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一千五百人全副盔甲的站在校场一动不动,这给人的压力显然不是先前的那点人可比的。而且之前的那些人是安平城内的熟人,而眼下的一千五百人却都是取自南迁的登莱难民。
平常人见面,恐怕连对话都不通。
郑芝龙看着校场内直立不动的铁人军,满意的点着头。过往的几月时间里,他每月抽出数日前往大员北部探看一遭,对于现在的铁人军可甚是有感情。
就像他使人在安平城新立的童子军营,择选十岁以下少儿入伍。其中优异者,还会发入军中的中高级军官身边,做那侍从官。就像大航海时候英国的少年见习军官一样。
这些少年见惯了阵仗,也熟悉了军旅,等到成年(十六)之后,必然都是一合格的军官。
“昔日戚少保扫平倭寇北调蓟镇总兵。那蓟门之军虽为明廷九边劲旅,骄纵自傲,瞧不上南军,然外强实虚。七营之军不习戎事,军纪不整,武备松弛。一如我军今日之势也。
戚少保调三千浙兵北上以为样兵,军至,恰逢天降大雨,戚家军列阵于郊外,朝至日暮,直立不动。边军大骇,无不敬服,自是始知军令。”
郑芝龙建立的所谓的‘铁人军’,实则就是重甲步兵。这个时代的西方战场,盔甲已经退出了军事武备的主流,可是在东方,大明的吏治拖垮了整个军工系统,也让枪炮完全让出了军事中的主流地位。
想那明军的鸳鸯战袄,那明显就从防范刀枪箭矢,转为防备火器了。但明军的火器发展了几百年后,如今却变的不是一般的烂。
要对付满清,郑芝龙手中没有一支靠得住的肉搏兵,那可不行!心里也没底。
而如何整治出一支抗衡满清鞑虏的肉搏兵呢
历史上的郑成功就给出了答案——组建一支精锐的重甲步兵。
选军中壮勇者,厚遇养之,再加刻苦训练,可不就能拿出来一战了么所以才有了镇江大捷,管效忠所部的数千满八旗精锐及一万绿营汉兵被杀的抱头鼠窜。
那虽然不全是铁人军的功劳,但铁人军作为郑军的一线主战部队,战功是抹消不掉的。
而在郑芝龙眼中,那一战实际上就是重甲步兵与披甲骑兵的碰撞,两者对战,只要步军立得住阵脚,骑兵就断无破阵的可能。看那浑河一战里的白杆兵,所谓的八旗劲旅连装备简陋的白杆兵都冲不破,那想冲破铁人军,就更不可能了。
郑芝龙绝不会只满足于一千五百铁甲兵的,如果有对北洋军有了解的穿越者在,从铁人军棚排队营的分级建制上就已经能看懂,郑芝龙这是照抄了北洋军的建制。
而那营之上还有标,标之上还有协,然后就是镇了。
可以说,郑芝龙这是抛开了明廷的那一套军制,另起了一套班子。
对此,安平城上上下下无人惊诧,盖因为这在明军之中太正常了。现在大明朝的情况就是,几支组织严密的部队,如关宁军、秦军、宣大劲旅、郑家水师等等,那都是依照各自的主帅自己的想法编制的。
可现在的郑氏集团的建制却还是混乱,水师、陆师,那具体的数量和建制,郑芝龙都穿越半年多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结果。
他已经让手下人做了。
军商分离。
从手下十几二十万人中‘提炼’出一支精锐部队,无论是水军还是陆军。
而事实上那就是在
在分蛋糕,你的多了我的就少了,光是这个过程就纠缠到了入冬才商定来。八旗鞑虏是一家大的股份制公司,郑氏集团实则就是一个小的股份制公司。
军商分离的事情已在郑军中铺展了开来,只是进度一直不大。命令好下,事情难做啊。
其中的陆军还好说,后者在郑氏集团内部的地位就是小娘养的。也就是安平城内的那支队伍还有些地位。其他的,那就都是一声令下便可以全转职水兵的货色。
但是水军就有些难了。
当海盗起家的郑氏集团内,太多的人与水军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了。大海对他们也意味着太多太大的利益了。但也不能否认,很多人已在陆地置买了田地,建起了庄园,完全有资本当富家翁,做大老爷了。
第二十二章 八闽健儿
郑森看着远去的船队,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真的很庆幸,这芝罘岛是处天然良港,港阔水深,浪小流缓,不淤不冻。而不像津门,进入到十一月运河水道就彻底封冻,而到了腊月,海港都已经冰封数十里。
而如果芝罘岛的海面也如津门那样冰封数十里,内里的难民运不出去,外头的粮食走海路也进不来,那他可就有压力了。
郑芝鹏人并不在岛上,在郑森回归之后,他就去了登州,现在更已经到了济南。
去干什么去了,那是不问就知道的。看近时间里从齐鲁赶来的难民流民就知道、
郑森也乐得如此。
历经了松锦一战的洗礼,成熟了许多的郑森,已经深深明白了被他老爹告知的那一句话:清谈误国,实干兴邦。那果然是如此啊。
再高的高谈阔论,道德文章,也打不死一个鞑虏。
反倒是他带着船去了一关外,不仅给松山运去了弥足珍贵的粮食,还接回了上千伤兵以及不少百姓,更在浪涛中救活了上千将士的性命。
就是朝廷能反应及时,紧急抽调沈廷扬率船向松山运粮,那都有他的一份功劳。真的是实干兴邦啊。
前一批船只抵到芝罘岛时捎来的郑芝龙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就告诉郑森,崇祯帝现下既然指望着郑家人卖力,那么求一个国子监生的资格还是轻而易举的。
如果郑森乐意,来年他就能去金陵的国子监去报道。
这消息若是放在一年前,他肯定是欣喜若狂。可是现在,与郑森眼中已经丧失了那最大的吸引力。
一批批的难民被运离,芝罘岛上的人口数量却不见下降,因为一船船老人离开了,一的新人就又到来了。
芝罘岛上的人口不变,变得只有岛上的建筑。那营地营寨都已经不能用旧日里的形容来表示了,而需要说是一个个村落,甚至是镇集。
时间进入了九月之后,天气愈发寒冷,那草棚之类的建筑岂能御寒必须要盖房,不管是木头草房,还是土坯草房,一栋接一栋的都拔地而起。远远望过去,真就如似镇集。
加之这难民流民在入芝罘岛之初,就已经男女分营,再以保甲制驱之。在郑森回归后砍了三百多人,罚了上千人之后,岛上秩序很是森严!
以至于
于,现在的芝罘岛七处营垒都仿佛不再是七个收容难民流民的中转站,而有点像是新建的七处村落镇集。
上要迁运人口,负责整个芝罘岛的秩序,下要关心难民流民的温饱健康问题,还要督促着他们做工。就好比那一栋栋的草房。更要处理流民难民之间的争分斗殴,以及在闲暇中操练义勇……
统带一个不大的芝罘岛,给郑森带来的困难和好处是半点不比参与了松锦之战要少。
在这里他可以接触到社会底层的各种阴暗面,还可以锻炼自己的统带力,这就仿佛是一个对口的实习岗位,磨砺着他的政治和军事能力。
当郑森历经了这儿的洗礼之后,那就不能再以‘职场菜鸟’的眼光去看待他了。
四五万人——连同登莱各寨,只说人口,都可比偏远地区的一小县了。
有着从津门拉来的百十老兵做底子,芝罘岛的义勇可谓是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但郑森仍旧不觉满意。
因为他的潜在敌人是关外的八旗鞑虏,所以他要的是真正的精兵。
等到年后郑芝龙就会带着队伍北上,届时他也会率义勇跟着北上。
待到三月后,北洋的浮冰消融,战船就能驶入辽海,复通海路。但想也知道黄台吉肯定不会大开方便之门,任由他们向松山输入粮秣的。
到时候免不了就要有厮杀。郑森现在都已经等得有些急不可耐了!
如此的,年节都留在了芝罘岛上的郑森,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将自己的长子给蝴蝶了。
郑芝龙可不知道郑经是何时的生辰,根本不知道在历史上,‘儿媳妇’董酋姑就是在这年的年底怀上身孕,“长孙”郑经待到来年晚秋就已经出生了。
但对那个私通胞弟的乳母,生下儿子,给有病在
第二十二章 八闽健儿
郑森看着远去的船队,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真的很庆幸,这芝罘岛是处天然良港,港阔水深,浪小流缓,不淤不冻。而不像津门,进入到十一月运河水道就彻底封冻,而到了腊月,海港都已经冰封数十里。
而如果芝罘岛的海面也如津门那样冰封数十里,内里的难民运不出去,外头的粮食走海路也进不来,那他可就有压力了。
郑芝鹏人并不在岛上,在郑森回归之后,他就去了登州,现在更已经到了济南。
去干什么去了,那是不问就知道的。看近时间里从齐鲁赶来的难民流民就知道、
郑森也乐得如此。
历经了松锦一战的洗礼,成熟了许多的郑森,已经深深明白了被他老爹告知的那一句话:清谈误国,实干兴邦。那果然是如此啊。
再高的高谈阔论,道德文章,也打不死一个鞑虏。
反倒是他带着船去了一关外,不仅给松山运去了弥足珍贵的粮食,还接回了上千伤兵以及不少百姓,更在浪涛中救活了上千将士的性命。
就是朝廷能反应及时,紧急抽调沈廷扬率船向松山运粮,那都有他的一份功劳。真的是实干兴邦啊。
前一批船只抵到芝罘岛时捎来的郑芝龙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就告诉郑森,崇祯帝现下既然指望着郑家人卖力,那么求一个国子监生的资格还是轻而易举的。
如果郑森乐意,来年他就能去金陵的国子监去报道。
这消息若是放在一年前,他肯定是欣喜若狂。可是现在,与郑森眼中已经丧失了那最大的吸引力。
一批批的难民被运离,芝罘岛上的人口数量却不见下降,因为一船船老人离开了,一的新人就又到来了。
芝罘岛上的人口不变,变得只有岛上的建筑。那营地营寨都已经不能用旧日里的形容来表示了,而需要说是一个个村落,甚至是镇集。
时间进入了九月之后,天气愈发寒冷,那草棚之类的建筑岂能御寒必须要盖房,不管是木头草房,还是土坯草房,一栋接一栋的都拔地而起。远远望过去,真就如似镇集。
加之这难民流民在入芝罘岛之初,就已经男女分营,再以保甲制驱之。在郑森回归后砍了三百多人,罚了上千人之后,岛上秩序很是森严!
以至于
于,现在的芝罘岛七处营垒都仿佛不再是七个收容难民流民的中转站,而有点像是新建的七处村落镇集。
上要迁运人口,负责整个芝罘岛的秩序,下要关心难民流民的温饱健康问题,还要督促着他们做工。就好比那一栋栋的草房。更要处理流民难民之间的争分斗殴,以及在闲暇中操练义勇……
统带一个不大的芝罘岛,给郑森带来的困难和好处是半点不比参与了松锦之战要少。
在这里他可以接触到社会底层的各种阴暗面,还可以锻炼自己的统带力,这就仿佛是一个对口的实习岗位,磨砺着他的政治和军事能力。
当郑森历经了这儿的洗礼之后,那就不能再以‘职场菜鸟’的眼光去看待他了。
四五万人——连同登莱各寨,只说人口,都可比偏远地区的一小县了。
有着从津门拉来的百十老兵做底子,芝罘岛的义勇可谓是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但郑森仍旧不觉满意。
因为他的潜在敌人是关外的八旗鞑虏,所以他要的是真正的精兵。
等到年后郑芝龙就会带着队伍北上,届时他也会率义勇跟着北上。
待到三月后,北洋的浮冰消融,战船就能驶入辽海,复通海路。但想也知道黄台吉肯定不会大开方便之门,任由他们向松山输入粮秣的。
到时候免不了就要有厮杀。郑森现在都已经等得有些急不可耐了!
如此的,年节都留在了芝罘岛上的郑森,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将自己的长子给蝴蝶了。
郑芝龙可不知道郑经是何时的生辰,根本不知道在历史上,‘儿媳妇’董酋姑就是在这年的年底怀上身孕,“长孙”郑经待到来年晚秋就已经出生了。
但对那个私通胞弟的乳母,生下儿子,给有病在
第二十三章 义勇
ps:求收藏,求支持oo……
午后,位于芝罘岛西侧的义勇营营地里突然响起了一阵刺耳的唢呐声,接着就是一连串尖锐的军哨与急骤的脚步声。
大约一千出头的义勇穿着暖和的棉衣,头上套着后世人都熟悉的帽,提着刀枪,纷纷从一间间宿舍中急奔出来,然后在一场并不大的小雪中迅速站队。整队过程里,除去脚步声和轻微的刀枪碰撞声外,再没有一个士兵发出声,一个个笔挺地背枪站立,任由海风吹刮着细雪打在自己的脸上。
已经做上了队官的张奎,昂首挺胸的站在全队队列的最排头。
在郑森回归之后,他的地位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跟随郑森一同回到芝罘岛的百十个伤兵,那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他强大的竞争对手。
只是郑森念他过往的功劳,在依照郑芝龙给出的新军建制整顿部队时候,仍旧没有亏待他。
现在,整个芝罘岛也不过两千名壮勇,分为了八个队,以作训高下五三两分,日后会组成了一个战斗营和一个预备役。前者是要跟着郑森北上的,后者则是在前者离开后镇压整个芝罘岛的。
张奎的身边是西营内他最大的竞争对手——已经痊愈的王大雷,出身蓟镇的他,万没有想到人到中年还能时来运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