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万里照汉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神龙摆尾巴
就说前两天,天空东北方又出现赤红色云彩,你们不觉得很怪异吗
我早就说会有大灾要降临,唉,可惜没人肯听!”
“天怒人怨啊,这是朝中出了大奸佞,才惹得老天大发雷霆。当初纣王荒淫无道,听说也出现过这种怪事。”
“嘘——,小声点!小心被人听见。”
“怕什么人在做,天在看。生平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有人敢做,还怕人说”
“谁是奸佞”
“自然是东厂那一位了,还会是谁”
“不对,我可听说是董家那位败家子。他可是破军星转世!”有人有声有色地说道。
“胡说,董大将军为国为民,怎么就是奸佞了你不要危言耸听,故意诽谤!”
“不错,若不是董大将军,哪有今日的安生日子好过,东北的女真蛮子,还有四川、贵州的土人,现在还乱着呢!”
“四麻子,不要胡说八道!谁不知道你那点破事,董大将军得罪过你,你趁机污蔑他。”
……
 
第六十三章 锁龙井
明月万里照汉关正文卷第六十三章锁龙井京城王恭厂发生大爆炸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远在大琉球岛的董宣武耳中。董宣武猛地一拍额头,心中暗中大叫:“我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竟然没有做任何预防。”
天启年间,王恭厂大爆炸的事,在后世非常有名,与古印度的“死丘事件”、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论坛上自然少不了帖子。董宣武当然看到过,并且有一些印象。
不过,董宣武只知道历史上发生过这么一次大爆炸,对具体的时间和细节记得并不清楚。
好在爆炸的地点离董府和侯府比较远,两府的房屋虽然受震动的影响,有所损伤,砸伤了几个人,但老爹、老娘和董宣武的两位娘子都没有受伤,府中也没有人因此而死亡。
董宣武远在大琉球岛,当然不可能弄清楚这次京城大爆炸的真相,究竟是天灾还是人为。
实际上,早在三年前,董宣武就曾对王恭厂火药库的安全提出过建议,请朝廷将王恭厂火药库迁出到偏僻之地。
只可惜那时他人微言轻,搬迁火药库又涉及大量的银钱,根本没有人理会。后来就不了了之。
在他看来,在京城繁华之地,矗立这么一座大火药库,无疑是一个定时炸弹。
如今这颗大定时炸弹终于引爆了。
董宣武现在担忧的,是这件事对人心的影响。
天人感应和龙脉之说,长在红旗下的董宣武当然是不信的。可是他不信,不等于别人不信。
在这个大家都习惯与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年代,加上儒家对天人之说的推崇,已经让这两种学说深入人心。即使是在后世,信奉其事者也大有人在,否则风水堪舆也不会大行其道,每座佛寺道观都金碧辉煌、香火鼎盛。
历史反复证明,看似不紧要的谣言,有时其力量足以能够毁掉一个国家,一个文明。
董宣武深知人心的影响有多大,如果百姓们真的因为这件事,认为大明的国祚真的就这么完了,那大明恐怕真的就这么完了。
历史上明末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多大规模的起义,清兵入关后百姓基本上没有怎么反抗,其中一部分原因,未必不是因为受这场大爆炸的影响。
所以,董宣武认为此刻最为紧要的是,要将此事的影响降到最小。
经过反复思量,董宣武认为,目前的谣言,无非是集中在天人感应和龙脉之说两方面。
针对龙脉之说,董宣武认为,凭借张三丰的影响力,加以补救,再利用日月神教,再纠集华夏最有影响力佛、道两教,大肆宣传,应该能将其不利影响降到最小。
当即,董宣武起草奏章,上呈天子,陈述其中的利害。既然无法消除龙脉的影响,那么索性大张旗鼓,一定让百姓知道并相信,官府已经采取了措施,稳住了龙脉。大明江山,千秋万代,牢不可破。
此外,董宣武也致书给大明复兴会,希望他们不惜一切,都要促成此事。
与此同时,董宣武飞鸽传书给张三丰,请他务必立刻回京,处理此事,不管龙脉之事是真是假,举措有没有用,都必须把事情搞得轰轰烈烈,世人皆知。
另外,董宣武还下令给刁德嗣和董三,要军统和日月神教务必大力配合张三丰,并促使佛、道两教的重要人员统一口径,事后证明张三丰举措十分有效,已经稳定住了龙脉,大明龙脉不破不立,非但没有因为这次大爆炸而涣散,反而因此而更加凝练,千秋万世,坚不可摧。
董宣武忽然
第六十四章 交手(1)
明月万里照汉关正文卷第六十四章交手对于天人之说,董宣武也有对策。
董宣武当然不敢直接挑战天人感应之说,直接挑战天人感应之说,就等于向儒家开战,向君权神授挑战。以儒家的强大,结果肯定是九死一生。不但他要完,就连董家也会受到波及,前景会极端不妙。
董宣武并不打算做一名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也不想为了开启民智,不顾个人荣辱。说到底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与这个时代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多了几个世纪的智慧和见识。
天人之说,董宣武挑战不了,但是他把控着舆论的喉舌。大明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几家报刊,如《大明周报》、《明刊》、《时势介要》、《商报》等都控制在五行集团手下。
做为一名穿越者,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媒体对舆论的影响力有多大。
京城发生大爆炸,这是事实,无法改变。但如何解读,利用这些媒体,董宣武完全可以掌握。只要将此事的影响力着意缩小,自然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董宣武专门派人给各个报刊掌事人,要求他们端正对王恭厂大爆炸这件事报道的态度,把目标主要对准官府对军火库管理的失责,以及民间需要得到官府哪些方面的帮助上。将这件事降格为一起普通的意外事件,就好像是一起火灾,只是规模大一点。
大明恐怕天天都有火灾发生,可是谁会认为这是上天对警示与不满
只是这次火灾,恰巧引燃的是火药库,谁都知道,火药的威力巨大,而王恭厂火药库又是一座大型火药库,库存的火药较多,造成这么大的危害又有什么奇怪
董宣武亲自撰稿,写了一篇文章,披露了收复大琉球岛的整个过程。其中对三号炮台下那座军火库爆炸情况做了详细描述,有意夸大了爆炸对荷兰人杀伤力。
董宣武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百姓,火药爆炸,威力会有多大,远不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鞭炮、烟花可以比拟的。
在文章中,三号炮台下那座军火库的爆炸,足足造成了荷兰军队极其附庸军三千多人的伤亡。荷兰人的那座军火库当然不能与王恭厂火药库相提并论,但也能造成如此大的杀伤力,京城王恭厂爆炸破坏力巨大又有何奇怪。
为了增强可信性,董宣武还特意请旨,希望允许京城的五行卫以演习为名,举行了一次大爆破,模拟火药库爆炸所造成的种种异常现象。并允许百姓在安全线外观看。
董宣武要向百姓们证明,这次完全是因为管理不善造成的意外事件,并不是不可理解的神秘事件,更不是什么天谴。这种事情,随着热武器的出现,这种威力的爆炸在战场上将会频繁出现。
同时,董宣武也希望通过此次模拟演习,让那些对火药威力知之甚少朝廷大臣和大明官兵一个直观的影响,以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五行商团所控制的各大报刊,统一了口径,集中对火药各方面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报道,并对市井间流传的各种谣言进行了驳斥,各种反驳天谴论的文章层出不穷。
一篇文章中直接指出,如果王恭厂大爆炸真的是天谴,真的是因为朝廷中出了祸国殃民的大奸佞,那老天爷为何不直接将灾祸降临到奸佞身上,反而惩罚京城
第六十四章 交手(2)
明月万里照汉关正文卷第六十四章交手京城所有百姓,只要有证据表明,其家人或者财产因为这次爆炸造成损失的,经过勘察和确认后,大明将拨出银子进行赔偿。
国库为此事特别拨出了三百万两银子准备应对随之而来的赔偿。
除此之外,各种募款、赈济也迅速发放到遇难者家人的手中,极大的稳定了人心。
大明官府的种种举措,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曾经喧嚣其上的天人感应之说,完全被压制住了,百姓们终于相信,王恭厂大爆炸只是一场意外,而不是上天对大明朝政不满降下的惩罚。
与此同时,国师张真人也回到了京师,亲自主持了为遇难者展开的法事活动,并发表声明,王恭厂大爆炸并不是什么上天降下的灾难。
并且张真人勘测了京城的龙脉,宣布大明龙脉虽有损伤,但并没有大碍。代表打明国运的护国神龙依然在佑护这大明。
就在这时,位于京城不同地点的九口锁龙井陆续被发现,张三丰趁机将早已经准备好的故事散布出去。张三丰是传说中活了数百年的活神仙,他的话谁会不信
况且很多百姓闻讯后曾特意赶去看过那九口锁龙井,的确有许多神异现象。比如,从井中偶尔会传“轰轰”的声音,的确想是龙吼。
九口锁龙井的传说越传越广,越传越奇,九条神龙的来历也被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被杜撰出来。
据说,这九条神龙,分别来自五湖四海,分别是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九条神龙,乃是九洲之根本。
当年蒙古人的铁蹄蹂躏中原时,因为被邪魔所诱惑,迷失了本性,堕入邪道,被削去了道行,坠落凡间,化为了孽龙。
但是坠入凡间的九条孽龙,杀伐之心太重,依然为祸人间。
直到大明太祖皇帝恢复了汉家江山,派重兵和世外高人将封印在北京地下,并命令当时的燕王朱棣看守这九条孽龙。
谁知靖难之役发生后,神州再度动荡,这九条孽龙趁机脱困而出,并兴风作浪。
这时一代高僧姚广孝出手了,他联合三山五岳九九八十一位的高人,并请来杀神白起、霸王项羽、军神卫青、冠军侯霍去病、武圣关羽、风尘奇侠李靖、隋唐第一英雄李元霸、岳王岳武穆、以及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九位神仙下凡,与这九条孽龙大战七七四十九日,方才重新捉拿住了这九条孽龙,并用法宝将这九条孽龙封印在这九口锁龙井之中,作为镇住北京龙脉龙气之用。
为了防止这九条孽龙再次突破封印,兴风作浪,成祖皇帝决定迁都北京,亲自镇压住这九条孽龙。并召集天下佛、道两家高人,作法九九八十一天,日日诵经,化解孽龙身上的戾气。
被困锁龙井的九条孽龙因此而神智渐渐清明起来,恢复了神龙之身。想到他们曾经犯下的罪孽,追悔莫及,于是许下宏愿,愿意助大明,永镇华夏江山。
这九条神龙乃是水龙,与南京金陵的九条陆龙一阴一阳,一南一北,统领天下大小龙脉,镇压住大明气运。九九之数,正可保大明江山万年,繁荣昌盛。
故事越传越奇,越传越广,说书人甚至将此传说变成了评话,大为传播。以致于官府拨款专门新建的龙神寺还未开工,每天前来焚香祷告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鼎盛。
随着前来拜祭的善男信女越来越多,那九口锁龙井的怪异现象渐渐消失。
&nb
第六十五章 谈判(3)
德卡本特话中包含着的拉拢意味,并表明了有意要与大明结盟的意思,董宣武当然听得明白。
董宣武微微一笑,说道:“德卡本特总督说得不错,自古以来华夏都相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是哪一国,相距多远,只要愿意与我大明和平相处,互通往来,我大明都非常欢迎,并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
大明与荷兰国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的确因为彼此间不太了解,发生过一些摩擦,可是那只是过去,试问世间的朋友谁不是在磕磕碰碰中相互了解,最后结为知己的
只要总督先生表现出诚意,愿意这一页翻过去,愿意与我大明建立友好的关系,我大明自然也愿意结交荷兰这位诚挚的朋友。
大明天华物宝、人杰地灵,也非常愿意通过经商贸易,与荷兰等泰西各国互通有无,携手共同营造一个新的世界。”
董宣武这番话说得十分含蓄,将德卡本特提出结盟的话题一语带开。在董宣武看来,荷兰现在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强大,但那实际上是因为西班牙衰落所造成的假象,根本不是可以与大明结盟的好盟友。
荷兰原本是西班牙的属地,十多年前(公元1609年)才趁着西班牙衰落而彻底独立,为了对抗西班牙,英吉利国也曾大力扶持荷兰,这才使荷兰有机会能一跃成为这个时代头一号的海洋霸主。
不过说到底,荷兰国本土面积太小,只有四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也不多,而且国家的底蕴也远远无法与英、法两国相比,后劲不足。
原本的历史也表明,英吉利与荷兰两国交恶后,看上去十分强大的荷兰根本不是英吉利的对手,四次英荷战争之后,荷兰彻底垮了,最终沦为了二流国家。掐头去尾,荷兰真正统治海洋的时间也不过是数十年而已。
正因为如此,董宣武并不会愿意大明与之结盟,平白无故与英吉利交恶。而且,这时的欧洲,各国的关系错综复杂,董宣武也不愿大明搅入其中。
董宣武希望大明能在泰西诸国之间,采取一种平衡的策略,利用与泰西各国之间
互通有无,快速汲取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成果与精华,发展大明。而不是偏向某一个国家。
至少在大明稳定内部,建立起一支强大海军之前,董宣武认为韬光养晦,结好泰西诸国,不与他们发生大的冲突,是必须的。
当然,董宣武也不希望与荷兰国交恶,毕竟目前荷兰在海上的实力摆在那里,继承了西班牙造船成果的荷兰造船业,是当前世界上最发达的,是欧洲的造船中心。
据董宣武了解的情况,仅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一地,就分布着几十家造船厂,荷兰全国可以同时开工建造数百艘舰船,而且船只造价比英吉利国还要低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荷兰的商队拥有约一万六千余艘船只,足足占到欧洲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世界运输船只的三分之一。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不是没有原因的。
对于这一切,董宣武眼红不已,很想把荷兰造船这方面的技术和人才弄过来,促进大明造船业的发展。
以雄厚的造船业为基础,荷兰的海军也同样很强大。原本的历史上,大明虽然两次打败荷兰人,但那靠的是人多、船多。
真要论起战船技术水平,大明已经落后了荷兰人好大一段距离。荷兰即便是用商船改造的准战舰,在现在的大明水师中,也很难找到能与他匹
第六十五章 谈判(4)
第四,德卡本特答应,在其势力范围内保证明国商人生命财产的安全,并在海上尽可能保护明国商人,给予其与荷兰商人相同的权力。大明也将保证荷兰商人在明国海域内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对荷兰商人的正当要求予以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