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浮生书孟
“哀家等不了太长时间,”没得到兄长的回应,她便继续说道,“英王的年纪也不小了,若他老死了,我儿的仇可怎么报”
鲁郡公微微低下头去,十分无奈的说道:“我虽然高居太尉之职,手上也有些兵马,可是没有皇帝的诏令,毕竟师出无名。那丫头既不肯调兵讨伐英王,又紧抓着权利不放。若是想报我外甥的仇,只能将她废黜。但,这也得从长计议。”
&nb
第87章圣旨
拓跋笙稳坐在广德殿殿堂之上,堂下,一个身穿正红色官服的中年人,面北而跪。
“臣豫州四海郡郡守郑良,叩拜陛下!”
“郑卿平身!”
“谢陛下!”
“郑卿受先帝之命,任四海郡郡守一职。十年来兢兢业业,如今政绩斐然。地方官员若都像郑卿一般,我大魏必当国富民强。”
这话并不是虚捧他。郑良在四海郡,颇受百姓拥戴,也算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忠良。别说各地方官吏都能像他一样,就是能有他的一半,也是国民之福。
“先帝抬爱,授予臣官职。臣食君俸禄,理应为君分忧。怎奈臣能力有限,也只是尽责为朝廷安抚一方黎民罢了。”
他嘴上说着谦逊之词,神色却是一派平静。自怀中掏出一本奏折,高举于头顶,继续道:“此乃英王殿下亲笔,请陛下阅览。”
含笑立刻走向前去,自郑良手中接过奏折,递交给拓跋笙。
拓跋笙将奏折展开,细细读着完。
这奏折,说是英王的认罪书,也不为过。不过,他做的那些事,都已被她所查明,认不认罪的,已无太大的意义。如今再拿这封认罪书,来表达自己的诚意,显然是诚意不足。
“英王近来身体可好”她将奏折搁置一旁,问了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
郑良先是一愣,随即道:“习武之人,身体自然硬朗。”
反正就是一时半会儿死不了。
“臣来之前,英王托臣带话给陛下,他说若能得陛下赦免先前所犯罪过,则愿意拱手交出兵权!”
这才是真正的有诚意嘛!
“只要英王能够履行今日之诺,先前的事,朕可以既往不咎。”
说罢,当即传来了秘书令,拟定圣旨。
这边圣旨拟完,郑良心满意足的退出皇宫。慈安殿内,洛太后却颇为焦灼的走来走去。
自殿外走进一个面白美髯的男子,正是鲁郡公。
“太后召臣前来,所谓何事”
“那个贱婢,她今日召见了自豫州而来的郑良。”
“郑良”鲁郡公想了想,良久才记起此人,“你是说,四海郡郡守,郑良”
“没错!”
“他,他是何时进京的怎么朝廷内外,一点儿消息也没有”
“哼,郑良来京之事,她瞒的滴水不漏,连哀家也是现在才得知。她今日还传了秘书令,当场拟定了赦免英王的圣旨。”
要说这拓跋笙早已根本不是先帝的孩子,恐怕也不会有人相信。这性情多像呐不管和英王有多大的仇,在国家大义面前,她都能够做到一笔勾销。
“她,她要赦免英王”
饶是知道,当今这个小皇帝是秉持先帝遗志,为免大魏国力内耗,一直不肯主动出兵讨伐英王。却没想到,竟宽容大度到完全赦免其罪行
“她肯降下这道圣旨,应该不会是毫无条件的吧”
这一次,鲁郡公却是想到了洛太后的前面。她听到这个消息时,只顾着心中焦虑,却还一直未往这方面去想。
只可惜,她的眼线只告诉她,小皇帝在广德殿召见了郑良,又从秘书省打探到一些圣旨中的内容。却并不知道广德殿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呀,英王会以什么条件来交换那贱婢对他的赦侑呢”
兄妹俩同时沉默,须臾,洛太后猛然抬起头来,“难道是兵权”
鲁郡公觉得不可能,“兵权是英王命,他怎会轻易割舍”
第88章杨顾
最近朝中一直在忙一件事情,派遣有威望的人去豫州,与英王交接兵权。
然而,朝中的尴尬在于,有威望的老将军年纪太大。年轻的将领,则威望不足。
而拓跋笙在带兵之事上,又颇为生疏。对朝中将领们的实力,了解不够。
虽然,她知道年轻的将领中不乏佼佼者,但为求稳妥,几番考量下。最终还是在老一辈中,选择了一位太祖时期遗留下的老将领,裕平候杨顾。
杨顾是三朝元老,自然德高望重。因善于坚守,而有了个金汤将军的称号。
此时,已经在家里颐养天年的杨顾,被重新启用。一接到圣旨,便立刻让家人把他压箱底的盔甲拿了出来,一时间心情激动,竟然老泪纵横。
换上了盔甲,他这才跟着传旨的公公,进宫面圣。
拓跋笙在广德殿内正襟危坐,见一个身穿盔甲的白胡子老头,步履健硕的踏入殿中。
“老臣杨顾,叩拜陛下!”声如洪钟,老当益壮,让人一看就特有安全感。
“杨老将军免礼!赐座!”
“谢陛下!”
“杨老将军威名赫赫,如今虽已花甲之年,听说依旧宝刀不老,日日陪您的孙儿闻鸡起舞,操练兵法。果真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呀。”
“陛下谬赞,老臣愧不敢当。此次陛下交付重任于老臣,使老臣有生之年,还能再穿回这身盔甲,担当大任。此去豫州接替英王统领镇南军,老臣定不辱圣命。”
“好,那镇南军,朕便放心交给你了!”
拓跋笙愈发觉得自己的决定无比英明,让一个善于坚守的人,守卫江北门户,实在是用对了人。
“陛下,”杨顾站起身来抱拳一礼道:“臣走之前,想见一个人。”
看他神色严肃,又刻意请旨,想必这个人不是他想见就能见的。
“哦想见谁老将军单说无妨。”
他顿了顿,才开口道:“景王!”
这就难办了,先帝可是下过严令,不许任何人靠近景王一步。这老家伙如今提出这种要求,难道要让她公然违背先帝的旨意
见拓跋笙面色骤冷,杨顾也知道,他这要求提的颇让人为难。转而说道:“若是陛下不允,可否代老臣去看看景王”
“老将军何以对一个囚徒这般上心”
“不瞒陛下,”杨顾真诚答道,“老臣此生最敬佩之人,便是景王殿下。他虽然在年龄上,小了臣一半,但见识、心性,都是远胜老臣许多。此番去豫州,臣心里面有些事拿不准,想听听他有何见解。”
她早就知道景王是一个有着三头六臂的人。
但一个战功卓著的老将军,却也要向他这个牢中囚徒询问见解,还是让拓跋笙有些回不过味儿来。
“景王被幽禁十载,如今在见识上,恐怕早已不如老将军,他如何能给你有用的见解”
“可老臣,还是想问问他。”
沉默了一会儿,拓跋笙开口道:“好吧,你想问什么朕代你传达就是了。”
“可否让臣写下来”
拓跋笙立刻示意含笑,命人准备笔墨纸砚。
杨顾当场奋笔疾书,写完后,先呈至拓跋笙面前,让她看一眼。
牢房里没有白日黑夜,仿佛也没有四季的交替。
而唯一能让人感受到,这世间还有时间的轮回,便是南墙上,那两个透光的孔。
只要分辨出从那孔里投射进来的,到底是日光还是月光,便可得知人世间的白天与黑夜。
景王站在其中一个孔洞下,一缕月光的光柱,柔和的洒在他乌黑的头发上。那系发红线打的结,慵懒的贴着他的后脑,连着瀑布一般的垂发,盈盈泛着光华。
一阵沙沙的摩擦声,从头顶上方传来。他蓦地转身,仰头朝声音传来的孔洞看去。
孔洞里的月光被一个黑影隔断,不一会儿,一个小小的布偶娃娃,从上方掉下来。
月光重新汇成一缕光柱,洒在他的脸上
第89章探牢
景王八岁从军,虽然是从一名小卒做起。但到底是太祖的继子,军中的将领们,谁也不敢真把他当兵卒看。尤其是他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深得几位当世名将的好感。
其中,杨顾更是对他青眼相待。虽然两人在年龄上差了三十几岁,却总是以兄弟相称。
数十年相交,对于杨顾,他可谓是相当了解。
让此人接替英王节制江北的五洲军事——
景王低下头叹息一声,显然对这个人选并不满意。
杨顾善守,却并不善攻。他的优势很突出,可劣势却和优势一样突出。
太祖时期,名将甚多。在那些攻守自如,威名远扬的名将们的光辉下,杨顾身上的光芒,明显暗淡许多。
如今,一颗颗明星早已经陨落,上了年纪的杨顾,才终于被世人看到他身上闪耀的光芒。
许是不甘心曾经这样被埋没,一大把年纪的杨顾还是想着能够证明自己。
然而,能力上不足,却又缺乏自知,这便是杨顾最大的致命点。
“无为长老,”他将布偶娃娃托在手里,“不必再为我忧心了,再过几个月,我便能走出这间牢房”
他一开始被囚禁于这间牢房里的时候,无为长老策划过几次劫狱行动。他知道天阙阁的实力,虽然会损失掉一些兄弟,但把他救出,是没问题的。
可是,出了牢房后,他难免就会过上东躲西藏的生活。虽然可以潜逃至南国,但如今,南国早已易主。他的想法与无为长老一样,誓死不效忠新君刘御。
另外,他还有大仇要报。
他早就暗自发誓,要手刃害死母妃的天阙阁叛徒,易沉浮;姐姐惨死在侍御史洛家,他自然不能放过。
这些深仇大恨,需要他有一个正当的身份,他只有堂堂正正的在天地间行走,才能一步步的谋划报仇
当月光渐渐消失,那孔洞里黑了一段时间之后,又有一抹光亮,透射进来。
光线由弱转强,在最明亮的时候,东院的这片牢房里,来了大魏最尊贵的访客。
“将门打开吧!”拓跋笙站在牢门外,对身边的蓝军指挥使道。
指挥使应了一声,赶忙遣人拿来了钥匙,把牢门打开。
拓跋笙走进去,来到景王面前。
走近了看他,更觉得他身形消瘦、羸弱不堪。
紫军的指挥使陈吉告诉她,景王的饮食里,掺着软筋散。
此药会使人暂时筋骨无力,因常年让景王服用,所以,他现在应该是武功尽失。
景王的武力,她是见识过的,当真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可现在,竟是这样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
“有人托朕给三十六叔带来了一封信。”
说罢,子知主动上前,将信交到景王手里。
景王单手将信件接过,脸上并无任何特别的表情。既不询问,也不迟疑。麻利的把信封拆开,见是杨顾亲笔,不由地认真读了起来。
看着杨顾写在纸上的笔迹,他仿佛又想起了当年两人在一块儿喝酒吹牛的日子。
看完了信,拓跋崇把信纸折好,放回信封中,又交还给了子知。
“陛下稍待,罪臣这便写封回信给杨老将军。”
拓跋笙点头应允,便看着景王坐在矮几旁,蘸笔写了起来。
她目不转睛的看着景王运笔,一手飞白,写的潇洒恣意。
不一会儿,他将满满一张纸拿起来,吹了吹上面的墨迹,躬身递交到拓跋笙面前。
子知替她收了,她才慢慢说道:“三十六叔身在囚笼,却心在朝野。这间小小的牢房,能关得住人身,却关不住人心呐。”
这句话说的意味深长,好似还在怀疑他与外界有联系。
景王却面若平湖,“心囚于身,身在何处,便心在何处。”
这话回答的好呐,拓跋笙竟然
第90章挨打
上次这丫头与太常卿水家的二小姐拌嘴,已经被她训斥过了,还下令把她遣送出宫。
可当时洛太后公然维护她,根本不把她这个太子所下的命令当回事,继续把这丫头留在宫中。才导致她愈发的肆无忌惮。
那时,洛太后的行为便已经触了拓跋笙的逆鳞,当下遇到这种事,自然恼怒。
“陛下,”洛韶华跪在那里高声说道,“你不能让人掌我的嘴,姑母会不高兴的。”
她在宫里这么长时间,也早已经看出,洛太后并不怎么疼爱拓跋笙。明明是亲生母子,在她看来,却像后母对待继子一样。相比之下,养子拓跋筝,倒是更得洛太后疼爱些。
见洛韶华又拿出太后压她,脸色反而更阴沉了一些。
“母后说把你留在宫中教养,可朕却没看出你有什么长进来。既然母后管不了你,朕便代为管教一次。”说罢,对左右道,“愣着干什么动手。”
霎时,青天白日下,一下接着一下的掌掴声伴着女子们的惨叫,简直一片狼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