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西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居简
过了不多久,一行人已经接近隐庄。与长安城中的树荫繁茂不同,这里依旧落叶飘飘,仿佛已经预示了大唐即将面临的命运。由于陈利等人是老面孔,是以村口打铁的铁匠并未对一行人进行阻拦。他目中闪过的异色似乎在说,怎么不将犯官押到牢中,反而是带到这里来了
孙钰从未来过这种阴森的地方,隐庄对朝廷百官来说是碰也不肯碰的地方,若是平时路过,也会绕开三里地走。他环视着周围落寞的景象,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你们……你们这是要对我做甚么”
“请孙大人喝茶!”刘驽笑道。
孙钰身子一颤,他当然明白来这里可不是仅仅为了喝茶而已。
刘驽骑马走在众人前头,用眼睛的余光查看周围,大内隐卫凤组、鹰组、虎组等组织的堂口分列在道路的两旁。虽然这些堂口看上去了无生气,可他明白,隐蔽处定有许多双眼睛在盯着自己这一行人。
在路过大内虎组的堂口时,他格外留心。虎组归铜马管辖,是田令孜的直接耳目,而田令孜和夔王李滋走得甚近。观察虎组的动静,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夔王的反应。然而虎组比起其他几个组织还要低调几分,不仅院中无人,而且大门紧闭。
对此他只得无奈地笑了笑,看来这个夔王故意把自己的心思藏得比海还要深,令他无法猜测。
在到达龙组堂口之后,陈利和众人将孙钰押入了屋内,五花大绑在一张椅子上。这是他们对待朝中犯官的惯用方式,习以为常。
刘驽坐回属于自己的那把居中座椅,下令道:“把那些信都抬上来。”
两名隐卫听令后,将那一整麻袋信件都抬上前来。陈利带着九名隐卫,当着五花大绑的孙钰的面开始检点。孙钰脸上闪过一丝忧虑,转瞬又掩饰成一副蛮不在乎的模样。
信件实在太多,足有数千封之多。从发黄的信笺来看,有些信已经颇有些年头。这个孙钰不愧是文人出身,朋友也都
第四百二十一节 诡辩尚书
孙钰为自己的胡乱开口感到懊悔,他没有想到这位本该是五大三粗之人的隐卫首领竟然也是个通文墨的人。
刘驽轻轻拍了下此人的椅子,惊得孙钰身子一颤,“你该知道,这样消耗下去,你的时间并不多。”
孙钰眼神灰暗,可仍有一股劲儿支撑着他将腰身勉强挺了起来,“大人,从长安到涿州来回少说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你将我关押如此之久,就不怕朝廷百官议论吗”
刘驽朝他笑了笑,“假如我告诉你只是派人去雍州府呢”
“甚么”孙钰大吃一惊,挣扎着向从椅子上站起来,可在绳索的五花大绑下始终徒劳无功。
刘驽满怀深意地看了他一眼,“你老家寄来给你的那些信根本不是来自涿州,难道还想继续隐瞒下去”
“我就是涿州人,这点还请刘大人勿要怀疑。”孙钰咬定青山不放松。
刘驽见此人始终不肯说实话,冷道:“你的老家人给你寄的那些信,用纸都是五宝斋的上好宣纸。据我所知,五宝斋的纸只能从雍州府买到,向不外售。”
他的父亲刘老学究是个喜爱书法之人,常常托亲朋好友从各地搜寻上好纸张带回来。他虽是个不爱读书的人,但常年耳濡目染,对这些上好纸张的品种也有所了解。
“那些五宝斋的宣纸是我从五宝斋买了,然后派人送回老家的。”孙钰有些傻眼了,他没有料到这位隐卫首领竟然对文人的用纸这么熟悉。
“做一件事情很容易,难的是长久以来一直做同一件事情。你难道想告诉我,你十几年来,一直派人往老家送五宝斋的宣纸”刘驽冷眼看着此人。
“当然,我父母和兄长都喜欢用五宝斋的纸,所以我一直给他们送。”孙钰犹豫了片刻后,仍是坚持道。
刘驽心中突然感到一丝疲倦,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将有限的精力消耗在这种喜欢扯皮的官僚身上,他朝站在一旁的五名隐卫说道:“把孙大人带下去,好生招待。”
孙钰顿感不妙,“别,别带我下去,我说,全都说!”
他变得垂头丧气,好似一只放了三天的茄子,“当年弹劾谢大人的过程中,我只不过是个小角色,按照上面的意思做事而已。至于上面的人是谁,我不说你也知道。我不过是个小小的侍郎,他们让我做甚么,我就得做甚么,没有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做完这件事儿以后,我并没有感到高兴,相反我心里很难受。我是敬仰谢大人的,当年谢大人为科试考官时,亲自点我做了那一年的探花,我感谢他都来不及,又怎会真心想害他。谢大人死后,百姓为他喊冤不止,我这官也做得提心吊胆,心里不是滋味。
“虽然也有些趋炎附势之徒上门送礼,可我总是不敢收,总觉得这些钱财都沾着谢大人的血。我只有恪守清贫,心里才能感到一丝安慰。因为如此,我一直在那条老街上住了十几年,从未搬过家,只想着安安心心地做好自己的这个官,等到告老还乡的那一天,心里才可以松一口气。”
刘驽坐回自己的椅中,没有抬头看他,“从你老家寄来的每封信里都会提到修坟,这是怎么回事”
孙钰深深地叹了口气,大滴泪珠从眼眶中落出,“不瞒大人说,我这十几年一直在外做官,对家中照应甚少。往日父母在世时,我也很少回去探望他们。直至他们逝世之后,我才懂得甚么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四百二十二节 另辟蹊径
当他想要起身挣扎时,刘驽已经按住了他的脉门,令他动弹不得。
“一定要盘查吗”刘驽问道。
“这是隐庄一直以来的规矩,不能被你一个人破坏。”铁匠回顾了一圈四周,想喊又不敢喊。
“那从今往后隐庄的规矩得改一改了,你能不能放我一马”刘驽郑重地向他问道。
“如果我放了你,我就会没命。”铁匠不敢松口。
“好吧,我不为难你!”刘驽叹了口气,松开此人的穴道,转身往村中走去。这个铁匠终究没有大错,他下不了决心杀掉此人。
“还请阁下留步!”铁匠突然从他身后喊道。
“怎么了”刘驽转身冷冷地问道。
“我可以放你走!”铁匠犹豫了片刻后说道。
“为甚么”刘驽有些奇怪,自己使用强力尚且逼迫不了此人,怎地将其放开后,反而变得好说话了
“在当今这个乱世上,愿意为他人着想的人不多了。你完全可以杀了我的,但你没有。既然你能替我考虑,那我也愿意帮你一把。”铁匠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你叫甚么名字”刘驽觉得此人有交往的可能。
“我叫丁铁,如果你以后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说。”铁匠说出自己的名字,同时表达自己的慷慨。
“好,我记住了。”刘驽答道。在这种人心险恶的环境下,拒绝任何一份帮助都会让他觉得奢侈。
丁铁往旁让开了一条道,放刘驽走出了隐村。
刘驽并没有立刻离开,长久以来经历的尔虞我,让他对人心中的难以捉摸之处充满畏惧。他站在夜色中,继续观察丁铁的动向,直至发现此人并未离开去告密后,方才放心地离开。
一路上,他谨防有人跟踪,连变数次路线,最后返回了长安城中老街上的礼部尚书孙钰的府中。
尽管夜色已深,孙府中的一间厢房内仍然掌着烛火,屋内传出妇人嘤嘤的哭泣。
“娘,别哭了,爹爹一定会回来的。”不时又传出懂事的孩童安慰母亲的声音。
刘驽推开房门,站在惊得目瞪口呆的母子二人面前,他相信这个妇人应该比她那个守口如瓶的丈夫更为坦诚,说不定能从其身上找到问题的答案。
妇人急忙收住眼泪,吓得惊慌失措,以为是丈夫刚刚被抓,就有强盗趁机进屋抢劫。她紧抱孩儿道:“你是谁,怎么进来的,要做甚么!”
“我是大内隐卫的人,孙大人眼下正在我们那里受审,我找你了解一些情况。”刘驽答道,伸手摸了摸妇人怀中孩子的脑袋。
妇人吓得赶忙将孩子紧紧地搂住,“我丈夫怎么样了,大人你能不能放过他”
“当然可以,前提是你得回答我几个问题。”刘驽笑道。
“大人尽管说,我知无不言。我丈夫为官清廉,从来没有贪污过。”妇人的眼神坚定。
“孙钰的老家在哪里”刘驽没有接她的话,径直问道。
“涿州。”妇人老实地答道。
“他在雍州府有亲人吗”刘驽继续问道。
“没有,一个也没有。”妇人回答得很干脆。
刘驽渐渐觉得,孙钰身上发生的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简单。此人与“老家人”来往信中提及的修坟,应该是别有所指。在五十里外的雍州府,定然藏着一个极大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他开始觉得自己先前只派陈利和四名隐卫过去实在有些草率,若是那里发生了甚么急事,绝非他们所能应对。
他继续问了妇人几个问题,但妇人一问三不知,从其坦诚的眼神来看,不像是作假,可能是孙钰平日里对家中妻儿隐瞒甚多的缘故。他不再管厢房中的母子二人,大踏步往门外走去,正好望见孙府马厩里拴着的一匹马,于是径直牵上马向门外走去。
那守门的老仆头上兀自因伤包着布巾,识出他是前次来过的隐卫老爷,不敢阻拦,连忙开门放他出
第四百二十三节 初露眉目
刘驽明白她是在明知故问,所以并不接话,而是问道:”难道你就不怕死吗“
“如果死得有意思,小女子倒是不怕。如果不是那些官差来抓我,我还能多唱一会儿,干甚么怕死。”弄玉噗嗤一笑。
刘驽摇了摇头,在他看来,无论是杀人,还是被杀,死亡从来都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你还是不打算和我说实话。”
弄玉微微皱眉,“小女子的父母都已死在战乱之中,早已没有了家,您让我回到哪里去”
刘驽勒停马匹,思索了片刻,“我可以给你提供个住处,但你去了那里得守规矩。”
“哪里”弄玉脸上露出一丝惊喜。
“洛阳掌剑门的堂口,那里由我的朋友萧呵哒打点。你帮我捎一条消息,告诉萧呵哒,让他帮我搜寻父母的下落。”刘驽郑重地嘱咐道。
“你的父母也……”弄玉觉得接下来的话不太吉利,于是没有接着说。
“或许没有我想的那么坏,总之你将我的原话转告给萧呵哒便是。”刘驽缓缓说道,他从怀中一贴碎银子,转身要交到弄玉的手里,“我就这点钱了,你路上省着点用。”
弄玉笑嘻嘻地推开了他的手,“我的银子比你多,看!”说完她得意地掏出一张五百两的大额银票,在月光下亮给刘驽看。
刘驽不用想也知道,这是她在醉云楼卖唱得来的赏钱,笑道:”等到了洛阳,你就不用做这卖唱的营生了。“
“可是我喜欢唱歌。”弄玉固执地说道,同时两只手箍紧了刘驽的腰。
刘驽不欲在这等小事上与一名女子争执,他策马向长安城的东门疾驰而去。在距离城门口还有两百多步时,他看清黑黝黝的城门早已紧闭。
“怎么办”弄玉紧张地问道。
“没事的,放心。”刘驽沉声道。
在马匹即将冲至城门下方时,城楼上方的守城兵士已经发现了这两个意图闯关出城的人。一队兵士赶紧下楼守住了门闩,另一队挺着长枪向二人迎了过来。
刘驽抱着弄玉从马背上腾空跃起,一脚踏上城墙,在城墙上飞奔,如履平地。他翻身跳上城墙,又朝城外一跃而下,带着弄玉远去。
弄玉头一次经历这般惊险的场面,吓得瞪圆了眼睛,恨不得再多生出几只手,一道绑在刘驽的身上。她倚在这位魁梧青年男子的胸膛上,抬头望着他的一副浓眉大眼,心里扑通扑通跳个不已……
两人离去后,长安城的守城官兵们彻底惊呆了,一群兵士聚在一起久久不语,过了良久方才有一人出声,“刚才抱着女子出城的那人会不会就是上次救了户部员外郎李继的那位大侠”
“你说的不错,我看着也有些像那位大侠,长发飘飘的,不像是中原人的发式。”另一人附和道。
“嘘,你们别乱说话,一个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朝廷死囚的人,你们也敢喊他大侠。”有人赶紧提醒道。
他的话让一众人重新陷入了尴尬的缄默,许久后方才有人轻轻说了一声,“大唐真的需要有大侠来拯救了!”
……
弄玉与刘驽在城外十多里地处镇上的一间客栈门前分别,此时月朗星稀,这让她不禁想起,上次两人离别也是在这个时候,她熟练地耍开撒娇的招式,翘起樱桃小嘴,“天色黑漆漆的,你真的放心让小女子一个人去洛阳吗”
刘驽指了指客栈的牌匾,“你先在这里歇息一晚,明日买匹马再上路。”
他从怀中掏出剩下的半包软骨散和一瓶解药交给弄玉,细细地教给她用法,“你这个你拿着防身,切记不可随意使用,勿要让歹人发现了你的意图,否则万分危险。”
弄玉拿着软骨散和解药,眼睛闪亮,她抬起头看着刘驽,“刘大哥,我觉得这东西很合我的脾性,你还有吗,不妨多给我一些”
“没有了,不遇上危急时刻不要随便用。”刘驽不放心地叮嘱道。
“放心,有了这个东西,我一定能顺利到达洛阳的。”弄玉把玩着手中的药囊和药瓶,欣喜不已。作为一名生于乱世的弱女子,她头一次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快乐。
刘驽替她敲开客栈的门,让满脸惺忪的伙计替她开了间上房。两人告别后,他又在客栈外守候了片刻,见无事发生后,这才放心地离开。
&nbs
第四百二十四节 再见故人
刘驽淡淡一笑,“你们先带我回去,到时候朱将军若不肯见我,我不怪你们便是了。”
那头领一听有理,随即答应下来,“既然你这么说,我也无可反驳。总之你若是能见到我们朱将军,可得将尾巴夹得紧些,千万不可像现在这般随意。”
刘驽点头,“这些道理我还是明白的。”
两方商定后,他转身去劝说那些准备背井离乡的百姓,“乡亲们,既然朱将军都答应了对手下兵士严加管束,绝不危害乡里,那咱们大家还是回去吧。毕竟不管到了哪里,都是人生地不熟,维生艰难,不如咱故乡好啊。”
众人一听有理,但是心里仍有些不放心,有人说道:“可万一那朱将军反悔,要拿咱们开刀怎么办”
刘驽走过去拍了拍此人的肩膀,“俗话说‘军令如山倒’,那朱将军是个大人物,总不至于为了咱们普通百姓出尔反尔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