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万里照汉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神龙摆尾巴
这样一来,密云就成了挡在皇太极与董宣武之间的一道屏障。关宁军不得不再次面对五行卫的刀锋。
上次撤军,袁崇焕还能找出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逃到密云。这次他又能找出什么理由,有能撤到哪里去呢
自从皇太极撤围以来,袁崇焕茶不思,饭不想,衣带渐宽,人清瘦了一大截。无时无刻,他不是在提心吊胆中度过,生怕哪一天,五行卫又神兵天降,杀到他关宁军的营前。
他已经上奏折向皇太极奏请了好几次,以粮草不济为借口,请求率兵出关,回到宁远、锦州,依据坚城而守,可是皇太极却始终不同意。非但如此,还找了一个缘由,将关宁军的大炮大半都拉到了山海关,以加固山海关的防御。
失去了大炮,袁崇焕更是胆寒,命令关宁军紧守大营,不许有半点松懈,且日夜不停修筑,加固大营工事,希望在即将来临的战事中,能借此挡住五行卫。
好在明军没有什么动静,似乎并不打算来打他。
袁崇焕不是糊涂蛋,他很快就想清楚了董宣武为何会在此时按兵不动,一定是大明朝堂内部出了问题。皇太极阵营中,恐怕没有谁比他更了解大明的朝堂,东林党与魏党(现在改名为保皇党)的争斗无处不在,天启皇帝之死,必定会加剧两者的争斗。
天启皇帝龙御归天的消息传来,袁崇焕曾大喜过望,他无时无刻不在祷告,乞求上天乞怜,让顺天府乱起来,东林党、保皇党,还有五行卫彼此杀得天昏地暗,最好让那个似乎是他克星的董宣武死于乱军之中。
可惜,探作并没有带回好消息,东林党与保皇党的确一度剑拔弩张,关系十分紧张,随时都可能擦枪走火,引起一场大乱。可是,随着董宣武提出一个什么内阁改制的建议,双方的注意力被引到了即将进行内阁改制上去了,势同水火的紧张关系又缓和了下来。
接着,又有细作逃了回来,说顺天府大举捉拿奸细,大清、张宝和他袁崇焕布在京城眼线,十有七八都被董宣武抓了去,袁崇焕顿时如同被刺瞎了眼般,只能靠从京城传出的一些流言判断敌情。
袁崇焕实在想不明白皇太极此刻在想些什么,为什么依然坚持不肯退出关去。
如果说之前皇太极不肯退兵,是因为还寄希望于大明内部的不和,有可能发生内乱,给他以机会。现在,东林党与保皇党在董宣武的调和下,矛盾已经缓和,留在山海关还有什么意义
难道皇太极真的以为凭借山海关就可以挡得住五行卫和那三十万勤王兵马
难道皇太极就不担心明军从其他的关口出关,或者从海路绕道他身后,断掉大清三十万兵马的后路
直到半个月前,林丹汗率领二十万蒙古铁骑来到时,袁崇焕才有些明白,皇太极真的打算以山海关为依托,利用有利地形,以五十万优势兵力与大明来一次大决战。
袁崇焕慌了,皇太极跟董宣武决不决战不要紧,也不关他的事,但是不能把他夹在中间呀!现在,以关宁军所处的位置,就是大清顶在最前方的一颗棋子。董宣武若
第一百零八章 首战(2)
袁崇焕算是看明白了,关宁军中这帮将领,别看他们平时咋咋呼呼,拍着胸脯牛皮吹破天,但到了关键时刻,逃跑他们在行,真正打仗,没一个顶用的。这些将领盘剥兵卒,欺压百姓,结党抱团,挟贼自重,讨要银子,搜刮地方,敷衍塞责,抢功诿过这样的本事他们有,真要他们上阵杀敌,特别是对战五行卫这样的强敌,太为难他们了。
如今他又要与董宣武对阵,这叫袁崇焕如何有信心与董宣武相抗衡。
所以,袁崇焕也只能拼着命在董宣武大军没来之前,修葺工事,希望能把关宁军大营修成一座堡垒,一座城池。这样也许会让董宣武拿他们没办法。
董宣武率领五行卫高唱军歌,出了正阳门,渐去渐远,终于化作一个小点,消失在永定门外。出了永定门,董宣武将与早已等待在这里的五行卫余部,以及数万勤王兵马会合,然后调头向北,沿途聚集起在指定地点等候的各路勤王兵马,直扑山海关。
正阳门上,朱徽媞手扶着垛口,望着远处的永定门方向怔怔地发着呆。
“皇妹,还是放不下他”朱由检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她的身后,此时的朱由检已经换了一套常服,周围的侍卫和士兵也被屏退。
朱徽媞回过身来,看到朱由检,朱徽媞眼光黯淡,垂下螓首,低声说道:“五哥,你若是我,又该怎么办”
“人生有三苦,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忘了吧!你跟他没有未来!”
看着自己最疼爱的皇妹这副楚楚可怜的模样,朱由检有些心痛,皱皱眉头,“这世上像董宣武这般有治世才华的男子也许再找不到第二个,但是,比董宣武更专情、重情重义又风度翩翩的好男儿却有的是。朕瞅着那巩永固就很不错。
你若不喜欢巩永固,朕下旨为你再挑一个,皇妹你又何苦总是记挂着一个注定与你无缘的董宣武”
朱由检心中也很矛盾,从小他与朱徽媞的感情就最深,实在不忍看到朱徽媞如今这般模样,可是,要他下旨赐婚,将董宣武招为驸马,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董宣武已经有了一名正妻,一名平妻,两名小妾,这四人都受了朝廷的封赏,已有诰命在身,不说董宣武与这四位妻子感情深厚,根本不可能将他们分开,就算董宣武愿意休妻,按照朝廷的体制,也不是说休就能休得了的。董宣武倘若真要这么做了,天下百姓非把他骂死不可。他将成为大明的陈世美。
而大明的宫主是不可能嫁给董宣武作为平妻或者小妾的。
另一方面,即使董宣武没有娶妻,朱由检也不愿意董宣武成为驸马。董宣武是天下难得的大才,若是被招为驸马,就等于自毁前程。按照规制,驸马是不能干政的。这意味着董宣武如若被招为驸马,就必须卸去身上所有的官职,从此远离朝堂。
这对雄心勃勃,准备做出一番事业来的朱由检来说,简直就是卸去了一臂,绝对不可以接受的。
虽然这些年来,这方面已经有所松动,不再像开朝时那般严格,但是董宣武地位非同一般,如果不卸去官职,远离朝堂,早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东林党、保皇党人,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朝堂中必定又起争端。
不要小看了那些习惯规矩,有些规则,即使是身为一国至尊的皇帝,也是无可奈何。
 
第一百零八章 首战(3)
现在董宣武要指挥三十万兵马,自然不可能亲自处理五行卫的事务,五行卫的实际指挥权就交到了吴三桂手中。
“大人请放心,我爹不会有事!昨天还传过来消息,一切进展顺利!”吴三桂小心地回答道。
“那就好!”董宣武放下心来,“令尊若真能做成此事,我军就少了一场恶战,对皇太极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我必上奏朝廷,保举令尊为兵部侍郎。”
夜深沉,密云关宁军大营,祖大寿的营帐中,关宁军十多位高级将领聚集一堂。
祖大寿扫视众人一眼,说道:“怎么样,都想好了没有再犹犹豫豫,到时候,可别说我祖大寿不讲十几年的交情,不照顾关宁军的袍泽!”
“老祖,我皇甫申是个粗人,不会说话,说话不中听,你可别怪我!
董宣武这条件也未免太苛刻了吧!在座的各位,要么就是总兵,要么是副将,最差的也是参将,个个手握重兵,在辽东吃香的、喝辣的,说话算数,说是一地的土皇帝也不为过。
无论谁做了皇帝,都不能不把咱们兄弟不当回事。
可是董宣武倒好,他只答应,事成之后,可不追究我等的叛国罪和之前的罪行,可保证我等的性命和财产,可容我等致仕归老。
这叫什么条件,我们手上的兵难不成就这么都让他夺了去还有,我等辛辛苦苦爬到今天这个位置容易吗难不成就这么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辛苦一场
咱们兄弟为此事,冒着杀头的危险图啥呀
董宣武他算什么东西,裤裆里几根毛都没长齐,凭什么多咱们吆三喝四的。老子驰骋沙场时,他还不知在哪里投胎做人。”
锦州新任总兵皇甫申有些不满,说道。
“是啊!是啊!要不,再跟董大人联系一下,把价钱抬一抬!”
“咱也不想依靠这件事升官发财,不想好处,但至少董宣武也要把咱们兄弟原本的地位保住啊!不然,当咱们是傻子呀,替白忙活一场,反倒被削职为民。就算咱们不计较,下面的弟兄也不同意呀!”
两名与皇甫申关系比较近的副将也开口叫道。
其他人则沉默不语。
祖大寿眼中寒光一闪,目光咄咄逼人,逼得两人闭上了嘴巴。
“皇甫兄,就算董宣武答应事后给皇甫兄升官当兵部尚书、辽东督师,皇甫兄敢答应吗”祖大寿又扫过众人,冷声说道,“各位兄弟,大家在同一个锅里捞肉吃这么多年,祖某信得过大家,才把大家召集到一齐商议此事。
关宁军本是一体,理应同进退,共患难。大难临头各自飞,可不是咱们关宁军的作风。
皇甫兄刚才说得好,咱们图什么
咱们图什么,这两个月来,大家难道还没有想清楚吗
睁眼看看周围的环境,咱们身后是山海关,是长城,驻扎有皇太极二十万兵马。他们能容我们退出关外吗上次我们要求移营到密云来,皇太极对咱们已经非常不满了,这次咱们恐怕只要胆敢往后再退一步,他立时就会拿大炮来轰咱们。
再看看咱们左翼,那是蓟门的张宝,还有二十万蒙古骑兵。
别看张宝打董太
第一百零八章 首战(4)
大明天子和满朝重臣肯饶得了咱们再说。
董太保肯答应出面保全我等的性命与家财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
咱们图什么咱们图的是七万将士的性命。不让将士们白白死在这鸟不拉屎的鬼地方,尸骨无存,后人想要拜祭也找不着地方。
反正我祖大寿什么都不敢再想了,只想留条命能回乡颐养天年。
何去何从,请诸位表个态!”
祖大寿话音刚落,觉华岛总兵祖大弼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大哥,我先表个态,别人我管不着,反真我是铁了心跟着大哥你,唯大哥马首是瞻!”
祖大弼是祖大寿的弟弟,同为原辽东名将祖承训之子,祖籍辽阳。祖大弼有个绰号叫“祖二疯子”,逼得尚可喜投靠皇太极的是这一位。
当初登州之乱,尚可喜海大败孔有德、耿仲明两军,尚可喜喜功,追杀到岸,结果反被孔有德、耿仲明两人打得丢光盔卸甲,落荒而逃,逃到了辽河以西的祖大弼,原准备向祖大弼求救。
谁知道,祖大弼向来瞧不东江镇兵马,趁此机会,心生歹念,准备把尚可喜当海盗给剿了领功,结果逼得尚可喜不得不投靠皇太极避难。
袁崇焕背叛大明后,原宁远总兵吴襄,悄悄地溜回了北京,袁崇焕于是任命原觉远岛总兵祖大寿为宁远总兵,而觉远岛总兵则由祖大弼继任。
祖大弼开了头,几名与祖氏兄弟关系好的将领也跟着表态,表示愿意听从祖大寿的安排。
另外几名将领仍然有些犹豫,一名将领说道:“祖将军,末将也愿意听从将军的号令,可是,有一点末将心没底,董太保真的能保我等的安全和家产么万一到时董太保翻脸变了卦,我等手兵权又被夺去,不成了砧板的肉了么”
“不错,我们担心的也是这一点!”
“是啊,要是归顺了朝廷,朝廷说话不算话,卸磨杀驴,仍旧要算旧账,咱们可连一点反抗的本钱都没了!”
……
剩下的几名将领纷纷说道。
祖大寿点了点头,说道:“放心,这等忧虑,祖某也曾有过,不过,有人作保,这人还是大家的大熟人。各位信不过董太保的承诺,难道还信不他么”
说着,祖大寿伸出手来,连拍了三掌,从屏风后走出一人,拱手向众人行礼道:“各位将军,还记得吴某么”
众人抬眼望去,不由得大惊,纷纷拱手还礼:“原来是吴总兵,你是何时来到大营的”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吴三桂的父亲,原宁远总兵吴襄。
当初袁崇焕决定反叛大明时,曾施奸计,以剿除皇太极的名义,召关宁军各大总兵到宁远议事,趁机除掉了那些反对投降女真人的将领。
吴襄老奸巨猾,表面迎合袁崇焕,表示愿意随袁崇焕反叛大明,并且献计,说他可以联络位于京偹,掌握着五行卫锐金营的儿子吴三桂,让他做为内应,到时与皇太极的大军里应外和,一举夺下大明的京师。
袁崇焕大喜,信以为真,于是对吴襄放松了警惕,这才让吴襄找到了机会,偷偷逃进了山海关,并提前向大明报信,报告了袁崇焕已经叛明,山海关已经落入敌手,皇太极即将率大军入关的消息。
正因为吴襄及时带来这个消息,大明
第一百零八章 首战(5)
说着,吴襄从怀取出董宣武的亲笔书信,交于众人观阅。
“实不相瞒,小儿三桂,因为京师之战立有些许功劳,现在已经被擢升为五行卫指挥同知,现在五行卫,除董宣武董太保外,和远在湖广的燕无为外,属他的权力最大。
试问,董大人若是有心诓骗大家,犬子又怎么可能让我这个老头子孤身犯险”吴襄接着说道。
书信董宣武明确地以不及阁大学士和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承诺了只要众人肯拨乱返正,阵前起义,他一定会说服崇祯皇帝不再追究众人以前做过的事,下诏赦免众人,并且,如果立下大功,还会按朝廷规矩,论功行赏。
书信盖有不及阁大学士章和天下兵马大元帅的金印,而且那字迹,正是董宣武的硬笔书法,自成一体,别人冒充不来的,的确是董宣武亲笔所书。
有了董宣武的这封亲笔信,以及吴襄的以身做保,众人放下心来。而且,董宣武书信还写明,如果立下大功,会论功行赏。这意味着,如果真的能立下大功,不一定要致仕还乡,离开军伍。
想到这里,众将眼放光,纷纷表达愿意随吴奢率部重归大明。
当场只剩下皇甫申和他的两名亲信,没有明确表态。
皇甫申实在不甘心这几十年的努力这么化为乌有,并非他不想重新归顺大明,而是董宣武的保证让他感到不太满意,有待价而沽的意思。
特别是这次策反,很显然祖大寿兄弟俩已经立下了大功,很可能还能在军呆下去。而他不同,好不容易做到锦州总兵,跟祖大寿平起平坐的位置,现在让他退下去,看着祖大寿兄弟俩风光,他却什么都没有,叫他心如何能平衡得了
见皇甫申不肯做声,祖大寿转头望向皇甫申,逼问道:“皇甫将军,你究竟是愿意还是不愿意,给句话成不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