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这是芝罘岛上的一特殊机构。简单的说来,这苦役营人如其名,就是干苦力的。
无论是平整土地,还是公厕里的掏粪,亦或是日后再建造营垒、房屋,先上的就都是他们。
日后就是出了芝罘岛,那也是被送去大员,在硫磺厂捡硫磺或是去水泥厂捣石头的份儿。当然,他们还有可能被送去安南挖煤,或去琼州挖铁矿。
横竖郑芝龙手下有太多的地方可‘安置’他们了。
郑森的大名早在八月里就已经为登莱各地官吏士绅所熟知了。不知道多少人暗笑“郑芝龙”这么个海盗头子竟生出了一个好儿子,对朝廷大大的忠良。
就是有那良心还没泯灭的,才会对郑森说一句“急公好义,士林之表”!
但是,当郑森回到芝罘岛后的作为传出来之后,整个登莱都倏然一惊。性格如此狠厉,心肠这般铁,真的是自幼读圣贤书的秀才公么
果然是郑芝龙的种儿,骨子里就非善类。
这消息传回安平之后,郑芝龙根本不当回事。
正史上郑森的性格更苛刻,手下人但凡有犯错的,必会有罚。比如那杨朝栋,郑成功的老部下,累功至五军戎政,这是郑家军中绝对的高级将领。
郑成功欲攻台时,手下人反对者甚多,而杨朝栋力排众议,
,极度赞成。如是,郑成功攻占大员后特任命其为大员承天府首任府尹。但很快就因他克扣军粮,连同家属一块,而被郑成功尽数诛杀。
如此苛刻的性格与他老爹降清是有着化解不开的纠葛的。但郑森本身也肯定有着这方面的倾向。眼下只是他丢开身上的儒衫后露出的真性情罢了。
何况这些人不该死吗
错不是担忧曾樱他们误会了,郑芝龙现在都想派出一支兵马进驻芝罘。
而不是只派去大批的运粮船,转运粮秣和军需于登莱。
不过郑森的另外一封亲笔信就显得有些可笑了,劝郑芝龙大义为重,率军北上。
额,这个实在与郑芝龙的立志有些不相衬啊。
而且恰是这个时候,京城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争论,蒋德璟的主张得到了崇祯帝的认可。那松山城内的洪承畴等一拨人马,是他所无法舍弃的啊!
所以,崇祯帝下旨征召郑芝龙年后率军北上。郑芝龙还没有收到旨意,但他已经得到了消息。
“这个好说,只要舍得银钱,定能让皇帝改了主意。”郑芝豹不以为然道。
“五弟说的在理。大兄只要下的本钱,周延儒等鼠辈总能让皇帝改了主意。便是不去再废那冤枉钱,大兄只管明面上称病,朝廷又能奈我何”
郑鸿逵从没想过天下距离郑家竟然是那么的近!
松锦一败,明廷
第二十章 调兵遣将
“有必要如此吗”郑芝龙皱起了眉头。心里暗暗盘算着……
朝廷已经有决意,要调他率军北上,但这在郑芝龙眼中纯属无用之功。他手下的战船又不能开到陆地上去
而没了水师,就靠他手下的“家丁”,也就是铁人营、黑番兵和日本挺身队,就是浑身是铁,又能撵出几根钉
人黄台吉手下可是十几万家丁的。
不管是松山的洪承畴,还是锦州的祖大寿,那都是笼中的鸟,飞不走逃不脱的。
指望着他不靠谱,指望着吴三桂那帮残兵败将,更不靠谱。
崇祯帝与其对松锦念念不忘,还不如趁机在宁远城外的险要之地多修筑些城堡呢。
但崇祯帝的主意不是他可以当家的,郑芝龙现在就面临着一个选择题。
“管他nn的德不配位,先看老子的刀子配不配。大兄休要理会陈鼎那酸秀才,净他娘的放屁!”郑芝豹直接爆了粗口。他显然是不信陈鼎的那套说法的。
“老四,你说”郑芝龙问向郑鸿逵。他同胞兄弟五个,老三早亡,老二郑芝虎实在了刘香手里,身边就剩了两个亲兄弟。
“小弟倒是觉得陈先生之言未尝没有道理。”
“四哥,你莫要被那穷酸秀才给唬了”
“老五闭嘴。”郑鸿逵赏了郑芝豹一个不耐烦的白眼,继续说郑芝龙说道:“就不说那德不配位是不是真有道理。只说大兄你的名头,那可真不如左良玉那个逃跑将军。”
“名头有个鸟用!”
郑芝豹在旁边小声嘀咕着,又得了郑鸿逵的一记白眼镖。
“名头怎的没用又不是用嘴吹出来的名声,这是用刀子砍人砍出来的名头。
谁都知道我郑家金银满仓,就也要让他们知道我郑家的刀子更锋利!”
“那皇帝若真的南逃金陵,想要包住半壁江山就必须有什么?”
“京城的达官显贵南逃后,想要重新挣一份家产来,又需要什么”
郑鸿逵知道自己大哥准备在当今天子山穷水尽的时候拉他一把,送到江南来再辟新天。而自己则就仍然不出头,缩在一旁经营自己的势力。但想要朝廷继续无视闽地,这谈何容易啊。
郑家手中的银子就是祸害。
“岂不闻怀璧其罪的道理?”
而那个时候,郑芝龙和他手下兵马的威名可就是一个保障了。
“大兄拿鞑子的人头唰的声望愈高,我郑家儿郎的战力越显得厉害,届时我郑家愈是能高枕无忧。”
“甚至再长远点说,这对日后举事也大有助益啊。”
郑芝龙道:“这又从何说起?”他举事可不会是放在近期。郑鸿逵能看那么长远?
“刀子能镇得住北人,又岂震不住南人?”
郑芝龙可是要改革制度的。
清丈田亩那都是小意思,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也都是小意思。还有加商税、盐税等。这可是动了东林党的命根子,是只凭刀子就能震住的吗那必须杀啊。
郑鸿逵看着郑芝龙不以为然的神态说到,“大哥你是身在局中啊,太小瞧了鞑子的人头了。那可比咱们汉儿的人头精贵多了。”鞑子的人头都能砍的下来,你们官绅的人头且比鞑子还要了得吗
你是要钱还是要命?
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凶名也是一种名啊。
“小弟观大哥之思路,颇有见德川家康之感。然德川家康虽有乌龟之称,麾下却也有所谓的四天王十六神将。一生亦征战良多。”德川家康虽然是个老阴龟,但他可不是缩在老巢里一仗都不打的。
在郑鸿逵眼中,他大哥要塑造一个全新的郑家王朝,要革除朱家王朝的不少破烂规矩,那郑芝龙的名头当然要越大越好,威严越深越好。
“大兄未雨绸缪,行事持重,并非是要短期内就揭竿而起。如此,就有的是时间来经营声明。焉不知届时也能众望所归?”
“何况那当今天子素刻薄寡恩,非明君英主。一如大兄所言,天子果真难保京城,其到了金陵就能得好么”
“大兄欲在朝廷山穷水尽之时拉天子一把,但其后再想置身事外则未免太想当然了。”
“然若是真有那么一天,朱家天子尽失民心人望,气数已尽,而大兄偏又威望高隆,那我郑家要夺天下岂不是事半功倍?”
总之,郑鸿逵是站在陈鼎、施富这一边的。主张郑芝龙领兵北上拿鞑子唰拨声望。
郑芝龙长吁了一口气。
把心中对洪承畴的厌恶感给押下去,想点正大光明的,比如说松山城内的万多官兵,那都是他不能视而不见的,是不是
还是先前的道理,往日没机会伸手的时候,那也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坐视不管了。但现在有了这个机会,而且似是很有必要,那就不能再推脱了。
这眼看就是崇祯十五年了。崇祯皇帝在燕京城内的龙椅宝座会越来越烫屁股了,这个时候他跳出来显露一下自己的肌肉也是可以的。
至少内部是没威胁的。
他穿越的时间越久,对明末的认知越深,就对眼下的局势有越深刻的认知。
明廷对地方的控制早就失去了。崇祯帝很豪爽的把九千岁的脑袋给砍掉了,然后却又与无能的东林党翻脸,他对江南膏腴之地的掌控力就每况愈下了。
&
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书,一手拎棍
相对于北方,安平的冬季并不寒冷,虽然眼下是个太湖都要结冰,闽粤都要飘雪的小冰河时代,但泉州的冬日,白日里多还能保持零上的气温。
有时候,正当午的时候阳光更会有些小毒!晒在身上热乎乎的。
可即便如此,冷凉的海风中,铁人军的将士披上数十斤的厚重甲衣,全副武装的在校场上一动不动,一站就是一两个时辰,对于松懈已久的安平水陆军言也不可谓不震撼!
早前郑芝龙练兵,人数只有百人,三月告结时更只剩下了六十人。可现在却是有一千五百人!
一千五百人全副盔甲的站在校场一动不动,这给人的压力显然不是先前的那点人可比的。而且之前的那些人是安平城内的熟人,而眼下的一千五百人却都是取自南迁的登莱难民。
平常人见面,恐怕连对话都不通。
郑芝龙看着校场内直立不动的铁人军,满意的点着头。过往的几月时间里,他每月抽出数日前往大员北部探看一遭,对于现在的铁人军可甚是有感情。
就像他使人在安平城新立的童子军营,择选十岁以下少儿入伍。其中优异者,还会发入军中的中高级军官身边,做那侍从官。就像大航海时候英国的少年见习军官一样。
这些少年见惯了阵仗,也熟悉了军旅,等到成年(十六)之后,必然都是一合格的军官。
“昔日戚少保扫平倭寇北调蓟镇总兵。那蓟门之军虽为明廷九边劲旅,骄纵自傲,瞧不上南军,然外强实虚。七营之军不习戎事,军纪不整,武备松弛。一如我军今日之势也。
戚少保调三千浙兵北上以为样兵,军至,恰逢天降大雨,戚家军列阵于郊外,朝至日暮,直立不动。边军大骇,无不敬服,自是始知军令。”
郑芝龙建立的所谓的‘铁人军’,实则就是重甲步兵。这个时代的西方战场,盔甲已经退出了军事武备的主流,可是在东方,大明的吏治拖垮了整个军工系统,也让枪炮完全让出了军事中的主流地位。
想那明军的鸳鸯战袄,那明显就从防范刀枪箭矢,转为防备火器了。但明军的火器发展了几百年后,如今却变的不是一般的烂。
要对付满清,郑芝龙手中没有一支靠得住的肉搏兵,那可不行!心里也没底。
而如何整治出一支抗衡满清鞑虏的肉搏兵呢
历史上的郑成功就给出了答案——组建一支精锐的重甲步兵。
选军中壮勇者,厚遇养之,再加刻苦训练,可不就能拿出来一战了么所以才有了镇江大捷,管效忠所部的数千满八旗精锐及一万绿营汉兵被杀的抱头鼠窜。
那虽然不全是铁人军的功劳,但铁人军作为郑军的一线主战部队,战功是抹消不掉的。
而在郑芝龙眼中,那一战实际上就是重甲步兵与披甲骑兵的碰撞,两者对战,只要步军立得住阵脚,骑兵就断无破阵的可能。看那浑河一战里的白杆兵,所谓的八旗劲旅连装备简陋的白杆兵都冲不破,那想冲破铁人军,就更不可能了。
郑芝龙绝不会只满足于一千五百铁甲兵的,如果有对北洋军有了解的穿越者在,从铁人军棚排队营的分级建制上就已经能看懂,郑芝龙这是照抄了北洋军的建制。
而那营之上还有标,标之上还有协,然后就是镇了。
可以说,郑芝龙这是抛开了明廷的那一套军制,另起了一套班子。
对此,安平城上上下下无人惊诧,盖因为这在明军之中太正常了。现在大明朝的情况就是,几支组织严密的部队,如关宁军、秦军、宣大劲旅、郑家水师等等,那都是依照各自的主帅自己的想法编制的。
可现在的郑氏集团的建制却还是混乱,水师、陆师,那具体的数量和建制,郑芝龙都穿越半年多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结果。
他已经让手下人做了。
军商分离。
从手下十几二十万人中‘提炼’出一支精锐部队,无论是水军还是陆军。
而事实上那就是在
在分蛋糕,你的多了我的就少了,光是这个过程就纠缠到了入冬才商定来。八旗鞑虏是一家大的股份制公司,郑氏集团实则就是一个小的股份制公司。
军商分离的事情已在郑军中铺展了开来,只是进度一直不大。命令好下,事情难做啊。
其中的陆军还好说,后者在郑氏集团内部的地位就是小娘养的。也就是安平城内的那支队伍还有些地位。其他的,那就都是一声令下便可以全转职水兵的货色。
但是水军就有些难了。
当海盗起家的郑氏集团内,太多的人与水军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了。大海对他们也意味着太多太大的利益了。但也不能否认,很多人已在陆地置买了田地,建起了庄园,完全有资本当富家翁,做大老爷了。
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书,一手拎棍
相对于北方,安平的冬季并不寒冷,虽然眼下是个太湖都要结冰,闽粤都要飘雪的小冰河时代,但泉州的冬日,白日里多还能保持零上的气温。
有时候,正当午的时候阳光更会有些小毒!晒在身上热乎乎的。
可即便如此,冷凉的海风中,铁人军的将士披上数十斤的厚重甲衣,全副武装的在校场上一动不动,一站就是一两个时辰,对于松懈已久的安平水陆军言也不可谓不震撼!
早前郑芝龙练兵,人数只有百人,三月告结时更只剩下了六十人。可现在却是有一千五百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