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一九八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佬妖精18
听到周阿姨这么说,秦小悠攥了攥自已的小拳头,“谢谢周阿姨,您可是帮了我家大忙了,不然我还得像只无头苍蝇似的乱撞呢。”
说完也不耽搁,想抢着下午上课之前的时间,赶去文化路小学,好运气能碰上领导最好,碰不上也可以先去看看学校的环境,了解下大致情况。
抬手跟周阿姨道了再见,秦小悠转身就想跑走,结果被周桂珍一把给抓住了,“都这个点儿了,不先吃饭,你急着干嘛去”
“我去文化路小学看看,如果能碰上校长或者教导主任在,我就跟他们说说家里的情况,说不得磨一磨就有用了呢。”
“碰不上领导的话,我就在学校里转一转,好歹知道一下学校的情况,回去也好跟我爸妈和弟弟形容一下。”
周桂珍轻叹了一声,这么小的孩子,就把家里的事情全部扛在了肩上,真怕这小小的肩膀承受不住呢。
把
第六十一章一封通知书
家里的一应物品很快都整理妥当了,带走的东西并不多,只带了些日常能用到的行李、衣物及洗漱用品。
其它的东西就都盖上了遮尘布,先留在了家里,如果有什么需要用到的,秦大路回来取一趟也不算特别远。
两天后,吴阿姨家的门前,来了一辆大卡车,把吴阿姨的家当都带走了,也载走了吴阿姨和她的儿子,还有惜别的眼泪。
离别的伤感很快被搬进新家的兴奋所代替,吴阿姨把床和锅碗瓢盆这些都留了下来,倒是省了秦家好大的事儿。
中午收了摊子,秦大路和柳梦荷就回了村子,雇了村子里一辆拖拉机,把自家要搬的东西装上了车,顺便去学校接了儿子。
跟小伙伴的分别自然也是万分不舍的,但同样,新家新学校也是让人憧憬和兴奋的。
坐上了拖拉机的小家伙,看得一路闪过的风景,很快的,分手的难过便被对新生活的向往所代替了。
吴阿姨是个利索能干的人,家里四处都是干干净净的,根本不用重新收拾,倒是免了搬家后的一番折腾。
晚上的时候,一家人就在新家吃了一顿丰盛的暖房宴,柳梦荷可着儿子、女儿的口味,做了一大桌子的鱼啊肉的。
一家人边吃边聊,吃得热热闹闹,却被突然而至的敲门声给打断了,秦大路去把门打开,门外,站着赵安琪一家人。
“咦赵大哥,嫂子,您一家子怎么来了,快请进,快请进。”秦大路赶紧热情地把人迎了进来。
虽然赵安琪曾经伤害过自家女儿,但赵家及时做了弥补,现在两个小姑娘还成了好朋友,秦大路这个当家长的,也不是记仇的人。
赵裴浩边往屋里进边说到,“这不是听安琪说,你们今天搬家嘛,就想着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周桂珍也把手上拿的东西放到了柜台上,“原来还有一间小卖铺啊,怪不得听小悠说,房子卖了四百五十块呢,有这个进项,也算值了。”
做为一个从事商业工作的人来说,对于资金的周转总是有着很高的敏感度,只要有这个小卖店在,买房子的钱总能赚得回来,绝对不亏。
柳梦荷也已经迎了出来,“可不是呗,没想到能买到这间房子,多亏了小悠跟房主的大姐聊得来,人家因为喜欢她才卖的,咱们也算是占了便宜。”
周桂珍就笑了,“真要说起来,你家小悠这孩子,没几个人会不喜欢,又聪明又能干,长得还漂亮,我都想抢回家去养着了。”
“妈,你可真偏心。”跟在她身后的赵安琪不干了,揪着妈妈的衣襟撒起娇了,周桂珍无奈地说到,“瞧瞧,啥时候能长大啊”
柳梦荷就赶紧把赵安琪领在了手里,“你不喜欢我喜欢,这么娇滴滴的小闺女,上哪儿找去,不行咱俩换换。”
说说笑笑间,气氛轻松了不少,两个女人各领着一个闺女转过了柜台,赵裴浩把妻子放在柜台上的东西拎了起来。
“呐,你们今天搬家,也没什么好送的,这是一套碗碟瓷器,搬家图个好彩头吧,大路你可别嫌弃。”
秦大路慌忙把东西接在了怀里,沉甸甸的一个扁长的大纸壳箱子,箱子外面的图案相当的精美漂亮,价格肯定不会低了。
“这是干嘛啊,赵大哥,你们一家能想着过来看我们,我们就已经很开心了,东西就不必了,这个你带回去,自已留着用吧。”
第六十二章忙碌的新生活
已经听女儿说过,这次儿子的转学,是赵家人帮忙给办的,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没有拿到通知书,柳梦荷还是有些不托底。
此时把通知书拿在了手上,虽然通知书上的字,她还认不全,但通知书三个字她还是认得的,那颗半悬着的心也终于算是放下了。
“桂珍,这次可真要谢谢你和大哥了,要不是你们两口子帮忙,小闲的转学也不会这么顺利,甚至不知道能转到哪间学校去呢。”
女儿跟自已说过的,这间文化路小学,是达盛市如今最好的一间小学了,招生的名额有限,如果不是赵家夫妻俩帮忙,能进去念书的机率是相当的渺茫。
所以柳梦荷是诚心诚意的道谢,两家人也算是不打不相识,没想到最后能走到这一步,赵家给予自家的,可算是大恩惠了。
“梦荷,都说了咱们之间不用客气,你要是再这样,我和你大哥都不敢来了。”周桂珍轻描淡写的就把事情揭了过去。
等到送走了赵家的人,柳梦荷感叹到,“大路,赵家真是好人呐,无缘无故的就帮了咱们家这么大的忙,还啥好处都不要,咱们可拿啥还呢”
秦小悠想说什么,却到底没有开口,她想说这份人情她会还的,但一想到爸妈还不知道自已求周阿姨帮忙的事,赶紧又把这话咽了回去。
本来就欠着人情呢,自已要说还在麻烦周阿姨,爸妈心里反而会更不好受,那不是弄巧成拙了么索性等自已有能力还人情的时候再说吧。
想着刚刚送周阿姨出门的时候,周阿姨悄悄地跟自已说,已经定下来后天出差了,秦小悠心里就激动得不行。
她赶紧就跟周阿姨约好,明天中午再过去一趟,一是为了送钱,二是要好好的交待清楚自已上货的需求。
只是,家里刚刚才搬过来,明天不只要送弟弟去新学校,还多了个小卖店要守着,事情一下子多了起来。
想要在明天中午出门,时间上有点错不开啊,还得要找个好的借口,不能让爸妈起疑心。
直到躺进了被窝里,秦小悠还在揉着额头想办法,可直到第二天起了床,秦小悠也没有想出好办法来。
只能轻叹一声,兵来将挡,水来土防,到了中午再说吧,车到山前必有路,到了中午也许就柳暗花明了。
早上帮家里守着小卖店,妈妈去出了早点摊子,爸爸则送弟弟去了新学校,等妈妈收了摊子,秦小悠才小跑着去学校上课了。
一上午的时间过得飞快,中午的时候,秦小悠照例小跑着出了校门,跑回小卖店,把守在店里的爸爸换了出来,让他去帮妈妈的忙。
自已被困在了店里,还怎么去找周阿姨呢,早知道就跟周阿姨约在晚上见了,秦小悠拍了下脑袋,这脑袋里是缺弦了啊,竟然忘了看店的事。
“小悠,我就知道你中午会回来守着店的。”门口响起赵安琪的声音,紧跟着,赵安琪和孟琳琳一前一后的进了店门。
“秦小悠,你家真把这间铺子买下来了安琪跟我说,我还不相信呢。”孟琳琳一边咬着馅饼,一边好奇地四处打量。
秦小悠却是眼睛发亮,这不是救星来了么,果然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好人就是有好命。
“安琪,琳琳,你们俩帮我看一会儿店面,我出去办点事儿,很急,但我保证很快就回来,在我回来之前,你们两个可不许离开啊。”
说完也不等两人答
第六十三章未来不可见
柳梦荷要守着家里的小卖店,这样的居家小店离不开人,去补食材的任务,以后就只能落在秦大路一个人的肩上了。
小卖店里的商品,也不全是商家送货,有一些商品,是需要自已去进货的,秦大路正好顺便一起上回来。
看着爸爸拎着两个大兜子,匆匆走出门的背影,秦小悠不仅心疼起来,虽然家里的进项多了,可爸妈也就更加辛苦了啊。
“妈,咱家买辆三轮车吧,就是能蹬着拉货的那种,那样我爸上货就可以骑车去了,不用肩背手扛的,会轻松很多。”
柳梦荷也心疼丈夫的辛苦,听到女儿这么说,不仅也动了心,虽然说是要花点钱的,但能让丈夫轻松些,比什么都值。
“嗯,等你爸回来我就跟他商量商量,买一辆三轮车,最好是带篷的那种,下雨下雪也浇不着他。”
没想到一向抠门的妈妈,在这件事情上倒是没含糊,秦小悠还以为自已得磨半天的牙呢。
不过这时候的三轮车,还只是最简单的那种,至于脑袋上的篷子,都是勤快人自已动手做的。
“你赶紧吃饭吧,别一会儿上课来不及了。”柳梦荷去了里间,把临出摊前做好的饭热了热,给女儿端了出来。
“妈,我吃烙饼就行,也爱吃那个,你以后别单独给我做饭了,麻烦。”知道爸妈的辛苦,秦小悠不想还跟着添乱。
“嗨,这有什么麻烦的,我和你爸不是也要吃么,哎哟,不说吃饭我倒忘了,怎么没让你爸吃完了饭再去上货呀。”
一想到丈夫还饿着肚子呢,柳梦荷就没有吃饭的心情了,还是秦小悠赶紧说了两件开心的事,哄着妈妈把中饭吃了。
吃完饭,三个小姑娘离开了小卖店,赵安琪和孟琳琳意外的很安静,直到进了学校的大门口,两个人都没说话。
“咦,你们俩今天是怎么了,怎么变成闷嘴葫芦啦”平时两个丫头跟机关枪似的,没个消停时候,这冷不丁的一静下来,秦小悠还有点不习惯呢。
赵安琪扭头看了秦小悠一眼,又飞快的低下头去,好半天才嚅喏着出声,“小悠,我是不是特别的没用”
这话问得奇怪,秦小悠反问到,“怎么突然这么说”不只是赵安琪,孟琳琳也有点反常,像是受了什么刺激似的。
“小悠,你看吧,咱们的年纪差不多……”赵安琪停顿一下,抬手搓了下自已的脸,表情有点失落,甚至带了些愧疚。
“可你已经能帮家里做很多事情了,能帮父母分担辛苦,还能给家里出主意,努力让家人过得更好。”
“可我除了给家里添乱,就什么也不会了,跟你一比,我就像个白吃饭还瞎折腾的寄生虫,除了拖累父母,简直就是一无是处。”
孟琳琳把话接了过去,“是啊,别说像你这样帮父母分担了,我跟他们连这种平等的对话都做不到。”
“在我妈的眼里,我就是个不懂事的小丫头,衣来张口饭来伸手,不给她闯祸就是好的了。”
“其实也不怪我妈这么想,我也真就是没想过能为家里做什么,总觉得自已还小,家里的事情轮不到我操心。”
“可看到你心疼父母,照顾弟弟,分担家务,甚至赚钱养家,我才知道自已多没出息,问题是你还没有因此耽误学习成绩,我简直……”
简直怎么样孟琳琳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反正自已跟秦小悠一比,自已就像个弱鸡,优劣立分。
 
第六十四章富家有事相求
买新的三轮车,爸爸舍不得钱,就想着自已再动手做一辆,就像是自家出饼摊的那个手推车一样,自已买废旧的材料焊一个。
柳梦荷却是觉得,自家已经有一个手推车了,再做一个差不多的三轮车有什么意义,那不是浪费嘛。
还不如直接把手推车改成三轮车,反正自已出小食摊子的时候,丈夫是要跟着一起忙活的,那不出饼摊的时候,正好用来上货。
秦大路也觉得媳妇说的有道理,跟着要点头的时候,秦小悠却又另有了想法,既然自家就守在学校大门口,那又何必费劲推车子出摊儿呢
马上天气就冷了,秦大路两口子本来就在愁着冬天怎么出小食摊子,没想到闺女的一句话,难题就解决了。
三口人又再商量一下了,就决定把小仓库那间屋改成饼店,反正是自家的房子,没有租赁的钱,也多不出多少成本来。
至于仓库里的货,自家可以少囤点儿,吴大姐是因为只有一个人,不方便总去进货,家里又有闲房,这才弄了个小仓库。
自家现在有秦大路这个大男人在,缺了货随卖随进就行,实在有需要囤货的,那就在自已住的那间屋里存一些。
就干就干,一家三口头碰头的画着图纸,秦小闲心里直痒痒的,觉得自已是个男孩子,也该为家里的事情出一份力。
结果刚凑到跟前来,就被姐姐给撵了回去,“你赶紧回去做作业,要是作业写完了就背背单词,落下的功课在期末前可得全部补上,小心你的期末成绩。”
想着姐姐家里、学校两边忙,每天晚上还要抽出自已的时间,帮他补习英语,就怕自已的功课被落下太多,会自卑、失落。
再想想自已除了去新学校的第一天,怕自已不熟悉路,中午在学校买了饭吃,从第二天开始,就是姐姐每天中午给自已热饭吃了。
被姐姐这么用心的照顾着,秦小闲哪还能不听话,乖乖地就回屋去背单词了,明天还有课前提问呢,可别掉了链子。
虽然学校刚学完了abc,现在也只是开始学习简单的单词,但因为秦小闲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学起来也不轻松,何况学校每天还有新课要讲呢。
这边一家三口出了最终的规划图,目标是不能浪费了小仓库的面积,所以在它的里面隔出了一间房来,剩下的留做饼店。
因为小卖店那边的里间,只有两间住房,小悠和小闲姐弟俩都大了,住在一间屋里总归有些不方便。
改建饼店的同时,还顺带着解决了住房紧张的问题,也算是物尽其用、两全其美了。
这间被当做小仓库的屋子,比小卖店那间屋还要大上一些,即便是隔出一间屋来,店铺的面积也是相当可观的。
三口人估量了一下,去除厨房的面积,店面大概可以放下六套餐桌椅,针对于学生的早、午餐,绝对是足够用了。
姐弟俩都抢着要住到仓库那边去,秦小悠是怕弟弟太小,一个人住一间屋会害怕,秦小闲却是担心姐姐是女生,一个人住一间屋会不安全。
两人彼此争执不下,秦大路夫妇俩也没想好到底让哪个孩子过去,反正屋子还没弄好,这事儿就先撂下了。
秦大路在第二天下午补完货后,就推着手推车回了小岭村,毕竟他对这边比较熟悉,买零件、借工具都比较方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