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楚人也跟我们宋国撕破脸皮了。不可不防,现在秦楚两强伐魏,志在弱魏,连横之势已成而邯郸和新郑却迟迟不发兵援救,显然是想袖手旁观,为合纵,我宋国应当出兵援救被秦国和楚国围攻的魏国”
宋君偃闻言,微微颔首,不过作为相国的黄庸这么深明大义,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了。子偃不由得浅笑道“相国,伐战,劳民伤财,寡人还以为你会极力反对寡人援魏呢。”
黄庸讪讪地道“君上,臣不擅于伐战、伐交之事,执掌民生大事,这没错。但是我作为咱们大宋的相国,理应处处为国家社稷着想,这没什么不对的。”
“哈哈哈哈。好”子偃环顾四周,向着朝堂上的列位朝臣说道,“大家还有
第0193章 伐楚之议
张烈面对着亚相苏贺咄咄bi)人的态势,还是云淡风轻的样子,笑着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胜算这种事谁都说不准,毕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数不胜数,人算不如天算”
“但是亚相大人既然执意要问,为伐楚和解襄陵之围要出动多少军力,如何调兵遣将,这个就能好好说道说道了。”
随即,张烈向着陛台上的宋君偃作揖道“君上,不知道我宋国最大限度可以在一个月内调集多少的军力又能在一个月内召集泗上诸侯国的多少兵马”
听到这话,宋君偃暗自盘算了一番。
他不是那一种什么都不知道的昏君,对于军旅之事,他或许没有匡章这个大都督,宋国的最高军事长官熟悉,但是大致上他还是知道一些兵力分布,和青壮多少的,这一点子偃甚至比匡章更为熟悉。
子偃颔首道“一个月之内,我宋国可以调集各地的兵马,包括常备军、宿卫、守军、衙役以及青壮,除掉不可调动的守备部队,所有兵马聚于商丘的话,应该可以征召到差不多二十万的军队”
“至于泗上诸侯国的军队,在一个月之内征召的话,颇为仓促,不过也能召集十五万的的军队这是最大限度的征召了。”
听到这话,张烈昂着头说道“亚相大人,你都听见了吧我宋国可以在一个月之内征调整整二十万的军队,泗上诸侯国也能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召集十五万的大军,这是多少的兵力了整整三十五万啊有了这三十五万的大军,还怕不能兵分两路,伐楚和解襄陵之围吗”
见到张烈这么趾高气昂的样子,就跟斗气一般,苏贺气极了,他甩着袖子怒道“怎可倾国之力而战君上,还有祭酒大人,这不是我宋国被楚军大举进攻,而是我们宋国的军队去解魏国的襄陵之围的”
“君上,打仗本来就是劳民伤财的事,一仗下来不知道要死伤多少的将士,令多少人家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请恕臣不能同意这样冒险的举动”
看到苏贺气急败坏的样子,子偃有些好笑,不过他还是很尊重这位亚相大人的意见的。毕竟这个纷乱的世道,兼听则明比较好一点,虽然群臣都同意出兵援魏的事,但是在如何调兵遣将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其实这个没什么,宋君偃也不在乎这些。
若是连这种军国大事都能一下子解决掉,而群臣都没有一点别的建议的话,这才是奇了怪了
“那么,依亚相之见,我们宋国该如何调兵遣将呢”宋君偃问道。
苏贺闻言,摇摇头道“调兵遣将的事臣不是很在行。只是体恤于民力,不忍为了一城一池的得失而使我将士死伤惨重,劳民伤财。”
苏贺不是那一种悲天悯人的圣人君子,不过他的确是处处为了国家社稷着想,他的出发点,或者是说眼光看到的地方跟张烈这种战略家看到的地方截然不同。
张烈认为宋国一味地埋头发展国力是不行的,因为宋国本来的底子就比其他国家逊色不少,不说秦齐楚三大霸主国了,就连稍微弱一点的韩赵魏三晋宋国都是稍逊一筹的
在这个大争之世,战争愈演愈烈,各国的雄主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闹个不停。
宋君偃生在这个乱世,这个极具变革的乱世,想要无为而治,通过时间和民力来发展国力根本就是行不通的因为天下的强国是不会给宋国这个发展国力的时间和空间的,宋国如今想要发展国力,就必须要继续开疆拓土,削弱列国,壮大自。
如宋君偃一般的雄主不在少数,秦王赢驷算一个,楚王熊槐算一个,齐威王田因齐算一个,还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赵侯赵雍算一个,其余诸如魏王瑩、韩王康之辈都算是中上之姿,虽然不算得是雄主,却也都是有作为的君主。
这是一个大争之世,凡有血气,必有争心
战国中后期的战争和形势才是最残酷的,群雄并起,前期霸主魏国有着一统天下的实力和时机,只是错失了良机,现在沦落到到处挨打的境况。
战国中后期就不必多说了,秦齐楚三强并立,三大霸主国都有着问鼎天下的国力和雄心,只是齐楚两个无以为继,后继者不能跟先王一般励精图治,没有了最开始的野心。
齐国是在齐闵王的时候听信了苏秦的谗言,吞并宋国,这才导致了燕、秦、韩、赵、魏五国伐齐,最后偌大的一个霸主齐国就这样衰落了,一蹶不振,而且此后齐国基本上是被秦国的远交近攻的邦交国策牢了,和燕国一样,一直在扯赵国的后腿。
楚国呢,楚国是一个悲剧
早在西周时期,楚国就已经崛起了,不然在朝贺周天子的时候也不会因为不满子爵的爵位,愤而披荆斩棘,最终擅自称王,导致周天子的数次征伐。
不过楚人的韧还是很强的,凭着山高路远,草木丛生的荆南之地,硬是挡住了周天子和齐桓公、晋文公等强大势力的讨伐。在秋时代,吴国在孙武和伍子胥的带领之下伐楚,捣破郢都,还险些灭了楚国
楚国也是很悲催的,跟后娘养的一样,每一个秋霸主都要尊王攘夷,都要照着他的股上踢一脚。
不过历数秋战国时代,不管是秋时代的齐、晋、秦楚,还是战国时代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七雄鼎立的时候,楚国的综合国力都是排在前几名的,哦不,应该是说数一数二的。
即便是在秦国已经可以以一敌六的秦昭襄王后期到秦王嬴政时代,秦国想要灭掉楚国,都要出动整整六十万的大军,耗费一年多才灭亡楚国的。
第0194章 食人鱼吃肉糜
下朝之后,宋君偃并没有一如往常地去到君后干婉的寝宫,而是乘着步撵,在一大群宿卫和宫婢的前呼后拥之下,来到了沙丘宫的御花园。
御花园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
以钦安为中心,两边均衡地布置各式建筑近二十座,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
其中以浮碧亭和澄瑞亭、万亭和千秋亭最具特色。
两对亭子东西对称排列,浮碧和澄瑞为横跨于水池之上的方亭,朝南一侧伸出抱厦;万亭和千秋亭为上圆下方、四面出抱厦、组成十字形平面的多角亭,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两座对亭造型纤巧秀丽,为御花园增色不少。
子偃之所以到这个御花园来,当然是dang)涤一下心里的尘埃,想要静下心来的。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是最能胡思乱想的咳,应该是心无杂念,所以想得更多,想得更为周到才对。
出兵去解魏国的襄陵之围是肯定的,但是随着张烈的一个谏言,又挑起了宋君偃心中的野望。
攻取楚国的九江郡和淮南郡其所带来的利益不言而喻,基本上就奠定了宋国的准霸主地位,可以说有了这两个郡的人口、赋税和战略纵深,宋国就可以一跃成为仅次于秦齐楚三大霸主国,而略强于韩赵魏三晋的准霸主国了。
子偃的目光放得很远,但是他的心里还是有着很大的顾虑。没办法,楚国这个庞然大物可不是好惹的
楚国可谓是现在最强大的国家了,连秦国和齐国都稍有不如。
论疆域,楚国幅员辽阔,国土方圆纵横五千多里;论人口,楚国也有五百多万,其中还有不少封君和公卿大夫藏匿的人口,不计其数;论军力,楚国乃是万乘之国,带甲百万,随随便便都能出动三四十万的军队作战;论底蕴,楚国历史悠久,民风剽悍,楚人对于楚王室的认同感极高;论综合国力,只怕宋国拍马都不及
楚国就是这样强大得让人窒息,让人战栗
宋君偃独自一人走进了千秋亭坐下,凉风习习,他凝视着花圃里多彩斑斓的花卉,心一下子好了不少。
忽然,一个穿着内侍服饰的少年人进入了他的视野当中。
嗯,他这是在干嘛子偃好奇地看着在假山那边的水池边上,手里往水池撒着什么东西的少年内侍,他定睛一看,这不是泔水吗泔水里掺着糜,吃剩的糜已经发臭了。
这个小内侍就这样从手里的竹篮子里,在满是泔水的竹篮中挑出了糜,然后缓缓地往水池撒去。
这个水池如果子偃没记错的话,这一方毫不起眼的池塘里,养着的应该是食人鱼才对。难道这个小内侍是拿着泔水里的糜去喂食食人鱼吗
这一下可吸引了宋君偃的注意力,他好久没看到过这么有趣的事了。子偃寻思着什么,悄无声息地走到了那个还在撒着细碎的糜的小内侍的背后,静静的看着他哼着小曲儿,从竹篮里检出糜,撒到了池塘里。
“你在干嘛”子偃不由得惊讶地发问道。
小内侍似乎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见到是宋君偃,不由得惊慌失措地跪在地上,叩首道“君上”
“平吧。你这是在干嘛呢把泔水里的糜检出来扔到水池里喂给食人鱼吃,有什么缘由吗”
闻言,小内侍战战兢兢地道“请君上恕罪,小人也不是故意往着池塘里倒泔水的。小人在宫中苦闷,没有玩伴,只好以这群食人鱼为知心知己的朋友,有时间就拿宫里剩下的泔水,把里面那些糜挑出来逗弄逗弄它们了。”
宋君偃闻言,微微颔首,说道“没有消遣时间的方式,就自己找一些乐子,这个是人之常。寡人恕你无罪了。”
第0195章 虚虚实实
西元前323年,即宋君偃六年五月末,子偃登台拜将,以阳侯匡章为统兵大将,出动步骑十万,战车千乘,从商丘出发,渡过睢水,经马陵而直插魏国华阳、岸门等已经被楚军攻占的城邑,声势浩大,一下子引得天下瞩目。
楚国,章华宫。
楚王熊槐接到宋国发兵十万解襄陵之围的战报,气得一下子把竹简摔到了地上,瞪着眼睛,怒不可遏地道“白眼狼宋君偃这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白瞎了寡人把王妹都嫁给他了混账东西,去年的泗水之战的事寡人还没有找他算账呢,他竟然还敢阻挡我们大楚国的军队伐魏之事,寡人这一次一定要他好看要他吃不了兜着走,自担责任”
看到熊槐咬牙切齿的样子,在御书房里的楚国大司马昭鱼,左司徒屈原和上将军景驹都不由得面面相觑,无奈地摇了摇头。
还是大司马昭鱼第一个站出来,作揖道“大王息怒。根据我们在商丘的细作打探到的消息,宋人这一回发兵十万,去解襄陵之围的事绝对没有那么简单难道大王不觉得很奇怪吗列国的军事行动,大多是在显山不露水的况下,调兵遣将的,但是宋国这一回出兵实在是太招摇了,大张旗鼓地召集各地的军队,还有泗上诸侯国的军队。”
“这一切都显得太诡异了。据说在那魏国使臣甘宁觐见宋君偃的大朝会上,甘宁提出了合纵的想法,子偃也颇为动心经过我们在商丘的细作多方打探,其实宋国的军师祭酒张烈已经向宋君偃提议兵分两路,一路解魏国襄陵之围,一路南下伐我楚国现在援魏的宋军如此大张旗鼓,而且臣还听闻,商丘方面也在调兵遣将,兵力颇多,实在是令人不得不防啊”
“大王,你试想一下,若是匡章统率的军队走到半路,或者进军华阳的时候突然南下,与商丘方向的宋军攻伐我楚国的九江地和淮南地,这可如何是好”
闻言,楚王熊槐气得浑发抖地道“他敢寡人借他子偃三个熊心豹子胆他都不敢。哼,没想到看上去仪表堂堂,面有神光的宋君偃竟然也这般心思龌蹉,唯利是图,小人心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呃,熊槐这般“幽怨”地吐槽倒是不知道让几位楚国重臣们不知道如何开口了。
左司徒屈原这个人比较耿直,不畏强权,敢于谏言,在这个时候他不由得站出来向着楚王行礼道“大王,现在不是说宋君偃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了。令尹大人正在围攻襄陵,而宋国的大军也正在驰援襄陵的路上,对于援魏的宋军,不可不防,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让驻守九江地的景翠将军北上夹击宋军”
熊槐撑着滚圆的肚皮,冕服一甩,眯着眼睛仔细地斟酌了片刻,说道“诚如昭鱼方才所说的,不知道宋军是否真的有意解襄陵之围。或者说,他们宋国是想直接解了襄陵之围,还是想出兵九江地亦或是淮南地,插入我楚国的地盘上,使我伐魏的大军不得不回援九江、淮南两郡。”
屈原闻言,跟旁边的昭鱼对视了一眼,旋即说道“大王,臣以为宋军想要攻伐我楚国的九江地与淮南地的可能不大,毕竟早在伐魏的战事开始之前,我们楚国已经在九江、淮南两郡部署了八万的兵力,加上各地的封君的私兵,还有守军、衙役以及可以随时征召的青壮,在短时间内,我们在两郡的楚军可以随时拉起一支十余万人的军队。”
“宋国想要一口气吃下淮南郡和九江郡,即便其联合泗上诸侯国,只怕也没有这么好的牙口除非宋君偃是一个蠢才,或者是已经丧心病狂了,不然绝对不敢轻易进犯我楚国的淮南郡和九江郡的”
熊槐听到这话,微微颔首道“可是宋国此番援魏这么大张旗鼓是为了什么”
“只有一个原因。”屈原信心满满地道
第0196章 饕鬄盛宴
静谧的夜晚,明月悬空,繁星寂寥。
在华阳不远的一处山谷里,耀眼的火光点缀着这一片漆黑的天地。
走动之间盔甲撞击在一起的轻微的响声,连带着人的呼喝之声,还有抱怨的声音,窃窃的私语。在漫长的峡谷过道里,一队看不到边际,看不清规模的兵马正在缓慢地行进着。
“弟兄们再加把劲儿啊子时之前咱们就能赶到华阳城里了那里有酒有,饭菜管饱快点”一个穿土黄色盔甲的都尉,按着腰间的青铜剑,站在一方巨石上大声地叫嚷道。
在旗手举着的旌旗上,依稀能看见一个隶书写的“楚”字,大大的楚字在这个漆黑的夜晚里并不显眼,却成为了指引楚军将士们前行的标志。
“弟兄呃”那个楚军都尉还要再叫嚷几声,以此激励已经颇为疲劳的将士,不料冷不丁的背后飞过来两支羽翎箭,噗嗤的一声径直插到了他的上,穿甲而过,血液顿时迸溅出来了。
楚军都尉猛地回过头,只见眼前的隐蔽的草木之间陡然出现了一个个张弓搭箭的影,白衣黑甲,面色剽悍,其上招展的旌旗是天命玄鸟
“敌敌袭”
都尉反应过来的时候为时已晚了,在峡谷两侧的山道边上,宋军的将士们纷纷在长官的呼喝之下,张弓搭箭,密集的箭雨转瞬间向着山谷里的楚军士卒过去。
“嗖嗖嗖”激烈的破空声飞流直下,在最前沿和两边的楚军将士倒霉透了,全差了好多箭矢,跟刺猬一般,万箭穿心,哀嚎着倒在了血泊里。
“放箭”
经过几轮箭雨的抛,收割走了一大片楚国士卒的命,哀鸿遍野。
在楚军中军大纛的位置,楚将陈光见到惊慌失措,到处乱窜的己方士卒,不由得心里一怒,拔出剑就杀死了两个溃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