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明同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醉寻芳
兰登讪讪一笑,顿时醒悟自己有些情
第0050章 早朝
出了这点事,让朱植很晚都没睡着,这事要立即着手布置,那就得与一些亲近忠诚度够高的下属提早谋划,至少要与薛整认真地交换一下意见,海上补给航道要先建立,而且必须在自己亲信的人掌控之中。事情看似纷乱复杂,但其实有迹可遁,很简单。
寒冬腊月昼短夜长,天还没亮朱植就起来由郭钏亲自服伺梳洗早膳,在侯二、李子明随从护卫下乘车到右长安门瓮城外下车,步行进入城门洞,外五龙桥前已人山人海,朝官们都在列队等候。
今日的早朝将在谨身殿举行,属于内朝,也称常朝,反正洪武时期,除元日、冬至在奉天殿大朝外,其余都是内朝,但有大事都是召见少数部堂尚书级重臣在乾清宫小范围讨论决策。
内阁还没有的事,翰林院那帮科举一甲出身,文章写得天花锦簇,自认为高人一等的家伙更没机会对军国大事置喙并争夺实权。因此,虽然老朱独裁**,但朝政运行良好。
估计奉天门开启还有一会儿,朱植踮脚举头眺望,借着宫墙城楼上照耀下来的灯火,很快在人群前面发现了武定侯郭英、杨文等熟悉身影,朱植便立即走了过去。
郭英点头笑了笑,算是打过招呼,他这谨慎小心的性子这场合是不会说什么的。朱植便笑着向两人分别拱拱手,继续走到另一边文官队列中,看到兵部尚书茹瑺便将他一边远离人群的地方,这才问道:“茹部堂!有些事不知是否方便请教”
“哦敢问何事,殿下请说,只要是能说的,臣自然知无不言。”茹瑺身材高大,一下巴大胡子,肤色也是黝黑,看起来倒像个武夫,只是言行举止才带着文人气,显得非常恭谨。
朱植便坦诚直言道:“是这样,孤听说东瓜哇的使者尼贾亚,带了三佛齐旧港的广东侨民施进卿回广东招募军民南下,个中内情孤还不太清楚,早朝后可否再请茹部堂解说一二”
当然了,这事朱植已经弄清楚了,不过是想知道更多的细节问题,顺便就是找海图了,就算兵部没有,五军都督府也绝对会有。
茹瑺闻言大为惊讶,这事只有朝中少数高官及广东地方相关的衙门知道,不过略一寻思也就明悟,会同馆与乌蛮馆那么近,辽王能知道不奇怪,就不知他想了解这些是何意,便含糊笑道:“呵呵……此事好说,稍后殿下在朝堂上认真地听就能明白,臣公务繁忙,就怕没工夫陪同殿下。”
“哦……那也好!茹部堂请便!”朱植无所谓地笑笑,一副不在意的样子伸手示意茹瑺自行归队,心中则打算早朝后再突袭兵部,否则他会避而不见。
接着朱植又请了礼部侍郎、鸿胪寺卿出来聊了一会儿印证一下,目前兰登打听到的基本属实,这样看来就没错了,但是若东瓜哇取代西瓜哇,会不会也想彻底摆平三佛齐旧贵族,并吞并旧港侨民可就难说了。所以瓜哇国的局势,其实保持现状才是最符合大明的利益,老朱应该看得明白才是。
朱植再转悠回来,发现一帮武臣前面有代王朱桂、肃王朱楧、庆王朱栴、宁王朱权四人在,其次还有几个年纪小没出藩的亲王,他们是每天要上朝读书,至于秦晋周诸王好像回京贺老朱生辰后就归藩了,但燕王朱棣还在京,却没来上朝,看来是老朱打算冷遇他一下。
“十五哥早……十五哥早啊!”庆王朱栴和宁王朱权率先打招呼道。
朱植便笑着拱拱手,又与代王、肃王招呼一声,兄弟间这种时候还是比较随意和睦的。宁王此前打过交道,这时眼神就有点复杂。庆王性格温和儒雅,为人端谨有礼,其实就是内心有些怯弱,他与谁都合得来,也
第0051章 南洋海图
这时户部尚书郁新站出来严辞反对,西北庆王、肃王的王府都还没开工,朝庭又要备倭迁居民户增置海防卫所,钱粮非常紧缺,这也就算了,辽东还要四线工程同时搞。
广宁建王府、治理辽河套、辽北增置龙安卫将逐步扩展、双台子河海口增置备倭的广宁前护卫,修建码头和造船厂等配套设施,并将广宁护卫改为广宁后护卫,这样辽王府辖下就有五护卫。
老朱还批准从龙江船厂调给各型船舰二十艘,船工匠户五千人,允许辽王有船队五十艘。这一摊子铺得太大太大,今年简直就像抽水机一样将山东钱粮抽走大半,长期这样下去哪能行。
郁部堂一开口,兵部尚书茹瑺也出来帮腔,不过他是反对辽王府增设备倭的广宁前护卫,认为辽王府已有四护卫,这应该归辽东都司。
好吧!这些老东西十有**是看上盘山的井盐了,朱植岂能容忍,便出列道:“敢问茹部堂,若将盘山的广宁前护卫划归辽东都司,那么治理辽河套、修建造船厂等一系列的事也归辽东都司,如此,辽东都司有足够财力负担两线工程吗”
“那么依辽王殿下之言,辽东沿海备倭由王府一力承担喽”茹瑺马上顺杆往上爬,如此反问道。
朱植一阵恼火,但朝堂说话却要注意言辞,便淡然道:“备倭是边防大事,王府可以尽力提供一定的财力支持,独力承担自然是力有未殆的。”
“臣奏请陛下!既然辽王府将主持辽东备倭,那辽东海运船队规模请予以裁减,从多的船工运军也可适当放归卫所以减少开支。”茹瑺总算放过朱植,却向老朱奏道。
朱植一听心中大骂,以后水师船队打造出来还要给朝庭跑腿搞海运,这些家伙真没一个省油的灯啊,顿时就听老朱干咳一声道:“准奏!着兵部核算应裁减船队与运军人数,来年予以施行!”
眼看这事就要板上钉钉,这时山东监御史又跳出来横插一脚,反对辽王府增设广宁前护卫,还连篇累牍举例说明,齐王府、鲁王府都只三护卫,没理由给辽王府五护卫,还建议将宁王府七护卫调出四护卫划归大宁都司。
朱植转头一看,就见太孙朱允文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在前面肃然而立,另一边那些东宫翰林官员们窃窃私语,小声议论着什么,显然这些家伙们不爽了。
老朱冷哼一声,不容言官们再说下去,当即双眉一拧,强硬地宣布:九边之外悉听诸王放牧樵采以养兵,没钱粮可以一步步来,但只要有利于国家,就要这么搞!
封建藩王,军卫蛙跳式战略早就是老朱既定不移的长期国策,一直想拿下辽东女真三万户,至今未竟全功,现在朱植搞出了水泥,让老朱看到了希望,怎容有人反对。
这下六部堂官也是苦着脸哀叹不已,不过老朱又另让太监当朝下了一道旨意,此后辽王继续节制辽东都司,但主要负责治理辽河套及沿海备倭事宜,北线的扩张由辽东都司主持,朱植坐镇后方统筹其事,但不可再轻起战端。
然后工部尚书严震直就笑眯眯地站了出来,大谈特谈水泥的妙用,并建议工部下辖作坊大规模烧制,以供九边之用。于是户部尚书郁新看到机会,言称水泥在辽东被卖到两百贯一桶五十斤的天价,没什么好说,专营!工部或户部分派官员予以监管。
这下朝堂很快就吵成一窝粥,六部堂官都参与讨论,但水泥是新兴产物,刚兴起肯定价高,随后可能会回落,到底要怎么搞大家心里也没个谱,总之,大家都认识到此物的价值所在,最后郁部堂就找上发明者朱植了。
这是割自己的肉,断自己的财路,反正广宁水泥厂的烧制技术和配方已经泄露,宁王府与谷王府都在自己烧制了。朱植干脆大方爽快一回,奏章里已经写明,老朱肯定下发给他们看了,老狐狸们还要让自己来当恶人当庭讲解一遍好撇清关系,以免被人骂。
辽东那一摊子要长期经营下去就不得不让利,朱植也是没办法,建议军用与民用两步走,九边军卫与沿边藩王府自烧自用缩减开支
第0052章 布局南洋
朱植回到会同馆的时候,薛整、兰登两人正陪着尼贾亚、郑伯可在里侧小楼正堂上叙话,见朱植回来便一齐起身见礼。
据兰登介绍,尼贾亚此来是转告一个不太好的消息,他们进贡的香料本来还有五船,朝庭因为库存丝绸、瓷器不足允许一些勋贵购买,不过今天早上有礼部的人来通知,那五船香料朝庭又要了,因为蜀中、湖广紧急运来了一批蜀锦和丝绸。
好吧!这笔生意黄了,朱植也没办法,暂时还不便找尼贾亚要海图,而尼贾亚在场,有些事又不方便询问郑伯可,便干脆将两人都送走,打算得空再单独与郑伯可接触了解一下南洋的情况,尼贾亚这边的海图再慢慢想办法。
送走外客,兰登又絮絮叨叨地提起要跟着尼贾亚去南洋,朱植还没想好怎么操作这件事,便问薛整道:“薛先生应该听说过兰登的来历,你怎么看呢”
薛整神秘地笑了笑,沉吟片刻道:“这要看殿下将来如何打算,如果仅是要送兰登回去,给些钱财货物让他跟尼贾亚南下就是。若是有其他想法,那倒是可以派些护卫,可这就有风险了。”
朱植当然明白这话的意思,一个藩王擅自派出使者这是不合法度的,一旦被人获悉捅上去,老朱绝对严惩啊!没见燕王八月进京,现在还滞留未准回北平,也不准上朝,可算是被老朱敲打得非常狠了。
而这个犯错对象如果是自己,朱植觉得老朱会更狠。既然广东军民随施进卿南下,这其中怎么可能没镇抚司的人,那时后果都能想象得到,所以,兰登只能随尼贾亚同行,护卫也必须要派去探清海路,最后是给两队护卫,一队留驻瓜哇,一队保护兰登。
“那么这件事就交给薛先生来办,孤会让李子明挑一百合适的人手随行……”朱植便将自己的想法与薛整说了一遍,不过关键的事情他当然是含而不露了。
薛整面露若有所思之色,不过他能想到的只是南洋的海路与香料,也没再多问什么便同意下来。兰登顿时欣喜若狂,噗嗵一声就跪下给朱植磕头谢恩。
朱植将兰登扶起,安抚了几句打发走,与薛整说起了今天早朝的事情,哪知薛整听了大为郁闷道:“殿下你这是舍本逐末啊!备倭的事情劳民伤财,建立造船厂、训练水师没个几年都见不到成效,殿下若主持辽北军卫扩建则手中兵力大大增加,这对殿下将来有着莫大的好处……”
“什么事有莫大的好处啊不如与徐某说说……”这时徐元炳与李子明带着两名四十多岁的陌生中年人进了院子,徐元炳人还在走廊上就接口笑道。
朱植趁机摆脱薛整起身相迎,招呼几人到堂上落坐,李子明倒也不客气,徐元炳却指着身后两人给朱植引见道:“这是皮作坊那边十八家小作坊主的为首者,促销的活动就由他们主持,具体事宜臣已经与他们谈妥,殿下看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徐元炳再怎么也是正五品的王府长史,做这些市井之事易遭人非议,交给这些作坊主倒更为妥当。朱植便微笑点头,示意那两名作坊主汇报一下。
两名作坊主对视一眼,一起跪下见礼。朱植挥手让他们起身后,其中一名身材高大微胖的作坊主开口道:“小人名叫张仁旺,是皮作坊街张氏皮货行的东主,有门店三间加后面工坊套院,官面上没什么人,只有个内侄在江宁县衙做捕头。”
这张仁旺又指着身旁另一人道:“这位同行叫夏志生,他有门店四间加工坊套院,官面上也没个帮衬的,如今都没皮料做货。按之前徐长史说的条件,小人等愿意遵从殿下的安排,只是辽东广宁到京城太远,以后往来进货又该如何安排呢”
徐元炳道:“这些你们不用担心,可以到
第0053章 龙江船厂
五天之后,在薛整、徐元炳、李子明三人的分头行动下,不但安排好了兰登随尼贾亚南下之事,还从尼贾亚那里弄到一份简略海事图和南洋诸国地图,与兵部海图一对照,大体上差不多,这年头地图都那样,看得人想骂娘。
不过有总比没有好,其次兵部的战船调令批文让朱植很是郁闷,茹瑺果然小气得很,广东乌船根本就没给,而且船只载重都很小,也没有新船,能有七成新就不错了。
划给的船只有作为旗舰的三桅四百料战坐船一艘;三桅二百料战船两艘、一百料四艘;三百料浆帆蜈蚣船两艘;三桅一千料沙船三艘,这是海运船;另配小型鹰船、网梭船各四艘,如此也算是一支近海作战的小型舰队,遇上倭寇那是完爆。
由李子明拿着船只调令到左军都督府调要船工匠户、船员水手、士兵又等了五天,公文可以先审批,但人手要调到位还要等到明年开春,这事急不来。
繁琐的手续都办妥,朱植怀着既郁闷又兴奋的心情,这天一早就带着随从小宦官侯二,及徐元炳、李子明等十名围子手跑去龙江船厂参观,比竟公文上只注明了船只名称及载重,具体技术参数及各种功能,朱植都还不太清楚。
龙江船厂就在内城仪凤门狮子山下与外廓墙外金川门之间的龙湾内,龙湾在元朝以前是一片沿江小湖泊沼泽地带,后经元朝整修沟通长江,形成码头和船厂,洪武开国后完整接收并加以维护扩建。
一行人在聚宝门外雇了两艘小船走秦淮河转入沿江叉河到天妃门宫前登岸,步行到船厂并不远,因为事先有王府围子手投帖通知,船厂南面的路口有工部都水司员外郎带着一群杂流官在此迎候。
一群官员见面少不得寒喧引见,因为目前龙湾一带有几个官办船厂未被整合,除了主厂区由从五品员外郎欧阳恺主持外,其他几个船厂则各有一名正六品主事监管,另还有龙江提举司总管几个船厂,不过船厂正、副提举仅正八品、正九品不入流。
如果开造宫内皇帝、诸王府特用的大小黄船,则另从内官监、御马监抽监匠予以监管。黄船是属于漕运船只,宫内使用则会有特别布置,甚至无帆而用橹浆。
到提举司衙署的一路上,朱植事无巨细皆一一询问,倒也对此时的船厂有了个更明晰的了解,总之,这般厂是个五脏俱全的一条龙产业,通过户部、兵部、工部等官方渠道从地方上搜寻材料当然便利。
按兵部的意思,朱植所需船只大概会从地方调回到龙江船厂维护后交付,朱植便让欧阳恺先将船只图样取来观看了半个多时辰,但图都是毛笔画的,与实物天差地别,主要还得看数据。
朱植很快看完,皱眉道:“本王要的船只,外码头上可泊有现成的船,欧阳员外不忙的话,有劳引本王去看看。”
“蜈蚣船、战船现在还没有,战坐船、沙船倒是有,下官已经安排好,殿下请!”欧阳恺爽快地答应,便领着一名主事及几名小吏簇拥着朱植一行人一路到码头。
老远就望见泊位水道内停着一艘桐油涂层的三桅黄色战座船,但到了近前一看,朱植却有些失望,因为船上甲板中后位置有三层木楼及了望塔,船尾位置桅杆下还有指挥塔,作为旗舰要搭载各种随军人员,这个有必要,但是木楼有些高,船舷还没有炮门,船头也没撞角,不过装了重弩和弩炮、拍杆等。
朱植顺船边泊位来回观望了一遍,便问道:“欧阳员外!这艘战座船远程打击能力有点弱啊,就不知是尖底还是平底,吃水多深,顺风航速多少里”
“这就是四百料的战座船,本是楼船改进来的,属于平底沙船类,江河行驶满载吃水不到五尺,海上则吃水四尺多一点,抗风浪强,行驶较为平稳,海上顺风满帆一日三百里不话下。”欧阳恺抚须笑着回道。
朱植微微点头,疑惑道:“为什么不装上火炮是因射程不行还是太重”
“这个……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有,若是战座船改炮船那代价太大,还不如另行设计新船。”欧阳恺的思维倒是很活泛,笑着解释道。
朱植双目一亮,心中顿时就有了些想法,老朱批准可拥有备倭船只五十艘,目前是先调给二十艘练练手的意思,加上有船厂待建,那以后完全可以自己设计,五十艘的船额可以建两支舰队了。
在欧阳恺引路解说下,朱植与徐元炳、李子明等人登船上下里外都看了一遍,但这船还不是自己的,
第0054章 燕王的警告
年关将至,朝中各部衙的官员们都很忙碌,朱植反而闲得发慌,除了每天听取一下三山街皮作坊张仁旺、夏志生两位东主汇报皮货销售状况,就只偶尔与在京诸王聚会,勋贵百官们却不是他能随便私下拜会或召见的。
不过若真有正事,朱植还是可以去官衙公事公办,这在老朱允可的范围。既然在海河口增置造船厂备倭的广宁前护卫,那么补充点武器、军服、铠甲是有必要的。另外水师战船上的作战兵员,不算水手,至少五千兵,如此,广宁前护卫怎么也得八个千户所啊。
正好这天工部有人通知,于是下午的时候,朱植便带上侯二、徐元炳到洪武门内的工部衙署找到严震直,老家伙获得了水泥的配方,最近已派虞衡司员外郎去城南的牛首山组织人力烧水泥,头一窑已经出来,但质量没朱植带进京的好,却已经非常可观。
猜你喜欢