉、李士元和周亮工,但这却并不意味着他房内就没人了。

    滋阳作为一座被明军坚守的城池,城内涌入了不知道多少难民,那当中为了生存,有太多的人要面临着痛苦的选择。

    郑芝龙根本不缺女人。

    至于是不是纯洁之身

    老天爷,作为一个穿越者还会对这个有心理障碍吗你在21世纪的时候还想不想脱单了

    施富要给郑芝龙‘看’的不止是眼前的船队,还有具体的大员方面的情报。

    “荷兰人倒不敢武力动手,他们在大员才几个人不过大肚王国被我军攻破之后,很多逃窜的原住民却被他们收留,保罗(大员长官)更是有意加强了荷兰当局与山里的那些原住民部落的联系。”

    联合原住民,共同面对郑氏集团的威胁,这就是荷兰人在岛内的选择。

    “而在岛外,他们主要与安南的北郑和吴哥加紧了联系,尤其是北郑,听说荷兰人为了加强北郑军的军事实力,直送了一批枪炮给郑梉(郑主)。”

    就像大明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开始与欧洲人有了直接接触一样,安南的南北二强也同时间接触到了欧洲文明。

    那第一个抢先的还是葡萄牙。

    他们与南阮关系密切,卖了不少枪炮给南阮,还为当时的阮主阮福源提供各种帮助。

    在阮福源的人生末年,力量占据着绝对优势的郑氏向南发动了一场两栖突击,企图迂回阮氏的城防工事;但阮氏的水师于日丽海战中击败了郑氏的舰队。

    郑氏遂仿效阮氏转而寻求欧洲的先进军事技术。结果郑梉与荷兰人一拍即合。

    去岁,就在郑芝龙冒着严寒奔波的时候,郑梉的大军再一次南下,在荷兰人火炮的帮助下,一度进展顺利。可是在海上,尽管北郑军的水师有荷舰奇威、纳雪嘉勒威肯德布克助战,北郑军却依然败给了阮氏的舰队与发狠的葡萄牙船舰。

    因为有一得就有一失么,先前正是荷兰人与葡萄牙人积极抢夺南洋香料贸易的主导权的时候,而现在的局势是,荷兰人正逐渐压过葡萄牙人。

     



第一百零七章 铲除隐患
    “小子江哲,见过前辈。”

    芝罘岛上,就在郑芝龙与施富商谈的时候,江哲也见到了自家的老前辈陈鼎。这个在郑芝龙口中虽没被提及过几次,可份量却颇有些不同的龙溪举人。

    “原来是江秘书,久闻大名,幸会幸会。”陈鼎丝毫不敢看轻眼前的青年。郑芝龙新设了秘书室这一机构,别看眼前的江哲还不满三十岁,但却已经对他的郑氏谋主之地位产生了不小地冲击。

    这个冬季里,几次传去南方的消息里,郑芝龙身边都有这个年轻人的身影闪现。

    陈鼎如何敢小觑之呢

    他也是郑芝龙穿越后才被提拔起的人物,却很快又与郑芝龙分开了一年长短,而江哲却是这段日子里陪在郑芝龙身边的人。

    只说这感情分上的一增一减,就足以让陈鼎凝神以待。

    当然,他比江哲更大的一优势还在于他早就入伙了郑氏集团,对内部的大小山头,对于外头的大员岛和南洋的局势的认知,都烂熟于心。

    这是江哲绝对比不了的。

    且这接下来的时间,郑芝龙要面对的就都是江哲所不熟悉的事物。

    事实上,当郑芝龙问起南洋事物的时候,江哲还真就闭上了嘴。

    陈鼎倒是希望江哲能积极的去张嘴,对不了解的事儿多嘴,那不仅不会得分,反而会扣分的。

    但江哲没有。

    “葡萄牙人大势已去。三年前他们被日本人禁止贸易,两年前他们丢了马六甲,南洋香料之战,荷兰人已经占据了很大主动权。据说他们在天竺海和天竺以西之地,其亦是连吃败仗。”

    陈鼎是持对葡萄牙动手的态度的。

    认为借着西夷内斗的机会,打掉葡萄牙,把濠镜收回,为郑军于粤省之据点,再用东帝汶给荷兰人,加之对华贸易的松绑,以此为交换,换得荷兰人在大员岛上的退让。

    “来华贸易上对荷兰人放开口子倒是容易,可东帝汶只是一片荒野之地,所得远不及所失,荷兰人如何愿意”郑芝龙还真没想过铲除葡萄牙。

    “那就逼的荷兰人不得不愿意。甘拉罗与柔佛素丹交好,可借此为桥梁,引柔佛为己用。”当初葡萄牙在的时候,荷兰人与柔佛人是天然的盟友,可现在荷兰人已经取代了葡萄牙人昔日的地位了,二者还能继续交好吗

    “然后,属下以为我军还可联系郑主,以攻灭南阮,平分土地为由头,叫其背离荷兰人,由不得北郑不乖乖就范。”

    “而在大员岛内,也可以拉拢郭怀一、何斌等汉民首领,叫他们引着汉民入我疆土。大员岛有的是肥沃土地,大帅只需要一视同仁,叫其安居乐业,足可以引得人来。届时没有了万多汉民,只靠着原住民,荷兰人岂还能有屁的赚头”

    郑氏集团的人都清楚,占领大员的荷兰人,并不是荷兰官府,而只是一家实力强大的私人公司。

    荷兰人在东方各国的一切活动,都是以营利为第一准则的。

    只要让荷兰人感受到得不偿失,他们自己都会放弃。如西班牙人在鸡笼一带的统治,连年亏本,却还能坚持那么久,换做荷兰人,那早就放弃了。

    这就是政府与商人的最大区别。

    陈鼎主张对葡萄牙人动手,而对荷兰人‘谈判’。那集团内部自然也有人主张对荷兰人直接下手的。

    扶弱而击强。谁强才打谁,这才是正解么!

    郑鸿逵就是这一态度。主张对荷兰人下手。但并不是红果果的直接打荷兰,而是用陈鼎筹谋里引诱荷兰人手下的汉民的这一招,逼着荷兰人先开第一枪。自己在道义上抢个先手。

    打掉了荷兰人,南海以北的一亩三分地上,郑家才好制衡各方。

    那葡萄牙人得到郑氏集团的扶持后,正好用来怼荷兰人。

    而吕宋岛上的大板鸭,跟荷兰人的矛盾短期内似乎也是不可调和的,就不用担忧此二者联手了。

    单一的荷兰人,并不可怕。他们的战船是厉害,但他们的人数太少。

    郑芝龙手指头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扶手,他也不能立刻做出决断。在脑子里疯狂的想着前世的记忆,可惜,作为一个非历史专业的小白,他脑子里真的没什么货。

    作为参考,国姓爷同志收复台湾的事儿,倒是能够给他一定的信心——荷兰东印度公司也不是无敌!

    至少没有牛逼哄哄到,谁来招惹我,俺就干谁。

     



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
    暮春时节的江南是副甚样的画面

    作为一个穿越者,郑芝龙的脑子里很自然的就想到了后世的江南古镇,想到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想到了书本上所描述的烟花三月烟雨时。

    在郑芝龙的心中,此时的江南那就是一场姹紫嫣红莺莺燕燕的盛宴,烟雨下的美丽,如一幅展开的妙曼画作!

    细如薄雾的丝雨萦绕人的心帘!

    朦胧,简约,温婉,如诗如画,映在你的眼帘!

    这就是他心中三月末的江南,简而言之一个字:美。

    乘船从长江口入内,郑芝龙看着两岸的秀丽风情,看着江上的乌蓬小船,岸上村落的白墙乌瓦,很是有种叫他“果不其然”的满意。

    加着如丝如雾的细雨,在浩荡江面上观景色,这种美,真不是后世的古镇或是密布如林的现代建筑可以比及的。

    随着船队的深入,繁华的长江水道也逐渐展现在他的眼前。

    宝山、吴淞、刘河堡,三座临近长江的卫所千户城,依次出现在郑芝龙的视线。

    没有出乎他的预料,明明只是千户所城,但城门口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却比登莱境内的县城尤要热闹许多。更别说城墙外一片片比鳞次栉的民居了。

    只看这三处军用的千户所城的模样,江南的繁荣就可见一斑。

    而同样的,看着眼前这三处本意为军兵武事之地的千户所城,变成如今之模样,那江南之地的武事就也不问可知了。
1...3637383940...2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