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末做岛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断念残影

    “那怎么成!徐姑娘的商船马上就应该回来了,徐姑娘的种子一到,我们就必须要马上播种,岛上现在正是缺人手的时候,怎么可以拒收这些百姓!我们现在本来就已经误了农时,正是要加紧开垦才是,怎么可以不接收投靠的百姓呢!”苏其民立马就激动不已的反驳起来。

    苏其民虽然是军户,但三代以来都是靠着种地吃饭,对于种地有着浓厚的感情,说到别的事情还行,一旦涉及到耕田的事情,他就立马跳出来坚定的维护耕种事宜。

    “大人!苏守备说的没错啊,我们现在正是用人之时,能够有百姓前来投靠,自然是好事情,若是我们现在拒绝了这些前来投靠的百姓,不免会寒了其余诸岛百姓的忠义之心,到时候怕是再难得到百姓的响应和拥护了!”张盘也是站出身劝说道。

    张盘为人忠义,当年也曾做过难民,全家上下十几口人全部在辽宁之战中葬身建奴的屠刀之下,只有张盘一人逃了出来,九死一生,逃回广宁之后,张盘便加入了广宁军,发誓要杀尽奴酋,为家人报仇雪恨,所以看到忠义来投的百姓,张盘最是感同身受,自然是要站出来维护这些难民,希望毛文龙将这些难民收下。

    “两位大人说的道理我很赞成,但是请两位大人解决一下粮食问题如何现在岛上难民越来越多,粮食就算再是省吃俭用,那也撑不过二十天了!二十天之后怎么办再者,如果我们继续接收移民,岛上的粮食或许连二十天都撑不到!两位大人可否教教在下,这粮食问题该如何解决”房玄龄也不想跟这两个兵头争执,只是将面临的困难抛给两人,实话实说的坦白道。

    “那为何不多派些人出海打鱼另外山上还有大量的野菜,也是可以让老弱妇孺去挖来吃的!”丁文礼在一旁帮腔道。

    “打鱼目前除了大熕船,其余的船只已经全部派出去打鱼了,在下正是算上了这部分的供应,才敢说粮食还能供应二十天!而且最近许多百姓没有粮食吃,只能天天吃海鲜,身体已经出现了不良的反应,若是再这样下去的话,很多人都可能会得病!至于野菜就更是无稽之谈了,这野菜一天能够采集多少又根本不顶饱,就算将这全岛的野菜挖了,那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如果再解决不了粮食的问题,就算是岛上已经接纳的百姓,那也得想办法清理出去一些!”房玄龄面色沉重的看向毛文龙。

    如此两难的抉择,也只能让身为全岛唯一领袖的毛文龙定夺了。

    无论是粮食还是百姓,都是皮岛目前紧缺的,无论哪一项,都是无法割舍。

    但是如今面临的困局,却不得不让他们做出抉择。

    毛文龙此时也是紧紧的皱起了眉头,整个人陷入了沉思。

    粮食危机一直是摆在他面前的最大危机,他原本也已经预测到了粮食危机的爆发,但是他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曹操:“毛文龙,群主,依孤的看法,现在不如将一些老弱病残派往其他岛屿自谋生路,反正这些人留着也是一个累赘,不如把这些人赶出去算了。如此,方才是两全其美之策!”

    岳飞:“不可!群主!万万不可如此为之,那些老弱病残大多都是那些青壮的家眷,若是留下青壮,而将他们的家眷送到别的岛屿自生自灭的话,这种行为不免会寒了所有人的心,就算是留住了这些青壮,也必定不能保证他们的忠诚,这还不如直接将一些岛上的居民派到别的岛上去自行谋生。”

    徐达:“目前我们草台初创,正是缺少青壮的时候,怎么可以白白驱赶如此好的人力这些青壮日后经过训练,必定是我们最宝贵的兵员,我认为应当想办法解决粮食问题,而不是拆东墙补西墙。”

    孙膑:“留着这些青壮的家眷在岛上,以后无论用这些青壮做什么,对他们都会有牵制的作用,这样的




第十八章 游奕军初创
    刚才还在争论的话题,在此刻看来,根本就不值得争论!!

    作为以孝为百善之先的华夏民族,又怎么可以让这些忠义的老人如此离去

    “毛将军!”一众老者见到毛文龙,纷纷跪倒在地,对着毛文龙深深磕头。

    “毛将军!我等不想成为王师收复辽东的累赘!还请毛将军成全!我等老朽,只求毛将军定要收复辽东,为辽东数十万惨死的百姓报仇雪恨!”为首的老者率先对着毛文龙深深磕头。

    “毛将军!请您一定要收下犬子李应节从军!让我儿为我全家十二口人报仇雪恨!”高个老者也是一拜到底的大声哀求道。

    其余的老者也都纷纷一拜到底,眼中老泪纵横。

    这是多么大的民族仇恨!

    距离萨尔浒之败不过两年,辽东百姓就已经被后金军屠戮数十万!

    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妻离子散!

    毛文龙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强忍着眼中的热泪,严肃的说道:“我知道你等乃是镇江逃难的义士,本将不日将要收复镇江,正是需要你等辅佐之际,你等怎可轻言自尽粮食的问题,本将马上就会解决,从今往后你等老义士的一日三餐,都由本将负责!另外,李应节,本将荐你为千总,从本部村民之中挑选十人加入军中,马上到我营中听候调遣!”

    毛文龙的话,顿时让在场的所有人目瞪口呆。

    “将军是说马上就要攻取镇江吗!”高个老者激动不已的颤抖道。

    “什么将军已经解决了粮食的问题了吗爹不用走了!”高个老者的儿子李应节激动不已的跪在地上,拼命的对着毛文龙磕头。

    其余的人这时候也总算反应了过来,纷纷感激涕零的对着毛文龙磕头谢恩。

    房玄龄则是紧紧的闭上眼睛,感觉一阵阵的天旋地转。

    好嘛,自家大人说的是轻松嘛。

    你倒是做了好人,可把我老房给害惨了!

    你说出去的话,还不是得由我老房来擦屁股

    可是这粮食从哪里来啊

    之前一日两餐都快供应不上了,现在居然还要供应这些老弱一日三餐!

    这不是把老房我往死路上逼嘛

    实在不行老房我也来个投海自尽算了!

    而苏其民等一众军丁,此时也都是热泪盈眶,看着毛文龙伟岸的背影一阵的崇敬。

    毛文龙这么做,并不是妇人之仁,而是他看到了民心可用!

    这些人都是镇江逃出来的难民,对于镇江必定是非常的熟悉,在镇江之中,也必定有着一定的人脉关系,最关键的一点,这些人和建奴都有着深仇大恨!

    他们的忠心,有着绝对的保证。

    自己正好可以将这些镇江的逃难义士,收入军中,而后组建一支细作队伍,潜入镇江,为自己拿下镇江做好铺垫!

    毛文龙知道,王化贞的耐心有限,朝廷的耐心也有限,想要得到王化贞和明朝廷的认可和支持,自己必须得干一件奇功!

    镇江,就是毛文龙的第一个目标!

    而粮食的问题,毛文龙也已经有了初步的腹稿——敲诈朝鲜国王!

    历史上,毛文龙在皮岛等地站住脚跟之后,便组织辽东义军在义州等地活动,疯狂的在后金敌后进行游击破坏,并且还大肆敲诈朝鲜国王,索要钱粮物资,搞得朝鲜国焦头烂额。

    一面是不能得罪的明朝,一面是不敢得罪的后金,中间还夹着个毛文龙,让朝鲜国进退两难,暗恨毛文龙的同时,又对毛文龙无计可施,只能乖乖的任由毛文龙敲诈。

    如今的毛文龙,并没有想要霸占朝鲜义州等地进行游击战的打算,但是这钱粮物资,朝鲜国是别想跑了的。

    回到营房,毛文龙便立即召来了房玄龄和刘仁轨等人商量出使朝鲜国的事宜。

    毛文龙现在手上有明朝廷的咨文,想要朝见朝鲜国王,并不是难事。

    壬辰倭乱才刚刚过去二十几年,大明朝的余威还在,在朝鲜国人的心目中,大明依旧是天朝上邦。

    有着大明朝廷的咨文,朝鲜国王绝对不敢为难毛文龙。

    这一纸咨文或许在王化贞看来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在毛文龙看来,这就是实打实大钱粮物资。

    毛文龙将岛上的事宜安排给苏其民和丁文礼协同管理之后,又点了常遇春和张盘两人带领二十名岳家军陪同,又令刘仁轨迅速做好准备,于今夜便出发前往朝鲜汉城,亲自朝见朝鲜国王。

    等众将散去,李应节便带着十名同乡进门拜见。

    李应节带着獐子岛上的人初来皮岛的时候,毛文龙便已经对这些人做了一些了解,而作为獐子岛难民的领袖李应节,毛文龙更是很是认真的做过一番了解。

    总的来说,毛文龙对李应节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李应节家族原本也算是书香门第,李应节的父亲原本是镇江的秀才,而李应节虽然没有中秀才,但是从小便跟随父兄苦读诗书,识文断字不是问题,而且还曾跟随兄长经商,在见识上也颇为不凡。

    这样的人,对于毛文龙来说,已经算是稀缺的人才了。

    更可贵的是,此人不仅和建奴有着深仇大恨,而且还是极为的孝顺,这样的人,在忠诚度上有着很大的保证。

    不过用李应节等人作为探听镇江虚实的细作,毛文龙心中终究还是有些不放心。

    于是便带着考校的问道:“本将有意不久后带人偷袭镇江,你可有什么建议”

    李应节皱眉沉思了片刻,便洋洋洒洒的说道:“如今镇江已经算是敌后的城池,也是建奴最早攻陷的那批城池,所以建奴在镇江的统治必定已经开始有所松懈。如今建奴的大军才刚刚攻陷辽沈,又被四卫牵制了大队的兵马,标下认为,此时的镇江必定空虚!将军若是想要偷袭敌后,这镇江确实是首选!将军若是不弃,标下愿意带着身后的几位同乡冒死潜入镇江,联络当地义士,探听镇江虚实,为将军打下镇江做好铺垫!”

    毛文龙点了点头,对于李应节的话已经不仅仅是满意了,而是有些震惊!

    看来确实是自己小看天下



第十九章 出使朝鲜国
    就在当天,皮岛第一支细作队伍正式成立,毛文龙任命李应节为这支名为游奕军的侦查组织的首领,当日夜间,李应节便带着手下的十名细作驾乘岛上的渔船,暗中潜入后金领地,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

    同日夜,毛文龙也乘着大熕船离开皮岛,朝着朝鲜首都汉城急速驶去。

    历史上,朝鲜对于毛文龙又是敬畏又是憎恶。

    在毛文龙被袁崇焕斩杀之后,朝鲜国甚至举国欢腾。

    而毛文龙死后不久,朝鲜很快便与后金签订了协议,成为了后金的附属国。

    朝鲜人在对待毛文龙的态度上,其实也是颇为的玩味。

    在明朝期间,朝鲜一直是明朝的附属国,多次受到明朝的庇护,‘壬辰倭乱’,若不是明朝全力帮助,朝鲜国险些灭国。

    所以朝鲜对于明朝的态度,向来都是非常的谦卑和敬畏。

    只要说到明朝,朝鲜人无不称之为‘天朝上国’,而只要说到后金,朝鲜人无不骂之为‘夷狄’。

    但是实际上,朝鲜人的实际行动却是截然相反。

    萨尔浒大战之前,明朝多次要求朝鲜出兵协助攻打建奴,可是朝鲜国王李珲却再三推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搪塞。

    最后实在被逼无奈,这才派出一万五千人的一只老弱残兵参战,并且还特意嘱咐领兵将领,若是明军大胜,则顺势立功,若是明军见败,则立即脱逃回国。

    萨尔浒之败以后,朝鲜国更是畏惧后金如虎,明面上对明朝百般讨好各种谄媚,暗地里却跟后金暗通款曲,甚至在毛文龙镇江大败驻军义州后,义州守将朴烨还在朝鲜国王的暗中授意下,帮助后金军偷袭毛文龙,致使毛文龙在义州大败,手下军民损失数万!

    从前世历史上的这些记载中,毛文龙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此时朝鲜国对于明朝和后金的态度。

    打一个比方,如果街上有一伙地痞欺负人,许多旁观者从感情上当然会厌恶这些地痞流氓,同情受害者,但如果要他们自己挺身而出,站出来阻止,他们就多半要害怕惹祸上身了,宁愿旁观也绝不出头,哪怕这个受害者是他们的恩人!

    朝鲜也是这样,从感情上他们对明朝是一边倒的,但从实际利益决策上,他们采取的政策就是首鼠两端,骑墙观望,最好就是哪边都不得罪,不要惹祸上门。而毛文龙的存在,在朝鲜人看来,恰恰就是连累了他们,贻祸于他们。

    知道了朝鲜的这种态度,毛文龙此行便有了九成的把握,另外,从心理上,毛文龙也对这种敲诈的行为也没有了心理负担。

    数日后,挂着明朝龙旗的大熕船便抵达了朝鲜任川港外。

    十几艘朝鲜的板屋战船慌乱的驶出港口,想要对大熕船进行阻拦。

    毛文龙二话不说,下令船上水手放炮示威,同时又令旗手挥舞旗语,向前来拦截的朝鲜板屋船告知己方乃是天朝上邦的天使。

    “轰!轰!轰……”一连串的巨响传出,海面之上瞬间扬起大片的水花和烟尘。

    经过毛文龙之手改善过的大熕炮释放出了惊天动地的威力。

    朝鲜板屋船上的水军被炮火的威力震慑的一阵慌乱,慌忙间就要点火开炮,但很快,这种危险的举动便被吓得面色惨白的水军将领喝止。

    因为水军将领看到了对面这艘巨大而霸道的战船之上,挂着的是明朝的旗帜,而且,通过旗语,他已经知道,对方乃是天朝上邦的使者!

    “通令全军,关闭炮口,击鼓吹号,欢迎天朝使者!”朝鲜国的水军大将挥手下令道。

    在朝鲜海军的夹道欢迎之下,毛文龙等人顺利的登上了港口,朝鲜水军统帅李仁祺亲自带着一众水军将领上前迎接毛文龙,态度无比恭顺的躬身笑道:“恭迎天朝上使!”

    毛文龙也是微微躬身,态度却是有些傲慢的说道:“还请将军上报贵国朝廷,大明游击将军毛文龙求见国王陛下,商讨联兵共讨建奴之要事!”

    李仁祺却是微微一愣,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堪,大明军队在辽东一败再败,并且还数次三番的要求他们出兵协同,这几场战役下来,朝鲜不仅损兵折将,而且还触怒了后金,被后金多次警告之后,朝鲜国上下无不心惊胆颤,深怕受到后金军队的报复。

    但朝鲜现在还是大明朝的附属国,宗主国的邀约,又不敢直接拒绝,李仁祺只好满口应承,马上命人通报国王。

    朝鲜国王李珲此时正在与大臣商讨国事,得知明朝廷又派出使臣前来商讨联兵讨伐建奴之事,顿时便皱起了眉头,来回踱步,很是焦虑的说道:“之前得到明朝咨文,说是派了一员将领收复四卫,要寡人协助之,这毛文龙怎么又跑到寡人这来要求联兵了!明军萨尔浒之战之后,连战连败,害得寡人损兵折将,这次又来,寡人该如何是好”

    李珲身穿红色龙袍,身形有些瘦弱,已经四十六岁的他,早就已经没有了雄心壮志,此时此刻,他只想安心的做好自己这个国王,并不想掺和到明朝与后金的斗争之中去。

    左议政李尔瞻出列回禀道:“启禀主上,臣下之前探知,这毛文龙乃是明军游击,被巡抚王化贞派遣到敌后招抚降民,其手下不过二百军丁,此人妄谈什么收复
1...678910...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