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咸鱼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庞德耀斯
要知道,若是能得到一路学正的点拨,非但州试方面不会有障碍,就算是进了京城,最终参与会试,也能获益不浅。
苏学正无论是于仕途还是学问上都浸淫了数十年,远非自己一阶老儒所能比。
一旁的黄夫子简直嫉妒到要发疯,这个名额原本应该是萧二郎的啊,谁知这赵希安会一鸣惊人,赢得了苏学正的青睐。
至于苏学正想要收赵希安为徒,黄夫子倒觉得是应有之意。
这样一个才学精深又行事懂进退的少年,谁不动心
只怕用不了多久,他便能名震整个大周朝,到时候别说林夫子,就算是苏学正搞不好都要靠着他来播撒声名了。
其余人也是差不多的想法,只等赵希安的决定了。
换了旁人,面对苏学正如此明白的暗示,早就扔下手中一切,跪倒拜师了。
要知道能入一路学正法眼的,只怕今后科举之路都会一帆风顺。
然而这种对于寻常学子梦寐以求的机遇,在赵希安眼中根本算不得什么。
他本就无心科举之路,又谈什么利用机会呢
更何况,如今的他,正一心一意在和一条烤羊腿搏斗,根本就没将刚才苏学正的话听进去,只道是寻常的客套。
嘴里含糊不清道:“多谢学正大人的看重,学生觉得……,还是在家攻读更为妥当。”
&
第四十二章 收徒
吴县令见赵希安眼神中有些迷惑,便道:“希安,你莫怪本官责备于你,实在是爱之深责之切啊。”
使了个眼神,这么好的机会就在眼前,你小子还不快点服软
就在此时,黄夫子倒是笑了:“哈哈,难得见到如此清明果断的少年,竟不贪慕虚荣,足见其有把握凭一己之力考上三甲,佩服佩服!”
他要是再不说话,那少年必定拜入苏学正门下,未来不可限量。
那么林夫子自然会在可见的未来领袖县学风潮。
想到日后那些优秀的学生纷纷拜入林夫子门下,黄夫子几乎要嫉妒到发疯。
因此才出口阻止。
他执行的是与吴县令完全相反的策略,明褒实贬,赵希安若是之后拜入苏学正门下,那他就当不起清高二字。
当不上清流的文人,自然就归属于浊流。
尽管他一人的话语并不足以决定这一切,但是他也并非毫无根基之人,自然可以找到同盟者。
殊途同归,少一个竞争对手,便是多了些名望,相信县学里看不上林夫子的,定然不止他一个。
“哼,小人。”林夫子心中暗骂,却束手无策。
这是阳谋。
你接招与否,不影响结局。
果然,赵希安这才似乎理解了先前那些对话。
原来是苏学正要收自己为徒
这,怎么可能答应
自己多少底子,别人不清楚,自己还不清楚吗
要是不知死活拜入他人门下,三天必然现了原形。
来吧,背一段《论语》,来吧,解释一段《中庸》,来吧……
想到这种令人绝望的日子,赵希安彻底抓狂了。
“苏学正错爱,晚生原不该拒绝。只是家父丧期未过,此时再投明师,只怕对大人不利啊。”
这年头的人,最信什么
无非是鬼神之说。
果然,苏学正的眉头皱起。
鬼神之说对于这把年纪的他来说,其实并不重要。
但,
劝人不守丧而参与科考,本没多大事。
但若是再将此人收入门下,别人会怎么想
他们只会说,姓苏的为了桃李满天下,为了一个天资卓绝的好学生,居然鼓动他人行不孝之事。
有污清名啊。
即便是没几年就要致仕了,但无论如何,苏学正也不想自己积累了一辈子的名声受损。
他为何离开汴京官场,跑到故乡来当一个不起眼的学正
不就是厌倦了尔虞我诈的圈子,想要保住自己一生的清名不受污
如果就此收赵希安为徒,今后绝对会被人诟病,这不是本末倒置了
另外,这鬼神之说,尽管不可尽信,但也不可不信啊。
古人既然有守丧三年之期的说法,说不准就是有先例在,不孝者必定不寿。
那么鼓动他人不守孝,是否也会有反噬呢
苏学正都年过花甲了,实在是无法接受双重冒险。
他收徒的念头,不由得转淡了许多。
吴县令也是如此,若是能顺势帮自己恩人之子一次,他自然不会吝惜只言片语。
但赵希安明显不想拜师,而且理由也极为有力,自己何须做这个两面不讨好的恶人
何况,以此子表现出来的文采,若是未来有心仕途,想必也是手到擒来的事。
想到此处,他与苏学正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惜才且略带遗憾的眼神。
时机不在今日。
“既然赵大郎严守孝道,老夫倒是不便勉强了。今日得此佳句,足矣足矣!来,为这阙词,当浮一大白!”
赵希安没想到自己随意找的一个借口,居然会有那么大的效果。
这事就如此简单就结束了
倒是好事。
趁热打铁,举起手中酒杯,就敬了苏学正一杯。
吴县令也举起酒杯敬了苏学正一杯,还对赵希安微微点头。
赵希安的父亲赵端方对他有恩,赵希安守孝,其实也符合了他的心愿。
只是,有些可惜了。
林夫子则道:“不拜师没问题,但下半年的州考,我觉得希安你还是要参与的。即便不中,增长见闻也是好的。”
&
第四十三章 一语动人心
“算了吧……。”赵希安下意识轻轻说了一句。
唐诗还好,宋词他可没有多少储备。
三十首好像都没有。
除了一些内含难得精妙词句的大作,其余上辈子赵希安过目就忘,根本就记不住。
可不能在这种小场面里,一下子就用掉两首。
那今后他还有什么资本去装……去一鸣惊人
显然那蚊呐般的声音,正在兴头上的黄夫子并没能听清,反问道:“方才你说什么”
赵希安冷静下来,平静地笑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学生才能有限,偶有佳作已是极限了,怎么能说作就作,学生又不是李太白那般天赋横溢的诗仙。”
说罢,却见席间众人,又个个都目瞪口呆,一副如同见了鬼一般的神情,盯着自己。
尤其是黄夫子,手指着赵希安,连话都说不出来,脸憋的通红一片,赵希安都怀疑他别是闹了心梗了
难道自己又说错话了
直到萧采玉站了起来,走到赵希安面前,上上下下打量了他足有半柱香的时分,这才露出涩然的苦笑。
“原以为赵兄只是蛰伏多年,一鸣惊人。却不想如此京剧,居然能随口而出。”双手合拢,又是深深一躬:“今日既能听闻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妙句,又得妙手偶得之的金句,赵兄的文采飞扬,绝非采玉能比的。今后再见赵兄,当以师礼敬之!”
额……
好像是自己随口一句,又说了不该说的话了吧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句装逼至极的话,到底是谁说的
想了半天,依稀记得是陆游。
陆游,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这位伟大诗人的生平莫名从赵希安的脑海中涌现出来。
完蛋了,又是一句本不该存于现在的名句,居然现在就被用了出来。
真是,
浪费啊。
“虽只是随口一句,但这话着实的好啊。”苏学正感慨道:“当真是道出了我等读书人心底的话!少年英才,吾远远不如也!”
“是啊,之前本官做的那些词句,本来自以为还不错。但如今看来……”吴县令一脸的惭愧:“根本就是狗屁不通的东西。”
说罢,走上前去,将先前自己所写的那段诗句撕了个粉碎,双手一扬,纸片随风飘摆,在初春和煦的阳光映照下,显得分外好看。
有他这个先例在,在座所有人无一不走上去,将自己的诗作撕碎,以表示对于赵希安的崇敬。
是的,崇敬。
方才那简单的一句话,说到底连半首诗也算不上,但其真正的精华在于,一语道透所有文人想要表达而表达不出的那种感觉。
不是本朝的文坛,而是千古以来的文坛。
就算是诗圣、诗仙都未曾有过如此精辟朴实,却又直入人心的名句。
这是一句能传颂千古的话啊。
和这句话相比,和那个随口说出这句话的少年相比,自己这伙人简直就同戏台上的小丑一般,插科打诨,博人一笑罢了。
仅凭这一句话,赵希安这小子今后的仕途,想不坦荡都不可能。
谁敢刁难他
不怕被全天下的文人唾弃的吗
黄夫子的心情最复杂,他本是想要为难这小子的,结果却恰恰相反。
两次试探得来的结果却是,等于自己亲手将这小子扶上了文坛的最高峰。
还生怕他站得不够稳一般,再用自己老脸贴上去,让他多踩几脚,再攀高峰。
面色红黑不定,一手扪住心口,想要说话却仿佛哑了一般,喉头发出一阵难以言喻的喘息声。
还是赵希安第一个发现他不对劲的地方,忙问道:“黄夫子,你这是怎么了要不要请个郎中来替您看看”
黄夫子的眼神愈加愤懑,只恨一口邪气憋住了喉头,他竟无法开口痛骂对方。
旁边的人一看,顿时也发现了黄夫子的问题所在,吴县令忙下令道:“快请郎中!”
&n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